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各村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一、迁西各村历史(下),能找到你们那吗

迁西县,因位于迁安市之西而得名,迁安为县级市,所以有迁安县和迁安市两种名称。

迁西县春秋时为山戎国地,战国时属燕国,秦属辽西郡令支县。汉属幽州辽西郡,为令支县地,西北部兼有徐无县地。

三国魏省令支县,遂属辽西郡肥如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3年)令支城并入阳乐县,仍属辽西郡。北齐省辽西郡入北平郡,省阳乐县入新昌县,遂为肥如、新昌二县地,属北平郡。隋开皇六年(536年)省肥如县入新昌县,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卢龙县,遂属北平郡卢龙县。唐仍为卢龙县地,属河北道平州。

辽代辽太祖以定州安喜(今定州市)俘户置安喜县(属平州辽兴军),并于今滦阳置滦河县(属中京道泽州,设汉儿馆),遂分属安喜、滦河二县。金初省滦河县入神山县,安喜改迁安县。

承安二年(1197年),升汉儿馆为滦阳县(治今汉儿庄),泰和四年(1204年)滦阳县亦省入神山县。元分属迁安、惠州,初于滦阳县故城置惠州,并省神山县入惠州。

明洪武初(1368年)惠州省入迁安县,属京师永平府。清属永平府,为迁安县地。

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为迁安县地;次年改属津海道,为迁安县地;十七年(1928年)属河北省迁安县。二十二年(1933年)被日军侵占,后属伪"冀东防共自治 *** "。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为晋察冀边区冀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开始建立革命政权。兴城、滦河以北地区建立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兴城、滦河以南地区建立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此二县在1943年7月前属晋察冀边区冀东专区,后改属冀热边区第二专区。

1945年丰滦迁县改属冀热辽区十五专区。同年秋日本投降,曾成立迁北县,仅二十天又改为迁西办事处。1946年建迁西县(县佐),属冀东区十二专区。

1947年正式建立迁西县,因位于迁安县之西,故名。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 *** 成立,迁西县(驻兴城)划归河北省,属唐山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西县仍属河北省唐山专区。

1959年12月20日撤销迁西县,并入遵化、迁安二县。1961年7月9日以原辖区恢复迁西县,仍属唐山专区。

1970年唐山专区改称唐山地区,迁西县属之。

1983年5月5日撤销唐山地区,迁西县划归唐山市管辖。

二、迁西各村历史(下),能找到你们那吗

迁西县,因位于迁安市之西而得名,迁安为县级市,所以有迁安县和迁安市两种名称。

迁西县春秋时为山戎国地,战国时属燕国,秦属辽西郡令支县。汉属幽州辽西郡,为令支县地,西北部兼有徐无县地。

三国魏省令支县,遂属辽西郡肥如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3年)令支城并入阳乐县,仍属辽西郡。

北齐省辽西郡入北平郡,省阳乐县入新昌县,遂为肥如、新昌二县地,属北平郡。隋开皇六年(536年)省肥如县入新昌县,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卢龙县,遂属北平郡卢龙县。

唐仍为卢龙县地,属河北道平州。辽代辽太祖以定州安喜(今定州市)俘户置安喜县(属平州辽兴军),并于今滦阳置滦河县(属中京道泽州,设汉儿馆),遂分属安喜、滦河二县。

金初省滦河县入神山县,安喜改迁安县。承安二年(1197年),升汉儿馆为滦阳县(治今汉儿庄),泰和四年(1204年)滦阳县亦省入神山县。

元分属迁安、惠州,初于滦阳县故城置惠州,并省神山县入惠州。明洪武初(1368年)惠州省入迁安县,属京师永平府。

清属永平府,为迁安县地。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为迁安县地;次年改属津海道,为迁安县地;十七年(1928年)属河北省迁安县。

二十二年(1933年)被日军侵占,后属伪"冀东防共自治 ***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为晋察冀边区冀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开始建立革命政权。

兴城、滦河以北地区建立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兴城、滦河以南地区建立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

此二县在1943年7月前属晋察冀边区冀东专区,后改属冀热边区第二专区。1945年丰滦迁县改属冀热辽区十五专区。

同年秋日本投降,曾成立迁北县,仅二十天又改为迁西办事处。1946年建迁西县(县佐),属冀东区十二专区。

1947年正式建立迁西县,因位于迁安县之西,故名。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 *** 成立,迁西县(驻兴城)划归河北省,属唐山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西县仍属河北省唐山专区。1959年12月20日撤销迁西县,并入遵化、迁安二县。

1961年7月9日以原辖区恢复迁西县,仍属唐山专区。1970年唐山专区改称唐山地区,迁西县属之。

1983年5月5日撤销唐山地区,迁西县划归唐山市管辖。

三、迁西县上洪寨村古代典故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四、请介绍一下迁西县的历史,谢谢

迁西县建于 1946 年,因析迁安西部置县而得名。

从境内西寨、东寨、沙岭子、沙岭沟等地古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证明,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商朝,县地属孤竹国(分封的诸侯国),古孤竹城在今卢龙县城南12公里处。

西周,仍属孤竹国。 春秋,属令支国地,为山戎(少数民族)属国。

令支城在今迁安县城西, 公元664年被齐国所灭。 并入燕国。

战国,仍属燕国地。 秦并六国,实行郡县制,分国为三十六郡,今县地属辽西郡令支县。

西汉、东汉、三国时期,今县地大部分属幽州辽西郡令支县,西北部汉庄一带属幽州右北平郡徐无县(县城在今遵化县)。 西晋初,右北平郡改为北平郡。

令支县被鲜卑族(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占领。 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

令支县并入阳乐县(县城在今抚宁县西),属平州辽西郡,辖今迁西大部分地区,今县西北部属幽州渔阳郡徐无县。 北齐,废辽西郡入北平郡,县地归入肥如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北)。

隋开皇六年(586年),废肥如县,将今迁西、迁安一带又归入新昌县(县城在今卢龙县)。 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卢龙县,县地属北平郡卢龙县。

唐代,今迁西地属河北道平州卢龙县。 五代十国,今迁西地被契丹占领。

辽代,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年,辽国占领迁安、迁西一带,把从定州安喜县(今定县)俘获的人口安置在这一带,仍名为安喜县(故城在迁安县城东北10公里),属南京道平州。 并于境内置滦河县(故城在今滦阳),辖今迁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中京道泽州。

金章宗四年(1129)年废滦河县入神山县(县城在今平泉县南),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属神山县,隶属北京路大定府。 金灭辽后,疆域南抵淮河。

为了避免与定州安喜县重名,于大定七年(1167年)下令将此安喜县改为迁安县。含义为:这里的居民迁自定州安喜县。

县城同时移于今址,属中都路平州。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

金承安二年(1197年),在神山县南部置滦阳县(故城在今汉儿庄),辖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北京路大定府。 泰和四年(1204年),滦阳县又并入神山县,仍属北京路大定府。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并迁安县入卢龙县后复置迁安县。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隶属中书省永平路。

元初废滦阳县,于滦阳县故城(今汉儿庄)置惠州,并神山县入惠州。 今迁西境内东至太平寨,西至遵化县界,南至夹河,北至喜峰口,大部地区皆为惠州地,属辽阳行省大宁路。

明洪武初(1368年),惠州并入迁安县,属京师永平府。今迁西县地属迁安县。

不久,长城以外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占据。 清代,迁安县属直隶省永平府,长城以外部分地区属迁安县。

民国2年(1913年),载府州,一律称县,迁安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渤海道改为津海道。 疆域与清代相同。

民国17年(1928)年6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改为省、县两级制。迁安县直隶于河北省。

民国19年(1930年),析出遵化、迁安等县的长城以外地区建兴隆县。 又析出抚宁、迁安二县的长城以外地区置都山设治局(1933年改建为青龙县)。

五、迁西县上洪寨村古代典故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六、迁西县三屯营镇在历史上有何重大事件

唐山三屯营古城与蓟镇总兵府 2005-09-30 18:29 唐山商务编辑部 三屯营因明代初期有三百屯田军户而得名,原名“三屯忠义卫”。

明天顺二年(1485年),蓟镇总兵府胡镛群修筑城池并将蓟镇府从寺子谷迁至三屯营。万历二年至五年(1574-1577年),民族英雄戚继光重建了三屯营城。

三屯营城墙高3丈,周围3。5公里,设3个正门,南景忠、东宾日、西巩京门;两个便门,小东门,小西门。

城上建有5座角楼、9座敌台和2处水关;城北无门,城台上建有紫极宫,极为壮丽;蓟镇镇府雄居正中,钟鼓二楼巍然屹立。据戚继光亲撰《重建三屯营镇府记》载:新镇府前门外达通衢,两侧各有次门,门前有高大影壁,府前东西两侧各有桓表,其间为广场,场中可容千马。

次门内,有车候厢房和钲鼓亭台。入仪门,有甬道直通大堂。

堂列五楹,衡高台广,台下可容数千人。大堂之后有层楼,楼后为牙舍;大堂之左为一般官吏居住之地;牙舍之右为图书府,其前斋有亭池,斋右为习射之区。

整个镇府雄伟壮观、装饰华丽,为明代典型的府衙建筑。 自1458年至明末近200年间有75任蓟镇总兵府镇守于此。

据史料记载,戚继光初任蓟镇总兵时,兵不善战的状况使他一筹莫展,于是三千戚家军便连夜从外地赶至三屯营。经戚家军严格训练,北方兵将亦骁勇善战,锐不可当。

戚继光在此镇守18年,有三大功绩:修长城,练精兵,建景忠。 镇守期间边寨多年安宁,是中国古代守关将士中最杰出的将领。

清代顺治初年仍在此地设总兵官。顺治四年裁总兵,改设蓟协三屯营副将。

清代末年镇府建筑尚较完整。抗日战争后,府内建筑大部被拆毁。

1947年 *** 飞机轰炸三屯营,蓟镇府大堂全部被炸毁。府内现遗存戚继光撰文的《三屯营镇府记》,以及《戚公保功德碑》、《立公边政记》、《巩京门》、《创建旗 》等五件碑刻及门前的一双石狮。

三屯营镇总兵府,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有关民族英雄戚继光统领军务、戍边御敌的府衙,它对于研究明代军事历史和府衙建筑格局,弘扬民族正气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深远意义。 。

七、迁西县渔户寨乡东水峪村有知道的朋友给详细介绍一下有关的历史、

东水峪村位于迁西县北部,东水峪村有2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

该村四面环山,被海600米以上的山包围着,从横交错的山谷中长满了松树,低矮的灌木丛人员行走非常困难。进出东水峪村的唯一道路就是顺山势而流的蜿蜒曲折的河沟的岸边小路,现在仍按原来小路的走向通过加宽已铺上了水泥路,中巴车可直通村中,现在东水峪人去县城或外地办事在本村就可坐中巴了。

东水峪村距村外公里约6公里,在村外的公路上如果不看路标很难发现沟里面还有个偌大的村庄,沟门口两山几乎相抱,进村的路被上百甚至几百年的板栗树遮掩,人们或车辆从树底下穿行而过。进村的路非常隐蔽。

鉴于东水峪村的特殊地理位置,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东根据地司令部就设在这个村,当时中央派往冀东抗日领导人李运昌就担任该司令部的司令。 未了隐蔽安全起见司令部把东水峪村化名为“小天京”。

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地区的战斗部署、军事情报、组织调动、人事安排等各项指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东水峪村乃至村民在当时为抗日战争是流过血流过汗的;是众人皆知,首屈一指的;在抗日战争的功德碑上是有着他们重彩一笔的。

现在东水峪的山没变,水没变,抗日根据地的传统没有变。唯独变化的是:生活水平提高了;钱包鼓了;穿着像城里人了;住的像别墅了;筷子头不是糊的了;出门不是I I号了;看小病不用出村了;电灯电话更不用说了;就连老头老太太也跟时髦在网上找异性聊天了。

来吧,朋友,东水峪村是您旅游休闲的还地方,看看这里的山,戏戏这里的水,尝尝这里的板栗、安梨,睡睡这里的农家炕,望望满山遍野的铁矿。

。一定让您流连忘返!。



  • 中国板栗之乡的迁西板栗历史
    答:1957年,迁西县板栗发展到9.5万亩,年产板栗412.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近l倍。60年代初期,全县加快建设板栗基地,到1965年,全县板栗发展到13万亩、158万株,年产板栗750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4倍。1967年夏季遭受一场严重的风灾,毁伤栗树2万多株,当年产板栗560万公斤。70年代初由于暴雨、修...
  • 迁西大印叫什么
    答:大印镇。迁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迁西地名的来历大致是以下几种情况:1.因山命名。2.因谷命名。3.因水命名。4.因地理特征命名。5.因姓氏命名。6.因草木物产命名。7.因地理位置命名。8.因路命名。9.因历史传说故事命名。10.以吉祥字眼命名。11.因人工建筑物命名。12.以古代关口和营城命名。
  • 迁西运动迁西期
    答:在古太古代的漫长历史中,我们来到了迁西构造期,也被称为迁西期,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为3600-3200百万年。这个特殊的地质阶段在中国,特别是今天的河北迁西县和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事件被命名为迁西运动,同时在内蒙古也有其别称——兴和运动。迁西期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地质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
  • 唐山迁西凤凰山景区简介唐山迁西凤凰山景区介绍
    答:唐山迁西凤凰山景区简介景区以迁西地域民俗文化为中心,以唐王东征的历史故事为特色,以佛教文化为亮点与前期吸引物,通过配套完善的自然观光,康养度假、民俗体验、山地运动、休闲娱乐等旅游产品体系,实现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康养度假三大旅游功能,最终打造成为全天候全季节游览,全年龄段服务的综合性山地旅游...
  • 河北迁西县属于哪个市
    答:从历史角度来看,迁西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这里曾是古代多个朝代的边关重地,也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在漫长的岁月中,迁西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无数令人瞩目的历史和文化成就。如今,迁西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充满活力的地方。它的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建设日新月...
  • 迁西板栗的栽培历史
    答:迁西板栗栽培源远流长,《诗经》、《战国策》、《左传》、《论语》、《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书都有记载。《诗经》有“树之榛栗”的诗句。《战国策》记载,苏秦游说燕文侯时说: “燕国……南有碑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汉代的《史记·...
  • 迁西运动迁西运动
    答:在冀东地区,迁西运动的表现尤为显著。这里,强烈的构造变形席卷了整个区域,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成为了主导,而钠质花岗岩的岩浆活动也不容忽视。这些地质事件展示了该地区的复杂构造历史。在华北和东北南部的太古宙地区,特别是麻粒岩—片麻岩带,迁西运动留下了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地质遗迹。这...
  • 迁西县房管营村的来历?
    答:要知道某个地方的来历,尤其是某个村,比如你说的迁西县房管营村,它都有个历史传说,这在当地民间都流传着。但是,你要想知道这个村的准确来历,建议你去迁西县地方志办公室具体咨询,那里会有详细记载。
  • 河北省迁西县是哪个市
    答:迁西县还是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境内有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景忠山、青山关、喜峰口等。迁西县名来源于迁西县境位于迁安、滦县以西,故名迁西。建县时因滦河纵贯全境,曾定名滦西县,后国务院根据冀东区的请求,将滦西县改为迁西县。迁西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古代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也是...
  • 迁西自驾一日游最佳景点
    答:4、五虎山景区 五虎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东部,距迁西县城18公里。原是康熙冬季狩猎的皇家猎场,现在是一处集休闲度假,山林探幽,拓展训练于一体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区。5、喜峰口 喜峰口位于唐山市北部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