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思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下面详述之.
  (1)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 为什么要写《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
    答: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作者先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然后写出了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接着表明人民对这两种人的不同的态度.主题解说:本文通过鲁迅和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
  • 记念刘和珍君的中心思想以及段落大意
    答:1、第一段:面对着刘和珍烈士的追掉会,鲁迅先生感到无比悲愤,要写文章来“悼念逝者”;2、第二段:想到烈士的斗争已经过去,她们已倒在血泊之中,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旧存在,为了使人们不忘烈士的鲜血,为了唤起人们的觉醒,更感到有必要写文章来“唤醒生者”;3、第三段:追忆刘和珍的往事,...
  •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的课文分析
    答: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五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始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
  •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出自哪里
    答:您好,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学生领袖刘和珍而写的。赞扬了刘和珍不畏艰难险阻大无畏的革命牺牲主义精神。原文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它的意思是说,真正勇敢的人,是敢于面对悲惨、痛苦的现实...
  • 《记念刘和珍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出处《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
  • 《纪念刘和珍君》的评论
    答:《纪念刘和珍君》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之后,当时轰轰烈烈的女师大风潮取得大部人的同情,但也有部分反动文人污蔑这次运动“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激于义愤,鲁迅先生写下这篇感情深沉文章。全文以的悲愤的感情为线索,整体结构严谨,堪称同类作品的典范之作。全文没有详细介绍刘和珍的生平,也...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我将深味……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深刻含义_百度...
    答:3.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鲁迅知道那些“正人君子”们不会在意他菲薄的抨击,更不会在意刘和珍的死。其实这也是一句反语。4.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当时鲁迅在参加北京师范女子大学为两名牺牲的学生的葬礼,写下这篇文章“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一则刘和珍生前喜爱读鲁迅...
  • 《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大全精选
    答: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笔之所及并非限于刘和珍一人,通读全文,看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大全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大全精选一 1、本文的大体脉络是怎样的?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
  • 对于《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拜托大家要快,谢谢...
    答:“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一句话,启示人们要不畏艰险,敢于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勇敢战斗。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生动贴切地化抽象为具体,指出徒手请愿只能招致无谓的牺牲。告诫人们一定要以暴力革命来代替请愿这一类的斗争方式。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原文与赏析
    答: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原文与赏析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原文、赏析 原文 一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 *** 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