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是修上座部佛法(不知这个称呼是否得当)的吗?该怎样学?从打坐开始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8
◆为什么南传佛教上座部的修行人 不能证得阿含解脱果

为什么南传佛教上座部的修行人 不能证得阿含解脱果? ?(转)



网友来信:

【您好!您说『例如常常有人想要把打坐中的生灭意识心修成不生不灭的涅槃心;请问,这样子的颠倒见,众生之苦可以灭除吗?』-这句话要去掉吧?!要不然会引起口水战啊!

圣严法师过世了,要不然可以写信跟他说,缅甸佛教不表示南传佛教,那只是一部分而已。圣严法师不了解南传佛教。据自己目前所知道,清净道论只有缅甸佛教的帕奥派系在读这本论,也只有帕奥派系在修这个法门,其他缅甸派系也反对帕奥的禅修法门,因为出了很多疯子,也出了很多头痛已经接近疯掉的禅修者。据以前跟缅甸比丘学习巴利文的时候,他说缅甸大部分比丘都要学阿毘达摩,因为那是修行的基础,需要参加国家认证的考试,没记错他说有五级考试,非常难考因为都很难,考过了才能当老师教学生禅修。但马哈希,恰密,班迪达派系就不需要。泰国的所有派系包括城市和森林派系只读阿含经,也有国家认证的考试,有些读过阿含经的比丘开示时会举出很多佛陀时代的故事,就没有一点清净道论的东西。斯里兰卡有非常原始巴利原文的经典,没问过他们是否有修清净道论。他们的出家人都要学习原始巴利文经典,他们说跟斯里兰卡文有点接近所以学习对他们来说不会太难。

请问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论?为何不学习佛陀教导的佛法而要学习大论师或大思想家的论。不是很奇怪吗?难道佛陀所教的佛法不够完整,我们还需要引用什么什么大禅修者,大论师,大思想家的著作来补充吗?就跟读心理学或哲学一样,每个著名的学者都有自己的学术见解,但到头来都没答案,问题都不能解决。真不了解!好像我们读书时候,书本很厚,但每年都出版新书,都加了一些谁谁谁的见解,什么什么新事故事件。。。最后书本越加越厚,现在的小孩子更可怜了。。。佛法又不是要跟潮流跑。。。

有位马来西亚的长老比丘,还有空海法师都这样开示过:河流的河水到了下流就污浊了,我们需要干净的水源就要从源头去取。请问您的看法如何?谢谢!】

---------------
【您说『例如常常有人想要把打坐中的生灭意识心修成不生不灭的涅槃心;请问,这样子的颠倒见,众生之苦可以灭除吗?』-这句话要去掉吧?!要不然会引起口水战啊!】



KC敬答:


这一段话是古今许多修行人下堕的主要原因,如果去掉这段话,说了这么也等于白说,如果说如实语,怕会得罪人,或引来论战,引来许多纷争,那就学我一样,保持沉默就好,视而不见。毕竟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分身乏术,无法逐一破斥以救渡之。那位论主,我看了他的一些言论,觉得他有很沉重的「包袱」难以去除。别人叫他少用概念性的用词,而应多用佛法中标准用词作为交流,可是他听不进去。一直探究围绕在「为什为你要决定喝咖啡不喝茶」之类的起心动念;他以为只要不断的去探究念头的起源,就以为这叫做修行、参禅、迈向解脱趣入涅槃之路,其实他们这正是迈向「走火入魔」的歧路。即便他能探究起心动念,知道为何起了不好的情绪-喜、怒、哀、乐,或生起了贪瞋痴慢疑等烦恼心所,但这都无助于彼等断除「一念无明」之「见惑(见一处住地烦恼)」,也无法证得初果须陀洹。何以故?因为观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或察觉自己的「思惑」所相应的情绪烦恼是如何生起,甚至伏住了烦恼现行,这都无助于少分解脱于「分段生死」的轮回;要知道「思惑」所相应的烦恼是「钝使」是「修所断烦恼」,而「见惑」是属于「利使」是「见所断烦恼」,两者性质截然不同,所断之先后次序也不相同;可是末法时期,许多大妄语的愚痴邪师,不知见惑与思惑的内涵,不知「打结」(无明系缚)的过程,自然就不会知道如何「解结」的次第,因此颠倒了解脱道的修学次第,尽落在伏除「思惑」上面,以伏除思惑烦恼,作为追求开悟明心或取证初果须陀洹之目标。


所以诸多南传佛教上座部的行者,以打坐中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乃至以静中的定力去伏住自己情绪烦恼现起,让自己的心住在安静的境界中,这都不是迈向解脱道的初果须陀洹之路,更不是涅槃的圣境;彼等若不能断除「一念无明」之「见所断烦恼」,则无法证得初果,初果不能证,遑论能证四果阿罗汉?可是现在你很容易听到泰国缅甸鍚兰等上座部派系,有人自称或信徒谣传「证」阿罗汉果;可是我们遍观彼之著作开示语录(例如觉音论师的《清净道论》,森林派系的《阿迦曼尊者传》、《阿姜查》的各种著作),却看不到如何证初果乃至证四果的方法,也不能清楚的开示无明的种类及内涵,也无法如法如实的教导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法相法性、开示十因缘、十二因缘法之法相与差别,若不能如法开示者,又如何能正确的开示涅槃知见?这些昧于佛法知见的阿师,却胆敢以「阿罗汉」之名号来笼罩信徒,此无疑是断人慧命,妄造极大恶业。


又问:【请问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论?为何不学习佛陀教导的佛法而要学习大论师或大思想家的论。不是很奇怪吗?难道佛陀所教的佛法不够完整,我们还需要引用什么什么大禅修者,大论师,大思想家的著作来补充吗?】


KC敬答:


北传阿含系的阿毘达磨论典里面的名相名词,可以令修行人彼此之间相互沟通,他里面有很深入的知见可以学习。我们不能因为阿毘达磨只是论不是佛陀的经典,就小看了论典。论有论的功能,只要是这部论没有错谬,论就有指导学人对于难懂的经文发挥了功效。否则一切读佛经的人多如牛毛,可是有谁证初果呢?又例如泰国上座部佛教主张读阿含经典而不读论典,可是为什泰国的行者大都不知道「三法印」呢?既不知三法印,又怎么能知道「涅槃寂静法印」呢?即不知三法印,殊不知那些自称阿罗汉的比丘是怎么证得?


所以「论典」是论师注解佛经,提供佛弟子建立正知见的必要方法。例如弥勒菩萨为了要使众生更深入理解《解深密经》于是宣说了《瑜伽师地论》。马鸣菩萨宣说了《大乘起信论》,让众生对大乘胜义佛法生起净信,于是来人间出世弘法。所以不能因为它是论典,就先入为主的否定它不如经典或主张没有读论的必要。除非你有智慧可以检验某部论其实只是凡夫所写的谬论,否则对于所有的论典都应该要恭敬。因为三藏包括了经、律、论,不能独尊于「经」而背弃「论」或「律」,除非你有能力发现「律」或「论」的内容证据明显的违背佛所说的宗旨。否则任何佛弟子都要敬重一切真菩萨所造的论。但是论有真必然有假 ,我们如何检择真菩萨与假菩萨的论?这还是要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识的教导才能懂,如果你想要跳过善知识的教导,而自己闭门造车自参自悟、企图自己读经证道证果,除非你是乘愿菩萨再来,有「无师自燃智」可以无师自通、自参自悟。如果你不是大菩萨再来的话,劝您还是要按步就班,老老实实的依止于真善知识教导。


再者,我们也不能主张「佛说法很圆满,所以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何以故?诚然佛陀说法当然是很圆满,可是众生根器千差万别,有优劣差别,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也不能俱足,所以凡夫众生的根器并不圆满,尤其是生在五浊恶世的人类,五根与五力并不俱足;因此世尊会观察弘法因缘,派某位菩萨来人间出世,目的就是顺应当时众生的心性根器,而特别来注解某部经典。因此,世尊虽然在二千五百年前入灭已久,可是佛陀入灭只是「示现」而已,因为世尊常住于「无住处涅槃」之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因此我们不能如印顺邪师所说:佛陀来人间成佛只是个「偶然」;又说佛陀「入灭」是「灰飞烟灭」。


所以问题不在于佛陀说法俱足圆满?也不是注经的菩萨论师说法就比较不圆满?真正的问题在于学法者的根器够不够?时机因缘对不对?如果时机因缘根器差的人就会对经、律、论,产生谬解,诸如现今的佛学院以世间的文字训诂、历史考证的方式,或以世间的逻辑判断,对佛经或论典产生怀疑进而诽谤;例如吕澄诽谤楞严经的楞严百伪,还有自称佛弟子诽谤「大乘起信论」是伪论,诽谤地藏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等真经是伪经。彼等自以为聪明,其实是「求生反堕」也。此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是印顺法师,他先否定大乘法后,再以错谬的阿含知见来否定佛说真正阿含,佛法最后也仅剩下一个空壳而已,就像现在的印度佛教仅剩的空壳子。
以上个人浅见,供您参考,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在修行之前先要离盖,之后就可以打坐了。如果还没有离盖,就先去考虑打坐,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盖(nãvaraõa),是障盖、障碍的意思。正如找到了要去一个地方的路,但是路上有很多障碍,诸如荆棘、石块、树干、树枝等挡住了去路,要顺利地走这条路的话,先要把这些路障清除掉。同样地,我们要修习任何的业处,特别是修习止业处的时候,首先要离盖。这里的盖是心的障盖,内心的烦恼。
盖一共有五种,称为“五盖”。它们依次是:
1、欲贪;
2、瞋恚;
3、昏沉睡眠;
4、掉举追悔;
5、疑。
它们是七种不善心所,即:
1、贪心所;
2、瞋心所;
3、昏沉心所;
4、睡眠心所;
5、掉举心所;
6、恶作心所;
7、疑心所。

如果禅修者有了这五盖的任何一种,没有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不能培育,已经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会退失。因此,禅修必须先排除这些心的障盖。
第一种盖称为“欲贪盖”,巴利语kàmacchanda, kàma是欲乐的意思。欲乐通常分为五种,称为五欲功德:颜色、声音、气味(香)、味道(味)、触(柔软的、细滑的、舒适的触觉)。这些能使人产生贪爱、执著的所缘称为kàma,即欲乐的目标。chanda也是欲,这里的“欲”是指心的欲望、追求。内心对欲乐目标的贪著、欲求,称为欲贪,或者直译为欲欲。一个人心有爱染,比如儿女情长、沉迷歌舞娱乐、执著钱财物品等,这些爱染是禅修的障碍。
第二种盖是瞋恚(vyàpàda)。瞋恚是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与厌恶。从很粗程度的暴怒、愤怒,到很细微程度的烦躁、焦虑、忧愁、担心、牵挂,都属于瞋恚。只要内心对任何的人、事、物还有厌恶、排斥、抗拒,那么心就很难平静。如果你和他人吵了一架,吵完架后想要禅修,能够修得好吗?如果有人在你禅修的时候讲话,让你起烦恼,你的心能平静吗?因此,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是禅修的一种障碍。
第三种盖是昏沉睡眠(thãna-middha),昏沉、睡眠是心与心所的软弱、无力、迟钝。如果一位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打瞌睡、昏沉,那么他的心就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就好像水池充满了泥浆一样,心是很钝的,不堪任作业,不堪任禅修。
第四种盖是掉举、恶作(uddhacca-kukkucca)。掉举叫做uddhacca, 意为心的散乱、不能专一,好像把石头丢进灰土堆后所扬起的灰尘一样。心的散乱、不安,不能够专注,称为掉举。
Kukkucca,直接翻译成恶作,但是在这里翻译为追悔会更加贴切。这种心所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应该做却没有去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第二、对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感到懊恼、后悔。
顺便提一下,这里的恶作不同于戒律中的恶作罪,虽然中文一样,但是它们的巴利语却不同。这里的kukkucca是后悔的意思,也可以称为追悔;但是戒律中的恶作是dukkaña,即不好的行为。
掉举是禅修中最普遍的障碍。一个人的心没办法平静,有很多妄想,心取很多的所缘,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一会儿想这儿、一会儿想那儿,一会儿想过去、一会儿想未来、一会儿想现在,一会儿想他人、一会儿想自己……怎么能够专注呢?内心散乱,怎么能够专一呢?
如果一个人感到后悔、悔恨:为什么我刚才这样做?为什么刚才我不这样做?为什么我刚才会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懊恼和追悔,他的心就忐忑不安,不能平静下来;不能平静就不能专注,不能够很好地禅修。这是第四种盖,它包括了两种心所,和第三种盖一样。
第五种盖是疑(vicikicchà)。在这里的疑并不是指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不明白之处的疑问,而是对于佛法、对于修行方面的怀疑、不相信。
在《法集论》里提到有八种疑:
1、疑惑、怀疑导师(satthari kaïkhati vicikicchati):
在这里的导师是指佛陀。对佛陀的身相庄严及诸功德的怀疑、不信:“到底有没有佛陀啊?佛陀是否具足三十二相?佛陀有没有一切知智?”
2、疑惑、怀疑法(dhamm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修行佛法是否真的能够解脱烦恼啊?这种禅法到底对不对啊?现在这个时候是否有可能证得禅那啊?”这是对法的怀疑,它可以障碍你不能够证得禅那、不能得定。
3、疑惑、怀疑僧(saïgh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古代的上座长老们是否真的证得了阿拉汉果?现在是否还有圣者?”这是对僧的疑,也是一种障盖。
4、疑惑、怀疑学(sikkhàya kaïkhati vicikicchati):
这里的学是指戒、定、慧三学。“修习戒、定、慧是否能够断除烦恼啊?修习止观是否可以证悟涅槃啊?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否还能够证得禅那啊?现在是否还能够证得圣道、圣果啊?”对禅修方法、对三学——戒、定、慧的疑,也是禅修的障碍。
5、疑惑、怀疑前际(pubb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这里的前际是指过去世。“到底有没有前世?我是从哪里来的?”
6、疑惑、怀疑后际(a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这里的后际是指未来世。“到底有没有来世?人死了之后不是一了百了吗?人死不是如灯灭吗?”怀疑、不信有未来世。
7、疑惑、怀疑前际及后际(pubbantàparante kaïkhati vicikicchati):
前面的两种疑是只相信有未来世但不相信有过去世,以及只相信有过去世但不相信有未来世。在这里又特别提出对过去世、未来世两者都怀疑不信,把它另归为一种疑。
8、疑惑、怀疑此缘性、诸缘生法(idappaccayatà pañiccasamuppannesu dhammesu kaïkhati vicikicchati):
“造了善行是否有善报?造了不善业是否有苦报?”对十二支缘起、善恶业报、因果法则的疑惑、不信。(Dhs.1008)

在禅修实践中,还必须特别强调三种疑。禅修者必须去除这三种疑:
1、疑法:怀疑禅修方法。
禅修者怀疑说:“这种方法到底能不能够证得禅那?这种方法到底对不对啊?现在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可能证得禅那啊?”这是对法的怀疑,是一种很严重的障盖,它可以障碍你不能证得禅那、不能得定。
2、疑师:怀疑业处老师 。
“业处老师是不是很厉害啊?他有没有经验啊?他是否已经学完了止观禅修啊?他是否了解我的问题啊?”对业处老师起怀疑,或者对老师所教导的指示只听一半不听一半。
有这么样的一些禅修者,他们表面上对老师很恭敬、很顺从,但是却不肯老老实实地按照老师所给的指示去做。就好像一个人生了病,跑到医生那里去看病,医生诊断后给他一定份量的药,然而他却只吃了一两片就把药丢掉,或者根本不吃就把它扔进垃圾桶。由于病人的顽固,他的病将很难治好。
同样地,想要证得禅那、培育观智,老师是很重要的。只要肯依照老师的指示,把老师给你们的指示认认真真地落实在禅修实践上,那么,禅修进步的把握就很大。就犹如佛陀纠正阿难(ânanda)尊者的话一样:
有一次,阿难尊者对佛陀说:
“尊者,我认为梵行有一半要依靠善知识。”
佛陀立刻纠正他说:
“够了,阿难,够了,我说善知识是梵行的全部!”
正是因为有佛陀这样的善知识,我们才有可能依法修行,正是因为有古代的那些阿拉汉们、有那些维护佛陀正法传承的上座、长老、善知识们,我们现在才有可能听闻到佛法,才有可能依法禅修。如果我们的业处老师精通经论、维护传统、严格谨慎,不会标新立异、杂糅百家,他就堪任为众人师,我们应当对这样的业处老师有信心,不要怀疑。

3、疑己:怀疑自己。
“哎,别人修得那么好,我的福德那么浅,资质那么差,怎么可能禅修成功呢?”对自己缺乏信心,没有自信心,这也是禅修的一种盖,自己障碍自己。
因此,我们要禅修的话,必须去除这三种疑,去除这五种盖。去除了这五种盖,禅修之路才有可能平坦。

想在这里强调一下,对于排除禅修障碍,有一种不正确的观念以为:禅修提升了,有了定力,障碍就自然会消失。事实恰好相反!应该先排除禅修的障碍,端正自己的禅修心态,之后才能谈禅修!我们要先从端正己身开始,端正自己的身、语、意,守护好根门,尽量减低自己的贪、瞋、痴,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禅修,在禅修的时候才能争取更好的效果。有问题不要动辄就赖外部原因,很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出在自己。如果自己没有尝试去做、去实践,或者说只是懂得一些理论、道理,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平时的生活当中,没有真正用它来改变自己的心态,问题就会很多。

当我们去除了这些对禅修的心理障盖之后,还应当注意避免一些外在的干扰。在《清净道论》中提到十种安止善巧的第一种就是使内外的事物清净(vatthu-visadakiriya):头发太长、指甲太长、衣服肮脏、住所污秽等都会干扰禅修。禅修的环境也很重要,不能嘈杂,在吵杂的地方很难禅修。应当少事务、少责任。假如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一天到晚都忙个没完,哪里还能抽空禅修?!想要禅修,要选择好的地方、好的环境,外部条件是禅修的保障。

除了禅修环境之外,人际关系也很重要。
佛陀在《增支部》里教导五种适合禅修的条件:
1、青春;
2、健康;
3、衣食易得;
4、国泰民安;
5、僧团和合。(A.5.54)
这五个条件是适合禅修、精进的。第四和第五都谈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人和睦,欢喜无诤,大家没有争斗,没有攻讦,没有仇恨,彼此之间不会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制造痛苦。大家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禅修气氛,对我们禅修是很有帮助的。没必要对别人的言行举止产生不满。如果随喜他人的禅修成就,你自己也在造很强的善业。如果别人禅修有成,或者别人正在精进禅修,你就前去干扰别人;虽然你现在干扰别人可以得逞,但是你所造下的业以后也将会成为你禅修的障碍。
禅修条件准备妥当之后,就可以投入禅修了。

末学这是在总结自己的想法,并非为了教导别人,如果有人想要学习,可以看看经书,也可以到各大论坛上找资料。写这个文章,也不是为了与其他人讨论佛法,因为佛法的关键不在于讨论,而在于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根据这个方法去练习。

从古至今,人们沉溺于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之乐,通过各种方法满足身体的五欲,有时甚至不惜以伤害别人为代价。可是却很少有人从事心灵的开发和训练。
佛法是为了灭除烦恼。佛法中的三学,也就是戒学、定学、慧学,分别是为了灭除不同层次的烦恼。比如戒学就是断除比较粗的违犯烦恼,而定学和慧学就可以断除比较细的烦恼,慧学能够断除烦恼的种子,这就属于非常细的烦恼了。
戒,是我们平时为人的基础。定学和慧学,我们要怎样学习呢?定学,就是让心专注于一个目标上,其他烦恼不去理会,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他是学习过这种方法的,而且达到了很高深的层次。慧学,就是清楚、知道、明白、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身心现象。如果毗婆舍那修到高层次,就能达到一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也就是阿罗汉,据佛教的经典所说,这也是佛陀本人所获得的果位,再没有比它更高的果位。
根据台湾大越法师的教导,定禅是会退的,如果长时间不修习,有的人的定力甚至会完全消失了。而智慧禅则不会退。所以应该修习毗婆舍那,也就是智慧禅,也就是所谓的“观”。
前面已经说过,毗婆舍那就是清楚、知道、明白、了解。对于各种的身心现象,一定要清楚。
现在流传有很多不同的入门方法,末学只是学习过马哈希的方法:坐禅时观察腹部的上下移动,行禅时观察脚步的移动,而平常生活中要把动作慢下来,观察每个身心现象,让正念相续不断。
就像吃梨子,要想知道它的味道,只能自己拿来尝一下。对于佛法的世界,我们深感其美妙,但要想品尝法的味道,只能够自己练习。
在参加某次禅修营的时候,我多次问师父,怎么样才能产生对佛法更多的信心。他们都说,随着修行的深入,信心也会一层层地上升。是什么时候呢?大概就是品尝到“法味”的时候。
佛法是什么味道呢?在毗婆舍那的传承里,这些都有很详细的描述。它们就像是一个一个的路标,能够指导我们在心灵修习的道路上前进。
对于五欲之乐,我们也许都已经尝试过了。但对于心灵方面,很多人还是一片空白。哲学、心理学是有用的,但那只是学问。再拿梨子作比喻,它好像就是有关于梨子的知识。但却并非对梨子的品尝。
据末学所了解,一些大心理学家也修习毗婆舍那,他们是正宗的基督教徒,有着对上帝的信仰和对科学知识的掌握,那么这种毗婆舍那禅修法,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方法罢了。我想,这也正是佛陀的本意:佛法只是方法,它是让我们培养心灵之能力的方法。

建议从毗婆舍那开始学起,主要是内观禅修。其道理就是如实地观察当下升起的所有身心现象。
至于方法,有很多体系,比如马哈希体系是打坐时观察腹部的起伏,另伴有行禅,在日常生活中强调不失正念地观察。当然,每次只能观察一个目标。还有孙伦体系,观察呼吸,还有动中禅什么的。
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体系练习下去,也可以各种体系的方法都试一下,然后寻找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
是要从打坐开始的。
最好参加一个禅修营,会有专门的师父教,而且会有小参,更有利于进步。
至于白骨观什么的,也可以了解一下,但主要还是应该修“智慧禅”,白骨观属于定禅,可以将其用作对治法,在心有贪念时使用。 但没有必要专门修。

建议从毗婆舍那开始学起,主要是内观禅修。其道理就是如实地观察当下升起的所有身心现象。
末学这是在总结自己的想法,并非为了教导别人,如果有人想要学习,可以看看经书,也可以到各大论坛上找资料
理论是必须学的,白骨观也是少不了的,静坐肯定要的


理论是必须学的,白骨观也是少不了的,静坐肯定要的

阿弥陀佛,我没有修过,但是我可以告诉您,要修好任何一个法门,最基本的就是做人,人做好了,修行才会得力,印光大师所说,一分诚敬一分收货,没有诚敬没有收货。五戒十善,弟子规,一定落实要在生活中。打坐也需要,每天坚持打坐。

  • 上座部佛法,是不是说人成佛后,就无法再来人间玩了?
    答:人间有什么好玩,极乐界的仙岛群岛洲才好玩呢。389、天仙,是人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大本营在极乐界的仙岛群岛洲。仙岛群岛洲雪峰岛主人玉娥就是天仙的例子,人们敬仰的观世音菩萨就是天仙,西方文化中的天使就是天仙。天仙就是佛,不同的是,佛还有一定的束缚,而天仙无拘无束,佛有职责,天仙没有任何...
  • 懂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进来
    答:2、入出息念的具体修行方法在玛欣德尊者的《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里面有详细的描述,可以在觉悟之路网站或佛陀的古道论坛下载。3、四护卫禅是随时都可以修的,不用等到四禅之后。但是实际修行中,一开始不能贪多,最好是只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喜欢的护卫禅,不要几种都练习,那会影响禅修的进展。所谓...
  • 上座部佛教 供养佛塔和僧团的区别
    答: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教人「灰身灭智」,证阿罗汉做「自了汉」,对世事不闻不问,不发大心出来救度众生云云。其实这是对上座部佛教的莫大误解。佛陀曾对诸比库说:「诸比库,诸婆罗门、居士对你们有许多帮助,因为他们供养你们衣服、饮食、住所、病人所需的医药资具。你们对...
  • 中国上座部佛教的特点有哪些
    答:佛法本是一味的,由于接受者的程度--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了。佛经中说:【佛一圆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指的这一层意思。比如:最有名的佛的十大弟子,他们各有一种第一的特殊的性格。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
  •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哪些特点
    答: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对于佛教中国人都一定不陌生的,在内陆信奉最多的宗教当属佛教了,佛教也有着北传南传之分,你知道南传佛教特点有哪些吗?南传上座部佛教使用巴利文律、经、论三藏。“巴利”直译为“线”、“行”、“秩序”,意思是“本文”。南传佛教认为巴利语就是佛陀当年所说的古摩...
  •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作者简介
    答:自2004年起,玛欣德尊者开始在帕奥禅林业处担任翻译和禅修辅导工作,后来更在2006年成为正式的业处老师。2011年,他开始在中国上座部佛教法乐禅修园担任导师,足迹遍布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指导止观禅修,并讲解“阿毗达摩”和《清净道论》等佛教经典。玛欣德尊者通晓巴利语,能够...
  • 请问上座部佛教学人,如何看待大乘佛法中的“释迦佛的报身有生无灭,化身...
    答:而化身是大乘佛教说的,佛陀早已成佛,而历史上的佛陀是显示出来的化身,目的是为了显示生,老,病,死。从这角度来说的话,报身是可以理解的,也有说法显示巴利三藏中也有报身的含义。但入灭之后,进入无余涅槃,再说是生是灭已经无意义了。菩萨在上座部来说只是凡夫,所以就不谈论了。 神通是禅修的...
  • 大乘的居士改修上座部佛教需要再次受三皈依吗?
    答:只要他改学的还是佛法,就没必要再受三皈依了。因为所有宗派的教法都不离佛法僧三宝。如果离开佛法僧三宝的宗派那就不再属于佛教了。
  • 佛使比丘的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胜特色
    答:由上述可知,第四种的定就是可获得如经典上所说的智慧或正见的修行,修习这种定主要是为了培养智慧,事实证明「修习正定」这字义,比我们平常所知修四色定的范围广得多。因此,定的修行不能离开慧或正见,上座部佛法的定在解脱的目标上绝对直接或间接地与慧并存,并不是如多数人所认为的只要安静持续地打坐而已。至于八...
  • 上座部佛教出家生病如何?
    答:但若是第三类病负能量病(医生查不出来但你知道自己肯定有病、不舒服;或是查出来了,医学却束手无策),这一类以慢性病、精神病及癌症肿瘤为代表,那就要在医学的基础上,仰仗信仰的力量来治愈了。小链接—四大 佛教认为宇宙由四类物质“地、水、火、风”组成,譬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