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社会工作理论就是关于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实践的知识体系或系统化观点。社会工作理论包括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论和作为模式的实践理论。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功能

1.解释问题;2.预测与判断;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4.指导服务实践发展;5.发展新的理论。

三、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根据内容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

1.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指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理论基础。

2.社会工作理论,指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

二者相互依存的,又是彼此贯通的。支持社会工作理论大于社会工作理论。

第二节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20世纪20年代开始影响美国的社会工作,并且在60年代之前一直是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

(一)意识层次理论

意识(直接指导我们去实现的)、前意识(意识没有发生之前)、潜(无)意识(受到疼痛,无法描述的感觉,这是潜在的意识)

(二)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内驱力和欲望,遵循享乐原则;

自我:意识和前意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自我的深度发展,良心和理想。

(三)焦虑与防卫机制

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会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害怕惩罚。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扰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

自我普遍的防卫机制

表现                            内涵

否认:拒绝相信或感知现实状况。

替代:将感受与行为转换到另一个替代对象。

认同:有意识或部分意识地接受另一个人的特质,以降低自我贬抑的感受。

投射:将自己无法接受的特质归诸他人。

合理化:为自己无法接受的行为寻找表面但合理的解释以维持。

反作用:压抑自己或社会无法接受的冲动并替代以相反的感受。

退化:采用前一阶段的行为。

压抑:将对自我构成威胁的冲动和想法放入潜意识中。

升华:一种正常且非导致压抑的替代行为方式。

(四)性心理发展

以人的性心理发展为基础,划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如果人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焦虑和问题行为,从而需要帮助和治疗。

二、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的应用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

1.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

2.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协议。

3.治疗者要为受助者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环境。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

5.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同感受助人的想法,要给予支持、接纳和理解。

三、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治疗性分割:内在经验+反身观察

第一,治疗情境的建立。即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签订治疗协议,明确治疗者与服务对象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服务对象的态度。

第二,治疗关系的建立。即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将自己痛苦的经验讲出来。

第三,治疗性对话。这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即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自由联想的关键在于让服务对象能够将最原始的想法与感受讲出来,以便社会工作者捕捉其深层的心灵活动。倾听是一种广泛的倾听。诠释是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表达对其内心了解的行动。

诠释的四个技巧:

1.面质:指出服务对象不自觉且重复的行为或话语。

2.澄清:协助服务对象了解其经验的详细内涵,主要涉及挖掘过去对现在的心理现象的影响。

3.诠释:涉及潜意识内涵的呈现与说明,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服务对象将潜在意识转化为意识。

4.整合:帮助服务对象获得经验的整体认识。

第三节 认知行为理论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和基本概念

认知行为理论是折衷性的理论,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外在行为不受内在心理过程的影响。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人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其二是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的认知。

二、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动。

第二,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即人们有时会不加思考地按照既有的模式行动。

第三,根据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非理性的认知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注意:它由埃里斯提出A代表诱发性事件;B代表对诱发性事件的认知和信念;C代表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或结果。

第四,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这三个要素是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

第五,强调认知在修正行为中的重要性。

三、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

第一,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看法原则。即认为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学习得来的,也可以经过学习改变的;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通过行为训练修正行为,也要通过调整个人的认知来促进行为的改变;认为注意受助人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受助人问题的前提。

第二,关于助人目标的原则,即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三,辅导过程中运用认知理论的原则,即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助人和自助的目标。

2.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

第一,确定评估重点,即服务对象的思想、情绪和行为。

第二,专业关系的建立,即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协议建立起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

第三,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包括教育者和伙伴。

作为教育者和陪伴者社工必须完成的任务:

澄清内在沟通;向服务对象解释认知行为模式的运作方式;布置家庭作业;帮助服务对象实现经验学习;尝试使用逆向操作;运用动态思考和存在的反思。

3.服务的步骤

确定不正确的、扭曲的思维方式或想法,确认它们是如何导致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的;

要求服务对象自我监控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或者进行自我对话;

探索其错误思维方式与潜在感觉或者信念之间的关系;

尝试运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维方式;

检验服务对象新建立的对自我、世界和为来的基本假定在调整行为和适应环境上的有效性。

4.结案和跟进

当受助人的行为发生预期改变就可以进入结案阶段。在结案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确定在结案以后的若干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一则作为服务对象自我监督和努力的方向,二则也可以作为他/她在结案以后进行跟踪访问的依据。

第四节 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

人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环境分成三类: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如果人与这些社会环境或系统不能良性互动就会产生问题。因此,服务对象的问题可来自于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

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结构:微观、中观、宏观

过程:助人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行动:中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机能:服务对象的问题来自系统的机能失调。

二、生态系统理论

人在情境中: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所生长的环境中去。无论是个人的正向发展还是生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都是与其环境密不可分的。

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生命周期:用时间线方法重现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和生活事件的意义。

人际关联:个人拥有与他人联结而建立关系的能力。

胜任能力:个人与环境间的成功交流经验建立个人有效掌握环境的能力。

角色表现:个人在社会层面的一种互惠性的社会期待。

生态地位:个人所在某种环境区域的特征,特别指有利于或不利于特定发展任务的环境因素。

适应力:个人于环境间相互影响和回应以达到最佳调和度。

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于其所生活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在实务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社会环境和个人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应从人于环境互动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要注重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从不同系统的层面来看待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