太湖有四宝、湖畔觅三珍,在浙江南太湖,尝一次舌尖湖州饕餮盛宴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大多数人旅行在外,首先自然是冲着美景去的,但 美食 也同样不可或缺,尤其是对于老饕吃货来说,特色 美食 ,有时候比美景更具吸引力。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 30年前,一首《太湖美》唱不尽太湖的富饶与美丽。

湖州太湖 旅游 度假区,位于太湖南岸、湖州市区北部,总面积22.9平方公里,东邻上海、南接杭州,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

南太湖除了拥有钟灵毓秀的美景,更有以"太湖四宝"和"湖畔三珍"为代表的特色 美食 ,时令应季的山珍与湖鲜,让游客大饱口福。

太湖,是白鱼、白虾、银鱼、鲚鱼及太湖蟹的重要产地。首次来到太湖旅行的游客,鲜美的"太湖三白"(白鱼、银鱼、白虾)和膏满黄肥的太湖蟹是一定不能错过的 美食 。

太湖白鱼,又名红白鱼,因首尾及身白而翅尾略红得名。肉质白而细嫩,鳞下脂肪多,为江南名鱼,隋朝大业年间已作为贡品,宋代叶梦得的《避暑录》称"太湖白鱼冠天下"。

太湖银鱼,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历来为湖州的名贵特产,清康熙年间被列入贡品。

国内所有银鱼品种中,以太湖短吻银鱼为最佳,产量最多,肉质鲜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太湖白虾,是太湖名产,俗称"水晶虾",壳薄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十分丰富。

用太湖白虾制作的名菜"太湖醉白虾",上桌后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鲜美无比,素有"太湖白虾甲天下"之说。

太湖鲚鱼,又名湖鲚,体扁腹润,尾长色白,只生活在太湖南岸与西岸,被当地渔民称为"梅鲚鱼",最早见载于《山海经》。

梅鲚鱼在明朝时就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在《万历野货编》就有这样的记载:“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万斤”,故又称“贡鱼”。

太湖三白,再加上太湖蟹,俗称"太湖四宝"。从寒露到立冬,是太湖蟹大量上市的季节,古诗有云"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 。

民间也有"农历九月吃雌蟹,农历十月吃雄蟹"的习俗,以及赏菊、吃蟹、喝黄酒的饮食文化。

太湖蟹个大体重,蟹黄肥厚,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有人体必需的无机微量元素,还能入药,具有散瘀解毒的功效。

在湖州南太湖,品尝 美食 的首选之地,当然是渔人码头了。这里目前形成20余家餐饮酒店集群,餐厅都是精选最新鲜的原料,保证口感的纯正。

活蹦乱跳的鱼虾,一送进餐馆,就成为特新鲜的美味佳肴,当然别忘了还有美味的太湖蟹。最方便的就是"水上餐馆",可以一边品尝美味,一边观赏湖光山色,惬意极了。

对于所有吃货来说,在渔人码头的饭店里,吃一顿地道的"太湖三白",剥几只膏满黄肥的太湖蟹,就是在享受一场舌尖上的湖州饕香盛宴,再挑剔的味蕾,也能得到极大的满足。

当然,除了鱼、虾、蟹等名优水产之外,太湖畔连绵的群山及其腹地之中,也藏着不少特产,让人念念不忘。其中的湖畔三珍,弁山杨梅、太湖百合及温山御舛,绝对不容错过。

弁山朝太湖的山坡上,小气候湿润优越,杨梅生长迅速,一般在6月20日左右采收,有"夏至杨梅满山红"的农谚。弁山杨梅,果实大而甜,是夏日消暑的绝佳水果和饮品。

太湖南岸人工栽培百合,已有400多年的 历史 。湖州太湖百合具有鳞茎肥厚,个大心实,质地细腻,清香微苦的特点,养阴润肺,理脾健胃,清心安神,享有"太湖人参"的美誉。

温山御舛,产于弁山下白雀村云雾缭绕的温山茶区,因产量极其稀少,而显得非常珍贵。该茶色泽翠绿,外形细巧,芽毫显露,品质优异,是我国 历史 上最早的"贡茶"。

太湖美,美在一汪烟波浩渺的碧水,广阔的太湖水域,孕育出了品种丰富的各类湖鲜。太湖美,美在四周连绵不绝的青山,苍翠的山林之中,生长出种类繁多的风味山珍。

如果你来到湖州,来到南太湖,在欣赏名山秀水的优美风景的同时,一定要好好品尝这里的湖鲜与山珍,只有这样,才不算枉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