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上高寒条件下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8
青海藏族人口的分布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分布不平衡
青海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和海东地区,而藏族人口则主要分布在人口稀少的西部广阔地区。西部六个自治州,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16%,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32.3%,其中藏族人口的比重更小。例如,玉树州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7.43%,人口只占5.09%,果洛州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0.89%,人口只占2.69%。
2. 人口密度小,地区之间差异显著
青海省的人口密度有所增长,但仍显著低于全国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西宁市和海东地区,而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是西部六个自治州,每平方公里平均仅为46人。其中,玉树州1990年的人口密度为1.15人,果洛州为1.58人,海西州为0.97人,为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
3. 城乡人口分布结构变化显著
青海地广人稀,解放时城镇少且规模小。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仅占全省人口的11.58%,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城镇总人口达到1632846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81%。其中,西部六个自治州1990年市镇人口数达到414245人,占城镇总人口的25.4%。
藏族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状况和人口分布密度的变化趋势是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及其布局的变化、社会历史和社会行为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开发、生产力提高的基础,制约着农牧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受海拔高度的影响,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势高耸,三分之四以上的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全省崇山峻岭,许多地区都在现代雪线(海拔4400米)以上,终年积雪,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密度几乎为零。海拔在3000-4000米的地区,牧草生长茂盛,可以发展畜牧业,但人口非常稀少。海拔在2500米左右的东部农业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既可以发展畜牧业,又可以发展农业,人口密度较高,每平方公里达到110人左右。青海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黄河、湟水干支流河谷,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3000人左右。
受地貌地势类型的影响,青海地貌地势类型复杂,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积石山、可可西里山等山脉顶部广泛分布着古代和现代冰川,不适宜人类生存。此外,还有大片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未经改造,也不适合人类居住。全省还有1.85%的湖泊和沼泽地,由于结冰期长,基本没有形成水面经济,负担不了多少人口。
受气温与降雨量的影响,青海形成了四个不同的气候区。温暖气候区河湟谷地因受海洋气候的余泽,年平均气温在2-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250-530毫米,无霜期75-207天,热量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要求,人口密度在110人左右,是青海省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柴达木盆地干旱半旱气候区,该地区周围群山环抱,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高原盆地,年平均气温0-4℃,气温日较差16℃以上,有利于有机物质积累,适于农作物生长。但由于降雨量极少,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东部茶卡地区年平均降雨量200毫米左右,诺木洪至香日德一线以东地区,年平均降雨量100毫米,以西广大地区50毫米左右,气候干燥,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到1人。祁连山寒冷气候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年平均气温在0-4℃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329-649毫米之间,适合发展畜牧业,人口密度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5.75人,其中祁连县只有2人。青南高原寒冷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0-5.9℃之间,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多数地区仅有高原畜牧业,人口密度较低,例如玉树州人口密度为1.58人。
由于上述气候状况,青海东西两部分地区提供了不同的农业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藏族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除自然地理条件对人口分布基本格局的制约和影响外,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城市形成等因素导致人口分布的再分配。例如,海西州是个新型开发地区,解放前只有16000人,主要是少数民族。解放后由于各种矿产资源的逐步开发,农牧业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很快,1982年达到269646人,1990年又增至312327人,增长19.5倍,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也上升很快。

  • 在青藏高原上高寒条件下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青南高原寒冷气候区。该区年平均气温在0—-5.9℃,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多数地区仅有高原畜牧业,人口密度较低,例如玉树州人口密度为1.58人。由于上述气候状况,为青海东西两部分地区提供了不同的农业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故形成了藏族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除海拔高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决定的...
  • 在青藏高原上高寒条件下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青南高原寒冷气候区。该区年平均气温在0—-5.9℃,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多数地区仅有高原畜牧业,人口密度较低,例如玉树州人口密度为1.58人。由于上述气候状况,为青海东西两部分地区提供了不同的农业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故形成了藏族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除海拔高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决定的...
  • 在青藏高原上高寒条件下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1. 分布不平衡 青海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宁市和海东地区,而藏族人口则主要分布在人口稀少的西部广阔地区。西部六个自治州,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16%,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32.3%,其中藏族人口的比重更小。例如,玉树州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7.43%,人口只占5.09%,果洛州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
  • 青藏高原人口负增长的原因
    答:青藏高原海拨太高(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所以人口稀少。北冰洋沿岸处于高纬度地带,气候寒冷干燥多大风,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也人口稀少。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 高中地理问题
    答:海拔高所以气温低,因此高和寒是青藏高原最典型的气候特征。也因为高,所以成,为大江大河的源头;也正因为高,海拔水汽难以到达,大部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东南向西北降水减少)。高寒条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密度低,人口多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比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发达地区向欠...
  • 青藏哪个地区人少
    答:首先,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的分布和数量。高原地区的气候寒冷缺氧,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因此,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和人口集中的区域外,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其次,青藏高原的西部地区和偏远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 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
    答: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1. 海拔高,气候高寒缺氧,不利于人类居住。2. 土地资源广,但可利用土地面积小,居住条件差。3. 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不适宜农业发展。因此,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
  • 青藏高原的范围和特征
    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青藏高原上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及4人,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二十五分之一。在历史时期内,高原自然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不能与我国东部季风区相比,而且也远较西北干旱区微弱。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天然的原始状况,特别是在高原内部腹地,往往人迹罕至,因而自然地域分异...
  • 青藏高原的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原因是什么
    答: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然后分析具体原因。首先,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青藏高原天气寒冷,常年被积雪覆盖,各类资源匮乏,物种丰富度低,进行农作物耕作非常不利。海拔高,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人类居住。其次,人才资源少,现代化程度低。
  • 世界上的哪些“高原地形区”,人口分布是最密集的?
    答: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是一个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高原,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人口数量超过1亿,人口总数约为1.06亿人。印度德干高原上的城市 亚洲地势中高周低,高原地形分布十分广泛,主要的高原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黄土高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