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道家儒家同异如何分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儒家的思想精髓:入世、治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们的楷模。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就是客观规律、大自然)
佛家的思想精髓: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既出世,也入世。入世,为了挽救众生(这里不单指人类,而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生命宇宙的真谛,脱离苦海,到达彼岸(没有苦难、疾病、战争、贫富差别、不生不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佛的境界)。
一般的,宗教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实际就是如何对待生与死亡的问题。对人来说死亡是最大的恐惧,宗教要给出对待的办法。
佛教和道教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待生和死的态度。可以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
那么,道教是如何解决死的问题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
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解读这句话需要一些中医的知识。我概要地介绍一下:
中医认为,人的内脏对应五行,比如,肝属木,肾属水等等。而中医施治的原理是根据平衡的原理,而不是就病而治病。因此,根据五行平衡的原理,很可能肝有病是肾虚而使五行不平衡,医生会治肾而不去管肝。这是西医与中医的区别。
道家继承了中医的这个思想,顺便说一下,著名的道家都是名医,道家认为人的五脏分布位置按五行分析实际上是不合理的。
所谓不合理主要就是“水”在下而“火”在上,这团生命之火在水上是燃烧不久的。所以,人会得病,人会死。但人体已经是这样了,常人只能顺着自然的安排,活着。这就是“顺成人”的意思。
道教认为,如果改变了人的五脏的这种五行关系,使“火”在下,就是水和火颠倒一下,生命之火就有根基,人就可以长生了。颠倒就是所谓“逆成仙”的基本思路。
后半句讲的是方法,“全在阴阳颠倒颠”。因为人的五脏已经是这样了,道教也没有办法把五脏移位,重新安排位置。方法是采用阴阳颠倒的办法改变五脏的五行属性。比如,让肾原来属水而改成属火。这不是仅仅改个名词,属性的改变包括某些特征也要改变。
以上就是佛教和道教在对生死问题上的观念的区别,以及各自的解决方法

  • 佛教、道家、儒家的本质区别,建议认真看完。青桐派文化学习分享。_百 ...
    答:华夏大地上的三大教派,佛教以其普世教义深入人心,道教则以诗词歌赋诉说着古老的智慧,儒家在近现代经历复兴,以孔子的教诲引领世道人心。儒家自春秋时期崛起,孔子与老子的对话,奠定了三家思想的基石,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禅宗的世俗化使得佛教更接地气,它在盛世中成为心灵...
  • 儒家,道家,佛家有什么异同?请大德详细明示。
    答:同:都是讲那个理,都是讲那个道。异:教导的对象不同,讲述的角度不同。详细的分别与交融,在三家的经典中。学习浩如烟海的经典太难。所以祖师劝道我们从积德行善做起,从念阿弥陀佛做起。
  • 儒家、道家、佛家的异同???
    答:这就是儒家乃至后来理学的中心思想。道家思维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老子讲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庄子讲要齐物、自然。这个道,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客观世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
  • 儒家道家佛家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很多儒、道、佛的经论中,往往能看到儒、道、佛三教被许多大德高僧高道们常常动辄“释曰”、“儒曰”或“道曰”,将各家说法平等的列置一块、相互贯通、融为一体,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因此又有“三教一家”之说。儒家道家佛家三者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我们知道,佛教最初是外来的宗教和文化,...
  • 儒家、法家、道家,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区别?
    答: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在法家看来,儒家无异于书呆子,想要治理乱世,还得用“法”来取代“礼”,时代已经改变,社会需要革新,魏国第一个变法,很快成为强国,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一时间,商鞅、吴起、申不害等人都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而道家,则对这一切冷眼旁观,他们觉得你们这些争来争去真的好笑至极...
  • 佛家、道家、儒家都研究心性学,那这三家的理念有何异同?
    答:儒家:儒家的知心悟性,是指内明本心,悟入本性。这个心也跟佛家和道家类似,都是生命先天带来的那个灵性生命本体。通过知心,能够见到本体,在通过对宇宙自然,生命规律乃至万事万物之间关系的明悟,达到本心与万事万物的本真合一的境界。就是悟性。儒家跟佛道不同的地方是,儒家以入世见功立德为修行的方式...
  •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答:达到至治.儒家就不用说了,孟子的“民为贵,君轻”世人皆知啦.4.都是温和派,道家“治大国若烹小鲜”,儒家也治国思想甚至是复古.都不是激进的变革派.不同点:首先要理解两家讲的道德各为什么意思 老子讲“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道”、“德”、“仁”是三个依次降低的不同的人生境界层次 道家...
  • 儒家与道家的异同?
    答:总之,与儒家以“建构”的方式来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不同,道家则是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逻辑、非秩序、非符号的审美天地。如果说,儒家的努力是一种从无到有、由简而繁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不纯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的境界;那么...
  • 道家和儒家的异同?
    答:道教与儒教的联系:思想观点上的共同性、学说内容上的互渗性、文化全局上的共建性、文化全局上的共建性。一、道教与儒教的区别 1、理想人格的不同 儒家的理想人格,应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也就是说,儒家的出类拔萃者,应为志士仁人。道家的理想人格...
  • 道家和儒家的区别和联系
    答:儒道两家皆以天人台一为最高精神境界,但儒家是以人道推论天道,将天道融入人道,道家是以天道推论人道,将人道融入天迢,形似而实异。 第四、 儒家与道家的人生观在对待外部世界上表现为入世与出世的根本差异,同样,在面对自身,在人生态度上也表现出不同。据《吕氏春秋·贵生》中的记载,有一个叫子华子曾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