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开仓济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1
名篇品读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①无贿赂!案②无留牍③。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④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wéi县,值⑤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⑥,我任⑦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①室:家。②案:桌子。③无留牍(dú):没有没办完的公事。④至:至于。⑤值,遇到。⑥谴:谴责,责备。⑦任:承担责任。

【古为今用】从文中郑板桥不受贿略、爱与文人喝酒吟诗、从不拖欠公文、遇饥荒时果断开仓救民,反映出郑板桥是一个关心百姓、爱民如子、平易近人、受民爱戴、敢于负责、清正廉明、才识渊博、谦虚、处理公务果断的良官。

一试身手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1)室/无贿赂

(2)若/辗转申报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以画竹、兰为长(长:擅长)

(2)公之余辊与文士畅饮咏诗(参考答案辄:就。个人觉得这里译为“总是”。)

(3)或阻之(或:有人)

(4)民岂得活乎(救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的百姓沿途送他。

4.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郑板桥是一个关心别人、平易近人、受人爱戴、敢于负责、谦虚、才识渊博、果断的人。

国学在线

“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清康照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一带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也指:金农、郑燮(郑板桥)、黄慎、李鳝(一作)、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至于有人提到的其他画家,如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作定数,也可看作约数。这些书画家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然而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他们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

【译文】郑燮(xiè),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画竹和兰是他的长处。他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他)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诵诗,甚至于有人都忘了他是当官的人。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做官,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能活命?(要是)上边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于是郑板桥)立即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上万人得以活命。(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的百姓沿途送他。

  • 郑板桥开仓济民——一个伟大的行动
    答:另外,开仓济民的行动还需要很多民众的积极配合。他把这个消息传播到各个城镇和村庄,呼吁人们互相帮助,共渡难关。很快,很多人自愿加入这个行动,帮助他把安全制品运到灾区。最终,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奖励,数以万计的人得到了生命的拯救。郑板桥开仓济民的行动,虽然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但它的意义却是永恒的...
  • 郑板桥开仓济民
    答:郑板桥热心奉献、开仓济人的行为,不但带动了全国范围内大批慈善家对困苦百姓施以援手,而且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上划下了一道永恒的光辉。郑板桥开仓济民的行动给我们启示:任何人都有资格和可能去支持社区的发展,需要无限的耐力、韧性、创造性,需要摆脱价值观、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实现多元文化的完全...
  • 郑板桥开仓济民的译文
    答: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正逢上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郑板桥立即发米给老百姓,救活了...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
  • 郑板桥开仓济民,古文翻译,文言文
    答: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文中形象:从文中郑板桥不受贿赂、爱与文人喝酒吟诗、从不拖欠公文、遇饥荒时果断开仓救民...
  • 郑板桥开仓济民翻译(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先驱者)
    答:郑板桥年轻时曾经在家乡绍兴做过官员,但是他很快就辞职了。之后,他开始游历各地,结交了很多文化名人。他曾经到过北京、南京、杭州、苏州等地。他的文化造诣很深,广泛涉猎各个领域。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经在浙江嘉兴开仓济民,为当地百姓提供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出于对百姓的关爱。他...
  • 郑板桥做官时的故事
    答: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4、郑板桥开仓济民 大学士高斌...
  • 郑板桥开仓济民讲的是什么意思?
    答: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相互吃。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使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郑板桥是一个:不媚权贵,体恤百姓...
  • 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是几年级的文言文
    答:七年级。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是七年级的文言文,清代知名画家郑板桥先生,任潍县县官时,恰逢大荒,百姓饿至欲人吃人地步。郑县令下令开仓济民,缓解了当时的饥荒。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答案及翻译
    答:1. 郑板桥开仓济民 阅读答案 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