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鱼?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这个是什么鱼?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叫长鳍蝙蝠鱼一般指尖翅燕鱼
尖翅燕鱼,体色黑白相同,杂食性偏肉食。体侧扁,略呈圆形。头部陡斜,口小而圆钝,眼大。侧线呈弧形。
尖翅燕鱼 又称长蝙蝠,为鲈形目,刺尾鱼亚目,白鲳科,燕鱼属一种热带及温带地区近岸生活的海水鱼类。尖翅燕鱼分布于印太海域阿拉伯海,印度尼西亚至日本海海域,多群聚在开阔水域中活动,其外形奇特,尤其幼鱼更为特殊,可作为观赏鱼。


鲞鱼,号称海中最鲜的鱼,蛋白质含量高达21%。且鳞下脂肪层厚,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钙、磷、铁、锌、碘、硒等无机盐含量在1.2%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清代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记有:“鳓鱼,甘平,开胃,暖脏,补虚。鲜食宜雄,甚白甚美雌者宜鲞,隔岁尤佳。”鳓鱼,又名鲙鱼,体侧扁,银白色,鳞片大而晶莹,皎然生辉,群弋海中,仿佛披着闪亮铠甲的士兵,南北皆出,渤海为佳。古称鲞鱼,寓意美味之鱼,后俗写为“鲞”。(宋范成大《吴郡志·杂志》:“美下着鱼,是为鲞字”;《正字通》:“鲞,本鲞,鲞为俗写”。)

这个应该是比目鱼又叫鲽鱼,
硬骨鱼纲鲽形目鱼类的统称。体甚侧扁,呈长椭圆形、卵圆形或长舌形,最大体长可达5M。成鱼身体左右不对称。两眼均位于头的左侧或右侧。口稍突出。鳍一般无鳍棘。背鳍和臀鳍基底长,与尾鳍相连或不连。广泛分布于各大洋的暖热海域中,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食。种类繁多,全世界有540余种,中国产120种,主要类别有鳒、鲆、鲽、鳎、舌鳎等,为经济鱼类。[1]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它们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由于它们的身体扁平。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它们身体的朝下一侧为白色。比目鱼的身体表面有极细密的鳞片。比目鱼只有一条背鳍,从头部几乎延伸到尾鳍。它们主要生活在温带水域,是温带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类。
比目鱼(flounder)---“变色龙”,是两只眼睛长在一边的奇鱼,被认为需两鱼并肩而行,故名比目鱼。它是海水鱼中的一大类,包括有鲆科、鲽科、鳎科的鱼类。鲆科中常见的有“牙鲆”、“斑鲆”、“花鲆”;鲽科中常见的有“高眼鲽”、“石鲽”、“木叶鲽”、“油鲽”;鳎科中常见的有“舌鳎”。有3亚目9科约118属538种。中国产3亚目8科50属134种。均为底层海鱼类,其分布与环境,如海流、水和水温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沿赤道诸大洋西侧暖流广,种类特多;黄、渤海沿岸寒流强且有黄海冷水团,冷温性种类较多;西太平洋南海等未受冰川期的强烈影响,种类也很多。有少数种类,在中国如华鲆、江鲽、窄体舌鳎、褐斑三线舌鳎等可进入江河淡水区生活。
比目鱼为鲽形目鱼类统称,又称鳎沙鱼(也讹作“挞沙鱼”)、鳎蟆(拼音:tǎma,也讹作“塔玛”)、平鱼及左口鱼,广东及香港俗称大地鱼,是一种卵圆形扁平深海鱼类;热带或寒带大陆棚中等深度的海水水域均有踪迹,少部分生活于淡水中,现已成为人类的食品之一。 比目鱼的特征是两眼均位于身体的左侧,比目鱼也是因此得名,有眼的一侧有体色,另侧为白色。
比目鱼又叫鲽鱼、板鱼、偏口鱼,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它们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由于它们的身体扁平。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它们身体的朝下一侧为白色。比目鱼的身体表面有极细密的鳞片。比目鱼只有一条背鳍,从头部几乎延伸到尾鳍。它们主要生活在温带水域,是温带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类。
比目鱼的眼睛是怎样凑到一起的呢?原来,从卵膜中刚孵化出来的比目鱼幼体,完全不象父母,而且跟普通鱼类的样子很相似。眼睛长在头部两侧。每侧各一个,对称摆放。它们生活在水的上层,常常在水面附近游泳。大约经过20多天,比目鱼幼体形态开始变化。当比目鱼的幼体长到1厘米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比目鱼一侧的眼睛开始搬家。它通过头的上缘逐渐移动到对面的一边,直到跟另一只眼睛接近时,才停止移动。不同种类的比目鱼眼睛搬家的方法和路线有所不同。比目鱼的头骨是软骨构成的。当比目鱼的眼睛开始移动时,比目鱼两眼间的软骨先被身体吸收。这样,眼睛的移动就没有障碍了。比目鱼眼睛的移动时比目鱼的体内构造和器官也发生了变化。比目鱼已经不适应漂浮生活,只好横卧海底了。比目鱼是名贵的海产。渔业上把它叫做牙鲆。牙鲆的身体一般长25厘米到50厘米,最大的牙鲆有70厘米。牙鲆会根据季节的更替,做短距离的集群洄游。在我国沿海,牙鲆有广泛的分布。黄海、渤海的渔民们用海底曳网捕捞牙鲆。新鲜的牙鲆可以食用或者制作成罐头。牙鲆的肝脏还可以提炼鱼肝油。

左口鱼,是比目鱼科的鱼,人称「比目鱼」,又叫「左蝶鱼」。
它们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它们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由于它们的身体扁平。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它们身体的朝下一侧为白色。比目鱼的身体表面有极细密的鳞片。比目鱼只有一条背鳍,从头部几乎延伸到尾鳍。

这么大的鱼还是第一次见



这种鱼正式名称应该叫比目鱼。在北方一些省份一般俗称偏口。这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海鱼,是黄花鱼。

  • 这是什么鱼?
    答:鲱科 Clupeidae 花点鲥属 Hilsa 鱼类 下图为 花点鲥 Hilsa kelee ,俗称 中国鲥 淡水、半咸水及咸水水域,栖息深度5~145米,体长可达35厘米,栖息在沿海半咸水水域,为回游性鱼类,繁殖期时回游至淡水溪流产卵,属肉食性,以鱼类、桡脚类、甲壳类为食。分布于非洲东岸、印...
  • 这是一条什么鱼呢?
    答:鲤科 Cyprinidae 棒花鱼属 Abbottina 鱼类 下图为 棒花鱼 Abbottina rivularis ,俗称 爬虎鱼、沙锤、花里棒子 体长,稍侧扁。头较短,吻短,前端圆钝。眼小,侧上位,眼间宽平。背鳍无硬刺,胸鳍圆钝,均较短。尾鳍叉型。头背部稍黑,体侧具一不明显的纵纹,其上有9-...
  • 帮我看看这是什么鱼?
    答:如图 , 舌鳎 和 鳓鱼 学名 舌鳎科 Cynoglossidae 舌鳎属 Cynoglossus 鱼类 下图为 宽体舌鳎 (粗体舌鳎) Cynoglossus robustus,俗名龙舌、扁鱼、皇帝鱼、比目鱼、牛舌鱼、狗舌或鳎目鱼 体极侧扁,似舌形,口小,两眼同位于左侧。鱼体为棕色或深褐色,鳞片细小易脱落...
  • 这是什么鱼?学名叫什么
    答:图3 所示 , 可能是 白甲鱼 (不一定对) 、马口鱼、少鳞鳜 学名 鲤科 Cyprinidae 白甲鱼属 (突吻鱼属) Onychostoma 鱼类 (下辖约22种,我国产15种)体较高,头短阔,吻圆钝。口颇宽,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成负无须。侧线鳞46~49。背鳍硬刺具锯齿。
  • 请问这是什么鱼?
    答:鳢科 Channidae 鳢属 Channa 鱼类 下图为 月鳢 Channa asiatica , 俗名 七星鳢、鮕鮘、姑呆、咕呆鱼、山斑鱼、七星鱼、点称鱼、山花鱼、鲈鳢 头大而宽扁,吻短而圆钝,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过上唇。鳞较大,头顶鳞片扩大,但不规则;头侧鳞片也较大。背鳍和臀鳍基部...
  • 这是什么鱼?
    答:这是散鳞镜鲤。。该品种是一种没有鳞片的鲤鱼,又称镜鲤(三道鳞),其体形较粗壮,头后背部具有隆起物(头部较小),眼睛较大,体表的鳞片较大且沿边缘排列;其背鳍从前端至头部有1行完整的鳞片,同时背鳍的两侧各有1行相对称的连续且完整的鳞片,其各个鳍基部均有鳞片,部分个体的侧线也具有少数...
  • 这是什么鱼
    答:鲹科 Carangidae 拟鲳鲹属 Parona 鱼类 下图为 拟鲳鲹 Parona signata 第一背鳍在皮肤下面前面有一根朝向前面的棘一些矮棘通常完全地组成埋入。 二个分离的臀鳍硬棘位于软的臀鳍前。 侧线弯曲了而且波动了, 藉由约略 10个分支前面地与相当笔直地在后部。在鳃盖上的一个黑色斑点是...
  • 这是什么鱼啊?
    答:合齿鱼科 Synodontidae 龙头鱼属(镰齿鱼属) Harpadon 鱼类 下图为 龙头鱼 Harpadon nehereus ,俗称 印度镰齿鱼、虾潺、龙头鲓、狗母鱼、细血、狗奶、狗肚鱼 体长而侧扁,一般体长15至26厘米、体重75至150克、眼很小,前位、口裂甚大,由前颌骨形成口裂上缘。两颌牙密...
  • 这是什么鱼?
    答:这是鳐鱼的一种,品种是孔鳐。别称:劳板鱼、劳子、老板鱼.甫鱼、铧子鱼、锅盖鱼、虎色、夫鱼、鲂鱼。孔鳐(拉丁学名Raja porosa)是鳐形目、鳐科、鳐属一种动物。体平扁,体盘略呈圆形或斜方形、一般体长30~50厘米。体盘宽度大干长度,体重1000~5000克、尾平扁狭长,侧猪发达、吻中长,吻...
  • 我想知道这是什么鱼看图片?
    答:锦鳚科 Pholida 无足鳚属 Apodichthys 海生鱼类 下图为 食藻无足鳚 Apodichthys fucorum ,俗称 爬鳚 尾鳍圆的, 略微升高的背面; 胸鳍小的而且圆的;色彩可变的,从绿色经过褐色到红色;在一条断掉的线被空间的深色的点沿着体侧中央, 有时也淡色的斑点;狭窄的黑色线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