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女性形象比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详解,谢谢!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篇 孟姜女

《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是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作为最能够代表中国民间传说的四个文 本, 我们不难发现,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角, 即聪颖善良的 这在男尊女卑 女性, 甚至比男主角更加光辉四射, 流光溢彩。 的中国封建社会不能不说是件很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而在这 四大民间传说之中, 一种对抗文人传统、 作家故事模式的民 间文化精神就凸现出来, 完成了一次民间文学战胜作家文学 的尝试和有力证明。 以下我将通过对这四大民间传说的剖析 来挖掘它们当中孕育的老百姓的民间智慧和母性信仰。

一、 女性的觉醒—— — 《牛郎织女》 儿童们在夏夜举家纳凉时总是会从其他长辈口中听到 这个美丽的故事。牛郎耕田, 织女织布, 正符合了 男耕女 “ 织” 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的要求。他们生活富足和 “ 、 睦, 正是典型的中国封建传统家庭模式。 织女的贤惠和能干, 正是古代封建社会对贤妇的摹画, 一方面满足了广大男性的 审美要求, 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了女性在小农家庭中的重要地 位和对封建意识形态下的男尊女卑意识的挑战。 织女显而易 见要比牛郎高贵。牛郎仅仅是凡间一个普通的农民 ( 放牛 郎) , 而织女却是天庭的仙女, 一说是天帝的第七个孙女, 一 说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 不管采用哪个版本, 织女都是出身 门第、 “大家闺秀” 她与牛郎的结合, 显然是违反了门当 是个 。 户对、 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模式。 牛郎织女的自由恋爱, 正是 女性在抛弃了一切外在压力束缚, 解放自己的情感, 并付诸 行动的一次伟大尝试。 “古人在情感世界中对此 ‘阻隔机制’ 之于相思效应的价值发现” 这些作品写出了阻隔相思的真 ,“ 情实感, 阅读接受的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深会我心地得到 , 〔1〕 民间文学家在创作了织女的艺术形象时, 定 感动与共鸣 。” 是让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子打破了封建礼数。 织女的形象意义在于她把男权置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 女权的扩张正是体现在她对于牛郎的大胆追求和对天庭伦 理道德的蔑视。 她的独立性还体现在她灵巧的双手和精湛的 技艺上。 她与牛郎隔河相望其实是在男权社会的强大压制下 的结果, 但其七夕鹊桥相会又不得不说是一次小小胜利。不 管怎样, 织女还是成功了, 这样成功虽有缺憾, 却也是美好而 伟大的。

二、女权对男权的一次尝试性进攻—— — 《梁山 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版的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 朱丽叶。梁祝的爱情千百年以至广为流传和推崇, 这期间寄 予了广大民众对纯洁爱情的歌颂, 对至死不渝的忠贞的向往 和敬仰之情。 封建社会中男性拥有诸多特权, 在读书进士中更是权力 独享。祝英台女扮男装混进书院, 正是在男权主导下的女权 一次有意识进攻。祝家是封建家长制的象征。它一方面保护 女权, 另一方面以保护为借口实际上在镇压女权。 书院作为登科中举的必经之地, 因其圣贤而具有了强烈 的书香气息。书院作为绝对男权化的产物, 是带有男性主宰 标志的地界。古代女子只被允许在家中读书, 而且男女所读 之书并不相同。 女子多读的是男权设定给女性的诸如贞节烈 女的说教书, 女子读书也成为男子控制操纵女子的一种手 段。而祝英台抛弃了这一种被男权操控灌输的女性教育方 式, 转而乔装打扮后潜入男权社会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和 无意识架构。她把男权社会中的意识形态进行了重新架构, 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女性意识。她将这种新型的、 有力抵抗 着男权社会的新式思想成功转型为一种潜意识的反叛和对 抗。梁山伯作为了她反叛的武器。在反叛和有预谋的女性意 识觉醒下, 祝英台又成功地运用了梁山伯这枚棋子达到了反 抗以祝家为象征的封建婚姻制和男权统治。 收稿日期: 2008- 03- 29 作者简介: 乔雪竹 1988- ) , 女, 吉林通化人, 学士, 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 — 209 — 如果到此为止故事就结束了, 那么就不无遗憾。但是女 — 性的崛起采用了一种更有浪漫主义色彩的、 荒诞的方式—— 化蝶。与梁山伯在现实生活中结合不成而化蝶, 是对现实社 会进行的抵抗, 正是借鉴了男权社会中 “归隐” 式的不从。 “生 , “采菊东南下, 悠然见南山” “归 的 不见人, 死不见尸” 让一种 隐式” 不配合政策取得了胜利。

三、 女权的大爆炸—— — 《孟姜女》 孟姜女故事有很多的发展演变, 她的身世、 婚姻、 万里送 寒衣、 哭长城、 与秦始皇之间的故事情节也因故事发展不尽 相同。但她的执著、 忠贞却是一致的。 传说中的孟姜女身世奇特, 也可能是后人传承中为增加 传奇性后加上去的。 孟姜女的婚姻是在她自己选择的基础上 通过父母之命结合的。一方面有自己择夫的进步意义, 另一 方面又有着婚姻不能自主的落后性。 这个传说之所以成为四 大传说, 具有很强烈的批判精神, 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下 层劳动人民的血泪控诉。 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群 —修长城融入到传说故 众、 压榨人民的苦力。把现实素材—— 事中, 为故事增添了现实主义的批判性。 孟姜女的人物形象, 由一开始传统意义上的良家妇女、 贤妻良母形象, 转变成了具有反抗性的极具有象征意义的革 命者形象。万里送寒衣的情节设计, 正是凸现出在男权社会 中女性的自我觉醒和启蒙。 在男权较软弱时女性不得不担负 起男权式的责任, 走出房屋, 走进了现实社会中。 秦始皇代表 男权的终极权威, 他在绝对优势下先企图扼杀女权, 后又改 头换面试图合并女权, 其本质都是一样, 即在男权社会中, 女 性要绝对服从男性。男权与女权的对抗由来已久, 这种暴力 和高压体现在绝对的封建伦理道德和婚姻制度。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的内在压迫束缚着女权, 并且通过挑起内部矛盾已 达到绝对的男权控制。 “婆媳问题” 如 正是通过强有力的女权 抑制其他女权的发展, 并将这种抑制女权无限期延续下去。 长城在故事中是封建统治者暴政的象征, 但从男女对抗 问题上来看也是男权统治地位的象征。 哭倒长城这一颇有戏 剧性的情节将孟姜女触犯男权生动、 形象地刻画出来 , 朝廷 和帝王的震惊正是对女性的蔑视和恐惧。 秦始皇在绝对镇压 女权后还妄图能够进一步玩弄女性, 在女性面前卖弄他的权 势和欺侮嘲弄女性, 可恨可怖! 而孟姜女誓死不从, 通过自我 毁灭给了男权以有力一击和讽刺。

四、 女性意识的大胜利—— — 《白蛇传》 《白蛇传》 代表了民间对鬼妻 妖妻 / 仙妻) 型故事的热衷, ( 里面的知恩图报、 善恶因果循坏的佛家思想也一直为人称颂。 这个故事无疑是有许多趣味性的。 首先交代了雷峰塔的 由来, 又交代了螃蟹横走的原因, 并有其肚内的 “和尚” 为证, 这显然是江浙一带民众所创造出的戏谑意味的传说结局。 在 尝试和爆炸, 在这 前三个传说中, 女性主体意识经历了觉醒、 一个传说中则是处在于绝对胜利的权威位置。 白蛇精以妖法 和乐善好施的菩萨心肠稳稳地抓住了整体民众的心。 她作为 一个妻子形象 , 是完美的, 她给许仙名誉、 财富, 并给许仙以 幸福美满的家庭。她摒弃了妖性中的邪恶和肮脏, 而补充了 人性中的美好和善良。她作为女权意识的最高代表, 将许仙 压制到最小。而许仙在他的被压迫中仍能感到顺畅和愉悦, 在许仙男权沦陷后, 法海代表的暴力男权登场了。 说到法海, 从古至今一直不受人待见。他代表男权的权 威, 对白娘子的无情镇压, 是作为男权最高统治者对强大女 权的一次剿灭。法海消灭了统治性的女权, 解放了一直被压 制的男权, 本该受到男权的热烈拥护才是, 可是在消灭了统 治许仙的女权后, 许仙对男权的 “叛变” 让整个男权社会的尊 严瞬间分崩离析。 法海将白蛇镇于塔下, 自以为功德圆满、 安 枕无忧了, 而小青却在失去了强大的白娘子的压制下迅猛发 展, 名曰报仇, 实则是在向女权第一人发出的武力挑衅。 昔日 的白蛇领导青蛇因为白蛇的被救而有了戏剧性的转变, 可惜 没有其后的故事, 否则可能会见到两个同样强大的女权在共 同消除掉男权后的权力之争。而许仙及他的儿子, 也注定会 在威力强大的女权下面丧失到男权的最后一丝气力。 《白蛇传》 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一次伟大胜利。 在流传了千 百年后的今天, 我们仍可以感受到民众对白娘子的喜爱, 对 这样在女权怀抱下的安乐的憧憬。

在民间文学中, 各地随处可听到的民间故事中还存在着 许多类似 “四大民间传说故事” 中的情节, 这类以妇女为故事 主角并起着主导作用的可以称作 “妇女故事” 这种故事都表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独立。 女性意识以不易觉 察的隐秘性和潜在威胁性在男权社会的夹缝里蓬勃发展。 之 所以在民间文学范畴内探讨这个问题 , 正是因为民间文学区 别于作家文学而具有的民众性和写实性。 少了作家文学的诸 平 多束缚和统治阶级的精神控制, 民间文学才更加大众化、 民间文学将文学领域 民化、 真实化, 反映了民众内心的呼声。 中的诗歌、 民谣、 故事等一系列文学形式通通都运用到表达 最真实淳朴、 未经雕饰包装的文学内容上, 将一个清清白白、 坦率真诚的民间思想艺术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四大民间传说中, 我们感受到了民众对妇女的智慧和 技艺的高度赞扬, 感受到了人民对女性这一隐藏于男权背后 的一个群体的关注。女性这一古代的弱势群体, 也正以其不 可忽视的力量崛起在封建社会的角落。正如织女的聪颖、 祝 英台的果决、 孟姜女的忠贞、 白素贞的善良, 女性以其特有的 魅力和风采伫立于历史之巅。 其真善美都是先辈们对伟大圣 洁的母体的顶礼膜拜。 与男权相对峙的女权正来势汹汹地席 卷江河, 在文学史上树立了别样的巾帼旗帜!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四大民间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牛郎织女

盛夏的夜晚,仰望群星闪烁的夜空,人们能看到银河两岸有着两颗遥遥相对的亮星。著名的“0”等亮星是织女星,它旁边的四颗小星组成像是一只织布的梭子形;对面的一等亮星是牛郎星,它同前后两颗小星组成宛如一个人挑着一副担子在赶路的一字形。传说《牛郎织女》讲的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女儿(或天帝的女儿,或孙女)。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人间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谁知织女下凡在人间成亲的事让王母知道了,她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得隔河痛哭相望。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他们搭桥。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传说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细语,天上要是落下雨点,那就是他俩伤心的眼泪。

孟姜女

相传有一家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南瓜,在隔壁姜姓人家的房顶上开花结果。收获时,南瓜中生出一个白胖美丽的小姑娘,因为这个瓜是孟、姜两家的,所以取名孟姜女。孟姜女长大了,当时秦始皇筑长城到处抓民夫,一个叫范喜良的小伙子为躲避差役,进了孟家的花园,正好撞见孟姜女在湖边捞扇子。当时,有一种习俗,一个女子洁白的皮肤如果被某位男人看见,就必须从他为夫;而且,孟姜女也喜欢这个小伙子,于是两人就成了亲。哪知成婚才三天,范喜良就被抓走了。孟姜女思念丈夫,天天以泪洗面。随后便不顾路途艰险,历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寻夫送寒衣。当她寻到长城脚下,得知丈夫已经死了,尸体被砌进城底。这时,她悲痛欲绝,拗哭得天昏地暗,竟使长城倒塌八百多里。孟姜女滴血认骨,终于找到丈夫的尸骨。她决心背回家乡安葬。再说昏君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便下令抓来问罪,但看到孟姜女长得美貌非凡,就硬逼她和自己成亲。孟姜女机智地提出三个条件:一,为范喜良造坟隆重安葬;二,秦始皇得如孝子一般披麻戴孝,在灵前跪哭;三,陪孟姜女游海三日。秦始皇一心想得到美女,便答应—一照办。孟姜女在完成祭奠自己的丈夫的心愿之后,趁游海之机,投入大海以身殉情。有的说孟姜女后来变成了银鱼(面条鱼);也有的说她变成了一种像蚊子似的飞虫,螫死了秦始皇

梁山伯与祝英台

传说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生得聪明伶俐,爱好诗文。在封建社会,女子是不得出门求学的,祝英台只得女扮男装,外出求学。路上,她认识了同去求学的梁山伯,两人结拜为兄弟。以后,两人以兄弟相称,同窗读书,同床而息。三年中,梁山伯处处保护、关心着“贤弟”祝英台,始终不知英台是个女子。三年后,英台回家,山伯相送。一路上,聪明的英台用巧喻暗示山伯,两人可结百年之好,而忠实憨厚的山伯一直未能解悟她的真意。英台只得托词说愿为山伯作媒,将家中同胞妹妹许嫁山伯,让山伯早日来祝家提亲。后来,山伯到祝家拜访“贤弟”,方知英台是位女子,当初由英台作媒许配的胞妹原来就是英台自己。但因山伯来迟,误了约期,英台已由父亲作主,被迫许给了马家。山伯得知实情,悔恨交加,回家后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边祝英台被逼无奈只得嫁给马家,成亲那日,她要求在花轿经过山伯墓时,让她扫祭一番。当她全身素装来到山伯墓前时,随着“梁兄——”一声揪心撕肝的悲号,顿时天昏地暗,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之中,只见山伯坟墓崩裂,英台纵身投入墓穴。众人抢拦不及,只扯到一片碎裙。瞬间,山伯墓合拢如旧。这时,雨后的晴空挂着美丽的彩虹,墓地上两只硕大的彩蝶,上下飞舞,形影相随。传说,这就是生不能共枕,死也要同葬的笃情男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精魂。
白蛇传
相传,有一条在西湖里修炼了五百年的白蛇,因为抢吃了许仙口中吐出来的、仙人吕洞宾卖的小汤团,又增加了五百年的仙力。得仙的白蛇十分羡慕尘世生活,就变成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来到人间,取名叫白娘子。跟随她的女婢叫小青,是一条青蛇变的。白娘子爱慕许仙,就利用西湖游春之日,呼风唤雨,找到与许仙共舟而行的机会。交谈之间,许仙也爱上了美丽、多情而又善良的白娘子,于是两人成了亲。婚后,许仙和白娘子在镇江开了一爿药店。由于白娘子医术高明,又热心帮助穷人,药店名声大振,生意越来越兴隆。夫妻俩相亲相爱,日子过得十分美满。

再说,当年没有抢到那颗汤团的癫蛤膜与白蛇结了仇,它变成了一个和尚,取名叫法海,来到人间处处与白娘子作对。他为拆散白娘子的美满家庭,唆使许仙让白娘子在端午那日饮雄黄酒。白娘子为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真挚爱情,仗着自己有千年仙力,饮了雄黄酒,但还是显露了原形,把许仙吓得昏死过去。为救丈夫,白娘子不顾怀有身孕,飞往昆仑山,经过奋力争斗,盗来仙草,救活了许仙。

以后,许仙去金山寺还愿,法海又强将许仙软禁起来,逼他削发出家。白娘子为维护自己的爱情,和小青一起上金山寺,水漫金山,与法海进行了一场恶战。白娘子因有孕在身,没能取胜,只得与小青一起回到西湖,准备继续修炼,等待时机再与法海交战。

许仙被关在寺内,死活不肯出家,找个机会逃了出来。回家不见妻子和小青,又怕和尚再来寻事,也就回到杭州。在西湖断桥处遇见了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小青,便一起寄住到许仙姐姐的家中。不久,白娘子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正在大家高兴地准备庆贺之时,法海和尚闯了进来,用金钵收走了白娘子,并将她压在雷峰塔下。

小青为救出白娘子,再度进山修炼,几年后赶回杭州,寻法海和尚报仇。他们交战三天三夜,小青毁掉雷峰塔,救出白娘子,又和白娘子一起将法海和尚打下西湖。法海无处躲藏,钻进了螃蟹的肚脐,小青念咒语将它定在里面,使它永远不能出来。

沉鱼
传说西施在古越国浦阳江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容貌,都惊艳得沉入江底。
落雁
传说“昭君出塞”时,王昭君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闭月
传说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有云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后王允就对人说貂禅比月亮还漂亮,称为“闭月”。
羞花
传说杨玉环在花园中赏花时悲叹自己的命运,用手抚花,也许是含羞草,也许是别的原因,花瓣收缩,花叶垂下。被宫女看见,就说杨贵妃与花儿比美,花儿都羞得低下了头。
“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四大美女还有一说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并成为:“笑褒姒 病西施 狠妲己 醉杨妃”。
四大美女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四大传说都很惨,织女和牛郎饱经相思之苦.孟女忘夫,哭倒长城.悲天怜地;梁祝人间不容,悲悲切切,徇情自尽,化成双蝶,白娘子人妖不和.水漫金山.镇压雷峰塔底,
织女不耐天庭的寂寞,虽然繁华的天堂锁不住少女的心,情深深!
孟女贤德淑惠.可惜时代弄人,夫死于非命,伤心欲绝...悲凄凄!
祝女风情万种.梁郎傻呼呼,十八相送不知是女郎,化蝶,惨兮兮!
蛇女知恩图报,敢和所谓的正义抗衡,与许郎人妖相许,.意绵绵!

貂蝉,人的确漂亮··但是生的不是时候,背用做战争的工具了
杨贵妃。唉,唐朝以胖为美。我想事个肥妞
西施。很美,但是有心绞痛··所以老绉眉头
还有个我忘了,也就是那么回事吧
反正人特漂亮的生活上一定有缺陷
别太当回事

织 女:痴情,勇敢,敢于挑战王母娘娘的权威,却无力挣脱
孟姜女:痴情,不畏权贵
祝英台:典型的爱情悲剧,以死殉情
白娘子:除了爱情,还体现了正义和正气,用自己的自由反衬出法海等人的黑暗

  • 我国古代历史的不同女性
    答: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樊梨花 “薛家将”中人物。原为寒江关关主樊洪之女。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
  • 四大美女是哪四个呢
    答:四大美女的形象在文化中的传承 四大美女的形象不仅在历史上有传承,也在文化中得以传承。它们不仅在民间故事、传说中广为传颂,也在文艺作品中被不断地加以创造、演绎和传承。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影视剧、音乐作品等形式来了解四大美女的故事。同时,四大美女也在文化中成为了对女性美态的描述和审美标准...
  • 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有哪些人?
    答: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3、樊梨花 “薛家将”中人物。原为寒江关关主樊洪之女。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女英雄。4、梁红玉 梁红玉生于宋徽宗...
  • 论中国古代女性形象
    答: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在《汉书》中对她的描述仅仅只有少数几句,但关于她的野史却有许多。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由于她的舞姿轻盈,人们反而忘却...
  • 古代四大美女的共同点是什么?加解析
    答:《三国演义》电视剧在董卓被诛后让貂蝉悄然隐去——“貂蝉已随清风去”,这一奇女子的命运到底如何?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这也许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 西施� 西施,中国出名最早、影响最大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声,与吴越春秋、与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沼吴复仇联系在一起:伍子胥...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女性人物证明了“谁说女子不如儿郎”??谢谢!_百度知...
    答:5.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答:另在定襄县东南的中霍村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所以民谚有“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是说因为有貂蝉和吕布之故,从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帅气的男人了。5杨玉环编辑简介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历史典故
    答:自此诸暨变成了世代养殖珍珠之乡而驰名中外,这一传说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其一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
  • 巾帼英雄有哪些?
    答:1,妇好 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妇为尊称,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2,花木兰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3,...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哪里人?
    答: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