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20年 市值超丰田成为全球车企第一 特斯拉是如何做到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特斯拉创造历史,超越丰田成为市值最高车企,马斯克如何做到的?

美国东部时间6月10日,特斯拉再次创造了历史。这家2003年成立、只有不到17年历史、年销量不足37万辆的美国电动汽车企业,当日股价突破1025美元,市值达到了1901亿美元,将此前市值最高的丰田汽车(昨日市值1822亿美元)踩在脚下。
曾几何时,特斯拉股价超过1千美元还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如今却这么快就成为了现实,那么多做空特斯拉股票的投资人估计已经哭晕在厕所了吧。
而且,这还远未到达特斯拉的最高点。要知道6月10日,特斯拉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只是CEO马斯克宣布将量产Semi卡车而已,称不上什么劲爆消息。真正劲爆的,要等到特斯拉电池日上发布重磅的电池技术消息,估计到那时候,特斯拉的股价还能再创新高。
只不过在汽车企业中,特斯拉已经是无敌一般的存在了,没有车企再能超越它的市值。曾几何时,丰田汽车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对象,可是转眼间就被特斯拉赶超了,而在此之前,特斯拉市值一步步超越福特、通用、戴姆勒、大众这些巨头的时刻,似乎就在眼前。
就在特斯拉看似不费吹灰之力地碾压了一众传统车企的时候,老牌巨头们还在为自己的电动化转型焦头烂额。大众集团CEO迪斯因为得罪了工会,被免去了大众品牌CEO职位。福特和大众正式就商用车、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结盟合作签署协议。丰田、通用这些巨头则疲于应付疫情带来的利润下滑,又要从牙缝里省钱出来继续投资电动车项目。
特斯拉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你曾经多么辉煌,如果意识不到危机的存在,就只能变成温水里的青蛙,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已经无法翻身了。虽然特斯拉目前的体量还很小,产品和服务也存在诸多问题,不过它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优势也摆在那里,而且有时候规模小的企业更能适应新技术时代的发展,传统巨头就是尾大不掉,转身才能更难。
本文为车林外传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超越丰田!特斯拉股价创记录,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

近日,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成为全球车企第一的事件引起了整个汽车界的关注。作为一个成立不到20年的年轻车企,特斯拉为何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车企老大?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特斯拉的发展历程。

2003年7月1日,特斯拉汽车公司在美国成立,总部位于帕洛阿托;2010年6月,特斯拉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2017年2月1日,特斯拉汽车公司正式改名为特斯拉;同年4月13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对外展示计划中的商用卡车;2018年10月17日,对于特斯拉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2018年12月,特斯拉入围2018世界品牌500强,排在第81位;2019年9月27日,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特斯拉建设(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1月13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宣布特斯拉欧洲超级工厂将选址在德国柏林,生产范围包括电池、动力系统和整车。

早在2017年6月30日,彭博网站公布的数据就显示特斯拉市值为580亿美元,位居车企市值排行榜第5名。同时,特斯拉市值也超越了同样来自美国的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而排在第1名的是来自日本的丰田汽车,市值为1839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特斯拉的市值达到了580亿美元,但是它的销售额只有100亿美元。即便是相比排在第12位的铃木汽车的301亿美元,差距也是很大的。

到了2020年初,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市值也达到了1400亿美元,超越了市值910亿美元的大众。到了6月份,特斯拉市值更是升至1901亿美元,超越丰田的1812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与此同时,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身价一夜之间上涨了32.62亿美元。

特斯拉之所以市值能够飙升,首先与特斯拉销量的不断上升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刚刚过去的5月份,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突破万辆,达到了11565辆。相比4月份的4633辆,环比增长了150%。

除了销量之外,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斯拉怎样生产电动半挂式卡车了。根据特斯拉的规划,2021年特斯拉旗下首款电动半挂式卡车Semi将会正式交付。而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曾公开表示,要加大力度量产Semi。

实际上不只是特斯拉,另外一家电动卡车制造商尼古拉,也是一家初创公司。虽然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卖出一辆汽车,市值便超越了福特汽车,最高曾突破了340亿美元。

由此可以看出,特斯拉市值的上升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这也应了那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