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声纳的上限是多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潜艇下潜至多少米,才不易被反潜机发现

个人观点,超过400米是比较安全的。

首先,100米以内,不仅声纳可以探测到,还有磁异探测器也能测到。超过100米大多磁异探测器就不行了,超过150米被磁异测到的概率就极低了(跟潜艇自身的消磁也有关)。

其次,300米以内,水面声纳都可以测到。潜深每增加100米,水面舰艇探测到的潜艇辐射噪音下降10分贝、水面舰艇综合探测能力下降16%、反潜武器打击能力下降22%(以上数据引用自亚深级的百度百科)。总之越深越安全。此外,海洋本底噪音约为90DB。当能声纳设备能侦测到的噪音低于100DB时,潜艇的可探测性就很低了,所以这一点也跟潜艇自身噪音很有关系。

再次,300-400米范围内,因为海洋温跃层、盐越层对声波的影响(折射?散射?反正类似的概念,忘了具体叫什么了,如果要非常准确的概念,建议查一下水声方面的资料),被水面声纳侦测到的概率就极低了。保守起见,个人把安全界线划到400米。当然,并没有严格的数据说明到多少米深度就属于“安全”了(还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如果是真的,那就是我孤陋寡闻了)。

而对400米以下的深度,则可以使用拖拽声纳来探测。拖拽声纳分为拖拽变深声纳和拖拽阵声纳。简单点说,就是用电缆拽着声纳,放到比较深的海里。大约可以探测到500米左右的深度,甚至更深。当然,拖拽声纳有盲区,探测范围也不大,对潜艇的威胁已经减小了。反潜机上使用的声纳吊舱或声纳浮标也类似。

超过600米的潜深,只有少数拖拽声纳(或在特定使用条件下,比如拖拽声纳速度小于5节)才能探测到,此时反潜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己方的深海潜艇。比如海狼级和亚森级对抗。

当然潜深也是有限制的。
一方面对特钟钢及焊接工艺要求极高;
另一方面在浅海海域没那大的深度可供下潜;
再一方面潜深增大后,潜艇不被别人发现的同时自己也很难发现目标(现在潜艇上一般也装有拖拽声纳);
再一方面,有些武器(比如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只能在一定深度内使用(一般只有几十米深度),否则深海水压会对发射造成影响(但现在的鱼雷是可以在深海发射的,发射深度超过600米甚至更深,有些鱼雷的攻击深度甚至能超过1000米)。

不过总体来说,降噪和潜深是提高潜艇生存能力的两个最主要的手段。

声纳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它是SONAR一词的“义音两顾”的译称(旧译为声纳),SONAR是Sound Navigationand Ranging(声音导航测距)的缩写。 声纳技术至今已有100年历史,它是1906年由英国海军的刘易斯·尼克森所发明。他发明的第一部声纳仪是一种被动式的聆听装置,主要用来侦测冰山。这种技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应用到战场上,用来侦测潜藏在水底的潜水艇。 目前,声纳是各国海军进行水下监视使用的主要技术,用于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进行水下通信和导航,保障舰艇、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声纳技术还广泛用于鱼雷制导、水雷引信,以及鱼群探测、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水文测量和海底地质地貌的勘测等。 和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样,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声纳技术的发展。 二、声纳工作原理 声波是观察和测量的重要手段。有趣的是,英文“sound”一词作为名词是“声”的意思,作为动词就有“探测”的意思,可见声与探测关系之紧密。 在水中进行观察和测量,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只有声波。这是由于其他探测手段的作用距离都很短,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电磁波在水中也衰减太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然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声道中爆炸一个几公斤的炸弹,在两万公里外还可以收到信号,低频的声波还可以穿透海底几千米的地层,并且得到地层中的信息。在水中进行测量和观察,至今还没有发现比声波更有效的手段。 三、声纳结构与分类 声纳装置一般由基阵、电子机柜和辅助设备三部分组成。基阵由水声换能器以一定几何图形排列组合而成,其外形通常为球形、柱形、平板形或线列行,有接收基阵、发射机阵或收发合一基阵之分。电子机柜一般有发射、接收、显示和控制等分系统。辅助设备包括电源设备、连接电缆、水下接线箱和增音机、与声纳基阵的传动控制相配套的升降、回转、俯仰、收放、拖曳、吊放、投放等装置,以及声纳导流罩等。 换能器是声纳中的重要器件,它是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如机械能、电能、磁能等相互转换的装置。它有两个用途:一是在水下发射声波,称为“发射换能器”,相当于空气中的扬声器;二是在水下接收声波,称为“接收换能器”,相当于空气中的传声器(俗称“麦克风”或“话筒”)。换能器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同时用于发射和接收声波,专门用于接收的换能器又称为“水听器”。换能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材料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发生伸缩的压电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 声纳的分类可按其工作方式,按装备对象,按战术用途、按基阵携带方式和技术特点等分类方法分成为各种不同的声纳。例如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按装备对象可分为水面舰艇声纳、潜艇声纳、航空声纳、便携式声纳和海岸声纳等。 主动声纳:主动声纳技术是指声纳主动发射声波“照射”目标,而后接收水中目标反射的回波以测定目标的参数。大多数采用脉冲体制,也有采用连续波体制的。它由简单的回声探测仪器演变而来,它主动地发射超声波,然后收测回波进行计算,适用于探测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鱼群、水雷和关闭了发动机的隐蔽的潜艇; 被动声纳:被动声纳技术是指声纳被动接收舰船等水中目标产生的辐射噪声和水声设备发射的信号,以测定目标的方位。它由简单的水听器演变而来,它收听目标发出的噪声,判断出目标的位置和某些特性,特别适用于不能发声暴露自己而又要探测敌舰活动的潜艇。 四、声纳安装及运用 传统上潜艇安装声纳的主要位置是在最前端的位置,由于现代潜艇非常依赖被动声纳的探测效果,巨大的收音装置不仅仅让潜艇的直径水涨船高,原先在这个位置上的鱼雷管也得乖乖让出位置而退到两旁去。 其他安装在潜艇上的声纳型态还包括安装在艇身其他位置的被动声纳听音装置,利用不同位置收到的同一讯号,经过电脑处理和运算之后,就可以迅速的进行粗浅的定位,对于艇身较大的潜艇来说比较有利,因为测量的基线较长,准确度较高。 另外一种声纳称为“拖曳声纳”,因为这种声纳装置在使用时,以缆线与潜艇连接,声纳的本体则远远的拖在潜艇的后面进行探测,拖曳声纳的使用大幅强化潜艇对于全方位与不同深度的侦测能力,尤其是潜艇的尾端。这是因为潜艇的尾端同时也是动力输出的部分,由于水流的声音的干扰,位于前方的声纳无法听到这个区域的讯号而形成一个盲区。使用拖曳声纳之后就能够消除这个盲区,找出躲在这个区域的目标。 五、影响声纳工作性能的因素 影响声纳工作性能的因素除声纳本身的技术状况外,外界条件的影响很严重。比较直接的因素有传播衰减、多路径效应、混响干扰、海洋噪声、自噪声、目标反射特征或辐射噪声强度等,它们大多与海洋环境因素有关。例如,声波在传播途中受海水介质不均匀分布和海面、海底的影响和制约,会产生折射、散射、反射和干涉,会产生声线弯曲、信号起伏和畸变,造成传播途径的改变,以及出现声阴区,严重影响声纳的作用距离和测量精度。现代声纳根据海区声速--深度变化形成的传播条件,可适当选择基阵工作深度和俯仰角,利用声波的不同传播途径(直达声、海底反射声、会聚区、深海声道)来克服水声传播条件的不利影响,提高声纳探测距离。又如,运载平台的自噪声主要与航速有关,航速越大自噪声越大,声纳作用距离就越近,反之则越远;目标反射本领越大,被对方主动声纳发现的距离就越远;目标辐射噪声强度越大,被对方被动声纳发现的距离就越远。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xzhx2008/blog/item/b7c7a08f54a7dcfe503d9271.html

潜艇声纳的上限是多少??是能测出吗这个没具体规定一般在100分贝左右艏部多功能声呐测出的啊  理解能力有限不是海洋噪音吧

潜艇主要的声呐:艏部多功能声呐、拖曳线列阵声呐、舷侧阵声呐、其他辅助功能声呐(每个声呐的上限都不一样)



118分贝。
军事影响:
“基洛”级潜艇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潜艇的隐蔽性是由潜艇自身的安静程度决定的,安静程度主要取决于潜艇噪声的大小。海战潜艇的噪声低不仅能保持行动的隐蔽,避免被敌声呐发现,且可增大自己声呐的探测距离,作到先敌发现,保持作战的主动权。“基洛”级采用光滑水滴形线型艇体、外表短粗,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最佳降噪形态。其推进器改用7叶大侧斜桨,转速降到250转/ 分;柴油发动机被安置在软垫上运转;并且对全艇所有产生噪音的设备实行封闭管理;潜艇外壳还嵌满了塑胶消音瓦,不但能吸收本艇噪音,还可以衰减对方主动声呐的声波反射。所以“基洛”级潜艇的噪音降到了118分贝,也因此获得了“大洋黑洞”的称号。
按照国际公认的算式,潜艇水下噪音每减小6分贝就可使敌潜艇被动声纳的探测距离缩小一半,一旦潜艇自身噪音降到90分贝,那么海洋背景噪音就可以完全掩盖潜艇行踪。尽管有网络流言说在1996年印度海军所做的对比试验中,老式的 877型潜艇和德国的209级1500型潜艇同场竞技,结果前者先敌20海里揪住209潜艇的“尾巴”。实际上据权威分析它的静音性能和209级在伯仲之间(自身产生的噪声仅为118分贝),一些国外分析人士曾称这位“安静的杀手”在艇艏装有6个鱼雷发射管。

  • 潜艇的下潜深度是多少?
    答: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是900米。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大型潜艇多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
  • 潜艇装声呐有什么用
    答:声呐用于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进行水下通信和导航,保障舰艇、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声呐技术还广泛用于鱼雷制导、水雷引信,以及鱼群探测、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水文测量和海底地质地貌的勘测等。
  • 有没有可以干扰声呐的设备,帮助潜艇躲避攻击?
    答:3、拖曳式声诱饵,通常在水面舰艇上使用,拖在船后诱骗潜艇声纳和声自导鱼雷。4、吊放式声诱饵,一般由舰载直升机吊放在一定深度的水下,配合水面舰艇对抗潜艇,保护舰艇免受鱼雷攻击,用完之后可以回收。二、干扰压制。就是以更大的噪音,掩盖潜艇的声音信号。噪声干扰器是一种有源水声对抗器材,可以...
  • 潜艇掉深是什么意思(潜水艇下沉多深才可以规避声呐)
    答:潜艇多深可以躲避声纳 声呐分为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主动声呐的探测距离较近,一般在10多千米。被动声呐的探测距离较远,可达数十千米,甚至高达数百千米。毕竟潜艇的下潜深度是有限制的,现役潜的最深的核潜艇也就是美国海军的海狼级,其最大下潜深度为610米。所以说,想要潜艇依靠下潜深度来躲避反潜机的探测...
  • 二战潜艇浮出水面,驱逐舰能用被动声纳听到潜艇吗? 还有很多问题.进来...
    答:首先搞清楚声纳的原理——是利用声波在水里传播的特性进行探测,其中被动声纳是监听通过水传来的声音探测目标,主动声纳是发出声波、通过监听回波来探测目标 接下来回答问题 潜艇既然浮出了,水下部分的目标就很小,而声纳只有在水里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无论被动还是主动,驱逐舰利用声纳发现已经浮出的潜艇...
  • 被主动声纳探测时,潜艇内听到的嘀嘀嘀的声音很大吗?大概有多少分贝?求 ...
    答:或者确定敌人就在身边的情况下,准备进行攻击,为的是确定敌人潜艇具体方位,给鱼雷定位提供信息。主动声呐探测的信息量很大,包括敌方潜艇的位置,速度,排水量,级别,以及姿态,还有尾流的波纹特征,这些信息会被计算机处理后导入鱼雷的制导系统,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就决定了鱼雷是否能够击中目标。
  • 潜艇对声呐的依赖程度什么水面舰艇
    答:声呐成为潜艇探测敌方舰艇和潜艇的主要手段,潜艇通常依赖被动声呐系统来探测敌方舰艇的声波信号,以保持自身的隐蔽性。而水面舰艇通常装备有更为先进的雷达和其他电子探测系统,这些系统在水面环境中非常有效,能够探测到远距离的空中和水面目标,因此,水面舰艇对声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
  • 我军潜艇人员编制是多少?
    答:那次,某潜艇参加上级组织的大规模演习,作为专门负责舰载武器系统维修与管理的掌门人,包和平奉命伴随保障。怕啥就有啥,就在演习前两天,潜艇声呐出现故障,收不到声波信号,不仅水下鱼雷攻击的精确度受到影响,而且危及潜艇航行安全。故障不能及时排除,潜艇就无法准时参加演习。受领任务后,包和平立即将...
  • 二战时期声呐的探测距离是指从水面往下的深度么?
    答:就是水平距离。不是深度。没有任何军用潜艇可以在超过千米的水下长时间巡航,塞拉和阿尔法都白扯
  • 中国潜艇下潜最深是多少米
    答:中国潜艇下潜最深是7062米,这项纪录是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的,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