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手下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才而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刘邦手下人才济济,而项羽为什么只重用范增忽视其他人?

刘邦手下谋士特别多,大家可以掰着指头算算,张良,陈平,萧何,这是一流的;二流的如郦食其之类就不说了。还有那些草根、草民。反过来看项羽,项羽手下谋士有谁?大家只知道一个,“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所以可以说,刘邦手下人才济济,项羽手下人才寥寥。且不说武将,单看文臣谋士,项羽手下基本无人。
范增是居?(今安徽巢湖)人,年过七十,能谋善断,才干过人。秦朝暴政,范增安居于乡里,不问世事。陈胜起义后,群雄逐鹿,他打听到项氏叔侄英名神武,战绩辉煌,如今打到薛城,处于战略关键时刻,就毛遂自荐,前来相投,也是老当益壮,志在千里。
范增成为项氏团队以后,铁心跟了项羽叔侄,几乎没有动摇过。而对于项羽来说,范增是叔叔交给他的一个重要谋臣,项梁对范增尊敬有加,从谏如流,这种态度影响了项羽,他对范增自然信赖甚至依赖,只是在偶尔使性子或追求他自己认可的处事方式时,才会置范增的建议于不顾。

范增和项羽的关系是那种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关系。七十多岁的范增时刻维护项羽的利益,把项羽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爱护和关心。项羽的很多决策应该和范增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很多决策和计谋就是范增出的。然而,陈平仅仅使用了一个并不高明的反间计,就把范增给拉下水了。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后,范增离开项羽,是他主动提出的,还真不是人家项羽撵他走的,更没有逼他走。范增离开项羽,他去的地方是彭城,而不是自己的老家。这也许说明范增给项羽留后路去了,说实在的,范增对项羽也真是忠心耿耿。
而项羽可以说是一个将才,而不是一位帅才。自己冲锋陷阵还可以,但刚愎自用,不会用人。起初手下战将如云,但是许多人最后投降了刘邦。 手下项伯通敌、失掉韩信、周殷反水、武涉失职、龙且败亡、都和项羽的性格和指挥有关系。堂堂霸王并没有做到“用人不疑、疑人还用”的境界。
项羽和后来最像他的山寨版木曾义仲都一个毛病,严重的用人不当,早期亲自作战时期用人还算凑合,麾下有实才的人从攻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期成为集团首领就开始犯浑,明明手头有人可用就是不重用,最终,占尽优势的霸王项羽败给了汉王刘邦。

应该说范增是项羽最为倚重的谋士,而他手下的勇士也不少,其中钟离昧、龙且、季布等就是盖世名将。而项羽之的以对范增器重有加,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范增是项羽叔父项梁发现并提拔重用的超级谋士。
项梁在项羽生命中伴演着重要角色,从小教他学文、学武、学武法,只为有一天能完成复楚大梦,只为有一天能出人投地,项梁起义后,重用才高八斗的范增,而项梁战死后,接过衣钵的项羽自然也就爱屋及乌下,重用范增,并尊他为“亚父”,对他高看一等,厚爱一筹。
二是范增本人誓死追随项羽。
足智多谋和范增一直怀才不遇。在战国时代时,他眼巴巴地看着秦始皇一步一步蚕食鲸吞了六国,期间英雄无用武之处,直到年逾七旬时,陈胜、吴广拉开了推翻暴秦的号角后,雄心勃勃的他立马焕发了第二春,决定出山证明自己。最终,他选择了项氏集团,并深得项梁器重,而项羽更是尊称他为“亚父”。
三是范增有真本领。
项梁革命之初,范增便给项梁献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妙计,利用楚国人复辟的心理,找了牧童来当楚怀王。从而更得民心,革命队伍迅速壮大。
巨鹿之战中,范增给项羽献了“破坏敌之粮道,个个击破”的战术。项羽采纳后,在巨鹿大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秦朝第一悍将章邯,并逼使他最终率二十万秦军归顺项羽。
而入关中后,范增又劝项羽把刘邦分封到关中,以图削弱他的势力。尽管最后刘邦靠韩信的帮助,攻破项羽在三秦之地的防御之地,成功出关,但范增无论是鸿门宴还是分封时,处处对刘邦打压,选择还是极为明智的。
项羽本身能力就强,又雷厉风行,因此,只重用范增而忽视其它谋士也就不足为奇了。

项羽死的时候三十一岁,正是人生中最灿烂的日子,还有大把的时光,推算起来,项羽刚随叔父项梁在会稽郡起事的那会儿应该是二十出头的样子,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就能够领兵打仗,还能以巨鹿之战一战成名,威震诸侯,着实是一个出色的将领。

项羽是楚国贵族项燕的后裔,他不仅有着高贵的身份,还比刘邦年轻有朝气。刘邦的岁数都可以做项羽的父亲了。和一个大自己那么多的长者来较量,其实就相当于是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的较量,最后还是老奸巨猾的刘邦赢了。先不说项羽年轻气盛难免有些盛气凌人,我们就说项羽和刘邦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两人的性格必然是迥然不同的。项羽少年成名,从小就没有过过苦日子,自从巨鹿之战威震四方之后,他经历的战争几乎旧没有失败的。就连刘邦撕毁盟约搞突袭,项羽也能完全抵抗住,并且反包围了刘邦。就是因为项羽受挫较少,不懂得遮掩锋芒,所以成为所有诸侯的眼中钉,成为大家共同的消灭对象。后来项羽战败,乌江亭长劝说项羽回到江东,将来再回来战斗就可以了。

项羽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失败就是失败,他绝不苟且偷生,于是举荐自刎。这正是项羽桀骜不羁的性格而导致的失败。



他们二人选人的标准不同,他们拥有的人才类型也就不同。刘邦,包容性强,凡能为我所用的,都是人才,都欢迎。项羽,自身优秀,目空一切。选才的标准单一,因此,他身边武艺高强的武将多,但谋士却只有范增一个,还是他叔父项梁遗留给他的。

项羽本来实力比刘邦强大,因为项羽不会用人,不会恩威并济,听不进忠言呀。

刘邦和夏侯婴的事情就体现了刘邦有担当,能够担得住事,这可是老大哥所具备的重要条件。刘邦误伤了夏侯婴,可是按秦律,刘邦是亭长,伤了人要从严判刑。他吃了一年多的牢饭,受了很多酷刑却愣是没供出夏侯婴。出狱后,刘邦和夏侯婴的关系更铁了,夏侯婴对刘邦也无比忠心。

在洗脚的时候见英布,令英布感觉大受羞辱,可是英布回到住处却发现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刘邦这个老大的排场一样,说明老大心里自己还是很受器重的,也就不再追究这件事。姜还是老的辣,刘邦这招一下子就收服了英布的心。

还有从刘邦请韩信来当大将军的事,也很能体现刘邦收服人的手段高明。他对韩信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刘邦的手下跟着编草席兼吹鼓手的周勃,给人养马驾车的夏侯婴,屠狗的樊哙,还和县里的官吏萧何曹参关系不错,自己也做了个亭长,所以说刘邦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在现代的话,刘邦就是妥妥的黑白通吃。



  • 刘邦手下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才而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答:从刘邦请韩信来当大将军的事,也很能体现刘邦收服人的手段高明。他对韩信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刘邦的手下跟着编草席兼吹鼓手的周勃,给人养马驾车的夏侯婴,屠狗的樊哙,还和县里的官吏萧何曹参关系不错,自己也做了个亭长,所以说刘邦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在现代的话,刘邦就是妥妥的黑白通吃。在...
  • ...项羽礼贤下士,为何刘邦留得下人才而项羽却不行?
    答:其实两人虽然在对待人才上是刘邦粗鲁而项羽礼贤下士,但是在胜利之后的封赏上却是刘邦大度而项羽小气,这种差别在最开始的时候还好,但是时间越长也就对项羽越来越不利了。所以最后刘邦留得下人才而项羽却不行。首先项羽虽然从对待贤士以及投靠他的人充分体现了什么叫礼贤下士以及彬彬有礼,但是这毕竟只是能...
  • 刘邦手下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才而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答:项羽尊范增为亚父,但是却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怀疑亚父和刘邦有着亲密的关系,其实就是因为项羽年轻,经历少,所以容易受到迷惑,识人不清。陈平:“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就这么几个人项羽还用得扭扭捏捏的,气坏了亚父范增。刘邦所具有的恰恰是项羽所不具备的...
  • 为何许多高人都舍项羽而去
    答:陈平评价“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高起、王陵“陛下(刘邦)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韩信评价“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这四人都曾是项羽手下一员,与项羽有过亲密接触,做出的评价比较靠谱。相比之下,刘邦经常粗暴骂人,只要脾气上来,粗话...
  • 明明刘邦更有领导才能,但为何名声不如项羽?
    答:刘邦是第一个。项羽而项羽的贵族出身是不需要美化的,在上流社会以及贵族圈子中,项羽是被部分人认同的,出身是很重要一个因素。二、行为刘邦与项羽各自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名声,两人比起来的话,项羽更重情义,刘邦显得无情无义,比如鸿门宴,刘邦主动向项羽示弱,项羽觉得之前与刘邦是兄弟,有...
  • 明明刘邦更有领导才能,但为何名声不如项羽?
    答:刘邦是第一个。项羽而项羽的贵族出身是不需要美化的,在上流社会以及贵族圈子中,项羽是被部分人认同的,出身是很重要一个因素。二、行为刘邦与项羽各自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名声,两人比起来的话,项羽更重情义,刘邦显得无情无义,比如鸿门宴,刘邦主动向项羽示弱,项羽觉得之前与刘邦是兄弟,有...
  • 汉高祖刘邦手下有战将,有谋士,而他自己没文没武,为什么还能把他们聚 ...
    答:“刘项”是当时起义部队中势力较大的两支,也是灭秦的主力。共同的敌人消灭后,二人争夺天下。初始,项羽的力量要强大得多,但四年战争的结果,却是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开创了汉家数百年基业。刘邦是胜利者,项羽是失败者。但人们常说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流氓。据说,清末的科举考试,有个题目是《项羽...
  • 明明刘邦更有领导才能,但为何名声不如项羽呢?
    答:刘邦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做事方式常常标新立异,而且由于自己没文化,所以特别不喜欢读书人,而且刘邦身边一群酒肉朋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或许是吧,自古英雄不拘小节,跟项羽比起来,刘邦可夸耀的英雄事迹实在是太少,而刘邦的劣迹斑斑,世人皆知。项羽,24岁起兵反秦,27岁自封西楚...
  • 刘邦韩信都曾是手下,项羽为何还是丢了河山
    答:其次,项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在称王的时候,同时封了诸侯王。这样,不仅仅是刘邦一家。著名的陈余张耳,田氏三杰,包括九江王英布等等,都或多或少对分封不满。如此一来,项羽就面临着多线作战的压力。项羽军中,还没有一个韩信诸葛亮似地人物,能替他独当一面。这样,我们看到的就是项羽...
  • 刘邦的人物形象,项羽的人物形象,刘邦为什么得到了天下,而项羽为什么...
    答:学者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有四:一、对待生命认识不同。二、政治天分与政治主张不同。三、战略、策略不同。四用人态度不同。然而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