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的由来及历朝历代对山东的管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的起源是什么

现在的山东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部分属于齐国,有一部分属于鲁国,所以山东又称齐鲁。齐鲁大地就是指山东大地。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当时泛指淆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设山东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正式设山东省,

“齐鲁”一名,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两国,其范围大致和今天山东省相当。

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 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

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战国时期的荀子,《荀子·性恶篇》:“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把“齐鲁”与秦对言。齐鲁尚礼义,有“礼义之邦”誉称,秦则缺乏礼义文化。从此之后,“齐鲁”一词便经常出现,或作为国家概念,指齐、鲁两国;或作为地域概念是指今山东地区;或作为地域文化概念指齐鲁文化范围。
《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有齐鲁之说”;《晋书.范宣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苏辙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等等。“齐鲁”一词,已成为较为固定的地域概念。

由来:战国时期,秦国雄踞关中,称太行山以东地区为"山东"但正式将山东作为行政区的名称则始于金代。周朝时期,山东地区主要有两个国家,一个叫齐国,一个叫鲁国。齐国的国都在距离济南东100多公里处的淄博市。鲁国的国都在距济南150多公里处。因此,山东简称为"鲁"或"齐鲁"。
所以齐鲁大地泛指山东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齐都临淄商业繁荣;秦汉时期,齐鲁商贾遍布中原。历朝历代的稳定时期山东商业都有发展,出现了许多商贾云集的著名工商城镇。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资本的冲击下,青岛、烟台、济南等商港和中心城市,出现了依附于外国资本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并产生了少数买办资本家。 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济南“五三”惨案,济南工商业受到严重摧残。之后,受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山东出口贸易锐减,山东各地商业一蹶不振。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伪统治当局在其占领区全面控制中国民族工商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实行物资封锁和经济掠夺,并通过日商把持的行业协会排挤华商。同时,由于日伪统治当局实行配给制,致使民族工商业凋敝,人民生活困苦。抗战胜利后,在国统区,又遭到国民党军政当局、官僚资本、通货膨胀的多重打击,许多商店倒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对敌斗争的艰难环境中建立和发展了公营商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民主政府十分重视对私营商业的团结、利用和扶持。由于实行贸易自由和保护私营商业的政策,私营商业,主要是小型商业和商贩有了较快发展。 1947年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时,商业部门组织武装经济工作队,积极开展对敌经济斗争,保护物资财产,广泛宣传贯彻公营、私营和合作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进行了平抑市场物价和组织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等工作。之后,通过1950年和1952年的两次调整公私关系,全省私营商业大幅度增加。“一五”时期,全省完成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1958年“大跃进” 中, 商业部门实行政企合一,造成大量损失和浪费。1961年“三清”后,仅商业厅系统即核销损失达3.69亿元。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全省商业部门集中力量改进购销工作,扶持生产,稳定市场,安排好人民生活,改善经营管理。到1965年,商品供应充足,物价稳定,高价商品都已改为平价,集市贸易价格接近国家牌价。 “文化大革命”期间,商业工作受到严重破坏,经营思想和管理制度混乱,服务质量普遍下降。传统服务方式和经营特色被作为“四旧”批判,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群众生活不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流通体制纳入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轨道。随着工厂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和自销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工业销售网络。 1978~1982年工业自销相当于国营商业零售额的5%~10%,1990年工业自销已相当于国有商业零售额的44.9%,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3.9%。1984年后,工业消费品购销基本退出计划管理。 同时,批发商业面临着重新改造问题。商业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行政机关简政放权,由原来具体管理企业人、财、物,转向宏观指导和监督服务,并逐步向经济实体过渡,搞好自身经营和履行行业管理职能。1984年开始对小型企业推行的“改、转、租”改革形式,到1986年全面铺开。1987年开始对大中型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为适应经济结构改革,活跃商品流通和扩大就业,对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贯彻积极扶持发展的方针。1990年,城乡集体商业网点达到10万个,集体商业人员超过70万人,与1957年比较,网点增加近7成,人员增加近6倍。个体商业也有很大发展,1957年继续保持个体经营的商业网点全省城乡仅7万个, 1981年发展到9.6万多户、11.3万多人,到1990年,发展到6 6万多户、110多万人。

  • 湖南为什么称三湘大地
    答:中国每个省都有简称,而除了简称之外,很多省还有别称。比如福建,别称八闽,福建也称作八闽大地。广西,别称八桂,广西也称作八桂大地。陕西,别称三秦,陕西也称作三秦大地。山西,别称三晋,山西也称作三晋大地。湖南,别称三湘,湖南也称作三湘大地。山东,别称齐鲁,山东也称作齐鲁大地。湖南为什么又叫三湘...
  • 山东有个县,游客不多却是古九州之一,城内还藏着5处国宝级古迹_百度知 ...
    答:时间回到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内出土了从北魏至北宋历朝历代的400余尊佛造像,如此精美的造像一时间轰动了海内外,成为了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些佛造像中最高的超过3米,最小的仅仅只有20厘米高,其中雕刻艺术成为青州造像最为传神的技法,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等体现出了...
  • 齐鲁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其实仁义礼智信,虽然在山东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却被推广到全国。这一点在孔孟时代,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后代的儒生治国,儒学治国,经历了2000年之后。所谓的山东文化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中国文化。随着历朝历代人们的交流往来,各地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化用融合,单纯的说齐鲁...
  • §№☆ 山东 ※◎◇
    答:1.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齐鲁大地给了山东人一副伟岸的体魄.北国苍茫,山高地阔,黄河 雄劲奔放,山东人的血液中流淌着原始的野性. 登上泰山,你所能感到那种博大宽广就是山东人的胸怀! 山东人粗犷剽悍,很有些草莽气概.勇于抗争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中有叛逆的因素,所以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大多数都有山东人的身影. 山东人...
  •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答:它东临波澜壮阔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古建筑主要为明清的风格,将建筑、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是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几千年来,泰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随着帝王封禅,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
  • 泰山为什么是五岳之首,古代祭天也在那里么?有哪些特殊之处和典故...
    答:除了对太阳和东方的崇拜,泰山成为五岳之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地理位置,泰山位于齐鲁大地,在这里诞生了太多的文化巨匠,如孔子、孟子、孙子、鲁班、墨子等等,承载了华夏文明最深刻的底蕴,而齐鲁大地的南北分界线,便是泰山。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深深刻在了上到帝王,下到百姓的脑海里。
  • 山东人为何被称山东大汉?
    答:东方的齐鲁大地自古是礼仪之邦、儒教之源,但神奇的是山东人普遍身材高大,其平均身高远超周边各省。又因为山东人重义气,为人厚道,通常被称为山东大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称,山东地区因靠近中原腹地,历朝历代饱受战争之苦。身材弱小的人难以生存逐渐被淘汰,高大彪悍的基因被...
  • 山东人好吗?
    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齐鲁大地给了山东人一副伟岸的体魄.北国苍茫,山高地阔,黄河 雄劲奔放,山东人的血液中流淌着原始的野性. 山东人粗犷剽悍,很有些草莽气概.勇于抗争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中有叛逆的因素,所以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大多数都有山东人的身影. 山东人胆大,好打架.南方人争吵,唇枪舌剑理论半天,都...
  • 中华齐鲁儿女的专家评语
    答:文/姜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山东省政府工作期间,山东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山东历史人物辞典》一书,曾邀我作序,意在溯古述今,对齐鲁之邦的历史发展和历朝历代的著名人物,作个简略的回顾与概要的介绍。因此,我对山东历史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事隔二十多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又出版了山东泰山当代...
  • 泰山 简介
    答:它东临波澜壮阔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凌驾于齐鲁大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古建筑主要为明清的风格,将建筑、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是东方文明伟大而庄重的象征。几千年来,泰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随着帝王封禅,泰山被神化,因而又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