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张文质 978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读后感

您的爱,
太阳一般温暖,
春风一般和煦,
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
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
下最伟大,最高洁。

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
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
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
赞扬老师的名言警句有
太多太多的。然而,这些都是针对我们作为教师这个角色而言的,离
开学校回到家里面对自己的孩子我是作为母亲的角色,
我又要如何教
育自己的孩子呢
?
这个问题对于初为人母的我很是困惑。




在书店,看到了《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本书,我的第一
感觉就是很想读这本书,
是呀,
教师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呢?看完
了这本书受益匪浅。




一、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独立和好奇心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一个
孩子比较完整的人格。

只要做父母的不过度看护,孩子就可能显示
出追求独立的天性。所以,教育孩子要学会放手。有时候

,放手也
是一种爱。
孩子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自由空间
?

父母的过分保护往往
会束缚他们的天性。我们的爱最终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初为人母的我看到这里不得不要自己反省,
孩子在开心的玩的时
候我会随着自己的性子打扰孩子的活动,如,抱过孩子问他

妈妈爱
你,你爱妈妈不?

孩子还在专心的玩自己的游戏,我还是在追问自
己的问题,
直到孩子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才会结束自己的问话。
有时候



孩子拿着一些钳子之类的工具在模仿大人的工作时候,
我会以居高临
下的姿态抢走孩子的工具而不顾哭泣中的孩子,
我的理由只是怕孩子
伤害到自己,
看完书后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孩子高高兴兴的的
在自己的世界中玩耍,
我为什么不在旁边保护她不受到伤害,
而要强
制性的夺走孩子的愉快世界。




以后我一定做到还自由的空间给孩子。
守望孩子是我的责任。

不可以走得太远,
也不可以走得太近。
走得太近了。
他会感到不舒服,
甚至感到受压迫。他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他有了安全感,他安全地
居住在他的大地上。我不可以以

看护

或者



的名义,做干涉她自
由生活的事情。




二、留更多的美好回忆给孩子的童年




张文质在文章中说

我常想,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的童
年有更多美好的记忆,
童年不仅塑造未来,
也是我们不断返回的栖息
地,几乎可以说童年的生命质量就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






我的孩子还很小所以我很幸运在孩子的童年没有到来之前让我
看到了这篇文章,
这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我的孩子的童年留下
更多的美好的回忆。




余岱宗曾说过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按照拉康的说法,
要经过一个

镜像

阶段。这个

镜像

就是一面镜子。儿童从这个镜子里认识自己
是什么样子,
同时,
也从父母、
小伙伴、
教师那儿获得自己到底是


么样子

的信息。




所以我作为母亲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母亲,
我的家庭充满着




民主和谐的氛围,我要和和儿子的关系融洽。偶尔我会想,就算我此
生一无成就,
但我也要为我的孩子缔造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
并且,
以自己的奋斗、
学识与人格,
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心理和文化资源,
就值得自豪,值得欣慰!




三、告诉他健康快乐最重要




张文质在文章中说我深信坚强、
乐观、
善良一定会成为她一生最
大的财富,
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人出世的唯一目的大概就是为了开心。
独自承担之所以能够忍受,
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为她提供了足以让她
开心的事与物。这些事与物就在孩子的身边。孩子走到哪里,哪里就
有令她开心的事与物。




因为健康快乐才应该是人来到世上最根本的理由
.
所以如果我
的孩子成绩平平,但不乏善良、感恩、有孝心、宽容、大度、幽默、
爱好广泛、
善于沟通与交流等品质,
那么仍然认为我的孩子是非常优
秀的。
所以我将来应该在家里营造一种宽松而民主的氛围,
有利于孩
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
我最想感谢的是妈妈的微笑,
是它,
让我快乐度过每一天。

(陈开玖)
,看到孩子的脸我怎么会不笑呢。我会让我的笑脸伴随在
儿子童年的每一天。




张文质说

我总是会坚定、责无旁贷地站在儿子的身后。我常常
想,
1990
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也许就是半个世纪以来最优秀、最
善良、最纯洁的一代,无论多么艰难,我必须为保护这些孩子而尽自
己的一份气力。

我儿子也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所以我也同样会站在

黄克剑,1946年1月出生于陕西虢镇。1969年毕业于新疆军区兵团农学院水利系,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曾任教并从事哲学与文化研究于华中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1993年首度提出生命化的教育。张文质,生命化教育课题的倡导者、研究者,《明日教育论坛》主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执行主编,《慢教育》丛刊主编。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关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与教师的成长。 主要著作有《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教育的十字路口》、《幻想之想——一个教育者的内在冲突》、《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等。主编有全国第一套《生命教育》实验教材、《生命化教育探索丛书》、《生命化教育丛书》、《中国最佳教育随笔》第一、二辑等。 (1)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始终指向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为根本的目的。(2)生命化教育对所有的生命都表现出一种真正的善意,它顺从天命,敬畏自然,并把人看作是所有生命体中的一员。(3)它努力培植对生命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有同情目光、慈悲心肠和大爱境界。(4)生命化教育以成全所有生命的价值为导向,执守教育的真善美的崇高理想,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中。(5)它始终关注生命的差异,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6)生命化教育维护与尊重人的尊严,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文化与信仰的差异,维护与倡导人的自由选择、自主成全的权利。(7)生命化教育始终相信人,始终相信生命的意义,始终相信教育能不断战胜愚昧、粗暴、狭隘、卑俗、走向光明、慈祥、辽阔、和谐,教育以人性的方式,使人最终赢得解放。(8)生命化教育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运思和创意的原点,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智识和灵感的凝结中心,它的成全之道——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开始,从成全每一个生命发展开始,从创造宽松、和谐、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开始,从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始,从改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开始,从改善倾听能力开始,从改善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开始,从改善教学策略开始,从改善对人的敏感、对语言对问题的敏感开始,从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开始……生命化教育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种理念,一种思想,是对人的美好未来的肯定,是我们对这个“充斥着不完美、痛苦和灾难的世界的某种蔑视”,生命化教育使我们成为富有批判精神的建设者,充满了对人成长学问的迷恋。 个人研究张文质:《唇舌的授权》(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张文质:《片面之辞》(中国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张文质、林少敏:《保卫童年》(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张文质:《教育的十字路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肖川、张文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张文质等:《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文质:《幻想之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课题编著张文质、陈荣艺 主编:《守望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张文质 主编:《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文质 主编:《轻风掠过心灵——99个感人的教育故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文质 主编:《生活在痴迷之中——20位教师的生命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文质 主编:《永怀生命的初恋——99个温润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文质 主编:《中国最佳教育随笔》(第一、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文质 主编:《明日教育论坛》(第1~ 辑,截至2008年8月已出版46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张文质 主编:《慢教育》(第一、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肖川、张文质 主编:《生命教育》(实验教材)(人民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文质、肖川、黄旭 主编:《生命化教育探索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张文质 主编:《闽教书香·年度教师》(第一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张文质 主编:《赢在课堂——小学语文名师经典案例》(原子能出版社,2008年)张文质 主编:《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张文质 主编:《教师的爱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张文质 主编:《教育从心灵开始:名师讲述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即将出版的有《听张文质老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我的写作是献给自己的祈祷书》、《我们是怎么开展生命化教育研究的——张文质教育讲演录》(福建教育出版社),主编著作有《活着就是幸福——生命读本》(广西教育出版社)。其多部著、编图书入选“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十大方法,教您教好自己的孩子!
1自身定位:不做老师做朋友
教师在学校要严格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回家后应该立即转变角色,变成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妈妈、开朗爱玩的好爸爸,要做孩子的朋友。
教师在学校是学生的管理者,在学生面前庄重、严肃,在家里仍习惯性地做权威、当老师,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孩子在学校要面对很多老师,会产生一些紧张的情绪,回到家里需要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可是如果你回到家里仍然以教师的面孔出现,孩子的紧张情绪就得不到排解,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就会使孩子的大脑发育、心理发育受到影响。
2拒绝“斯文”:让孩子充满活力
一般来说,教师的生活方式较稳定、且清静。这种生活方式对孩子学习是最有益的,所以教师的孩子“问题生”占的比例很少。但是,这种稳定、规律、清静的生活,对孩子来说也有害处,可能会造成孩子应变能力的缺乏。一旦生活不规律,孩子就难于适应,害怕挑战性的活动和生活,生存能力差。
做教师的家长要避免把孩子的生活搞得太文静、太规律、太清静,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等,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提高机体的运动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也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孩子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实际的困难,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的过程。以免将来真的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吃大亏。
3拓展视野:培养孩子独立人格
教师人际交往的圈子小,普遍单纯且不善交际。这种生存环境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无大碍,但对教师的子女而言,尤其是对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子女,会有很大的制约。父母人脉资源的困乏,社会活动内容少,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视野也会相对窄小。
教师要改变这种状态,一定从自身做起,要关注时代的走向,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了解现实的不同层面,培养孩子对社会的感知力。带孩子外出走动,增强孩子的阅历,鼓励孩子多跟不同层面的人交往,敢于在陌生的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主张。可以创造各种条件拓展孩子的视野,带孩子郊游、上兴趣班、去福利院做义工,专注地研究某种动植物,到大街小巷寻找城市发展的足迹等等,这些有益的活动,只要鼓励孩子坚持做一两样,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孩子处世的情怀,会增强孩子主动跟人交流的愿望,提高孩子感受实践之美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4切莫包办:引导孩子认识自我
虽然教师的交际圈子小,但在教育口是有人脉的,所以社会上“上学难”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就不存在了。但就孩子是否应该在自己教书的学校上学的问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教育专家建议最好别把孩子放在自己教书的学校。孩子在自己教书的学校,势必得到同事的照顾,孩子各方面都会顺风顺水,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
教师千万别自以为是,总给自己孩子包办、设计前程。教师能帮孩子认识自我,然后实现自我,但是千万不要认为,按你的计划做,孩子就能塑造成你心目中的样子,毕竟孩子不是机器。
5立足现实:教好社会这本大书
教师家庭的道德氛围普遍比较好,孩子容易养成好品德,但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容易被教师误认为是品德问题。教师习惯以听话、乖巧做为衡量学生德养的一条重要尺规,把不听教、言行不合常规的孩子视作后进生。长期的职业习性,使得大多数教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差或坏的学生,甚至有时会把差生的缺点投射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教师不必太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变坏,问题在于你们应该注意孩子会不会变得太窝囊、受欺负,一定要教孩子用什么方法保护好自己。要让孩子了解社会,要懂什么是坏事、谁是坏人。千万别把孩子关在一个“无菌的隔音箱里”,否则当孩子走向社会,就会发现社会中有太多“勾心斗角”“骗局”,那个时候他会非常苦恼,弄不好会崩溃。
6角色转换:把不愉快留在家门外
很多人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备课,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批改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教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学生的思想十分复杂、人数众多,不快乐的问题很容易被带回家,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在走进家门之前,要告诫自己:不要把不愉快的事情带回家,我一回到家要立即变换角色,要使家庭变得温馨、和谐,这样暗示自己以后再推门进去。教师在学校就把工作的事情装在脑子里,在家就把家里的事情装在脑子里,这是一种思想习惯或心理习惯,养成这样的习惯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有必要的。
7合理期待:儿女非圣贤孰能完美?
教师在学校会经常和优秀的孩子打交道,有时就会有意无意去赞美优秀的孩子。如果回到家,把优秀的孩子自己有问题的孩子对照,大多数孩子是不接受的。
作为教师角色的家长,在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注意一些策略:不能对照太多,否则会让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或反抗心理。可以让那些优秀的孩子到家里去玩或跟自己的孩子交朋友,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孩子,而明显的好赖的对照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正如教育家孔子所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还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但是,我们对待自己的子女应该承认他们目前的现实,对他们的期望值不能太高,不能给子女过多的学习压力,也不能将自己的子女和班级中的最好的学生相比较,因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所以,我们用一颗正常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子女,在孩子成绩下降后,不能有过多的指责,而应该更多地帮助他找出原因,帮助他们掌握解题的方法。
8平和态度:给孩子十二分的耐心
教师往往都有一种职业病,面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百问不烦,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学生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你作为教师的职责所在;一旦回到家里,面对自己孩子问的问题,往往不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话。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回到家里,你就是妈妈、爸爸而不是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角色转换之后,你就会有一种平和的态度,孩子有问题我要帮他解决,留足够的时间去跟孩子交流、沟通,以朋友的身份来倾听或解决孩子的问题。
9榜样作用:热爱知识注重再教育
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已经学习掌握了较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有时想不到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甚至于大批一线教师丧失了对新知识的感知力,普遍陷在繁琐、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这类教师的落后观念和陈旧的教学策略,也会相应地带到家里,造成孩子人格、个性成长上的缺憾。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倘若整日跟知识打交道的父母其实并不热爱知识,孩子的潜意识里也不会由衷地尊重知识。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教学中获得好的成果,才能在家里创造一份和谐,很好地维系亲子关系。孩子无论在哪一个成长阶段,父母都能以一个真正的教师的高度跟孩子沟通,那么,无论多么平凡的孩子都会脱颖而出。
10从心开始:沟通交流产生美
教师每天在学校要上课、要跟学生交流,说了太多的话,回家后就什么话都不想说了。这确实是一个职业性的问题。作为教师角色的家长在了解了这个现象之后,就应该主动跟孩子平等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密切亲子关系,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解决,每天发现一点解决一点,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开始变得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