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旅一体化发展旅游的优势分别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有什么好处

经济高速发展、交通更加便捷、房屋价值增高、创业政策更好。总而言之,京津冀一体化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河北,百利而无一害。

一.经济高速发展,北京、天津带动河北在经济发展上,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北京(高铁30分钟,比国贸到大兴都近~手动滑稽),让天津早早就搭上了北京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如今,河北也被一趟线穿了起来,那么北京和天津两个老大哥自然要带着河北一起进步、一起飞。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河北贴靠北京,甚至于廊坊、雄安等可以称作北京七环,大量创业公司在北京内部的写字楼价格偏高的情况下,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高速发展。完全可以将办公地点选在河北境内,之前我们常说的北漂,也可以将范围扩展到河北。简而言之,来到天津、河北、北京的圈子里,都可以被称作是北漂,且创业公司数量相比较于之前不遑多让。
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如腾讯、阿里、百度等大厂在河北境内开设分部,则更有可能促使这一进度加快,从而拉动河北经济快速提升。

二.交通更加便捷、河北成为第二枢纽相比较于天津、北京,河北作为一个省级单位,其地理面积要远高于前两者,那么在交通上,整个河北或许将会成为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二个枢纽站,当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河北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必将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高铁线路、新的航班都不再只局限于连接北京。

而当这样的交通理念被实现后,也会间接带动河北的旅游业发展。都说掌握了交通就掌握了经济,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一个可以连接全国各地的城市,其受到的关注度必然也会大大增加。

三.房屋价值增高相信相比较于前两点,房屋价值的提升或许更为直观。当经济被拉动、流动人口增多、交通变得更加便利、创业公司拉动城市整体经济价值。那么城市的房屋价值则必然增高。简单来说,当环境周围的工作环境利好、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再加上高速发展推动的地铁沿线建设,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向就是房价的暴涨。

换句话说,当京津冀一体达到最初的设想时,来河北上班将完全不比在北京的选择少,甚至于在北京上班在河北住的那一批人,可能会因交通的便利减少许多时间成本。
总的来说,京津冀一体化对于河北的利好将远超人们的想象,天津近年来的发展在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河北将在未来的几年里迎头赶上,涌现出更多新一线城市。

据2019年最新半年报统计,京津冀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河北建设与发展形势大好,GDP高达17700亿元,比2018年上半年涨了7.1%,高出全国平均值0.8%,北京GDP总量15212.5亿元,增速6.3%,和全国平均增速持平,而天津尽管上半年首超万亿元,但增速只有4.6%,几乎是全国最低建设与发展速度。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但经济活跃程度却和两者相比差别很大。那么,究竟如何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才能翻盘,赶上长三角、珠三角的步伐呢?
实际上,在京津冀区域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两极分化现象还很严重,中型城市的联系和支持相对薄弱,特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滞后。因此,建设与发展中等城市是提高京津冀区域城市群建设与发展质量、优化城市群结构的重点和关键。

1 加快促进中小城市建设与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群结构体系,合理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
加强京津两大核心城市在京津冀区域城市群中的主导作用,以两个城市为中心,推动周边城市建设与发展,促进城市合理分工。积极加强石家庄的关键地位,逐步加强石家庄在京津冀区域城市群中的关键作用,促进京津冀区域城市群的多极化和网络化建设与发展。
秦皇岛、唐山、漳州等城市以双中心为主导,与京、津分工协作,共同建设京津、河北城市群沿海隆起带。充分发挥廊坊和保定毗邻北京的地理优势,加快雄安新区建设,建设非资本功能承载地,承担北京对外转移的相关要素,带动区域建设与发展。

2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实现京津冀区域城市群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发挥京津创新高地的辐射作用,与河北省城市建设协同创新社区。创新投资应优先考虑石家庄,将创新资源要素引导到创新能力较低的地区,不断提高河北省城市的创新能力。聚焦重点实验室和平台建设,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高校科研平台开展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引导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建设混合所有制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促进京津冀信息与知识交流与共享,提高创新产出效率。
3 转变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构建高质量的建设与发展产业体系

通过在产业链中合理分工,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北京应主动做好相应的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形成现代经济结构,达到世界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水平。天津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利用自身的港口和商业优势,巩固京津冀协调建设与发展的产业基础。河北应重点关注北京和天津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城市通过地理空间,资源环境和人力资源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
天津和河北牢牢抓住“牛鼻子”,这一“牛鼻子”具有先后疏浚北京非首都城市的作用,加快与北京产业的合作,探索政府和产业组织共同促进产业转移的制度创新。建设和承担北京非资本功能集中承载场所,合理规划引进高端设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差异化产业梯度,带头产业集聚和示范作用。

4 补齐河北省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第一,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建设与发展新机制,消除条约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瓶颈,推进跨区域政策协调、利益补偿、公共服务均等等关键领域政策创新。以便在三个省市之间产生协同作用。第二,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跨区域配置,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的准入意识。
第三,以解决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落后领域的问题为着眼点,推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补农村短板的步伐,使特色小城镇成为带动农村建设与发展和承载部分城市功能的“微中心”,通过弥补政策落差的方式,形成京津冀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良好局面,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第四,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实现生态环境的共治共享。虽然京津冀绿色建设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仍需进一步改善。各成员城市要平衡自身利益,相互配合,参与生态保护和治理行动,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共同防御和控制,确保整个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第五,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控制整个区域的建设与发展强度,优化空间结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均等化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绿色循环低碳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方向上,要大力保护和控制生态环境,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优美的生态空间。通过绿色金融、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推动区域产业梯度转变,实现良性互动,优化升级区域产业,推动新能源产业建设与发展,转变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模式。

6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区域协同建设与发展的壁垒,形成开放建设与发展格局
要解决整个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支持形成经济协调建设与发展的协同作用和动力的机制和体系。在京津冀协调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机制和体制不协调的现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激发各地区建设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保障。
加快区域的开放融合建设与发展,协同建设自贸区,协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合作建设与发展相关机构和机制的建设。建立产业转移与合作利益共享机制,构建法治条件下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商业机会制度。尤其要推动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促进要素资源的充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京津冀三省市地域相接、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对三地尤其是河北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旅游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拉动作用突出,是区域合作最容易起步、最容易实现的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旅游业扮演着桥头堡和排头兵的重要角色,既是共振点和共赢点,又是切入点和突破口。
  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富集。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种类全、品位高。该地区集中了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明清皇家陵寝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占全国总数的近1/5;拥有国家4A级以上景区200余处,占全国总数的1/10,深化区域合作具有雄厚的资源基础。
  京津冀区域旅游特色互补。京津冀三地旅游既有同宗同脉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各具特色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旅游中心城市,自然、人文、历史等景观优势明显。天津近代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以近代文化、民间文化、欧陆古典风情最为著名。河北有山有海,历史底蕴深厚,资源种类齐全,特别是海滨、海岛、草原、湖泊、天然冰雪、优质温泉、青山秀水、乡村风光等都是发展环京津休闲产业的特色资源。
  京津冀区域客源市场广阔。京津冀处于环渤海中心地带,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快速崛起的第三增长极,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便捷。京津冀及周边省份有4亿人口,三地私家车拥有量已超过1000万辆,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京津冀GDP已突破6万亿元,占全国10.9%。经济基础优势明显。2013年,京津冀旅游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旅游总人数达到6.6亿人次,并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京津冀区域合作基础坚实。多年来,河北把实施“环京津战略”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先后与京津签署了一系列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天津等高铁沿线6省市联合发起成立“京港澳高铁旅游市场推广联盟”,与京津等长城沿线8省市发起成立“中国长城旅游市场推广联盟”,并积极参与组织和推动北方交易会等活动。三地初步建立了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拓展了旅游市场,加强了旅游监管合作,推进了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三地旅游经济圈的逐步形成,为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前景可期。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难以突破传统行政区域思想束缚、欠缺一体化协调机制和统一规划,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滞后、旅游资源集约开发利用不够、整体形象品牌不鲜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产业链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京津冀三地切实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共同努力推动实现协同发展。
  一、建立健全协调合作机制
  协调联动的合作机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京津冀三地旅游合作起步较早,进展很快,但是一直没有形成全面统筹、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三地应主动作为,共同推动成立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完善京津冀政府间交流平台,建立京津冀及相关市县参加的定期旅游协调会议制度,研究确定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方针与机制,协调解决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的重大问题。同时,共同制定完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合作发展规则和标准,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与交流。
  二、强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三地旅游资源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很大的差异性,只有统一整合、规划对接才能进一步提高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在资源普查基础上,三地可共同编制《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根据不同资源特色,统筹策划功能定位和结构布局,明确旅游市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目标,通过有效整合,构建多元化旅游板块,实现互补协同发展。同时,尽快编制河北省对接京津市场的专项规划,使河北更快、更有效的对接京津旅游市场,加速河北旅游发展。
  三、建设一体化旅游交通体系
  构建一体化旅游交通体系,是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目前,三省市间和重点景区间道路建设均有滞后现象,断头路多,部分路段堵车严重、道路等级较低,不能适应快速、便捷的现代旅游交通需求,影响了京津冀旅游业整体快速发展。应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着力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旅游发展要求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开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在旅游旺季加开三地之间的旅游列车或增加旅游坐席。争取形成三地旅游直通车网络体系,共同推动三地旅游集散中心等相互开行通往异地的旅游直通车,构建城市间旅游公共交通网络,打造“京津冀公交旅游圈”。
  四、共同塑造区域旅游品牌
  形象鲜明的区域旅游整体品牌是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三地应大力开展区域旅游联合宣传推广,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联合策划组织旅游宣传活动,联合参加旅游展会,联合举办旅游节庆,以及共赴境内外重点客源市场开展联合促销,建立形成一体化宣传格局。河北将着力对节庆活动进行整合,与京津合作把张北草原音乐节、衡水湖马拉松等区域性节庆活动,打造成具备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京津冀旅游宣传营销平台,推动在三地媒体开设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专栏,在三地旅游网共设京津冀旅游板块,支持区域内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联合建立旅游营销合作联盟,鼓励在策划包装产品、省际联合推广、互送旅游团队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五、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是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一体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共同制定符合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旅游咨询服务、标识标牌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指示标识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自助旅游公共服务规范化、一体化。探索推出区域内旅游惠民便民政策,加快推进省际间旅游网络平台相互链接,开通远程网络化预售票系统,积极推动“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全面发行使用,推行统一旅游套票,实现京津冀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
  对河北旅游来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一次重大的、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借势发展,力求更大作为。只要三地加大统筹整合、强化紧密合作、推动协同发展,就一定能够把京津冀地区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带动区域旅游特别是河北旅游业新一轮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京津冀三省市地域相接、人缘相亲、文化相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对三地尤其是河北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旅游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拉动作用突出,是区域合作最容易起步、最容易实现的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旅游业扮演着桥头堡和排头兵的重要角色,既是共振点和共赢点,又是切入点和突破口。
  京津冀区域旅游资源富集。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种类全、品位高。该地区集中了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明清皇家陵寝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占全国总数的近1/5;拥有国家4A级以上景区200余处,占全国总数的1/10,深化区域合作具有雄厚的资源基础。
  京津冀区域旅游特色互补。京津冀三地旅游既有同宗同脉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各具特色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旅游中心城市,自然、人文、历史等景观优势明显。天津近代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以近代文化、民间文化、欧陆古典风情最为著名。河北有山有海,历史底蕴深厚,资源种类齐全,特别是海滨、海岛、草原、湖泊、天然冰雪、优质温泉、青山秀水、乡村风光等都是发展环京津休闲产业的特色资源。
  京津冀区域客源市场广阔。京津冀处于环渤海中心地带,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快速崛起的第三增长极,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便捷。京津冀及周边省份有4亿人口,三地私家车拥有量已超过1000万辆,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京津冀GDP已突破6万亿元,占全国10.9%。经济基础优势明显。2013年,京津冀旅游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旅游总人数达到6.6亿人次,并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京津冀区域合作基础坚实。多年来,河北把实施“环京津战略”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先后与京津签署了一系列旅游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天津等高铁沿线6省市联合发起成立“京港澳高铁旅游市场推广联盟”,与京津等长城沿线8省市发起成立“中国长城旅游市场推广联盟”,并积极参与组织和推动北方交易会等活动。三地初步建立了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拓展了旅游市场,加强了旅游监管合作,推进了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三地旅游经济圈的逐步形成,为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前景可期。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难以突破传统行政区域思想束缚、欠缺一体化协调机制和统一规划,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滞后、旅游资源集约开发利用不够、整体形象品牌不鲜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产业链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京津冀三地切实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共同努力推动实现协同发展。
  一、建立健全协调合作机制
  协调联动的合作机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京津冀三地旅游合作起步较早,进展很快,但是一直没有形成全面统筹、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三地应主动作为,共同推动成立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完善京津冀政府间交流平台,建立京津冀及相关市县参加的定期旅游协调会议制度,研究确定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方针与机制,协调解决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的重大问题。同时,共同制定完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合作发展规则和标准,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与交流。
  二、强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三地旅游资源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很大的差异性,只有统一整合、规划对接才能进一步提高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在资源普查基础上,三地可共同编制《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规划》,根据不同资源特色,统筹策划功能定位和结构布局,明确旅游市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目标,通过有效整合,构建多元化旅游板块,实现互补协同发展。同时,尽快编制河北省对接京津市场的专项规划,使河北更快、更有效的对接京津旅游市场,加速河北旅游发展。
  三、建设一体化旅游交通体系
  构建一体化旅游交通体系,是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基础。目前,三省市间和重点景区间道路建设均有滞后现象,断头路多,部分路段堵车严重、道路等级较低,不能适应快速、便捷的现代旅游交通需求,影响了京津冀旅游业整体快速发展。应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着力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旅游发展要求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开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在旅游旺季加开三地之间的旅游列车或增加旅游坐席。争取形成三地旅游直通车网络体系,共同推动三地旅游集散中心等相互开行通往异地的旅游直通车,构建城市间旅游公共交通网络,打造“京津冀公交旅游圈”。
  四、共同塑造区域旅游品牌
  形象鲜明的区域旅游整体品牌是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三地应大力开展区域旅游联合宣传推广,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联合策划组织旅游宣传活动,联合参加旅游展会,联合举办旅游节庆,以及共赴境内外重点客源市场开展联合促销,建立形成一体化宣传格局。河北将着力对节庆活动进行整合,与京津合作把张北草原音乐节、衡水湖马拉松等区域性节庆活动,打造成具备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京津冀旅游宣传营销平台,推动在三地媒体开设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专栏,在三地旅游网共设京津冀旅游板块,支持区域内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联合建立旅游营销合作联盟,鼓励在策划包装产品、省际联合推广、互送旅游团队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五、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是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一体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共同制定符合京津冀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旅游咨询服务、标识标牌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指示标识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自助旅游公共服务规范化、一体化。探索推出区域内旅游惠民便民政策,加快推进省际间旅游网络平台相互链接,开通远程网络化预售票系统,积极推动“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全面发行使用,推行统一旅游套票,实现京津冀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
  对河北旅游来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一次重大的、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借势发展,力求更大作为。只要三地加大统筹整合、强化紧密合作、推动协同发展,就一定能够把京津冀地区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带动区域旅游特别是河北旅游业新一轮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 津京冀一体化是怎么回事
    答:预计将于2016年通车,这将减轻北京六环路的过境交通压力,并缩短旅行时间。6. 在轨道交通方面,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正在推动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通过对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可以形成以交通为纽带的综合开发新型城镇,为京津冀城镇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
  • 京津冀一体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政策?
    答: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的政策支持。不管是交通一体化还是产业一体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有很大的突破。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关部门颁布了很多的规划纲要。在规划纲要的带领下,三个城市协同发展。同时也带领了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京津冀一体化也得到了国家,以及...
  • 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有什么好处
    答:来河北上班将完全不比在北京的选择少,甚至于在北京上班在河北住的那一批人,可能会因交通的便利减少许多时间成本。总的来说,京津冀一体化对于河北的利好将远超人们的想象,天津近年来的发展在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河北将在未来的几年里迎头赶上,涌现出更多新一线城市。
  • 河北省旅游特色河北省旅游发展现状
    答:2010-2010年,河北省旅游文化资源规模庞大,分布广泛,融合了京津冀三位一体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其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具体来说,河北省旅游文化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旅游资源广阔,数量众多。河北省幅员辽阔,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大量的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在广大的城乡。全省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居全国之首...
  • 通州:北京旅游的理想住宿选择
    答:其次,在高速公路方面也十分发达。从其他城市驱车前往北京时,在进入城区之前就可以通过京哈高速等主要高速公路直接抵达位于东南部的天津,并顺势进入位于天津边界上与之相连的河北省境内再进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通州区。总之,通州的交通便利程度可以说是非常高的,无论是从外地来北京旅游还是在北京市内...
  • 京津冀一体化包括哪些城市
    答:京津冀一体化是指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的部分城市进行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标。其中,河北的多个城市也参与到这一发展体系中来。具体来说,包括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唐山和秦皇岛则是重要的沿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和丰富的旅...
  • 京津冀一体化是什么意思
    答:京津冀一体化的意思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天津为双中心,临近北京的区域成为“京津冀一体化”,从而构建“两核多点”格局。京津冀一体化简介 区域格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
  • 冬奥会与京张体育旅游发展模式
    答:2016年7月,《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延庆、张家口共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从2018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要点》到2019年的张家口市政府工作报告,一直持续至今,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形成发展高潮。我认为应加入“度假”二字,即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带。体育、文化、旅游是三个产业方向,而延伸下来...
  • 京津冀是什么意思
    答:问题七:"什么是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中国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3月5日作 *** 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2014年2月26日,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
  • 京津冀旅游日益便捷了吗?
    答:此外,“衡水湖号”“邯郸号”“野三坡号”等旅游专列也先后开通,游客出游有了更多的交通选择。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到2020年,京津冀1亿多人口将逐步迈进1小时旅游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认为,市场、交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交通一体化有助于区域内各种要素的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