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隐居与学佛》有感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1
今早拜读费秉勋教授之《隐居与学佛》心有感触随感而发,望莫笑之

          隐居与学佛其实是两回事,但也有联系。离群索居能排除世俗干扰,获得身心自由;学佛进入山中茅蓬,便于定心,获得智慧。所以“天下名山僧占尽”。无论隐居还是学佛,都往山里跑。

    隐士有不同的档次,学佛也有相异的次第。有人往往以最高档次的标准,把其他档次一鞭子扫倒,我觉得这有些心量狭隘,我们虽然不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但起码不能严苛到无视广大众生的向善愿望。所以,只要是向善,我一概赞成。

广大的佛教信众学佛,修的都是世间法,很多是乞福求平安,有些实用主义,也很迷信,但我们应当遵重他们,赞赏他们。前几天我和庐山栖贤寺主持祥浩法师谈信、愿、行的问题,想到许多不识字的学佛者,往往取得很高成就,而许多有知识的学佛者却总是对正信正见将信将疑,信愿不坚。所以我们觉得,迷信有时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信”得正确,迷信可以“信”得坚实,心不旁鹜,修行可以事半功倍。

现在终南山的隐者有三四千人,就是很有等差的。但我想不管是那一等的,能往山里走,总比在名利场中翻跟头要好吧,那怕他是庐藏用,到这里来找终南捷径。

对隐士,过去就有大中小之分。白居易诗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东方朔“避世金马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都受到好评。

隐居、学佛都重在心的修为,在朝市还是在山林,在家还是出家,不在事相,重在修心。如果光看事相,有时就像围城,城里的想出来,城外的想进去。城里的,往山里跑;山里的往城里挤。不少城里的居士,到终南山住茅蓬;庙里的和尚却到城里的宾馆建精舍。这都不存在谁错谁对。前者意在避俗,后者旨在弘法。山里也会喧闹,城里也能清静,关键在心。我读过一首禅诗,忘了作者的时代和名字。这首诗说: 

    白云相送出山来,

    满眼红尘拨不开。

    莫谓城中无好事,

    一尘一刹一楼台。

这首诗很有动感,很立体化,有画面,有人物,不是一个人物的独白,而是两种心灵的对话。境由心生,从山里来到城里,自心不净,就看城里没有好事,到处都是流氓;自心如如不动,虽在滚滚红尘之中,每一事物,俱是一个太极,众生平等,皆有佛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这方面,我要忏悔和自我解剖,我是有条件在山里隐居和学佛的,但我缺乏定力,不能长期坚持,尘缘不尽,懒怠散漫,要坚持修行,须不断寻找各种机缘来驱动。因此我非常惭愧。         

开卷有益,拜读费老之文,受益终生。

隐居与隐士二者并不相同

隐居是意思是退居乡里或乡野,深居不肯出仕。或指出世,不关注世俗之事的生活。独善其身。不愿入世。

而隐士又不一样万万不可混乱。大隐、中隐、小隐。

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隐士的三种精神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所以有人解甲归田。这是小隐。

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三、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勾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朝,指朝廷,这里引申为官。

依经据典,以戒为师,金刚能断,唯心无物,圆慧初觉,楞严大咒,修言束行,不违道法,成就几人,无法无天,比师为尊,斗争可敬。 

《佛在灵山莫远求》是由 印能法师发表在《心中的菩提》专辑中的一首歌曲。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佛拭  勿使惹尘埃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万缘放下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待到山穷水尽处

自然得个休歇处  从此识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万缘放下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待到山穷水尽处  自然得个休歇处

从此识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万缘放下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

佛,就是觉悟心,就是佛修,就是修行,依教(佛陀的教诲)奉行也。通俗来说,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见解等。

此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佛性,不要向外弛求,应该反观自心。自心觉悟就是佛。佛与道的究竟区别。佛是究竟脱离六道轮回,道教究竟是上天享福(未脱六道)。天眼是神通之一。法眼等都是方便说,要打开天眼,首先要修禅定,而修定,必须要严持戒律。所谓:戒定慧三学也。

不可以信仰两种教意。

人生需要的不是聪明,而是人生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寻找经验。

天气晴朗好好珍惜当下,喝茶,写字,工作,会友,该做什么便做什么,空想无益,空谈误国。

妃子笑于晴朗的珠海

  • 隐居深山是什么意思?
    答: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鹤壁市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之说。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 NO.4 颜回 颜回:(...
  • 古代文人为什么归隐
    答:归隐的原因: 其隐逸思想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有关。韦应物一生沉浮宦海三十多年,儒家济世思想在其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仕途的坎坷,命运的偃蹇又促成了其隐逸思想的发展。并且他具有浓厚的隐逸思想,生性淡泊,不慕名利,不汲汲于入世,常以隐居为乐。5、范成大(1126-1193)其诗题材广泛...
  • 佛教的真谛是什么?真近接触两个信佛之人,孩子上完大学在家玩,母子俩...
    答:吃得"苦"中苦 ~ 方为人上"人"!佛教的真谛是"苦 习 灭 道" !你这"信佛"的朋友是怎麼学得佛法啊?! 跟谁学的?!真学佛要发"菩提心" ! 自己的家人更要"度" !怎麼度 ~ 也要随个人的"因缘"啊 !您呢? 看看本佛网 多交流! 自度 才能 度他 !真理愈辩愈明? 先来"心量大"的"...
  • 王维的那些诗有禅意
    答:——《鸟鸣涧》一切都是寂静无为的,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恒的,还像胡应麟《诗薮》和姚周星《唐诗快》所评:使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
  •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智者无为,愚人自缚.什么意思
    答:出自:僧璨 《信心铭》僧璨(公无510年一606年),为中国佛教禅宗三祖,曾跟随二祖慧可学佛数年,後得授与衣钵为禅宗三祖。三祖在入寂前,传衣钵於弟子道信为禅宗四祖。僧璨出家后,逢周武灭佛,他就隐居在舒州的皖公山(今安徽境内),“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
  • 2022-06-24 阿赖耶识废名论
    答:”——该文作于1943年3月15日,最后一句话,加上此文的题目,使我误以为知堂写作此文时,废名先生已经英年早逝;实际上,废名先生其时隐居在家乡湖北黄梅五祖寺山麓一个农家的宿牛屋子里,写作《阿赖耶识论》。废名写作《阿赖耶识论》的缘起,乃是读了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有感而发。根据知堂所...
  • 海仁法师苦修育才
    答:这个简朴的茅篷坐落在昂平山腰,距离宝莲寺数百米,环境清幽,人迹罕至。海仁法师选择在此专心修行,不求名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的佛学爱好者逐渐知晓了这位隐居的大德。当时,讲经法师稀少,听经不易,因此学佛者开始寻找海仁法师,向他求教。最早的学生之一是林楞真,一个聪明好学的女青年,她是...
  • 王维的诗 写的那么有禅意,是否与他的佛教信仰有关
    答:王维世代奉佛,故孝悌出乎天性,对母极尽孝道,母卒,便舍宅为寺,为母资增福德。其弟遭病,亲侍汤药,不辞昼夜。辞官之后,常偕高僧旅游名山大川,并与处士裴迪等邀聚,切磋经教,屡日不惫。以弹琴、赋诗、作画、诵佛为日常课。王维之诗,很有禅味,故时称诗佛。其画,独具一格,自创破墨法,...
  • 要找一个环境幽静的尼姑庵出家,最好是隐居深山的那种,出家有什么条件没...
    答:3 在家过患与出家功德之差别 作为凡夫人,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相比,前者如水中行船,后者如陆地行船,有很大的差异。居家菩萨修行难,成就也就更加困难了。相反,出家菩萨轻松自在即可修行成就。《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出家菩萨胜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迫窄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如虚空,自在无为离系...
  • 佛陀释迦牟尼,他的人生经历到底怎样呢?
    答: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