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如何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起着重要作用,来自家庭成员的教诲与示范也同样易于为孩子们所接受。由于一些学校在教育活动上与家长们尚未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得双方的目的相近而手段各异,而恰恰因为没有拧成一股绳,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只有学校和家庭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共同携手,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创设孩子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和氛围。
1.在新学年的前几周,确保与每一位学生的家长做几次积极的沟通。
2.把所教学生分成几组,保证在一定时间内每天都可以给其中一组孩子的家长做个电话家访。
3.开学第一天,核实孩子家长的联系方式,因为有时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的地址、通讯地址会变动。
4.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做电话家访。但要记住,最好不要晚上打到学生家里,除非白天几次试图联系家长但又没有联系到。
5.把那些适用于所有学生的积极评价列个单子,打电话之前针对那个孩子找出几条来。
家长可以成为老师们的绝佳盟友,或者是令他们十分困惑的冤家对头。当家长与教师站在同一战线,许多教学目标都可以积极顺利地完成。然而,如果把家长看成自己的敌人,就会发现自己在帮助学生开放潜能方面力不从心。如果老师真正希望引导家长们参与到学校和课堂中来,必须做到:
1.必须相信所有家长都真正关注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管是否能从家长行动中看出这一点。
2.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调动所有家长参与进来,即使是那些最不情愿的家长。
3.·必须意识到,很多家长以往参与学生工作的经历都不愉快,家长几乎没有接到过通报孩子好消息的电话。这自然会让他们觉得老师来电话都是有坏事情发生。
4.必须明白这件事必须由老师来推动,老师应该是积极主动采取行动的那一方。
5.老师应该一步步按程序来,坚定信念,持之以恒。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学生、家长都能获得回报。老师绝对不能强制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校园学习中,但学校可以打开沟通的大门,欢迎家长进来。

一、帮助家长明确角色  在活动前要让家长知道亲子活动的意义,亲子园并非幼儿园,它是家长学校,更多的是面对家长,交给他们科学的育儿经验,引导他们与孩子之间进行交流并学会观察孩子。摆脱“老师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操作者,他们只是旁观者的观念”。要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整个亲子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操作者是他们本身,教师只是一个主持者、引导者。  我们在开设活动前向家长发放关于亲子活动的文章,并定期到公共场合进行亲子宣传活动,让家长们了解亲子园,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关注早期教育。在每次活动中,我们也及时去提醒家长明确自己的角色,指导家长正确地去指导孩子活动。有了这一层基础,家长在参与活动时,会有参与活动的意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宝宝共同操作,共同游戏。  在和家长聊天中,有些家长反映:“我们怎么参与呢?”家长不明白做些什么。因此,为了更好的让家长自然参与到活动中,快乐宝宝班的教师还专门给家长设计了一些角色。例如:在表演拔萝卜时,请爸爸当大萝卜,妈妈和宝宝们分别演其中的角色,打破了以往只是宝宝表演妈妈指导的形式。这样宝宝觉得原来妈妈就是我们的好伙伴呀!妈妈也很自然的参与到活动中。又如:在玩开火车的时候,一个家长当火车头,其他家长和宝宝都是火车箱,不管是奶奶、妈妈还是爸爸都很投入,家长与宝宝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宝宝开心,家长也觉得乐趣无穷,为他们以后参与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为家长树立榜样  1.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为家长树立榜样  有些家长因为平时就经常与孩子共同游戏,再加上教师的引导能很快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但有些家长碍于面子,会对参与活动表现出不好意思,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不参加活动,让孩子自己玩自己的,他则是个旁观者。因此,活动过程中,老师的示范行为往往对家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一次,聪明宝宝班玩捉尾巴的游戏,教师向家长及幼儿介绍玩法后,便和他们一同玩了起来,开始家长还有点拘束,后来看着教师和孩子们玩得特别高兴,便放开了,积极的投入到活动当中来,还创新了几种玩法。  可爱宝宝班麒麒的妈妈总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的揉纸球,总想跑。经教师观察后,发现并不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妈妈的参与并没有引起宝宝的兴趣,所以宝宝当然要分散注意力去寻找更感兴趣的东西了。于是,教师在宝宝身边坐下来,一边示范揉着小纸球,一边说儿歌“搓呀搓,揉呀揉,纸条变成小球球。”宝宝小眼睛很快收了回来,也学了起来,可认真了。妈妈也模仿教师的示范方式和宝宝一起玩了起来,而且还称宝宝是小魔术师,玩得可开心了。事后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孩子喜欢游戏,要用孩子感兴趣的语言与他交流,用游戏的形式吸引宝宝,家长感慨颇深,并在今后的活动中灵活运用这种方式。可见,教师的榜样示范行为可以大大的带动家长。2.充分发挥家长之间的榜样作用  没有参与到宝宝游戏中的家长,原因可能有几种:有些家长在参与亲子活动当中,总是不好意思,觉得孩子玩的事情,我们都是成人不愿陪他们活动;还有些家长参与到了活动中,但却放不开,不好意思;也有的家长愿意参与孩子的活动,但却不知怎样和孩子玩。为此,我们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的榜样作用来带动其他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很有成效。  例如:快乐宝宝班在玩“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中,余一平的爸爸表现得特别出色,和孩子玩得特别开心。只见他一会儿翻筋斗跑到了远处,一会儿又回到了女儿的旁边喊一声,孩子特别尽兴,家长也把自己融入到了活动当中。只觉得自己是孩子的伙伴,忘记了自己成人的身份。这时教师抓住了机会大力表扬了这位家长的行为,同时鼓励其他家长模仿参与,这样家长就毫无顾忌地参与到了活动中。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下各显神通,与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又如:可爱宝宝班在进行小老鼠的制作时,桐桐的妈妈和宝宝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是小猫咪,要捉住你这只坏老鼠!……”桐桐在垫子上跑来跑去,一边叫着一边笑着,可开心了。教师及时给予了家长鼓励与肯定:“看他们玩的游戏多好玩啊,宝宝特别开心。”后来其他家长看到人家玩得很尽兴,便放下了开始的“不好意思”,也和宝宝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有的家长和宝宝互换了角色游戏,还有的家长把老鼠放到半空中,让宝宝跳起来抓。家长的这些做法都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受到表扬的家长在活动中会参与得更积极、更开心。  再如:聪明宝宝班在进行音乐亲子游戏创编时,杨毅的妈妈和宝宝一起编了一首儿歌,教师便鼓励她们进行示范,并请其他家长进行模仿,教师及时肯定示范家长的创编行为。这样一来,其他家长也有了创编的积极性,纷纷与宝宝在回家后创编,争取下次的示范展示机会。这足以说明,家长和教师的榜样作用能够促进家长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及时给予家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家长同幼儿一样,要培养其行为的积极性,同样需要老师不断的肯定和鼓励。每当家长积极的参加到活动中来,教师都会留意给予肯定和鼓励。  聪明宝宝班在玩小荡船的游戏时,杨天恩的妈妈和孩子玩得特别投入,同时将玩法进行了改编,教师在一旁及时给予了肯定并请她们将自己的经验告诉给其他人,她的妈妈特别高兴,在以后的活动中积极性越来越高。  菲菲拿来的玩具没有放回家就又去选择其他玩具了,这时姐姐看到后,赶忙对她说:“你的玩具还没有回家呢,它找不到家一会儿该伤心了,快送它回家吧。”小家伙不加理睬,姐姐走到她身边,“这样,咱们一起送它回家吧。”于是姐姐开始边招呼他边收玩具,小家伙已经跟了过来,和姐姐一起收,而且很开心,像做游戏似的,小玩具就回家了。教师及时给予了这个姐姐刚才行为的肯定,并向其他家长介绍刚才的事情,激励他们也互相学习,同时对于当事者则是一种鼓励与肯定。姐姐的教育行为得到了教师的认可,明显更自信了,在以后的活动中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教师要随时发现家长的积极表现,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增强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四、培养家长的责任感  我们经常能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离开了活动,家长先是叫几次,见没有效果,干脆就随他去,想干什么干什么。他们不认为是自己的行为不当,而是把责任推到了孩子身上,说是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样的家长就是责任感意识较薄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纵容孩子,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的参与没有到位,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  有一次,点名活动时,菲菲离开了垫子,想去玩小秋千,姐姐喊了她几次,可都没反应,于是姐姐只好起身陪她一起玩小秋千了。教师见状轻轻走过去:“菲菲,我知道你喜欢玩这个小秋千,特别好玩。可是他们(其他家长和宝宝)也在玩一个特别好玩的游戏呢,你可没玩过,特别好玩,咱们过去看看他们玩什么呢好不好?”她很快说了声“好”,便拉着教师的手回到了活动中。事后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不是孩子不感兴趣,是我们没有告诉她,没有吸引她。当孩子注意力分散时,我们要试图去引导她,而不要一味的纵容她,教育好她,是我们家长的责任。  五、家长的意见反馈  活动后,我们会在孩子们进餐时通过与家长聊天或填写意见反馈表的形式了解家长对活动的建议与意见,评价这次活动的内容安排是否合适,孩子表现及发展状况如何等,通过向家长提出一些问题来了解家长及孩子们的需要。例如:本阶段您的孩子喜欢什么活动?您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你觉得还需建立什么活动?觉得自己的指导有哪些进步?宝宝有哪些进步?使家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使我们的活动更完善,还要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不断提高理论认识。
  教师是连接学校与家长的纽带,正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家长,而是一个多家长组成的群体,所以我们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工作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就要求我们有较高的理论认识。首先我们要重视家长的教育,要把家长放在平等的教育层面上进行交流。其次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或是争取家长合作时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导向。
  二、抓住最佳时机。
  我们一年级的教师接触的是初入校园的孩子,这个时候的家长对老师既采取观望审视的态度,又焦急的想得到老师的帮助与指导,所以在这个时期是最好的调动家长的时期,如果错过了,在小学阶段就很难再有这样的氛围了,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首先我们要让家长看到我们的用心,布置美好的学习环境,带动家长的积极性。给学生温暖慈祥的笑脸,让家长体会到我们对学生的爱。
  二、营造和谐健康的家校关系
  现在我们在与家长进行交流的时间往往有限,一般情况下是在学生犯错误时才会想起家长的配合。因此在与家长的关系上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比如在家长看来老师的交流无非就是给孩子告状的,很多时候家长听到的是关于自己孩子的缺点,表面上家长在老师面前很认可,但事实在家长看来老师也不过能力如此,而且在家长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障碍。
  三、讲究形式和方法。
  在班级活动中,首先要使教师和家长在活动目标上达成一致,即通过提前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意图。
  其次是请他们参加活动,在家庭和孩子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第三,为了教育孩子健康成长这一共同目标,平时多与家长取得联系。不要等有事时再联系,那样会给人以功力的印象。

客观地说,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成才。然而由于一些学校在教育活动上与家长们尚未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得双方的目的相近而手段各异,而恰恰因为没有拧成一股绳,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只有学校和家庭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共同携手,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创设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和氛围。那么,如何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呢?一、相知法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致家长一封公开信或问卷调查等形式真正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如:有的家长反映“废除应试教育,大抓素质教育”口号喊得震天响,可为什么学生的书包还是鼓鼓的。为此,学校可让家长明确:“减负”应减什么。认为“减负”就是缩短学习时间、减轻作业量或不让学生做作业,未免有些简单、肤浅和片面。这样同样有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 班主任如何调动家长参与护学岗的积极性?
    答:班主任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呢?下面我就结合半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
  • 如何更好地调动全体家长协助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研活动
    答:怎样调动家长支持学校活动的积极性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如何协调与调动来自家长的教育力量 呢?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家长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有时候学生的教育还要有家长的大力协助才行。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协调和调动来自家长的教育力量更好地教育学生...
  • 如何建立积极有效的家园互动
    答:一、幼儿园和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和宝贵.幼儿入园时,幼儿园就应当建立详细的家长信息档案,以便在家园合作中,充分利用家长在物质和信息,知识与经验,人力与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调动他们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家长才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支持者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二.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心理...
  • 如何有效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答:许多家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着骄傲的成绩,在生活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做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助教”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方式,它开展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力度。所以,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我们...
  • 居家学习怎么做样调动幼儿园家长的积极性?
    答:好多知识丽维老师没有办法面对面的进行传授,即便是幼儿园教育,也是同样如此,教师是家长,始终无法替代的,要让家长知道在特殊情况之下学习是一步都不能落下的,另外,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可以制作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于幼儿园孩子的视频,比方说唱歌,跳舞,学习等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化,娱教娱乐 ...
  • 如何建立积极有效的家园互动
    答:一、幼儿园和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和宝贵.幼儿入园时,幼儿园就应当建立详细的家长信息档案,以便在家园合作中,充分利用家长在物质和信息,知识与经验,人力与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调动他们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家长才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支持者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二.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心理...
  • 家长和老师如何做好积极的配合,才会让孩子取得好的成绩?
    答:那么,怎样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重视、关心和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教育呢? 如我班在实施新课程中把家长作为课程的建构者之一,在新课程刚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把主题活动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呈现在家长面前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援,家长也不了解这些东西到底要来干什么,只觉得老师好烦,每天不是要这就是要那,...
  • 如何引导家长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答:这样不知不觉家长就参与到了学校管理与教学活动中,相当于是家长的“课外作业”。一般来说,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教育过程中,学校告知家长的活动,家长们大都愿意配合学校、主动参与。但是,这样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能够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比如在教授“三角形全等”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