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禅得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2
如何修禅定

1、修禅定务必要有师父带领,切勿自修,否则容易出问题(当然,不会走火入魔,因为那是高手才出的问题,菜鸟还没有达到走火入魔的资格)。
2、禅定必须有三个前提:根据《北美开示录(一)》(成观法师著)之信位菩萨的修行“定心”一文中说到:一切修行项目里危险性最高的就是修习禅定;习定很容易遭遇障难,若能克服障难,所得的成就也最大。就是因为成就大所以须要投注的资本也较多。首先须具足修习禅定的“先决条件”然后才可以起修,切勿不明就理而盲修瞎练,那样很容易出毛病。修禅定须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第一:要忏除业障。业障重的人常一修禅定,就为魔所乘,或为魔所缠,以致坏了所修之法。有时坏了自己修法还不说,最糟糕的是,常会为魔所用,而坏他人修法。如是,自坏坏他,修行就一团糟了。我们放眼望去,当今之世,这种在修行中自坏坏他的事,所在多有。因此,业障重的人,欲发心修殊胜之行,须先修学忏悔业障,等业障较轻薄之后,再进修胜法。
第二:修习禅定者须持戒。经上说:佛弟子须先“持佛禁戒”方可修佛定,群如圆觉经、楞严经、楞伽经等。若不持佛戒,即身心不得清净;身心不清净,极易为魔所扰。因为魔属染法,行者若自不持清净戒,则与染法相应;与染法相应故,即为魔之内应,魔即得其便。又诸多外道及凡夫亦皆修定,若修定不持佛戒,即不能称为在修佛定,而是在修凡夫定、或外道定。是故修习佛定者,必须同时亦持佛戒。
第三:须先通达佛之教理。修禅定而不通佛理,必然错误百出。尤其是禅定止观法门及定慧法门,必须熟悉通晓。如果不知、不解定慧法门,切不可冒然修习禅定。当然,如果你只是一个星期中偶而静坐一~二次,每次单盘坐个二十~三十分钟,那倒不妨事。倘若你是很精进的每天打坐,每次坐半小时~~~一小时以上,这种情形下,已非偶一为之的玩票性质,就应照上面所说,一一完成准备工作,而且一定要有僧人在旁就近指导才好。设若无人指导,自己又一知半解,糊里糊涂就盘起腿来坐,只觉得禅定很神秘、很有意思,心里好奇,想“玩一玩”这断然是不行的;须知习定是“修道”非同儿戏。这种半玩票的修法,最好还是赶快停下来,不要继续玩下去;须“如法”修行,才是尊重“法”,才不会出事。
3、禅定有很多层级,先得过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包含粗念住、细念住、欲界定、未来禅,然后才开始“四禅八定”(即“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分别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 非非想处定。四禅八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时,也曾修行四禅八定功夫作为助缘。练会这些,你才能更加精进。
顺便普及一下四禅八定的知识:
一、色界四禅
 1、初禅是用各种方式消除种种烦恼、欲念,达到无忧无欲的境界。初禅虽然已经脱离欲界的恶不善法,但是还保有寻和伺等原始思维。
 2、二禅是进一步把觉和观都除去,不寻不伺,自然得到一种欢喜(外喜)。此时甚深禅悦油然生起,心灵朗然洞彻,如同从暗室中走出,见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3、三禅是进一步连欢喜也不要,只有一种心平气和,舒舒服服的乐(内乐)的境界。此时绵绵的妙乐从心中流出,遍满全身。
 4、四禅是连乐也没有了,达到安稳调适的心一境性的体(性)境界。此时心灵空明寂静,有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般湛然而照,万事万物都显现无遗。
 二、无色界四定
 1、空无边处定是调试到哪里,哪里便是空。此时心中明净,无碍自在,好像飞鸟破笼而出一样,在虚空中自

森林寺院内观法---阿姜摩诃布瓦 一、持续的注意
(一)坐姿
1)时间与地点
1. 当坐着时,可达成将心聚焦于身体。你须要找一段时间和一个地点使你宁静并且免于干扰。
2. 一个安静的房间,其内没有很多东西使人分心,这样最为理想,要有光的设备并且具有足够空间,会有明亮清净的效果;凌乱而暗的房间就只有反效果。时间也很重 要,特别是大多数人的日子都安排固定的日常工作。当你正有一些事必须做,或者当你处在时间的压力时,禅修就没有用。腾出一段时间,例如一早或工作完后的晚 上,你能真正全心注意练习,这样最好。开始时,一次约十五分钟。在限定的时间及力气内认真练习,并避免机械性做法。禅修的练习,若以诚意来检查自己并使自 己安详,将自然而然地坐得久而好。
2)觉知身体
1. 寂止的培养是依于平稳以及一种持恒安详的精进。如果心不安顿,就没有安详。如果没有实用感就会变成白日梦。为了培养适当的动静结合,最有效的姿势之一就是坐姿。
2. 采用使你背部挺直而没有压力的姿势。可用简单的直椅或用莲花坐姿的一种。这些最初看来笨拙,但久了会稳而平衡,使心喜悦且身体不累。
3. 下巴略为内缩是有帮助的,但是头不要往前倾,这会促成昏沈。手放腿上,双掌向上,一只轻放于另一只之上,指尖轻轻接触。悠闲地做,会得到好的平衡。
4. 现在,集合你的注意力,开始慢慢地往下注意整个身体。注意感受。松弛任何紧张,特别是在脸、颈、手。眼可合着或半开。
5. 检查你心里的感觉是如何,有所期待或紧张?略为松弛一下你的注意力。如此,内心将宁静下来。你可能发现有些念头生起:反省、幻想、记忆、或怀疑自己是否做得正确。不要跟随或满足于这些念头,要多一点注意身体,这是停止妄念的一个有用的锚。
6. 你的禅修态度,要培养一种探讨的精神。慢慢地做。例如,规律地移动你的注意力从头顶往下遍及整个身体,注意不同的感受—例如,暖热、脉动、麻木、敏感度— 在每一个指头的关节、手掌的湿气、手腕的脉动。即使有的部位没有特别的感受,例如,前臂、耳垂,也用注意力扫过它们。要注意即使这些缺乏感受的地方,仍然 可以被心觉知到有某些东西。这种恒常而持续的检查,叫做正念,这是内观禅修的主要工具之一。
3)正念于呼吸(入出息念)
1. 可以不用「扫描身体」,或可以先做完一段预备练习之后,注意于呼吸来培养正念。
2. 首先,当呼吸通过鼻孔、充满胸腔及腹部时,跟随你自然呼吸的感受。而后,试着保持你的注意力在一点:不是横膈膜,就是在鼻孔附近更小的一个位置。呼吸具有镇静的性质,如果不强迫呼吸,就会平稳而放松,直的姿势有助于此。有时你的心会跑掉,但要耐心地移回到呼吸上。
3.并不须要发展专注到除了呼吸以外没有其它东西的程度。这儿的目的是允许你注意到内心的运作,并带来内心安详清明,而不是出神的状态。整个过程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呼吸、注意到妄念,而后重新建立注意,这个过程培养出正念、安忍和洞察的了解。
4. 如果你很浮躁、激动,只要放松。安详地练习,倾听内心的声音—不需要相信它。
5. 如果你感到昏沈,那么,多将注意力摆在你的身体与姿势。若在此时加强注意或追求平静,将使事情弄得更糟。
(二)行走与站立
1. 「正念于呼吸」这类禅修练习是采用坐姿。但是,常常也以行走来交换作为禅修的一种。当坐禅的宁静效果使你滞钝时,行禅除了给你不同的东西去注意,它也是强化练习的一个善巧方法。
2. 在一个开阔的地方,量约25-30步的距离(或两棵树中间的明确路径)做为禅修的路径。站在路径的一端,并由身体的感受使心平静。首先,站直,上臂自然下垂,双手轻握于胸前或背后,将注意力置于身体的感受。
3. 眼睛看着前方三公尺处的地面,如此可免于分心。现在,轻柔地走,以从容而「正常」的步伐,走到路的终端停下来。在数个呼吸的期间内,站着注意身体。而后, 转身再走回原点。走时,觉知身体感受的一般流通,或者,将注意力仔细摆在脚上。对心的训练是:不断将注意力带到脚触到地面的感受、每一步伐的空间,以及停 止与开始时的感觉。
4. 当然,心会起念头。因此,培养耐性是很重要的,并且下决心再开始。调整步伐以配合当时的心态—当昏沈或纠缠的念头强时步伐用力些,当浮躁或不耐烦时,步伐 要稳定而轻柔。在路径的终点停住,吸入并呼出气息,放下任何浮躁、忧虑、平静、喜乐、记忆、意见。内心的交谈会自动停止片刻,或减弱。再开始走。如此,你 连续使心清新并允许依它的步调安定下来。
5. 在受限的场地,调整所允许的路径长度。或者,你可以在室内绕着走,每圈都要站着停一会儿。站时可以延长到扫描身体几分钟。
6. 行走的练习带来能量与流动,因此,保持步伐稳定,并且只让变化的现象流过内心。审察现象的流过,而不要期待内心将像坐着时那么宁静。很多次我们被妄念之流 所占据,走到路径的终端,再重新开始。但这是很自然的,一个未训练的心会卷入念头和情绪之中。因此,不要没有耐心,要学习如何放下并重新开始。安适感和宁 静就会生起,在自然而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允许内心变得开放与清明。
(三)躺卧
1. 晚上卧下,侧卧一边,花几分钟来禅修。身体伸直,将一臂折起,用手支持头部。
2. 将注意力扫遍整个身体,以松弛压力。或者,将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要想今天过去的事,也不要期待明天如何,以几分钟清静的心,你将休息得很好。
(四)培养慈心
1. 培养慈心是将内观练习推到另一个视野。禅修中自然教导耐心、安忍,或者,至少示出这些品质的重要。你很希望培养出对自己和别人更友善与照顾的态度。在禅修中,你可以很实际地培养出慈心。
2. 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用呼吸做工具来散布慈心与善意。从你自己、你的身体开始。观想呼吸像光一样,或者将你的觉性想成温暖的光线。轻轻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 于胸口心脏附近。当你吸气时,将安忍的慈悲导入你自己,也许这样想:「愿我安好」或「安详」。当你呼气时,将这念头或觉性之光,由内心经过身心往外散布, 想着:「愿别人安好」。
3. 如果你正处于负面心态,你就(想着)吸入安忍与原谅。观想气息具有一种治疗的色彩,对自己有所帮助。呼出时,放出一切压力、忧虑、负面心理,并且经过整个身心往外释放,就像前述一样。
4. 这个练习可用整座或其中一部分的时间来做,你要自己决定什么才恰当。在禅坐开始时,禅修的宁静效果配合慈心会很好,而长时间用这方式深入内心,也没问题。
5. 永远要从你所觉知的对象开始,不管它是多么平凡或杂乱。将你的心平静地摆在那上面,不管它是令人厌烦的,例如疼痛的膝,或者感觉自己不够仁慈而有挫折感。要允许这些存在着,对他们安详地练习。要认知懒惰、怀疑、罪恶的心理倾向,并且轻轻地放下他们。
6. 如果你首先全面接受你所不喜欢的东西现前,内心的安详就能发展成一种对自己的深度慈悲。稳定地保持注意力,并以开放的心胸面对任何所经验到的。但这并不表示认许负面的心态,而只是允许它们有个空间来去。
7. 用同样的方式,对自己以外的世界生起善意。散布慈心的一个简单方式是按阶段来进行。从自己开始,将慈心配合气息的运动:「愿我安好。」而后,想到这些你所 喜爱和尊敬的人,愿他们安好,一个个进行。接着移到好朋友们,而后是泛泛之交,「愿他们都安好」。最后,内心想到这些你害怕、不喜欢的人,对他们继续一直 散布你的慈心。
8. 这个禅修可以经由慈悲的波动而扩大到包含世上各种环境中所有的人们。
9. 慈悲来自善意的共同源流,并且扩展自己超越了单纯的个人领域。如果你不再使事情永合己意、如果你能接受自己和别人的如实样子,那么,慈悲就会自然生起。慈悲是心的自然感应。
二、省察
(一)没有选择的觉知
1. 禅修也可以进一步没有禅修的对象,而处在一种纯粹审察的状态,或「没有选择的觉知」。
2. 用前述的方法之一,使心宁静下来后,将禅修对象(所缘)放在一旁。内心的影像与感受的流动,当它们生起时,观察它们而不要卷入批评或称赞。注意任何厌恶和 着迷的心理,审察任何生起的怀疑、快乐、掉举或寂静的心。每当内心的清晰感消失时,或被过去的印象笼罩时,就回到注意禅修的对象(例如呼吸)。当稳定感又 回复时,将这对象再放舍。
3. 这种「单纯注意」的练习很适合于审察心理的过程。在观察心内的特殊成份外,同时去注意「容器」(指心)的性质。关于心的内容,佛法特别指出如下三个简单而基本的特性。
4. 首先,是「无常」--所有事物没有终止地起灭,心的内容不停变动。心中的成员是愉悦或不愉悦,永不停止。
5. 还有持续而微细的不满意感--「苦」。不愉悦的感受容易激起这种感受,但是当快乐的经验消失后也会在内心生起拉力。因此,即使在最好的时辰,对内心所体验的,仍有一种没有终局的失落感。
6. 当熟悉这些不断生灭的体验与情绪后,就变得很清楚了:在它们之内没有永恒的东西,因此,它们都不是真正属于你的。而且,当心内的成员安静下来,呈现出一颗 光明空阔的心,于此找不到纯粹的个人特性。这点不易了知,但实际并没有「我」、没有「我的」,这是「无我」的特性。
7. 在所有身心事物上,仔细检查并注意这些特性。不管你的经验是喜悦或难受,经由审察将在你的生命中带来宁静与平衡。
(二)审察你的练习
1. 整个禅修练习是为了建立起对事物如实的觉知。全心投入经验中,你更清晰觉察自己内心的状态,例如,在练习中是否太懒散或过分期待。用一点诚实的评估,可以 明显看出,禅修练习的品质不是决定于所用的练习方法,而是决定于你的投入。以这方式省察,你将对自己的个性与习性得到更深入的洞察。
2. 每当你禅修时,一些有用的重点要记在心里。想想自己是否每次重新开始注意每一呼吸或步伐。如果你不以开放的心来练习,你将发现你重复过去的观点,或者,没 有意愿从你的错误中学习。当你全力以赴,是否用功正确、平衡而没有透支?你是否一直触及内心正在实际发生的现象?或者,你正使用一个迟钝、机械式的方法? 至于专心,要好好检查你是否放下那些无关的事物,或者,你让自己徘徊在念头与情绪之中?或者,你试着压抑感觉而没有认清它们并且善巧地对待它们?
3. 正确地专注是将心与脑统一起来。以这方式省察,促使你培养出善巧的前进。当然,省察将使你的禅修更上一层:它将使你清晰地了解你自己。
4. 记住,一直到你对禅修培养出善巧并感到安适之前,你最好用到禅修的对象,例如呼吸,作为觉知的焦点,也作为内心散乱难以掌控时的对治物。不管练习中有多少 体验,回到觉知呼吸或身体,一直是有所帮助的。培养这种能力,重新开始,可以导致稳定与安适。以平衡的练习,你对身心会有愈来愈多的体悟,并且知道如何以 更多的自在与和谐来生活。这是内观禅修的目的与结果。
(三)活在内观中
1. 经由内观禅修的练习,你将更清楚看到自己的心态,知道那些是好的,那些会制造麻烦。一个开放的心态将洞察不愉快的体验,例如,了知内心对痛苦或疾病的反应 方式。当你以这方式接近这些体验,你经常可以解除对痛苦的压力与抗拒,并且大幅度地舒缓。相反的,不耐烦的心情将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别人干扰你的禅 修,你就对他们生气;如果你的练习不如预期进步,你就失望;对没意义的琐事生起不快的情绪。禅修教导我们内心的安详与否,主要是决定于是否能以省察与开放 的心,来审视生活的种种事件。
2. 在禅修的宁静中,观察自己的意念与心态,你能检查贪爱与痛苦的关联。看清痛苦的原因:希求你所没有的东西;排斥你所不喜欢的东西;不能保有你所要的东西。 当这个痛苦和贪爱的主题是你自身时,就显得特别有压迫感,对个人的缺陷,没有人能容易处于安祥,特别是:当社会强调好的感觉、领先潮流和拥有最好的东西 时。这种期待确实难以使人接受如实的自己。
3. 然而,经由内观禅修的练习,你发现了一个空间,使你从所期望的、所想要的自己后退一步。检查这些想法,将逐渐明显地看出你并没有拥有「我」或「我的东 西」,只有心中来来去去的简单体验而已。因此,例如你观察自己易怒的习性,你不因而沮丧,你不加强它,这习性就逐渐灭去。它可能会再回来,但这次会弱些, 你也知道如何去处理。经由培养安详的注意力,情绪静了下来,并且消逝,留下清明、鲜活的心。这就是内观往前的道路。
4. 在日常生活的变动中,能够走到一个宁静的觉醒中心,就是一个成熟练习的征兆,因为内观已经深化而能用到所有的经验中。不论你做什么:日常家事、开车、喝 茶,要将内观用上。提起觉知,将它稳定地摆在你所做的事上,并且在动作中探究内心的性质。集中练习于身体的感受、心理的状态,或眼、耳、鼻识,能培养出进 一步的审察,这将使世间的工作转成内观的基础。
5. 愈来愈集中于觉性,内心就善巧于当下的自在应对,生活中有了更高的和谐。这是以禅修做「社会工作」的方式:将觉性带入你的生活之中,将安详带入世界之中。当你能对心识上生起的千变万化的感觉和平相处,你就能与世界更开放地住在一起,也能和如实的自己相处在一起。
三、进一步的建议
(一)个人的行为
1. 当我们的内观加深后,我们更看清我们行为的结果:由于善意、诚实与正知的提升,就会得到安详;由于愚痴、疏忽的生起,就会惹来麻烦。以较高的敏感度,我们 观察出造成自己和别人的苦恼,由此常激励我们要更有智慧地生活。为了内心的真正安详,不可或缺的是要将形式的禅修结合到热心于职责,以照顾自己和别人。
2. 内观之道一点也不神秘。用佛陀的话来说,只是简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它是一个长期遵守的传统。走在精神练习的人都把「正确的行为」摆 在重要的地位。许多禅修者受持实际的戒律:例如,不杀生、不邪淫、不饮酒、不猗语等,使自己内心清净,并且鼓励别人也如此。
(二)友伴与常课
1. 定期与一些朋友禅修非常有助于练习的持续与智慧的增长。
2. 单独的禅修者最终会面临意志力的减弱,因为常常有其它的事,看来比观察呼吸来得重要或有趣。定期集体共修一段时间使参与者前进,不受情绪之流的影响。[检 验自己性情的移动,常常导致重要的内观洞察力,但是我们自己不易坚持去做而已。]共修除了有个人的效益,你想到你的努力也有助于别人继续练习。
(三)姿势附注
理想的姿势是直而警觉。过度松弛只增加腿部的压力与背部的不舒服。要以智慧注意自己的姿势,不是迟钝的意志力。姿势会随时间而改进,但是你要与身体一起工作,不要用力强迫它。
1. 检查姿势
- 臀部后倾了吗?这将产生过度松弛。
- 腰部要保持自然而没有压力的曲线,使腹部向前而松开。
- 保持肌肉放松,想象有人轻轻在两肩胛骨之间前推。这使你有个观念,知道你是否无意地弯下双肩而封闭胸部。
- 注意并轻轻放松颈肩区域的压力。
2. 姿势过僵过弛
- 想象头顶由上吊起,使脊伸直。这也使下巴略微缩回。
- 双臂保持轻放并在腹后,如果在前会使你不平衡。
- 使用一个小而稳的坐垫,置于臀部的后部以支撑臀部的角度。
3. 腿:
- 做一些伸展练习(例如,坐着伸直两腿,用手去触脚尖)。
- 坐时如果很痛,就改变姿势或坐在小凳或椅子上,或站起来一下子。
- 如果你经常坐在地板上,就试用不同大小、硬度的坐垫,或选用一个禅修凳子。
4. 昏沈
- 试着张开眼晴来禅修。
- 将你的注意力有次序地扫过你的身体。
- 注意整个身体和身体的感受,而不是一个小对象(如呼吸)。
- 站起来,在新鲜空气处以正念行走一会儿。
5. 紧张或头痛
- 你可能过份用功,这是不正常的。因此,放松你的专注力。例如,你可以将注意力移到腹部处呼吸的感受。
- 生起善意(慈心)并将它导向紧张的部位。
- 观想光遍布身体,这有助于舒缓疼痛。实际试着将慈悲的光聚集于痛苦的部位。
本册子并不是一个广泛的或唯一的指导,而是一个建议用的练习提要。为了进一步的指导,禅修者要去寻找一位可靠并有经验的善知识或老师。
愿一切众生安详!
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

给你打个比方,你不上小学、中学,能直接上大学吗?四禅(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刚刚开始、接触,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有一定的困难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后要修定(定中无戒可守),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禅定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再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第四步骤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初禅 (离生喜乐)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二禅(定生喜乐)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三禅(离喜得乐)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四禅(舍念清净)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更深禅境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1、空无边处定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2、识无边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3、无所有处定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4、非想非非想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给你打个比方,你不上小学、中学,能直接上大学吗?四禅(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刚刚开始、接触,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有一定的困难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后要修定(定中无戒可守),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禅定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再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第四步骤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初禅 (离生喜乐)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二禅(定生喜乐)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三禅(离喜得乐)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四禅(舍念清净)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更深禅境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1、空无边处定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2、识无边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3、无所有处定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4、非想非非想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给你打个比方,你不上小学、中学,能直接上大学吗?四禅(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刚刚开始、接触,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有一定的困难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后要修定(定中无戒可守),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禅定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再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第四步骤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初禅 (离生喜乐)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二禅(定生喜乐)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三禅(离喜得乐)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四禅(舍念清净)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更深禅境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1、空无边处定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2、识无边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3、无所有处定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4、非想非非想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给你打个比方,你不上小学、中学,能直接上大学吗?四禅(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刚刚开始、接触,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有一定的困难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后要修定(定中无戒可守),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禅定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再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第四步骤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初禅 (离生喜乐)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二禅(定生喜乐)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三禅(离喜得乐)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四禅(舍念清净)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更深禅境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1、空无边处定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2、识无边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3、无所有处定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4、非想非非想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给你打个比方,你不上小学、中学,能直接上大学吗?四禅(梵catvāri -dhyānāni),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刚刚开始、接触,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有一定的困难的(大根性人除外)。持了戒后要修定(定中无戒可守),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平常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序的。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禅定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再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第四步骤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初禅 (离生喜乐)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喜:内心欢喜的感觉。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二禅(定生喜乐)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三禅(离喜得乐)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四禅(舍念清净)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更深禅境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1、空无边处定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2、识无边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3、无所有处定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4、非想非非想处定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 如何修得四禅八定
    答:如何修得四禅八定小乘阶段是“欲界定”。 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第一步叫粗定或粗住;第二步叫细住;第三步叫欲界定;第四步叫未到地定。 中乘阶段是“根本禅”。 “根本禅”分四步功夫,即
  • 如何学习禅定?
    答:无论如何,在数息的时候,心应该放在呼吸上,数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便,不应当把心放在数字上。如果这样数息,心还是有妄想的话,就应当下定决心:“让我从一数到八的时候,心不飘走!”用数息的方法来设定一个时间段。假如我们数息从一数到八需要两分钟的话,那么,在这两分钟的时间段里心就不...
  • 请详解如何进入禅定?
    答:而我们要想进入色界、无色界就得靠修行来完成,在进入四禅八定乃至灭尽定前,我们必须要经过一些在欲界的基本训练,要经历粗心定、细心定,欲界定、未来禅等四个过程,才能真正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灭尽定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具体讲解一下这四禅八定的修持次第和心境:粗心定:开始学禅住者,心相对比较散乱,...
  • 如何修禅?
    答:佛陀吩咐除了送食的比库之外,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能来见我。当佛陀在三个月出来之后,他就和其他的比库说:如果有一些外道、那些出家人,他们问:“贤友们啊!你们的沙门苟达马、你们的世尊,在这三个月当中,他是多依什么而住?”你们跟他说:“我们的世尊,他是多依入出息念定而住。”为什么推荐入...
  • 梦参老和尚:什么叫禅呢?想修禅,怎么入定啊?
    答:我想修禅怎么入定啊? 我说:你在干什么? 她说:在劳动呢! 我说:在入定! 她吓了一跳,她说:我在这劳动怎么入定呢? 我说:心啊!你观想,心不二用。劳动,你住在劳动上,这叫禅定啊!这叫善用其心。你干什么事情,就住在什么事上,这个就是真如。 但是这个义理呀!一时你还转不过来。什么叫定?什么叫三昧?就是你...
  • 如何修禅定。
    答:一个非常简单的禅定,而是是甚深禅定---念佛三昧 方法简单易行 而且成就殊胜 “念佛三昧”者,以念佛之心,证三昧之定,谓之念佛三昧。其中,念佛是一行之别目,三昧是禅观之通名,通别合称,故得此名。 梵语“三昧”,译中文为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寂照双融之谓;正受者,妄伏真现之谓。 寂照双融者,寂为体...
  • 智者大师说禅定:真禅与邪禅
    答:隋朝智者大师,法号智顗,天台宗祖师,乃药王菩萨化身,来中土教导人们修法华经、修禅。当时,《楞严经》还没翻译到我国,已经翻译的禅经也不太多,智者大师留下了小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六妙门》)、圆顿止观(《摩诃止观》)的讲义,实在是不可多得之瑰宝。《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属于渐次...
  • 为什么打坐修禅
    答:古人讲:久坐成禅。听起来似乎只要肯久坐就能得禅定开慧。其实,只有打坐的方法对了,才能久坐成禅,自身才能得以受用。相反,如果方法不对,就会久坐成病,会起反效果,这都是古贤祖师大德留下的精妙之言。但要想修禅打坐得以受用,就要懂得为什么修禅打坐?本文大茶经就来分享六点告诉你,其中第一点和...
  • 如何学习禅定?
    答:佛法的全部内容只有三个字:戒、定、慧。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比如,要想修禅入定必须持戒以净心发愿。持戒是修禅入定的根基,禅定则是生起智慧的原因。不修定,智慧无由得起。而一切烦恼皆由智慧砍断。修道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断惑”(惑,即烦恼),即断灭感召三界果报的所有原因,达到超脱三界,不再...
  • 佛教问题:如何用三摩地法修禅定?
    答:楼主有点本末倒置了,首先,三摩地的意思就是定,所以粗略的说三摩地和禅定是同义词,没有用谁修谁的问题,三摩地是巴利语的音译,不是字面的意思。至于如何修禅定,实际上对于现代人来讲,真的很不容易,因为诱惑更多,事情更忙,思绪更乱,心思更不纯洁...修定,在佛教是有一定次第的,如果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