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失眠、崩溃疫情过后,他们是最痛苦的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3月7日下午,南方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暖洋洋的。正在宾馆被隔离的孩子王新(化名)听着妈妈念叨着:“宝贝,我们很快就能回家生活了。”

一声巨响,整个酒店轰然倒塌。

在短短的几秒钟内,王新从一个安静的房间跌落到废墟中。四周是纵横交错的钢筋混凝土,王新被压在缝隙里,害怕自己一动就会被钢筋划伤,甚至刺穿身体。

泉州新嘉酒店倒塌21小时后,被困在废墟中的王新和她的母亲终于被赶来救援的消防队员救出。

此时,路边已经站满了人。现场弥漫着灰尘,微微呛住了我的喉咙。

透过漫天的尘土,还能听到围观者撕心裂肺的哭声。

消防员一个一个搜,然后一个一个搬。有的人被一堵墙堵断了手脚,血流如注,有的人直接浑身是血,还没送上救护车就已经断气了。

现场的尖叫声、哭声、喊叫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绝望。

消防员小心翼翼地走在废墟旁,呼喊着,用探测器探测着,等待有人回应,等待仪器回应,等待生命鲜活。

哪怕只有一个幸存者,哪怕他只有一口气。

但是消防员把断墙搬走了,看到这一幕,泪流满面。

一个2岁的弟弟紧紧抱着4岁妹妹的腰,妹妹用弓把弟弟抱在怀里。

没有呼吸。

消防队员窒息了孩子们幼小冰冷的身体,把他们放在担架上。看着他们被装在密封的袋子里送到车上。

然后蹲在路边失控的哭了起来。

在很多人眼里,医生、消防员、警察,这些救援人员都是见惯生死、见惯大场面的人。所以我总觉得他们麻木不仁,甚至不顾生死。

不对。灾难过后,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创伤也会陷入不可收拾的困境。

这些痛苦的画面会在消防员的脑海里萦绕一辈子。甚至回家面对自己同龄的宝宝,都能想起钢筋水泥下那两具冰冷的尸体。

他们一生都要生活在对亲人的恐惧中。

但是我们对他们的痛苦一无所知。

说到接触和见证死亡人数最多的职业,救援人员绝对是首当其冲。医务工作者、警察、消防队员都会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

虽然他们见过死亡,但他们从不轻视死亡。

2017年,医学图书馆调查对医疗从业者进行了调查。那些通常被贴上“看不起生死”标签的医生,其实并没有常人想象的麻木和冷静。

本次调查共有744人参与,其中600人否认了麻木致死的说法。

面对死亡,只有少数人能够平静。

仍有70%的医护人员在死亡和危重病面前情绪低落。

比如这次疫情,有个老奶奶想放弃治疗,让90后护士给她安乐死。

护士听后,又惊又悲。在努力安抚老人后,她才不敢哭,退出了病房。

“我家也有老人。听到她这么说我特别绝望。”

而这种情况是每个医护人员的常态。他们需要强行忍受,然后悄悄消化。

在这场疫情中,医生要面对的从来不是治疗问题的克服。他们要面对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危险。

同济医院每天有多达400名发烧患者,护士姬神每天至少要为150人穿刺。

因为不方便戴厚手套穿刺,她平均在每个病人身边待1分钟。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天90度鞠躬3小时。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脊髓疼痛和水肿已经成为疫情期间的常态。

在高度饱和的工作状态下,我们不得不接受死亡和危重疾病带来的心理挑战。

同济医院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个新病人。许多病人到达时已经处于危急状态。

护士长黄海珊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家属在外面喊:“医生,医生,我妈快不行了”

她听了这声呼救后,立即和家人一起冲向私家车,但赶到时,病人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人满为患的医院没有床位,她和医护人员一起为心肺复苏铺路。抢救了十多分钟,病人还是没有扭转结果。

她没有在家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但回到病房后,她一个人崩溃了。

疫情期间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很多医生没有情绪宣泄的出口,只能用高密度的工作来麻木内心的巨大痛苦。

“我们没有时间悲伤,因为有更多的病人在等着我们。”

但是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这种让人崩溃的点点滴滴,随时会被逼成洪流,让人无法忍受。

慢慢地,他们曾经喜欢和坚持的东西变得毫无意义,他们开始担心自己的家庭出现类似的情况。他们的话语渐渐失去了热情。

他们要面对灾后的压力和创伤障碍,无法诉说自己的无助和悲伤。

他们也想和人聊聊自己亲眼所见的惨状,但在亲近的人面前,“死亡”这个话题却打不开。

“算了,说了别人只会慌。”

其实他们心里也很害怕,很不安,但是面对周围的人也只能忍着。毕竟“死”这个话题太沉重了,他们选择独自承受。

只能独自承受。

身心双重压力,随时可能崩溃。

无论是救援者还是受害者,在经历一场灾难后,都会面临灾后创伤应激障碍。

他们每天都会被似曾相识的场景唤醒,陷入迷茫和恐惧。

那些挑着人的担子的救援者,面对的心理问题并不比灾民自己少。

很多从战争前线回来的医生经常做噩梦,靠药物维持必要的睡眠。

有些人开始害怕看到红色,因为他们害怕血淋淋的尸体。

有些人无时无刻不在担惊受怕,他们疯狂地担心自己的家人会遭受同样的悲剧。我甚至开始整夜失眠,害怕那些残缺的肢体,尸体,没有光的眼睛会做噩梦。

在一场灾难中,救援人员要承受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目睹现场后,即使睡着了,耳朵也一直在呼救,痛苦地呻吟。

所有受害者的希望和活力都紧紧系在他们身上。无论生死,救援人员都必须面对。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医护人员不得不面对的痛苦:

死者家属只要面对一次死亡,就要面对无数次。

重复同一种心痛十次,甚至几十次,就算是最厉害的人也承受不了。

而这种一天之内让普通人崩溃的工作,成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以前媒体只报道事件的结果,缺少很多细节过程。一旦救援失败,他们的努力在普通人眼里就变得渺小而无足轻重。

18年,有这样一则新闻,深深触动了姐姐。

为了救一名被老师性侵的自杀女生,消防员在楼顶试图劝说她3个小时。

楼下观看的人群不停地喊着:“快点跳!我等了很久了。”更何况是在朋友圈轰动。

最后,女孩大声挣脱了消防员的手,跳了下去。

楼下围观群众拍手叫好,楼顶则传来消防员的尖叫声和哭喊声。

之后舆论对救援人员的指责更多了:“为什么不用救援气垫?”你为什么不抱她?"

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消防员专门解释了这个问题。每次楼下的救援人员试图给气垫充气时,女孩都威胁要跳下去。

如果能救人,谁要有人牺牲。

如果大家都能平平安安,谁愿意看到鲜血淋漓?

整个事件中,鑫姐最心疼的就是这些无辜的消防员。因为报道的缺乏,他们的善良和专业受到了无数人的质疑甚至攻击。

明明错的是楼下疯狂的围观者和禽兽不如的老师。舆论为什么针对他们?

如果没有心理疏导,会成为他们一生的伤疤。每次想到这些,他们都会认为这个女孩的死是因为她自己。

当他们面对舆论开始感到自责和内疚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和家庭也会面临负面的变化。

通道,也是为了拯救救援人员的生命。

疫情期间,前往湖北的医护人员每天都面临着高密度死亡、高强度工作和高感染风险。他们的心理不堪重负,很多人开始失眠,会持续一整夜。

像往常一样,他们不能出去购物,见朋友,甚至不能和家人聊天。没有通常的发泄方式,压力反应会来得非常快。

所以很多心理医生也是为了让一线工作人员重新调整心态才去一线的。

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些反应已经影响到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他们的私人时间被工作打破了,总是感到恐惧和担心。

即使疫情过去了,这些救援人员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也需要持续关注。

情感就像一根长长的导火索。自责是火焰。再弱也可能慢慢游走,最终导致爆发。

比如汶川地震后有这样一个调查,救援结束后,76.8%的搜救人员会有应激反应。下面这种心理是最常见的。

“我才是那个没有救他们的人。”

“这种灾难会降临到家人朋友身上吗?”

“我睡眠不好,对喜欢的东西渐渐失去兴趣”

可悲的是,在大家已经渐渐淡忘了汶川地震之后,仍然有救援人员失眠、做噩梦、大量脱发。

为什么?

因为救援人员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我本来可以救他们的”

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成了他们的负担,他们逐渐变得和过去的自己完全不同。

这种变化对于“灾后应激创伤受害者”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他们的描述中,另一半开始抑郁麻木。

“我不明白为什么当消防员的爸爸再也不想和我一起玩了。自从他出事回来,就对我和我妈漠不关心了。”

对曾经热爱的生活失去热情,对自己胜任的工作失去信心,开始缺乏与家人的沟通,性格发生改变.不幸的是,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独立发生的,而是很多一起发生的。

对他们来说,自己和自己之间,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之间,正在发生着一些难以言喻的变化。

医者不能自愈,救者不能自救。心理问题,本应引起高度重视,却总是被忽视。

所有人付出的,一定不能在风雪中冻死。

救援者是不能独立说话的群体,媒体报道什么,观众接收什么。

在接收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事情的细节和救援者的心理。

当灾难发生,结果不尽如人意时,就有刺耳的言论骂他们:“救援人员早就干了什么?”

对于救援人员来说,这句话击中了软肋。他们最想要的,是在第一时间给灾民生的希望。

比如我们日常的医疗,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时间,一个是手术时间,一个是等待时间。

如果病人身体不好,可能等不了。追究其责任,疾病是病人的敌人,医生不是。

许多不接受结果的患者家属上演了许多医疗事件。少部分是医疗事故,更多的是把死亡的责任强加给医生。

他们怎么了?

搜救人员在不停地搜寻活着的生命。医护人员摘下口罩,脸上布满勒痕。消防员在火中最美.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绝望。

灾难面前,救援人员比我们更担心结局。但现实是残酷的,不是每个等待救援的人都能有机会。

他们真的尽力了。

救援者不是超级英雄,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难过,会心碎。

但在大众的认知中,救人是他们的职责。救,一定要救。

与其说是职责,不如说是把他们铐起来。

生而为人,谁不怕死?救援人员不是看惯了生死,而是不得不面对!

这位67岁的新冠肺炎病人去世了,这位27岁的医生痛哭失声。

但是媒体和公众都没有关注他们的心理创伤。

事实上,比起赞美,我们可以更关注他们。

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应该是一个圈,不应该仅仅因为自己的救援者身份而制造那种隔阂。

不要让爱和关心在这里戛然而止。

他们心中有大爱,也有很多缺点。

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温暖填补这些空白。


  • 疫情结束后的心情句子 疫情结束后的心情感慨
    答:疫情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喝奶茶 疫情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吃好吃的 寂寞得想找人说话,又不想说话,寂寞得想吃火锅,又不能出去,寂寞得想喝奶茶,寂寞得又失眠,寂寞得……疯了 昨天做梦吃了一晚上的火锅,太幸福了,我想吃火锅烤肉串串麻辣烫烧烤小龙虾螃蟹 我是真想吃火锅了,在外面吃那种,不是在家 ...
  • 预防新冠肺炎的宣传语句
    答:为了早日能获取这一战役的胜利,我们每个人都应不仅知道如何预防病毒,更应参与到共同宣传地址疫情的运动中来,下面总结150句关于预防新冠肺炎的宣传语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科学就医,如有不适,尽快就医,沉着冷静,谨遵医嘱!2、冰雹之后便是晴天,如NCP,加油China,加油3、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4、...
  • 疫情过后八大行业会爆发
    答:受疫情影响,大家都多少有些焦虑,想在危机时刻迫切成长,在低谷的时候,就多提升自己,这样机遇来临时,才能乘势而上。加上自媒体的兴起,如今的知识付费行业也是百花济放,包括连最基本的[如何发朋友圈],都有很多人付费。所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他们在某一个领域擅长,超过了一部分人,那就...
  • 在夜里失眠慢慢崩溃心累的文案
    答:工作不顺利痛哭崩溃委屈心累的文案【篇二】 21.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22.心累了,不再挣扎了,有许多人的陪伴,却都不是我心中的那个人。 23.因为要生存,我开始学会放弃。 24.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哀。错...
  • 工作不顺利痛哭崩溃委屈心累的文案
    答:工作不顺利痛哭崩溃委屈心累的文案【篇二】 21.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22.心累了,不再挣扎了,...在夜里失眠慢慢崩溃心累的文案【篇二】 21.最终扛不住了,最终说出口了,本身累了,心累了,不敢想以后,不想看过往,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却又无法自拔的慢慢扑灭...
  • 深夜失眠泪崩的伤感说说 看完秒哭(41条)
    答:深夜失眠痛哭的伤感说说(78条) 一、晚风依旧的吹,我心依旧的冷。 二、想你想到眼泪流,念你念到白了头。 三、后来我们在说好一起走的路上渐行渐远再...十八、借我一个肩膀,我想崩溃一下。 十九、听说树木最坚硬的地方是结痂的伤疤。 二十、当泪溢出眼眶的那一刻,才知道我并不坚强。 二十一、我不会再对你...
  • 每次去远门都要做核酸才能进站的心情说说集合五十条
    答:知足常乐,才是人生之最! 千好万好,开心就好! 疫情过后,祝我和我的家人 全国人民都能平安、健康、快乐,一生一世! 朋友圈分享自己又又又在做核酸的心情说说【篇二】 18.昨晚排队到深夜做核酸检测,结果杯具了,过了平时睡觉时间,整晚失眠。 19.凌晨三点,被领导电话通知,立刻到医院做核酸,多少有点去年那味了,...
  • 做核酸人多排好长队的句子汇总
    答:13.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 14.啥时候能不做核酸检测 疫情啥时候才能完全结束...36.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37.半夜惊醒,看了一下自己健康码的颜色,整个朋友圈都是连夜...43.昨晚排队到深夜做核酸检测,结果杯具了,过了平时睡觉时间,整晚失眠。 44.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过往...
  • 抗击疫情早安正能量简单一句话
    答:14、 失眠是因为想得很多,一个人尤其在晚上想得更多,另一个就是希望疫情赶快过去,想要呼吸新鲜的空气...26、 不出门的时光,陪我大闺女,如此,是妈妈对你最好的保护。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希望疫情早日过去! ...雾霾过后是晴天,疫情过去会清明。相信未来的美好,一切皆在不言中! 32、 突然间老泪纵横, 自己一个...
  • 疫情下反复做核酸的朋友圈文案锦集(45句)
    答:17.昨晚排队到深夜做核酸检测,结果杯具了,过了平时睡觉时间,整晚失眠。 18.寒冬终将过去,希望就在眼前...疫情的阴霾之下,他们远离家人,奔赴战“疫”前线! 6.本来是个美好的假期,计划了很久的草原行,因为...33.经历疫情洗礼,我们开始反思人生,管他什么爱恨情仇,活着最重要。 34.疫情过后的第一件事,将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