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人文地理 | 彝族:传承来自远古的精神之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5-23
火,是彝家永不熄灭的希望所在。彝族有一句谚语,表示人生在世离不开火,去世时仍然离不开火。彝族人通常会用“哦——木都古啦!”打招呼,表示没有把你当外人看。传统的彝家民居都有火塘,是家庭活动的中心,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吃饭、聊天,其乐融融。
盛夏来临,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的日子也近了。火把节,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一个。关于火把节的由来说法不一,其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是:远古时候,天神恩梯古兹派遣使臣则库雪虎到人间收缴租税,使臣四处敲诈勒索,欺压百姓,一位力大无比的英雄便率众点燃火把追杀使臣,使臣狼狈逃回天宫,人们点起火把,烧死天虫,战胜天神,从此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火把节便成了彝族“照田祈丰年”的传统节日。
凉山州的火把节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用蒿枝条捆扎好的火把十天半月前就已备足。晚餐前,家中的男主人将火塘里烧得通红的石块夹来放在锅庄石上,覆盖青蒿或索玛枝,以洁水淬火,把饭菜逐一端到腾起的水雾上转一圈,以示袪秽洁净,再端到神龛下供祭祖灵,祈祷全家安康,最后全家老少才围在火塘旁一起享用。
节日活动会持续三天。第一天,祭火。家家户户宰猪杀羊,端出五花八门的肉食,盛满又香又甜的米酒,先敬神祇,再品美食。夜幕降临,各村寨的蒿枝火把竞相点燃,人们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汇聚成一列列长队,绕山间,游田野,以示除灾害,祀丰收,远远望去宛若一条条滚动的火龙。
第二天,传火。姑娘们穿上心爱的礼服,戴上贵重的银饰,撑起黄油布伞,踩着缓缓的步子,高唱“朵洛荷”;男人们在此起彼伏的喝彩声中进行着力的较量——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展示勇气、果敢与不屈不挠。夜晚,更多的火把燃烧起来,众人围绕篝火彻夜狂欢,生命的活力似乎也被火把点燃。
第三天,送火。将前两天没点完的火把堆放在一起,压上小石块,与祭祀品一并焚烧,表示邪恶的妖魔随之焚灭。城市里举办的火把节,尽管少了些原野之风,多了点时髦做作,仍然能让游客们感受到这一传统节日的魅力。
彝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彝族的先民希慕遮部自旄牛徼外入居于古蜀地的“邛之卤”,是指今邛崃山麓和大渡河以东以北地域。从旄牛徼外到“邛之卤”,地理环境的改变对彝族先民社会发展的影响甚为明显。彝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始终是与其他民族融合共存的,这种文化多样性在当今世界中具有典范性。
凉山州彝族风情体验地包括凉山民族风情园、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安哈彝族风情旅游区等。凉山东部彝族聚居的5个县——金阳、雷波、美姑、昭觉、布拖统称“东五县”,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昭觉是中国彝族文化服饰之乡,布托是彝族火把节之乡,美姑是毕摩文化之乡、美女之乡,金阳是中国青花椒之乡,雷波是彝族民歌之乡。
2019年火把节与彝族年,凉山州委、州政府立足于将凉山彝族火文化推向世界,于1994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并确定以后每四年举办一届,到2019年已是第八届,当地会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这一古老的节日成为凉山对外开放、文化经贸交流、民族团结的盛事。2019年11月20—26日凉山州会庆祝彝族年,届时可以体验千人坨坨宴,吃到各种彝族风味美食。
盛夏来临,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的日子也近了。火把节,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一个。关于火把节的由来说法不一,其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是:远古时候,天神恩梯古兹派遣使臣则库雪虎到人间收缴租税,使臣四处敲诈勒索,欺压百姓,一位力大无比的英雄便率众点燃火把追杀使臣,使臣狼狈逃回天宫,人们点起火把,烧死天虫,战胜天神,从此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火把节便成了彝族“照田祈丰年”的传统节日。
凉山州的火把节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用蒿枝条捆扎好的火把十天半月前就已备足。晚餐前,家中的男主人将火塘里烧得通红的石块夹来放在锅庄石上,覆盖青蒿或索玛枝,以洁水淬火,把饭菜逐一端到腾起的水雾上转一圈,以示袪秽洁净,再端到神龛下供祭祖灵,祈祷全家安康,最后全家老少才围在火塘旁一起享用。
节日活动会持续三天。第一天,祭火。家家户户宰猪杀羊,端出五花八门的肉食,盛满又香又甜的米酒,先敬神祇,再品美食。夜幕降临,各村寨的蒿枝火把竞相点燃,人们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汇聚成一列列长队,绕山间,游田野,以示除灾害,祀丰收,远远望去宛若一条条滚动的火龙。
第二天,传火。姑娘们穿上心爱的礼服,戴上贵重的银饰,撑起黄油布伞,踩着缓缓的步子,高唱“朵洛荷”;男人们在此起彼伏的喝彩声中进行着力的较量——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展示勇气、果敢与不屈不挠。夜晚,更多的火把燃烧起来,众人围绕篝火彻夜狂欢,生命的活力似乎也被火把点燃。
第三天,送火。将前两天没点完的火把堆放在一起,压上小石块,与祭祀品一并焚烧,表示邪恶的妖魔随之焚灭。城市里举办的火把节,尽管少了些原野之风,多了点时髦做作,仍然能让游客们感受到这一传统节日的魅力。
彝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彝族的先民希慕遮部自旄牛徼外入居于古蜀地的“邛之卤”,是指今邛崃山麓和大渡河以东以北地域。从旄牛徼外到“邛之卤”,地理环境的改变对彝族先民社会发展的影响甚为明显。彝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始终是与其他民族融合共存的,这种文化多样性在当今世界中具有典范性。
凉山州彝族风情体验地包括凉山民族风情园、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安哈彝族风情旅游区等。凉山东部彝族聚居的5个县——金阳、雷波、美姑、昭觉、布拖统称“东五县”,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昭觉是中国彝族文化服饰之乡,布托是彝族火把节之乡,美姑是毕摩文化之乡、美女之乡,金阳是中国青花椒之乡,雷波是彝族民歌之乡。
2019年火把节与彝族年,凉山州委、州政府立足于将凉山彝族火文化推向世界,于1994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并确定以后每四年举办一届,到2019年已是第八届,当地会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这一古老的节日成为凉山对外开放、文化经贸交流、民族团结的盛事。2019年11月20—26日凉山州会庆祝彝族年,届时可以体验千人坨坨宴,吃到各种彝族风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