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细菌培养实验结果怎么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这个实验结果通常写法如下:
1、样本信息:样本来源、采集时间、标本类型(例如:痰液、咽拭子等)等。
2、培养方法:使用的培养基、温度、氧气条件等。
3、菌落计数:在培养基上会形成菌落,通过计数来确定菌落数量,并标注不同的菌落数量(例如,≤10,11-50,51-100,≥101)。
4、菌种鉴定:对菌落进行形态学、生化学等鉴定方法,确定不同菌种,并描述其特征(例如颜色、形态、大小)。
5、药敏试验:通过药敏试验确定不同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和抗药性。
6、结论:总结分析实验结果,提供一份简明扼要的测试报告,指出主要检出细菌、其数量和药敏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支持。

  • 院内感染常见细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分析
    答:我院的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下呼吸道感染是住院病人最常见的疾病和并发症,也是目前我国死亡的主位因素之一。本文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12 400株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明确菌群变迁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对2002年1月~2006年...
  • [感染与传染病学]流感杆菌感染
    答:人是流感杆菌的宿主,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带菌率可有很大差异,儿童往往高于成人,主要寄居在上呼吸道(鼻咽部)。90%的学龄前儿童曾带有无荚膜菌株,带菌率和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无症状b型菌株的带菌则主要见于成人,儿童中不到5%。该菌通过飞沫传播,有呼吸道流感杆菌感染病例的家庭接触者,...
  • 正常咽拭子平板菌落情况
    答:若从患者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有呼吸道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布兰汉菌、白喉捧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军团菌等。咽拭子标本 咽拭子培养对于上呼吸道的细菌感染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正常咽拭子有多种...
  • 头孢唑肟的药物应用分析
    答:评价头孢唑肟国产品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观察,共160例患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的病人入组,国产品组和进口品组各80例。治疗方法均为头孢唑肟2g,每日二次,疗程7~14天。结果:国产品组和进口品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2.5%(50/80)、56.25%(45/80),有效率均为90%(72/80),细...
  • 实验室检查之痰液检查
    答:革兰染色可见许多致病菌;③分枝杆菌检查:抗酸染色及金胺O荧光染色。3.病原体培养 根据可能的疾病进行不同病原体培养,如一般细菌、结核杆菌、肺炎支原体、真菌及厌氧菌等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厌氧菌培养需环甲膜穿刺取痰,由于存在口咽污染的可能性,痰液培养结果不一定反应下呼吸道感染情况。
  • 临床检验中痰标本的采集存放和结果解读
    答:及时又准确地做出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检测痰标本是手段之一。相对于已经实现了标准化采集的静脉血标本而言,痰标本因为其采集部位和工具多样、采集要求与采集对象情况各异、标本保存运输难等原因,是标本采集中比较难于操作的一种。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临床检验中痰标本的采集存放和结果解读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痰...
  • 检查支原体培养 药敏结果是UreapIasma是什么意思?
    答:此外,支原体还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或培养细胞中生长。正常参考值 培养无支原体感染。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时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脊髓炎、脑膜炎等。解脲支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女性阴道炎和宫颈炎等。
  • 多种细菌混合生长,培养无真菌生长说明什么
    答:这个结果表示的是,接种的样品经过培养之后,有很多种细菌生长出来。同时没有发现有真菌的菌落生长。具体要看是什么样品。例如呼吸道痰液标本,因为本来就是与外界相通的,因此生长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就会有很多。
  • 细菌的分布检查收获了什么?
    答:灭菌消毒) 微生物实验 微生物实验 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分布 消毒灭菌 细菌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2. 3. 4. 5. 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 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 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 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
  • 念珠菌培养是什么意思
    答:问题一:真菌培养结果是白色念珠菌是什么意思 病情分析:你好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 *** ,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