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自然博物馆有什么历史? 还有历史发生什么大事了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4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大连自然博物馆旧址建筑,是1898年沙俄统治时期修建的市政厅大楼。该建筑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胜利桥北,是一幢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古建筑,是大连市初建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1997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1907年,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日本侵占东北以后,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创办的“地质调查所”。1923年调查所大量收集东北各地自然标本和资料后,增设了陈列室,主要展示岩矿和部分古生物标本,并注明标本的产地、藏量、开采价值和用途等,只供日本少数上层人物观赏研究。1926年,由于展示的标本种类增多,陈列内容增加,收集标本的地域不断扩大,涵盖了东北及蒙古等地的多种资源,将陈列室改为“满蒙物质参考馆”,同年正式对外开放。1928年“满蒙物质参考馆”在原建筑的两翼和后部扩建2000平方米,又进一步将历年从我国东北、蒙古、西伯利亚、欧美等地搜集的岩矿标本以及农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的实物标本和图文资料汇集起来,于同年11月份成立了供科学研究和观赏的“满蒙资源馆”。1932年在展示原有资源标本外,还增加了东北、蒙古等地的民俗陈列内容,并将馆名改为“满洲资源馆”。1945年大连解放后,8月23日由中国长春铁路公司接管本馆,易名为“东北地方志博物馆”中长铁路科研所委托苏联地质专家叶果洛夫担任馆长, 并对原有的陈列进行修整。1950年11月份,中长铁路局将本馆移交给大连市人民政府文教局管理,同时将馆名改为“东北资源馆”充实调整了陈列内容,主要展览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建国后的新成就,成为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的文化阵地。1959年,在庆祝抗战胜利14周年纪念日这天,正式定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并请当时担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馆名。 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中国自然历史性博物馆。分为旧馆和新馆。旧馆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陈列面积2470平方米。馆舍为俄式建筑,建于1900年以前,原是沙俄帝国侵占大连时的市政厅,1925年 3月扩建为满蒙物资参考馆,1926年改名为满蒙资源馆,1931年末更名为满洲资源馆。1945年归属中长铁路大连分局,定名为东北资源馆。1950年由大连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1959年改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1995年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决定移址建新馆。1998年10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坐落于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西村街40号(星海公园西侧),地处风景秀丽的黑石礁海滨,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三面环海,礁石环绕。新馆建筑为典型的现代欧式风格,蓝色的屋顶与碧海、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景色怡人。馆内现收藏各种动植物、古生物及岩矿标本20万余件,其中大型海洋哺乳动物标本是该馆的突出特色。馆内现开设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等12个展厅。展厅内的触摸式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彩电以及中央空调、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高科技硬件设备,给观众创造了一个方便舒适的欣赏环境。另外,还有供观众休息、观海的休息厅,供学术研讨等文化主题活动的多功能厅,以及商店、餐饮等服务设施。 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一座集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其前身始建于1907年。新馆为现代欧式建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黑石礁海滨,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是国内唯一拥有27万平方米海域的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大连自然博物馆有各种标本近20万件,珍贵标本6千余件。馆藏特点是海洋生物标本和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其中海兽标本20余种,其种类和数量在国内自然史博物馆中是最多的,其中重达66.7吨的黑露脊鲸标本,在国内独一无二,在亚洲也属罕见。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在国内是种类最多最有特点的,其中一窝鹦鹉嘴龙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震惊世界的国宝级化石标本,其研究成果论文已发表在《Nature》(2004年9月431期)上。大连自然博物馆馆内现开设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辽西古生物化石等12个展厅。走进序厅,一幅长22米、高3米的巨型浮雕将自然与人艺术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气势宏大壮观;恐龙展厅内40米长的巨幅半景画和栩栩如生的恐龙生态模型,演示了恐龙产生、发展、灭亡的全过程,观众可直观地了解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十分珍稀精美的辽西古生物化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亿万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们对生命的进化产生无限遐想和对未来的深思;在物种多样性展厅内,观众只需按下按钮就可以听到来自自然界近30种鸟类的鸣叫;走进东北森林动物展厅,犹如进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种动物集聚在你的身边,使人不禁发出要爱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感叹;触摸式多媒体电脑、大屏幕彩电,以及中央空调、楼宇自控、保安监控、数码自动讲解系统等高科技硬件设备,给观众创造了一个方便、舒适的参观环境,此外还有供学述研讨等文化活动的多功能厅,供观众休息、观景的休息厅,以及购物、饮食等服务设施。 来大连自然博物馆参观,不仅能增长自然科学知识,还能领略大自然的独特风光,在成片的黑色礁石和小石林的环抱中,聆听大海与礁石的对话。大连自然博物馆陈列水平先进,新馆陈列先后获得2000年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和最佳新材料、新技术运用奖、2001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辽西化石研究2005年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大连市文明单位,2000年大连市首届十佳环保景点,2002年大连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作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博物馆,参加了法国举行的中法文化年活动。2002年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大连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获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大连自然博物馆正以崭新的面貌热情欢迎来自国内外的各界朋友。

还有,目前还在俄罗斯风情街的尾部矗立着,只不过这栋建筑目前已经无法进入到内部了,或许以后另有他用吧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日本侵占东北以后,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于1907年创办的 “地质调查所”。
1923年调查所大量收集东北各地自然标本和资料后,增设了陈列室,主要展示岩矿和部分古生物标本,并注明标本的产地、藏量、开采价值和用途等,只供日本少数上层人物观赏研究。
1926年,由于展示的标本种类增多,陈列内容增加,收集标本的地域不断扩大,涵盖了东北及蒙古等地的多种资源,将陈列室改为“满蒙物质参考馆”,同年正式对外开放。
1928年“满蒙物质参考馆”在原建筑的两翼和后部扩建2000平方米,又进一步将历年从我国东北、蒙古、西伯利亚、欧美等地搜集的岩矿标本以及农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的实物标本和图文资料汇集起来,于同年11月份成立了供科学研究和观赏的“满蒙资源馆”。
1932年在展示原有资源标本外,还增加了东北、蒙古等地的民俗陈列内容, 并将馆名改为“满洲资源馆”。
1945年大连解放后,8月23日由中国长春铁路公司接管本馆,易名为“东北地方志博物馆”中长铁路科研所委托苏联地质专家叶果洛夫担任馆长, 并对原有的陈列进行修整。
1950年11月份,中长铁路局将本馆移交给大连市人民政府文教局管理,同时将馆名改为“东北资源馆”充实调整了陈列内容,主要展览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建国后的新成就,成为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的文化阵地。
1959年,在庆祝抗战胜利14周年纪念日这天,正式定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并请当时担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馆名。  大连自然博物馆旧址建筑,是1898年沙俄统治时期修建的市政厅大楼。该建筑是一幢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古建筑,是大连市初建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1997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1995年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决定移址建新馆。1998年10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黑石礁海滨,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三面环海,礁石环绕。新馆建筑为典型的现代欧式风格,蓝色的屋顶与碧海、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景色怡人。馆内现收藏各种动植物、古生物及岩矿标本10万余件, 其中大型海洋哺乳动物标本是我馆的突出特色。 馆内现开设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等11个展厅。展厅内的触摸式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彩电以及中央空调、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高科技硬件设备,给观众创造了一个方便舒适的欣赏环境。另外,还有供观众休息、观海的休息厅,供学术研讨等文化主题活动的多功能厅,以及商店、餐饮等服务设施。大连自然博物馆正以崭新的面貌热情欢迎来自国内外的各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