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辞魏武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绝妙好辞的原文

魏武①尝过②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做“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③”八字。魏武谓④修曰:“卿解不⑤?”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⑥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⑦记所之。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⑧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⑨也,于字为‘辤’;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亦记⑩之,与修同,乃⑪叹曰:“我才不及⑫卿,乃⑬觉⑭三十里。” 1魏武:指曹操。2尝过:曾经经过。尝:曾经。 过:经过3齑( jī )臼(jiù):捣姜、蒜的器具。4谓:对...说5不:同“否”,用在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6行:走。7别:单独8女子:女儿的儿子。9受辛:不是受尽艰辛的器具,而是受纳(盛纳)五辛的器具。“五辛”,指葱、蒜、姜、辣椒、大料,“辛”就是辣 “五味”之一;另一种解释是指葱、蒜、椒、姜、芥。10记:记录。11乃(叹曰):于是就12不及:比不上13乃(觉三十里):才14觉:发觉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并建以寺庙慰其孝心。《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记述自汉未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淡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杨修颖悟》全文翻译:
南朝宋 刘义庆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当时在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开始建屋椽,曹操亲自去察看,叫人在门口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看见,就叫人把门拆了,说:“门中间有一个活字就是‘阔’字。”这正是魏王嫌门太大了。
有人送了曹操一杯乳制品,曹操吃了一些,然后就在盖子上面写了一个“合”字,并拿给大家看,大家都无法理解。轮到杨修时,杨修便拿起就吃了,说:“魏王叫我们每人都吃一口,还要怀疑什么呢?”
曹操曾经率军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着他,看见碑后题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曹操对杨修说:“理解吗?”杨修回答:“理解。”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地,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让杨修另外记下自己的理解。
杨修说:“黄绢,有颜色的丝帛,解做字就是‘绝’;幼妇,说的是少女,解做字就是‘妙’;外孙:女儿的儿子,解做字就是‘好’;齑臼:说的是‘受辛’,解做字就是‘辞’。
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写好了,同杨修的一模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才能不如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这意思。”
原文: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槐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而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
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文中人物轶事:
虽然杨修在个人性格和为人处事上存在巨大缺陷,但就其政治理想上分析,与曹操的“法家寒门路线”相矛盾,而到后来,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动,门第出身高贵的世家望族的子弟们也逐渐选择明哲保身来保护家族以及个人的利益。
而寒门庶族出身的有才之士,例如郭嘉在曹操时期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唯才是举的人才方针而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其军事谋略助曹操以武力征讨的方式打下坚实的基业。
魏武王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路过,杨修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让我想一想。”
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他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
受辛苦合成一个‘辞’(辤)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翻译:曹操曾经率军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着他,看见碑后题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曹操对杨修说:“理解吗?”杨修回答:“理解。”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地,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让杨修另外记下自己的理解。杨修说:“黄绢,有颜色的丝帛,解做字就是‘绝’;幼妇,说的是少女,解做字就是‘妙’;外孙:女儿的儿子,解做字就是‘好’;齑臼:说的是‘受辛’,解做字就是‘辞’。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写好了,同杨修的一模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才不如你,相差三十里。”

《世说新语》记曹操与杨修共猜“绝妙好辞”之谜一事,《新语》注者刘孝标颇有怀疑。他在注中说:“按曹娥碑在会稽中,而魏武杨修未尝过江也。”他并引《异苑》的另一种说法:“陈留蔡邕避难过吴,读碑文,以为诗人之作,无诡妄也。因刻石旁作八字,魏武见而不能了,以问群寮,莫有解者。有妇人洗于汾渚,曰:‘第四车解。’既而祢正平也。衡即以离合义解之。或谓此妇人即娥灵也。”宋章樵《古文苑》注引《语林》曰:“杨修至江南,读曹娥碑,碑背有八字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不解,问修曰:‘即知否?’修曰:‘知之。’操曰:‘且勿言,待孤思之。’行三十里,乃得之。令修解,修曰:‘黄绢色丝,色丝绝字;幼妇少女,少女妙字;外孙女子,女子好字;齑臼受辛,受辛辞字。’操曰:‘一如孤意。’”
三种说法虽不尽相同,但曹操猜谜是一致的,这就使这个故事大大地有名,而“绝妙好辞”也就成了一个典故。千百年来,似乎没有人怀疑过《曹娥碑》是一篇好文章。直到近年,大书法家启功细读其文,觉得这篇文章不但不是什么绝妙好辞,而且可说是狗屁不通。《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论曹娥碑云:“余尝考之,其文与《水经注》中所引殊不相合。《水经》多载名胜古碑,其言自非无据者。且帖中行文隶事,多是节妇殉夫之典,与孝女殉父渺不相关。至于遣词,尤多纰漏累赘之处。谓为‘绝妙好辞’,转同讥讽。”启功另有《绝妙好辞辩》一文,详论该文弊病。
启功的意见,如前所述,主要是两条:一、用典牛头不对马嘴。二、遣词多有纰漏。
关于第一点:
“哀姜哭市”,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冬十月,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仲是襄仲,鲁国的权臣,杀了太子恶及其胞弟视,把他们的母亲即文公夫人赶回齐国娘家。姜氏哭而过市。这件事与曹娥搭不上界。
“杞崩城隅”,见刘向《列女传》四:“齐杞梁妻,齐杞梁殖之妻也。庄公袭莒,殖战而死。……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曰:吾何归矣?……遂赴淄水而死。”此是殉夫,与曹娥殉父毫无关系。
“刻面引镜,剺耳用力“,见《列女传》四:“高行者,梁之寡妇也。其为人,荣于色而美于行。夫死早寡不嫁。梁贵人多争欲取之者,不能得。梁王闻之,使相聘焉。高行……乃援镜持刀,以割其鼻。”此赞夫死不嫁的“节妇”,亦与曹娥事不合。《古文苑》章樵注谓“剺耳用刀”指“沛郡刘长卿妻、吴孙奇妻皆少寡守节,援刀割耳,明己不二。”
“坐台待水”,亦见《列女传》四:“贞姜者,齐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也。王出游,留夫人渐台之上而去。王闻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其符。使者至,请夫人出。夫人曰:‘王与夫人约,令召宫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姜不敢从。使者行,……使者取符,则水大至,台崩,夫人流而死。”此事亦与曹娥殉父无涉。
“抱柱而烧”,《列女传》四有伯姬烧死事,云:“伯姬者,鲁宣公之女,成公之妹也。其母曰缪姜,嫁伯姬于宋恭公。……恭公卒,伯姬寡。……伯姬尝遇夜失火,左右曰:‘夫人少避火。’……伯姬曰:‘妇人之义,傅母不至,夜不可下堂。越义求生,不如守义而死。’遂逮于火而死。”此亦是守义节妇之事,与曹娥事不同。又伯姬无抱柱而烧之说。抱柱的故事,讲的是尾生。《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抱柱而烧,是把两件事误合为一件事了。《古文苑》此句作“抱树而烧”,故章樵注曰:“介之推母与推俱隐绵上山中,晋文公求之不能得,焚其山,终不出而焚死。”但他觉得用介之推的事典故甚为不妥,故又曰:“抱树而烧,当用伯姬事,抱树字恐传写误尔。”
总之,启功认为这样用典是比拟不伦,离“好”甚远。
关于第二点:
“生贱死贵,义之利门”(《古文苑》作“列之义门”;蔡卞本作“利之义门”),意思是说,一个卑贱的人只要一死,立刻可以高贵起来,这是达到“义“的最便利的途径。启功认为,这样明目张胆地以“贵”做为饵诱,鼓吹殉死,可谓无耻。碑文修辞也有问题。如“剺耳用刀”之“剺”是用刀割之意,“剺耳用刀”意思重复。又如“丘墓起坟”,丘、墓、坟都是同义字,这样用词,怎么谈得上是“绝妙好辞”?按启功先生所指出的均见于流行的碑帖。按《古文苑》,“义之利门”作“列之义门”,“丘墓起坟”作“立庙起坟”,这两句可说没什么毛病。

注:我于互联网上西陆社区的古典小说之家看到一则资料:《一个《曹娥碑》两个故事》:关于“绝妙好辞”,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据〔南朝梁〕殷芸之《殷芸小说》:
蔡邕刻《曹娥碑》傍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魏武见而不能晓,以问群僚,莫有知者。有妇人浣於江渚,曰:“第四车中人解。”即祢正平也。祢便以离合意解云:“绝妙好辞。”或谓此妇人即娥灵也。
二是据〔晋〕裴启《裴子语林》:
杨修字德祖,魏初弘农华阴人也。为曹操主簿。曹公至江南,读《曹娥碑》文,背上别有八字,其辞云:“黄绢幼妇外孙蒜臼。”曹公见之不解,而谓德祖:“卿知之不?”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说。祖曰:“黄绢,色丝,‘绝’字也。幼妇,少女,‘妙’字也。外孙,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辞’字也。谓‘绝妙好辞。’”曹公笑曰:“实如孤意。”俗云:有智无智,校三十里。此之谓也。
裴启之说,与《世说新语》略同。

  •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主要运用了:反衬和烘托的表现手法。杨修是个才高八斗,绝顶聪明的人。杨修能解密碑文和文末曹操感叹自己的才能不如杨修可以看出。1.《魏武尝过曹娥碑下》出自:《绝妙好辞》,2.【原文】: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做“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
  • 世说新语捷吾3翻译
    答: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齑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辤)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
  • 魏武谓修曰:“解不”
    答: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辤)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
  • 绝妙好辞全文
    答: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写好了,同杨修的一模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才能不如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这意思。”原文: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槐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而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人饷魏武一杯酪...
  • 世说新语·捷悟 急求!!!
    答:杨修的答案是这样的:“黄绢,指的是彩色的丝绸,组合成汉字就是(绝)字;幼妇,指的是少女,组合成汉字就是(妙)字;外孙,指的是女儿的儿子,组合成汉字就是(好)字;虀臼,是用来捣碎辛辣之物的器皿,象征着用舌品辛之意,构成一个‘辞’字。谜题说的就是(绝妙好辞)啊”同时,魏武王...
  • 《杨修才思敏捷》古文翻译
    答: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
  • 夜发曹娥堰 译文
    答:”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
  • 节录(捷悟)篇的语译
    答:」答曰:「解。」 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 脩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絻(音问)。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 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臼,受辛木,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魏武亦记之,与脩同,乃叹曰:...
  • 绝妙好辞文言文翻译
    答:这说的是‘绝妙好辞’的意思。”曹操也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杨修是一样的,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3. 绝妙好辞的原文 魏武①尝过②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做“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③”八字。魏武谓④修曰:“卿解不⑤?”答曰:“解。”魏武曰:“...
  • 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
    答:”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 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 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 (注:“辞”是 “辞”的繁体字,“辤”“辞”是异体字),所谓‘绝妙好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