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滕人哪里最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我姓滕,全国有多少姓滕的?分布在哪里

源流一,出自黄帝第二十五子之滕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籍《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六位的即是滕氏。根据史籍《万姓统谱》上的记载,相传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氏,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任)、僖、嬽、依,其中就有滕氏。“滕”字在上古为“塍”,即田埂的意思。因“滕”与“塍”同音,古人即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水足田广的膏腴之义。该支滕氏是黄帝后裔十二初始姓氏之一,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氏,与塍氏不分彼此,立足繁衍于古滕州一带。
古代滕州(今山东滕州)历史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仍可见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的封地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距今三千多年前,古滕地(今山东滕县)成为商朝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蚕玄鸟(乌鸦或燕子)之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该处。据史籍《万姓统谱》、《广韵》等的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灭商后的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四子姬绣(字错,史称错叔绣或滕错叔)于滕(今山东滕县),建立了滕国,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公元前1046年~前?年待考)。在历史文献《滕县志》中对此有详细记载。直到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之弟子偃(戴偃)将兄长驱赶到齐国,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自称宋王偃。周慎靓王姬定三年(宋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宋王偃自立为王,称宋康王,史称宋末君。这位宋康王十分好战,当时号称“五千乘之劲宋”,他四处用兵,八方征讨,在期间一举灭了滕国。在史籍《史记》中记载:“宋康王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滕国灭亡的具体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期望考古的新发现。末代滕国君主称滕伯,名叫姬文。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氏,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后来为了避免仇人加害,改为复姓滕叔氏,也有的改为滕氏。滕叔氏后来仍旧省文简化为单姓滕氏。
该支滕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不分彼此。

源流三,源于鲜卑族汉化改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大司空陆腾,主语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陆腾,为北周政权的大司空,祖籍为代北鲜卑拓拔部人,高祖为拓拔·俟,是北魏王朝的东平王。陆腾就是拓拔·俟的玄孙,以汉姓陆为姓氏。在陆腾的后世子嗣世系中,在隋、唐之际多有人改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分称腾氏、滕氏两支,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腾姓、滕姓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姓氏字经常混用。
源流四,源于鲜卑族汉化改姓,出自十六国时期西燕慕容部叱罗氏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公元385年,前秦皇帝符坚被杀,而原来前秦统治的区域也划分为了很多个小国家。慕容垂反叛后率军攻打邺城,符坚的儿子符丕抵抗了很长时间后终于不支,率部退往并州。而慕容垂也占领了邺城,但是此时的邺城已经被打的稀八烂了,慕容垂觉得继续留在邺城还不如退往北方。因此率部北上,在击败了其它的鲜卑人后占领了龙城,定都于此。恢复了“燕”的国号,历史上称为“后燕”,而他的世敌符丕退往并州后宣布继承大统,成为了前秦国的新一任皇帝。
叱罗·悉罗滕归附慕容垂之后,被后燕国主慕容垂任命为尚书郎。叱罗·悉罗滕的后裔子孙,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推行的汉化改革浪潮中,有取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汉姓者,称滕氏、腾氏,逐渐汉化,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滕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
源流五,源于蒙古族汉化改姓,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沙喇图鲁腾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沙喇图鲁滕氏,亦称沙喇图鲁腾氏,世居克鲁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latuluteng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沙喇图鲁滕氏多冠汉姓为滕氏、腾氏、鲁氏、陆氏等。
源流六,源于满族汉化改姓,出自明朝时期女真齐克滕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齐克滕氏,亦称齐克腾氏,满语为Cikteng Hala,汉义“箭杆”,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齐克滕氏多冠汉姓为滕氏、腾氏、齐氏等。


四、得姓始祖
错叔绣。根据《广韵》上的记载,滕姓是滕侯的后代,滕侯的子孙后代以国为氏,称为滕氏。因此,天下的滕姓中国人,追源溯本,统统都是3000年前被封于滕国的周文王之子错叔绣的后代,古代的滕国就在今天的山东省的滕州市,这里是滕姓的最早发源地。故滕氏后人奉错叔绣为滕姓的得姓始祖。
滕文公。滕氏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后裔、战国中期滕国国君滕文公之后。滕文公执政时,“以区区五十里”的小国,在“八百诸侯并立、战国七雄争霸”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被大国吞并,反而“疆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被誉为“善国”。故滕氏后人奉滕文公为滕姓的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滕姓起源很早,黄帝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黄帝把他们分成十二个胞族,赐给他们十二个姓。滕姓就是其中之一。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还有一支滕姓起源于周朝王族之姓,姬姓。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周文王第十四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州西南),后来,滕国被越国攻灭,但是,不久复国。后来,又被宋国攻灭,于是子孙后代就以国名"滕"为姓,作为纪念。滕姓后来在开封府发展成望族,世称开封望。

滕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七位,人口约九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左右。
滕州历史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
滕立国约一千年,当中史册有记载的国君有“滕昭公”、“滕定公”及其子“滕文公”。滕国为齐所灭,子孙纷纷离开得姓的原居地 — 今山东滕州,而散居于山东、河南等地。据《广韵》载:“周文王子叔绣封于滕,子孙以国为氏。”又据《吴门滕氏世略抄》载:“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县也。滕之有国始武王十三年乙卯,终敬王三十六年丁巳,凡六百三十九年。《孟子》七篇中颇著其行,然世次已弗能详矣。子孙繁衍,以国为氏,秦汉之间氏族未著,源流亦弗甚彰,至后汉顺帝时中郎将(滕)抚始以北海人显,厥后文章功业炳耀史册者代有其人,虽南北播迁,郡系不一,而渊源固未尝稍异也。今天下之滕可考者凡三:一曰北海之滕,始于中郎将(滕)抚……二曰南阳之滕……三曰东阳之滕,始于司业公(滕)令琮,起婺州之东阳,累叶同居,六传后分三支,递相迁徙,北抵青齐,西极巴蜀,东流吴会,虽派系不一,而皆导源于东阳。吾吴郡滕数典言祖,盖亦始自东阳,以司业公为鼻祖,世系具载,谱牒历历可稽……”根据《广韵》上的记载,滕姓望族居于南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附近。还有甘肃省金昌市朱王堡镇下汤村六社,滕先超等人,甘肃省永昌县朱王堡镇流泉村五社滕先文等人。

六、家谱文献
江苏朱方滕氏五修族谱六卷,(民国)滕世忠纂,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
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一卷,(清)滕文昭撰,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铅印本。
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一卷,(清)滕文昭撰,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铅印本。
浙江乐清南阳滕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游埠乡滕氏五聚堂宗谱五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东阳滕氏宗谱二十卷,(清)滕廷锺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山东泰安滕氏家谱一卷,(民国)滕锡龄撰,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手抄本。
湖北新洲滕榨村滕氏宗谱,(民国)滕练成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
福建建瓯滕氏六修宗谱,(民国)滕金泉等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江苏无锡滕氏宗谱,(清)滕廷锺等纂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浙江汤溪南阳郡滕氏宗谱,(清)滕贵平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种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浙江汤溪南阳滕氏宗谱,(清)滕春逵等纂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种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浙江汤溪南阳滕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种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浙江兰溪大塘滕氏宗谱,(清)滕玉珊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锡类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浙江金华让长滕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残本)。注:浙江省金华市让长村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开始修续编撰《滕氏宗谱》,已完成修定。
原《金华让长滕氏宗谱》编修于北宋庆历年(1041—1048)间,至1936年最后一次修续,历经十八次近千年修编史。金华滕氏第一世祖令琮公(唐 国子监 司业),居住兰溪南住山。从令琮公唐714年明经三礼及第时计,家族延袭至今,已历四十三世,有1300年的历史。第五世滕珦(754—840),出生南住山,进士及第,历四门博士、侍郎、御史、太子右庶子等。赐户部尚书、上柱国、银青光禄大夫、左仆射和金紫。致仕后,唐皇李昂赐给珦公新的居住地“金华白沙溪口”即燕山坑口村(多类史书有载)。金华滕氏第二十一世孙(出生金华白沙溪口)滕浩,儒学训导致仕后,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迁居让长村,为让长村滕氏第一世祖(支系),至今也历二十三世,即金华滕氏四十三世 。
其中唐朝时的“东阳郡”或简称“东阳”名,就是现在的“金华”(市)。唐朝时的“东阳郡兰溪县紫岩乡南住山”,今全称:浙江金华(地区)兰溪市上华街道寺前村南住山。
滕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秉德堂木刻活字印本(残本)。
滕姓汉字书法演变过程和滕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755.htm
滕 〈名〉
西周分封的侯国名
春秋滕侯,文王子叔绣之后。国在今山东衮州府滕县。――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
县名

滕téng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县西南。
滕姓相传是黄帝第二十六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滕」字,古为「塍」,即田埂,因滕与塍同音,古文中即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之义。春秋战国时代有滕国。《左传》称滕国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称「滕小国」。别看滕国小,但因为它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系后裔,因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是个奇迹。滕国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
《中华姓氏大典》中引证《通志》介绍滕姓:「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绣后也。」唐代《元和姓纂》中载:「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后。滕失国,子孙以国为氏。」《吴门滕氏世略抄》序文中说:「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县也。」这些资料,都印证了滕姓家族与古滕国,即今天山东省滕州市的渊源关系。

  滕姓介绍

  滕姓
  1、据《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广韵》所载,周文王第十四子姬叔绣(又名错叔绣),武王封之于滕(故城在今山东滕州西南四十里),为滕侯,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2、据《万姓统谱》、《史记·索隐》所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而其中十四个儿子分别得十二姓,其中含有滕姓。

  得姓始祖
  姬叔绣。周文王第十四子,武王弟,西周初诸侯。武王克商灭纣后,大封天下,除分封有功之臣外,为加强王权,还分封了不少同姓诸侯,其中将姬叔绣封于滕,为侯爵,史称滕叔绣。子孙以国为氏,称滕姓,并尊姬叔绣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
  滕国见诸史册之国君有滕昭公、滕定公及其子滕文公。滕失国后,子孙离开滕国——今山东滕州,散居与今山东、河南等地者。
  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繁衍昌盛,其族大人众,名人辈出,此际滕姓见于史册者三人:滕延、滕咨、滕抚,均为北海郡人。可见最迟在东汉时滕姓北海郡望已经形成。汉末动乱时,北海郡之滕胄、滕耽等避乱渡江,归属孙叔,尤可一提的是滕胄与孙权结为儿女亲家,壮大了北海郡滕姓之盛名。
  吴末时,北海人滕牧女适孙皓,贵为皇后,后因失宠,滕牧被遣居苍梧(今广西梧州),吴灭后,孙皓与滕皇后迁于洛阳。两晋时期,繁衍于南阳郡,开封县之滕姓昌盛浩大,名家辈出,为该地之名门望族。
  两晋南北朝至隋,北方持续动荡不宁,更加剧滕姓南行的步伐,加上汉末的滕姓南迁,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西、湖南等地均有了滕姓人家,当然,滕姓散居北方各省亦是不争之史实。
  唐代及其以后,浙江金华(古称东阳或婺州)的滕家一支独秀,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有白居易作诗为证:“身着锦衣儿戏绣,东阳门外数滕家。”另据安远《滕氏族谱》、《石城县志》所载,唐有滕文纪,家居江西抚州临川县滕家州,子三,其三子学珠自临川徙居福建汀州宁化招得里南桥岭,至宋时,传八世,榜二居邵武,榜遂迁延平,榜仪移广东。
  宋靖康之耻后,北方滕姓有迁居浙江临安的,其中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滕康因仕宦居湖南永州,其孙滕宬徙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宋末元初的动乱,再加元末的动乱,使滕姓分布于广大南方省份,今四川、云南均有滕姓人落籍。
  明初,山西滕姓作为洪洞大槐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明中叶时,滕学珠之裔有迁居江西石城丰山、高田者。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滕姓填四川。
  清康乾年间以后,有冀鲁豫地之滕姓闯关东进入东三省,并有沿海之滕姓迁居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如今,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黑龙江、辽宁、湖南多此姓,上述四省之滕姓约占全国汉族滕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郡望堂号
  滕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北海郡,汉分齐郡置郡,治所在营陵(故城在今山东昌乐东南),东汉移治剧(故城在今山东寿光东南),隋改称高阳郡。
  2、开封县,汉代置县,即今河南开封。
  3、南阳郡,秦代置郡,治所在宛县(即今河南南阳)。
  堂号:“南阳”、“北海”、“方正”、“廉靖”等。
  宗族特征
  1、滕姓人才济济,多文人雅士和书画家。
  2、滕姓得姓距今已有近三千多年的历史。
  3、在宋人编著的《百家姓》中,滕姓位列第七十三位。
  名人精粹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为太子时,曾在宋国见孟子,孟子为之说教。定公死,他派人问丧礼于孟子,请教井田制以及小国如何才能生存。
  滕抚:北海剧人,东汉官吏。为涿令,有文武才,太守委任郡职,兼领六县。历九江太守,入为左冯翊。性方直,后因得罪太尉而被罢职。
  滕延:北海人,东汉官吏。桓帝时为济北相,因捕杀扰民之显宦仆从而被免官,后起为京兆尹,有治理名。
  滕胄:北海剧人,三国吴学者。善属文,孙权之军国书疏,常令其损益润色之。其子滕胤娶公主为妻,居官有政声,孙权死后,与诸葛恪共同辅政,封高密侯。及孙綝执政而被杀。
  滕耽:北海剧人,三国吴大臣。孙权时,官任右司马。性宽厚,早卒。
  滕修: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北)人,西晋大臣。初仕吴为将帅,封西鄂侯。吴亡后归晋,任安南将军、广州牧,封武当侯,边夷归附。
  滕含:滕修孙,东晋大臣。初为轻车长史,苏峻之战中,因力战护卫晋成帝,功封夏阳县开国侯。历任平南将军、广州刺史,有政声。
  滕珦: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唐代官吏。登进士第,历太学博士、茂王傅,以右庶子致仕,归婺州,白居易、刘禹锡以诗送之。其子滕迈工诗,历官台州、吉州、睦州刺史。
  滕昌佑:吴(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画家。从僖宗入蜀,以文学从事。工画花鸟蝉蝶竹枝生菜,下笔轻利,用色鲜妍,尤长于画鹅,亦善书大字。
  滕中正:青州北海人,宋初大臣。初仕后周,归宋后官终判留司御史台。性峻刻,连鞫大狱,任御史中丞时,振举纲宪,人谓称职。
  滕元发:婺州东阳人,宋代官吏。仁宗进士,仕途有起伏,任真定、太原知府时,治边有方,人称名帅。工于书,尺牍流便,尤擅毫翰。有《孙威敏征南录》。
  滕中:滕元发弟,宋代官吏。以荫补官,官终奉义郎,所至有政声。善草书,尤长于诗。
  滕代远:湖南麻阳人,中共高级领导。一九二五年入党,领导了平江起义,与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解放后,曾任铁道部部长、党委书记、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湖南常宁有这个姓,滕文生就是那的!

陆川 我就是 滕俊宇

  • 滕姓的迁徙分布
    答:滕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七位,人口约九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左右。滕州历史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滕立国约一千年,当中史册有记载的国君...
  • 我姓滕,全国有多少姓滕的?分布在哪里
    答: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籍《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六位的即是滕氏。根据史籍《万姓统谱》上的记载,相传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氏,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任)、...
  • 滕姓氏的来历...
    答:滕姓,百家姓排名第73位。滕姓起源:天下滕姓出滕州,滕州历史久远,7200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4000年前,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记载了黄帝...
  • 滕姓的来源介绍
    答:滕姓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其得姓始祖为错叔绣和滕文公。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滕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滕姓简介 天下 滕姓出滕州,滕州 历史 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 文化 ”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滕氏在当今姓氏排行...
  • 姓氏滕是哪个字呢?
    答:姓氏teng汉字为“滕”。滕氏,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七位,人口约九十六万余。来源有三:源自黄帝第二十五子之滕氏,源自姬姓,源自他族改姓。姓氏名人1、滕胄 汉顺帝时著名文人,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滕胤之父。博学善属文,孙权待以宾礼,每有军...
  • 姓滕的有多少人, 姓滕的由来,姓滕名人故事
    答: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是个奇迹。滕国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中华姓氏大典》中引证《通志》介绍滕姓:“滕氏...
  • 百家姓《滕(téng)》姓起源
    答:【寻根溯源】滕姓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源于姬姓,为黄帝(姬姓)后裔十二姓氏之一。黄帝的二十五子分别得到十二个姓,其中便有滕姓。二是源自姬姓。西周初,武王封弟弟叔绣于滕国,地在今山东滕县,战国时先后被越、宋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称滕姓。【变迁分布】早期在河南、山东、江西等地分布,并...
  • 滕姓东阳之滕、乐清之滕与北海之滕、南阳之滕是什么关系
    答:对此,唯一可行的解释是,他们人虽然南迁了,但仍忘不了故土,所以才会在承袭滕姓的同时自称南阳郡。本人系浙江人,从心底里希望浙江之滕是与北海、南阳之滕并列的三大源流,但是,我更应尊重事实与史实。另外还应指出,南阳之滕的后裔肯定也不会只有东阳、...
  • 四川屏山县滕姓人口有多少人?
    答:如今,滕姓人口在全国姓氏中排行第167位,全国约有96万人。
  • 姓藤的藤是哪个
    答:滕姓后来在开封府发展成望族,世称开封望。 分布: 滕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七位,人口约九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左右。 滕州历史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有“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