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母乳乳糖不耐受表现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喝母乳什么是乳糖不耐受?常见的症状有哪些?婴儿的乳糖不耐受是什么原因?怎样预防和解决?

乳糖不耐受五大原因
乳糖是奶类含有的一种糖类,在小肠中必须经乳糖酶的水解变为两个单糖,即葡萄糖和乳糖后才能被吸收。乳糖酶缺乏的人,在食入奶或奶制品后,奶中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体积增加,肠排空加快,使乳糖很快排到大肠并在大肠吸收水分,受细菌的作用发酵产气,轻者症状不明显,较重者可出现腹胀、肠鸣、排气、腹痛、腹泻等症状。医生们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症。具体来说有以下五大原因。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这一类型很少见
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由于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发病率与年龄和种族有关,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
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机体疾病康复可后恢复正常
4、对于小儿来说,秋季多发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会引起肠胃功能的暂时低下,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持续饮奶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5、大剂量服务头胞类、内酰胺类抗菌素后也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1. 配合谷物同吃。一般来讲,乳糖不耐受者空腹喝奶会有较重症状,但混合膳食时,牛奶的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和机械运动的增加,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或吃奶时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感觉。如果喝奶粉,加入一些麦片同吃也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有些奶粉在加工中一般经高温和加压,又加入了蔗糖和其他添加剂如乳糖酶或乳酸菌等,乳糖得到部分分解和稀释,人体也较容易吸收和利用。而且冲调奶粉中乳糖的含量也易于控制,更加适用于这样特定人群。
  2. 少量多次。每一个乳糖不耐受者表现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喝一杯(含12克乳糖左右)奶就肚涨、腹泻;有的人喝了半杯就有反应。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对牛奶还可以耐受。所以,如果一杯奶分成两次喝,或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可以化解或完全不发生任何症状。
  3. 喝酸奶。 酸奶是加入一定乳酸菌后经发酵生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的20-30%的乳糖分解成乳酸,蛋白质和脂肪也分解成为小的组成,钙铁锌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也从大的分子中解离出来,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对饮用牛奶后常有腹涨腹鸣,甚至腹泻者的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最为适宜。
  4. 加一片乳糖酶或含乳糖酶的奶粉。发生乳糖不耐受是因为机体缺少乳糖酶,如果喝奶时,吃一片乳糖酶就会容易预防不舒服症状,因为外援性乳糖酶也可以提高乳糖消化和吸收。试验证明,乳糖不耐受的妇女喝一杯牛奶加一片乳糖酶,可以减少不耐受症状,以前的感觉完全改变。现在市场上已有含乳糖酶的奶粉,可以试试。

妈咪投入地享受着哺乳宝贝的幸福感觉,可是宝贝却拉起了稀稀的大便,像水一样?是不是腹泻了?难道是妈咪的母乳有问题吗?还好,医生告诉妈咪不用担心,这是由于宝贝体内缺乏乳糖酶而对母乳中的乳糖不能消化所致的,是宝贝对乳糖不耐受。妈咪又问了,为什么宝贝会乳糖不耐受呢?还能吃母乳吗?

宝贝为什么会发生乳糖不耐受?

乳糖是乳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也是奶类中特有的糖。乳糖酶则是人体消化乳糖所必需的酶。由于乳糖是一种双糖,分子比较大,要在小肠中经乳糖酶水解消化成较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穿过肠壁进入血管中被吸收。
但由于有些宝贝体内的小肠黏膜无法产生足够的乳糖酶,乳糖从小肠直接转运到大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乳糖被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和有机酸,导致宝贝在食入乳糖大约半小时~2小时内会出现腹胀、肠鸣、腹痛、呕吐甚至腹泻等症状。其严重程度与个人体质及吃进乳糖量的多少有关。除先天体质外,胃肠道的疾病(如:肠胃切除、肠胃炎)也可能引起乳糖酶缺乏,造成乳糖不耐受。
还有一次性喝奶量过多,或空腹喝奶,都有可能诱发乳糖不耐症。


宝贝乳糖不耐受的类型?

类型一: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特点
是指从宝贝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判断方法:无论饮用母乳、牛乳,均可导致明显的腹泻,停止喂乳或代之以米汤类食物喂养,腹泻消失,即为先天性乳糖缺失或低下。

●表现
对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贝,由于小宝贝的大肠清除能力比年长儿和成人差,所以吃了母乳后由于乳糖酶缺乏造成的腹泻效果更为明显。典型的粪便是水样便,每天4~6次,常在喂奶后即排便,可能有奶块、泡沫、酸臭味,但大便常规检查却常常是阴性。也可表现为生后不久即腹泻,可持续数周到数月。但宝贝除腹泻外,无其他异常情况,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按正常速率增加,无脱水表现,这即是常常说的“生理性腹泻”。
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在宝贝出生后的最初几周里很常见,有时会持续几个月,但不需治疗。只要宝贝的体重在持续增加,他的身体就没有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添加辅食后,这个问题也会逐渐自然消失。如果是母乳喂养,建议妈咪尽量让宝贝将一侧乳房吸空后,再换另一侧乳房,以保证宝贝能够喝到富含脂肪的后段奶,有助于缓解宝贝的腹泻。
Tips:
需要提醒的是,妈咪在护理这样的宝贝时需要及时给宝贝换尿布和清洗臀部,否则会引起尿布疹,甚至局部感染。因此,每次给宝贝换尿布时,都应先清洗臀部,并用消毒油膏涂抹,以保护局部皮肤。
类型二:原发性乳糖酶缺乏

●特点
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发病率与年龄、种族有关。在所有乳糖不耐受的类型中,成人乳糖酶的缺乏是最为普遍的一种。

●表现
宝贝从出生起即以母乳为唯一的食物来源,这是因为小宝贝肠道中的淀粉酶是不足的,无法分解食物中的淀粉,无法消化吸收除了母乳以外的食物。等到小宝贝渐渐长大后,开始加入了副食品如一些水果泥、米麦粉、马铃薯泥……直至逐步断奶。在中国的传统饮食中,奶制品并不是主要食物。自从断奶以后,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渐长,乳制品摄取量通常也逐渐下降,导致乳糖酶的耐受性逐步下降。所以很多人在长大后就会出现乳糖不耐症。
在宝贝产生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时,若因他会产生不适而不喝牛奶,又未提供替代品,可能会造成宝贝钙质、维生素D、维生素B2、蛋白质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所以,为了宝贝的健康,妈咪应该在宝贝小时就培养他每天喝奶的习惯,把喝奶作为与吃饭、吃菜同等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类型三: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特点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严重的营养不良等。机体疾病康复后,乳糖酶缺乏可能会持续存在,或逐渐恢复正常。

●表现
对于小宝贝来说,秋季腹泻、细菌性腹泻会引起肠胃功能的暂时低下,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此时持续饮奶则会引起宝贝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另外,宝贝在接受了大剂量头胞类抗菌素治疗后也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这是因为抗生素破坏了消化道的内膜,使之在几天或数周内无法正常生成足够的乳糖酶。这种情况下,妈咪可以咨询医生是否暂时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代替母乳,甚至给宝贝停奶一段时间,直到他康复为止。

乳糖不耐受的宝贝怎么吃?

乳糖不耐受除引起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外,还可造成营养吸收不良,造成铁缺乏和锌缺乏,影响脑发育。所以,即使知道宝贝乳糖不耐受,妈咪也一定要想办法让宝贝战胜困难,降低乳糖酶缺乏造成的损失。总的来说,只要把握少量多次及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的原则,就可减少对乳糖耐受不良的发生,并经训练而增加对乳糖的耐受性。

●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

可减轻或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即使乳糖酶缺乏的宝贝,也可耐受少量乳类(120~240毫升),不会出现不耐受的症状。
所以,妈咪给宝贝哺乳,也可采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过250毫升为宜。同时还要限制一天中摄入乳糖总量,一般乳糖限量为12克。总之,只要妈咪每次哺乳时能掌握合理的间隔时间和每日摄入奶的总量,就可避免宝贝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每天多喝几次,仍可达到建议的奶量。久而久之,宝贝逐步适应即可减轻乳糖不耐受的反应,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出现。

●加一片乳糖酶或食用不含乳糖的奶粉

外援性的乳糖酶也可以提高乳糖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如果新生宝贝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妈咪可将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加入一片乳糖酶(药店有售),再用奶瓶喂宝贝。

如果宝贝乳糖不耐受,也可为宝贝选择针对乳糖不耐受宝贝专用的配方奶粉。此配方不含乳糖,适合天生缺乏乳糖酶或慢性腹泻导致肠黏膜表层乳糖酶流失的宝贝。宝贝拉肚子时可停用原配方奶粉,直接换成此种配方。需要注意的是,腹泻奶粉不宜长期食用,当腹泻情况好转,应渐进式慢慢替换回原婴儿配方奶粉。

乳糖不耐受导致的生理性腹泻与普通腹泻的区别?

宝贝生理性腹泻与腹泻病有着本质的不同。生理性腹泻在生后不久出现,多见于过敏体质、常有湿疹的宝贝,其特点是大便次数增多,一日可达4~5次,稀黄或绿色稀便。但食欲好,不伴呕吐、无发热,体重增加不受影响。
而普通腹泻则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症候群,以腹泻、呕吐为主,重者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由病原微生物直接引起腹泻称为肠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多见于秋冬季;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见于夏季。另外,腹泻也可由于气候、体质、饮食不当及肠外感染等因素引起。

腹泻,大便黄色或青绿色蛋花汤洋或稀糊状,夹有奶块,多有泡沫,酸臭味,每日甚至10余次。以及腹胀、嗳气、恶心、腹痛、肠绞痛等消化道症状。患儿常常排便前哭闹,排便后好转;由于肠内胀气,食奶后无明显诱因哭闹不安;时有肛门潮红,甚至顽固性尿布皮炎。婴儿乳糖不耐受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约占婴儿腹泻的46%一70%。乳糖酶数量或活性低下导致乳糖酶缺乏是引起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原因。

乳糖酶缺乏按照病因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患儿可在生后第一次食奶后即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易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
2 发育性乳糖酶缺乏 此型又称相对乳糖酶缺乏症,多见于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喂养过程中极易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和排便异常,它可能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之一。多为暂时性,随着日龄增加肠道发育成熟,乳糖酶活性会逐渐增加。
3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指继发于各种累及小肠黏膜的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后出现的暂时性乳糖酶缺乏,如胃肠道感染、手术损伤、慢性及迁延性腹泻、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免疫缺陷及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受损,导致继发性LD。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婴幼儿更容易出现。
4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 也称作成人型乳糖酶缺乏、乳糖酶非持续临床最常见。断奶后乳糖酶活性下降,出现乳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受。乳糖酶基因表达下调在2岁幼儿即可检测出。全球大约70%人类乳糖酶活性持续至2~12岁。

检查方法
尿半乳糖的测定。因其具有无创、简单、易接受等特点,是测定乳糖不耐受的最优方法,也更适用于婴幼儿。
治疗办法
1、药物治疗补充外源性乳糖酶,是当前治疗乳糖不耐受的理想方法,疗效肯定而没有不良反应。
2、补充益生菌主要包括一组乳酸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以及其他如肠球菌、拟杆菌中的某些菌株,是以活菌形式提供补充,通过促进肠道微生物平衡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
3、更换无乳糖奶粉对于小宝宝来说,母乳以及配方粉中都含乳糖,不利于宝宝的疾病恢复,所以必要时需要更换无乳糖奶粉

  • 宝宝乳糖不耐受有哪些症状 宝宝知道
    答:乳糖不耐受综合征患儿由于体内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乳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临床常表现为婴儿吃了母乳或牛乳后出现腹泻,由于长期腹泻不仅直接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造成免疫力低下引发反复感染,对于这种患特除疾病的患儿也应该暂停母乳或其他奶制品的喂养,应改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或大豆配方奶。乳糖...
  • 婴儿不耐乳糖的判断方法
    答:可以从孩子身体所表现出的症状来判断,当孩子吃完母乳或者牛奶之后,如果表现出腹泻、哭闹以及呕吐的现象,则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医院确诊可以到医院通过规范的检查进行确诊,如大便常规检查、尿乳糖酶试验以及氢呼气试验等检查进行确诊。口服乳糖酶婴儿不耐受乳糖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不能够完全分解以及消化,可以...
  • 宝宝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答: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宝宝长期拒奶、吐奶,并且有无法安抚的哭闹,很可能是宝宝有乳糖不耐受。0-6个月的宝宝极易出现的症状,主要原因是宝宝肠道发育不完全,无法生成足够的乳糖酶。喂养建议建议喂养时给宝宝添加乳糖酶,帮助分解母乳或乳品中的乳糖,同时培养宝宝自主消化和分解乳糖的能力。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
  • 母乳会乳糖不耐受吗?
    答: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状是宝宝吃母乳后会大便次数突然增加,通常尿不湿上有少量粪便。大多数大便呈黄色或绿松石色,糊便,酸臭,还有泡沫,还会有少许的奶瓣。少数婴儿有腹胀,并有不同程度的哭闹和躁动,偶有肠绞痛。可以通过大便常规检查阴性来查看。裸乳糖不耐受的影响乳糖不耐受对于宝宝来说,会有...
  • 乳糖不耐受的成因和表现
    答:乳糖是乳制品(包括母乳)中主要的糖类物质,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被人体吸收。缺少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不够的宝宝,如果通过母乳或配方奶摄入大量乳糖,就会因为无法正常代谢乳糖因此腹泻、胀气、腹痛、大便酸臭、泡沫便等大便异常情况。婴儿乳糖不耐受症状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在奶粉方面,可以根据乳糖不耐受的程度,...
  • 宝宝乳糖不耐受:如何判断?
    答:这是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状之一。哭闹不安、食欲不振除了腹泻,宝宝还可能出现哭闹不安、食欲不振、呕吐、腹胀等症状。这些症状长期影响生长发育,家长要警惕乳糖不耐受。及时就医确诊一旦怀疑宝宝有乳糖不耐受,请立刻带宝宝去医院儿科检查。通过大便常规化验、粪便酸性试验等明确诊断。宝宝需减少母乳和普通牛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