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镇的经济发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水头镇的经济状况

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围绕结构调整一条主线,坚持环境和科技两个优先,突出特色农业、优势工业、私营企业、第三产业四个重点,确保财政和农民两个增收”的总体工作思路,完善了全镇“421111”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把梅、杏、葡萄、蔬菜、油桃做为全镇的主导产业。在经济工作中狠抓落实,实现了财政收入、乡镇企业、设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水利设施等八个方面的突破。镇区内地、县办企业、乡镇企业集中连片,乡镇企业总数达68个。其中安瑞风机有限公司、盛源昌电机公司、永鑫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武昌钢铁有限公司投资均在500万元以上,山西宇达工艺集团以城市超大青铜雕塑为龙头产品,雄居全国青铜铸造行业之首,其产品出口新加坡、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全镇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建材、电机、铸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水头镇经济工作的大突破,使之成为夏县的一大商品基地,成为山西运城的经济重镇,成为“十五”期间运城市第一批重点培育发展的中心小城镇之一。2003年县委、县政府在该镇规划了涑南、涑北、涑东三大工业园区,面积1.2万亩,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是一个共同合作开办企业的理想场所。

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5多亿元,外贸出口供货值10.4亿元,财政收入1.25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达到8503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800元;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000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4亿元,完成商品成交额27.5亿元,金融系统存款余额21.2亿元,贷款余额10.7亿元,同比增长13.%。201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0.2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9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81元,分别增长9.27%和11.39%;完成全社会投资为19.58亿元,同比增长2011年81.3%。 2013年财政总收入2.9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3.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8.76%。人均财政收入1730元。各类存款余额42.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43亿元。2014年1-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5.9%,完成率49.9%;税收入库2.1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24%。2015年1-6月份,该镇税收入库1.88亿元,同比2014年下降0.98%,其中国税入库1.0381亿元,同比2014年下降7.57%;地税入库8420万元,同比2014年下降13.98%。 2012年,全镇实现粮食总产量1.785万吨。2012年,全镇早稻种植面积3760亩,早稻良种推广覆盖率达100%。创建省级单季晚稻1010亩的示范方,示范方平均亩产700公斤,其中甬优12号亩产1661斤。2013年,小南片粮食功能区农田基础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204万,苍南片、凤卧湾片共1873亩粮食功能区完成项目前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案通过会审,南湖荷花观光园通过验收,油菜花基地及茶叶精品园等园区建设启动,金山洋村现代都市农业生态观光园完成规划方案设计。组建全县首家动物防疫服务公司,“加拿大一枝黄花”病毒得到遏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 截至2013年,该镇农业特色产业包括马蹄笋、杨梅、茶叶、水果、大棚蔬菜、特色养殖业六种。建成上规模的种养基地11个,茶叶加工厂14家,其中省级示范茶厂1个。 该镇形成了以皮革、皮件、宠物用品、电暖产品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尤其是制革产业曾一度是该镇的支柱产业,2001年,全镇拥有制革企业550多家,年产值30多亿元,并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皮都” 。2002年制革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7.29亿元。但制革产业对环境破坏太大,2003年水头制革基地污染案被列为全国十大最新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和浙江省九大环境违法案件之一。 2004年起,该镇开始压缩制革工业,转向开发宠物制品。2012年,全镇制革、皮件制品、宠物用品等三个主要行业完成产值68.0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76%,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约89%,主导作用明显。其中制革实现产值14.84亿元,同比2011年减少21.76%;皮件制品实现产值44.5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5.16%。宠物用品实现产值8.6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9.22%。 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2.2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6.39%,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40.6亿元,比2012年增长5.07%。截至2013年,共有规模企业105家,其中超亿元6家,超5亿元1家。 2014年1-7月份,该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6.1亿元,同比增长8.2%。 2015年1-6月,全镇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9.9723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规上工业实现产值20.2871亿元,同比增长9.2%。规下工业实现产值19.6852亿元,同比增长7.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294万元,同比增长0.9%;装备制造业产值6071万元,同比增长13.4%;新产品产值2.995亿元,同比增长2.2%。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外贸出口供货值8.5499亿元,占全镇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42.9%,同比下降2.6%。截至2015年6月,该镇辖区内约有工业企业47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2家。 该镇已经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猪皮革集散地和贸易市场、全国最大的成品皮出口供应基地。拥有国家免检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2只、省名牌产品2个、市知名商标4只、县名牌产品8个,水头皮带被列入温州市首批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外贸出口供货值18.51亿元,同比增长33.21%;税收入库2.96亿元,同比增长3.52%,完成率居全县第一并获得平阳县2011年度选商引资银奖。 2014年1-7月份,全镇实现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4601万元,同比2013年增长116.7%。 2015年1-6月份,该镇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销售额(营业额)8036万元,同比2014年增长20.8%;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3885万元,同比2014年下降8.9%。

独特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水头经济腾飞奠定坚实基础。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3.66亿元,上缴税收2.42亿元,经济综合实力居“福建省50强乡镇”第八名。工业是水头镇的经济支柱,已形成建材、轻纺、食品、工艺、机械、化工等众多生产行业。企业680家,规模以上126家。蟠龙开发区是全省首家外商成片开发的综合开发区,首期开发1800亩。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36家。6家企业荣获“省名牌产品”称号,5种产品列著名商标。闽南建材第一市场是辐射全国、影响亚太、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以石材为龙头的大型建材批发市场,日交易额300多万元。从1999年起,每年5月18日-20日隆重举办大型建材经贸洽谈会。环球家具城是集家具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商城,首期工程投资1.2亿元,已于2005年5月开盘招商入驻。
水头镇拥有独特的产业基础优势。从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光英为水头闽南建材第一市场题字“中国石材城”后,石材产业就在水头镇铸就了它不可动摇的支柱产业地位,为水头镇经济的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并促使水头镇逐步形成国际建材的人、财、物、信息流重要集散地。
2007年,全镇共有石材企业1000多家,拥有先进专业生产设备300多台(套),从事石材产业生产的管理、技术、经销人员近7万人,年生产加工能力1亿多平方米,石雕刻品3000多万个,占全国市场需求量的40%以上。其中,全国石材前十强中的环球石材、高时石材、康利石材等九强企业已经入驻水头,加上东升股份、华辉股份、溪石集团等当地企业的迅猛发展,水头镇已逐渐成为石材产业聚集,产业巨头群英荟萃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服务石材产业的发展,水头镇大力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配套,使得与石材相配套的石材机械、辅助材料、磨料磨具、刀头刀具、石工艺品等产业快速发展起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石材产业供应链。2007年,全镇有石材机械企业10家,磨具磨料生产企业8家,金刚石生产企业100家;其中全国知名石材机械制造上海飞宙、广东科达等均已入驻;人造石、圆型材、异型材、薄板材、复合板、马赛克加工等应有尽有,并且技术全国领先。
市场、产业、基地良性互动发展,是水头石材产业迅速膨胀、高速发展的一大特色。水头镇按照“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的要求和“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目标,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把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建成由石板材城、闽南石材荒料市场、石材陶瓷综合城、石材加工区和石材展览中心等五大板块组成的全国最大“建材超市”和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管理最规范的石材批发市场、全国首批“五星级建材市场”、亚洲最大的石材物流中心及最大的石材进出口基地。通过市场的带动和辐射,大大地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在水头的涌动,吸引了众多石材界精英入驻水头投资建设,带动了石材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省最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 南安市水头镇gdp
    答:148.3亿。水头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4.3亿元;限上四大行业销售总额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167.6%;出口总额达到19.3亿元,年均增长10.5%;累计限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48.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3518元、27522元。
  • 泉州水头为什么火了
    答:同城化步伐加快。1、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头便在开山采石的铿锵声中吹响了世界石材产业嘹亮的冲锋号角,在粗放与繁荣的交错中,把一个存在感不高的透明小镇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石材集散地,如今的福建省第三经济强镇。2、水头海联新城占据核心位置,具备独特优势。作为南安重点打造的区域,有关部门计划将...
  • 水头镇区域概况
    答:水头镇占地面积151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2.8万人,镇内交通发达,106国道贯穿其中,下辖潭洞、西田、石潭等10个村委会,以及1个居委会,共计196个村民小组。2003年,水头镇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1.34亿元,农村人均收入为3427元,显示出良好的经济实力。镇内气候宜人,四面环山,山溪交织,风景优美,交通...
  • 散水头镇经济综述
    答:散水头镇的经济发展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农业领域,该镇积极推动结构调整,摒弃传统种植模式,致力于发展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这使得该地在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方面崭露头角,特别是在京、津、唐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工业基础方面,散水头镇以箱板纸、塑料制品和针织品为主导的产业...
  • 水头镇乡镇概况
    答:水头镇占地面积127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长达11公里,展现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境内交通设施发达,国道324线以及福厦漳高速公路穿镇而过,为当地经济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网络。此外,码头直通外洋,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头镇分为1个社区居委会和28个行政村,居民以汉族为主,2000年人口为...
  • 中国水头盛产什么?
    答:因此,在促进建材企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后,该镇决定按照“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的要求和“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目 标,在地理位置优越的水头镇构建规模宏大的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建成集商住、展览、银行、邮电、餐饮、停车、保安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建材超市”,...
  • 平阳县水头镇人有钱吗
    答:平阳县水头镇人有钱。温州平阳县的水头镇虽然不养猪,但它却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猪皮革加工基地,被叫做“中国皮都”。水头镇响当当的名头,名不虚传,这个10万人口的镇,生皮产量却一度占到了全国的1/4,一年创造的产值高达40亿元,平阳县1/3以上的财政税收都靠这个镇。
  • 水头镇为什么叫小东莞
    答:经济发展特点相似,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1、经济发展特点相似:水头镇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以其发达的五金水暖设备制造业著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类似于广东省东莞市,后者是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基地,尤其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领域有很强的实力,因此,水头因其在地方特色产业...
  • 散水头镇经济发展
    答:散水头镇位于玉田县,作为经济实力强劲的乡镇,其经济发展态势显著。在农业领域,散水头镇致力于结构调整,告别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转型。工业方面,散水头镇拥有坚实的根基,以箱板纸、塑料制品和针织品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产品在京、津、唐等地区享有较...
  • 中国石材城的介绍
    答:该地区的交通十分便利,福厦高速公路穿过全境,距离厦门机场和港口仅数十公里。这里山水相依,与台湾隔海相望,既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也是闽南著名的侨乡和经济重镇。水头镇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改革开放以来,水头镇的居民热情、勇敢、敢于为先,他们积极进取,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