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图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1)图中b是由神经系统产生的,应为神经递质,它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2)体液免疫中,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
(3)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保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4)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可见,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而d参与的激素分泌过程存在着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
故答案为:
(1)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2)抗体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B细胞
(3)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分级   反馈

  • 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
    答:(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果该图中的细胞甲代表T淋巴细胞,则分泌物a是 。该图充分说明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
    答:(1)A;F(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3)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
    答:使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4)图乙中,B液是血浆,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C液是淋巴.故答案为:(1)呼吸 消化 泌尿(2)降低 NaHCO3(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血浆 蛋白质、无机盐 淋巴 ...
  • ...共同调节的结果.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答:(1)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在组织液中,然后作用于免疫系统,所以过程是①或③⑥.(2)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物质是激素,可作用于相应的激素受体,激素的运输是体液运输,相当于⑧⑥过程.(3)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是免疫活性物质,由溶菌酶和抗体,故选:DF.(4)T细胞分泌的...
  • 如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相关...
    答: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⑥的调节,从而说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受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调节.故答案为:(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④抗利尿素 重吸收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2)①③反馈调节 (3)血糖浓度降低 肝脏 (4)兴奋 神经和体液调节 ...
  • 如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答:(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在X处给予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会产生兴奋,兴奋先到达左电极,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一次,兴奋后到达右电极,此时指针又向右偏转一次,因此可观察到电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分析图表,回答有关内环境稳态的问题.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
    答:(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有关,故图中①为免疫系统;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乙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乙物质是促甲状腺解释,该物质是由垂体分泌,垂体又受下丘脑的调控,下丘脑为神经和内分泌两大信息之间...
  • 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模式图,其中①~⑦表示相关激素,A、B、C...
    答:(1)当所吃食物过咸时,使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使血浆中激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维持机体水平衡.(2)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缺少甲状腺激素,(②),反馈作用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和促甲状腺激素③增多.说明激素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3)当人饥饿...
  •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下图表示下丘脑
    答:(1)下丘脑除了具有图甲所示的功能描述外,还能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2)当正常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最终维持体温稳定.寒冷环境中有即时反应之一是起鸡皮疙瘩,在这一反应过程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中枢依次分别是...
  • 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如图中...
    答: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4)若图乙中的神经元未受刺激,电位分布是外正内负,即右侧接头为正电位,左接头为负电位,则微型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故答案为:(1)体液 T细胞 淋巴因子(2)缩短 浆 转录和翻译(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