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维纳(B.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并阐述如何根据这一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答案】:(1)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有寻找原因的倾向,个体解释自己行为结果时的归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今后的学习动机。(2)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等因素。这些因素又可以分别纳入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等三个维度之中。(3)成败归因的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成败归因的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成败归因的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4)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将学业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从而产生习得元助感,造成学习动机降低。教师在归因训练过程中,对于那些学业失败的学生,应引导其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不足;同时,也应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收获、体验到自己努力的有效性。

  • 帮忙解释一下维纳归因理论?
    答:为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未知的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归因理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认知整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
  • 怎么区分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
    答:后来,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 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维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
  • 求教育学历年考研真题
    答:I.试述维纳(B.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并阐述如何根据这一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Ⅱ.如要确认某地区是否存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可能有以下三种研究思路:(1)称书包;(2)课堂观察;(3)问卷调查。试分析这三种研究思路的优劣,并提出你自己的研究设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 根据维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能力的归因属性是( )。
    答:或是个人条件(内控),或是来自外在环境(外控)。②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③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故按照维纳的归因理论,能力的高低是内部、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
  • 试用维纳(B.Weiner)归因理论分析能力和运气的归因属性。
    答:【答案】:维纳从三个维度对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划分,它们是内外部、稳定性和可控制性。能力归因:内部、稳定、不可控。运气归因: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 关于社会心理学
    答:B.维纳及其同事在1972年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把它和J.W.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结合起来。维纳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当增加另外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在形成期望、预测未来的成败上至关重要。维纳认为,内在的稳定因素包括能力、陪明、身体特征;内在的暂时因素包括努力、心情、疲劳;外在...
  • 归因信念是什么意思
    答:归因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影响到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维纳的归因理论:1972年,维纳(B.Weiner)在海德归因理论与阿特金森(J.W.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维纳基本同意...
  • 成绩考不好时,爸爸应该怎样教训儿子(打或骂)
    答:考试后,对考试成败原因的分析,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勃纳德�6�1维纳(Bernard Weiner)研究发现,青少年经常将考试的成败归结为4种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当孩子把较差的考试成绩归结为能力不足时,孩子往往会产生挫败感,对以后自己的成功也不会抱多大的...
  • 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
    答: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维纳(Weiner,1974,1992)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 现代基因概念
    答:但是,1977年,维纳(Weiner)在研究Q0病毒的基因结构时,首先发现了基因的重叠现象。1978年, 补充回答: 费尔(Feir)和桑戈尔(Sangor)在研究分析φX174噬菌体的核苷酸序列时,也发现由537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所包含的10个基因中有几个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但是这些重叠的基因具有不同的读码框架。以后在噬菌体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