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变质作用的概念

一、变质作用的范围
变质作用是地壳演化过程中原先生成的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地壳一定深处所发生的一种固态转变,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图16-1)。
所谓“地壳一定深处”,是指变质作用发生于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通常是温度范围200~1000℃,压力范围0.02~1.5GPa(0.2~15kb)(王仁民等,1989)。这个温度范围大概处在后生成岩作用和岩浆作用之间。

图16-1 出露地表的变质岩*

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之间界限,涉及变质作用的下限。Winkler(1976)主张把浊沸石的出现作为变质作用的开始(大约是200℃),但对此有人持异议,如赵宗溥(1983)。
二、变质作用的分类
根据变质作用的规模,变质作用可分为局部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两大类(Raymond,1995):
1.局部变质作用
局部变质作用是指体积小于100km3的变质作用。它分布于某个具体的地质构造中,受到体积的局限控制。局部变质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接触—热变质作用
分布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岩浆侵入到地壳的上部层位,由于侵入体与围岩间有显著的温度差,围岩受热而发生变质作用。这类变质作用一般深度不大,围限压力不会太高。
(2)动力变质作用
分布于断层带或其他强烈错动(剪切作用)带上,由于各种类型应力作用的结果,岩石通过碎裂、变形和重结晶等方式,进行结构、构造上的改造,有时也有矿物成分上的转换。动力变质作用特点是低温、高应变率。
(3)冲击变质作用
分布于陨石坑附近,在陨石冲击到地表时发生的变质作用。瞬时冲击产生的高压、高温是控制冲击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
(4)交代变质作用
局限分布于侵入体接触带及火山喷发活动区,主要由岩浆热液引起的化学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机理是交代作用。
2.区域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是分布范围广泛而且变质因素复杂的一种变质作用。它常发生在岩石圈范围,均具较大的规模。主要变质因素有:温度、压力(包括围限压力和应力)和流体均同时起重要作用,其中以围限压力最为重要。区域变质一般发生于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及岩石圈地幔(Mason,1990;Miyashiro,1994)。
(1)造山变质作用
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变质作用规模巨大,面积超过数百平方千米,与造山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变质作用为重结晶和变形,岩石常常具有面理和线理,是区域变质作用最常见类型,又称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或区域变质作用。
(2)洋底变质作用
在大洋中脊上升的热流和海水作用下,洋壳岩石发生的大规模变质作用称为洋底变质作用。温度、流体及其中的化学组分是控制洋底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常常发生重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绿岩是典型的洋底变质岩。
(3)埋藏变质作用
埋藏变质作用是无明显变形的、规模巨大的低级变质作用,其变质温度很低,而导致埋藏变质作用的压力变化范围较大,是成岩作用向变质作用发展的过渡类型,又称浅变质作用。其变质岩常常具有原岩的残余结构。
(4)混合岩化作用
在地壳深部高级变质岩发育区,由于温度、压力进一步升高,又有流体存在,一些变质岩能熔融产生相当数量的花岗质熔体。当熔融程度较高,并经迁移大量汇聚后便形成岩浆,冷凝后即形成花岗岩类岩石。如果只有少量熔融,且未发生明显远距离迁移,则出现花岗质浅色脉体和暗色变质岩基体混杂在一起的岩石,称为混合岩。从变质岩经熔融而形成混合岩的过程称为混合岩化作用,又称超变质作用。


前震旦系结晶基底地层是一套经受中、深变质程度且普遍混合岩化的地层(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991),代表这一历史时期的变质岩以秦克令等(1990)所创建的鱼洞子群(研究区外北东边缘)为代表,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值为2657±9Ma(秦克令等,1990)和2693±9Ma(张宗清等,2002)、Sm-Nd同位素等时年龄2688±100Ma(张宗清等,2002),表明其成岩时期大致相当于新太古代,与上覆中元古界代表褶皱基底的碧口群绿片岩相变质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呈顺层韧性剪切—剥离断层接触为五台造山运动及相伴斜长角闪岩相区域变质和花岗岩化作用之产物。同时,丹巴地区混合片麻岩套中,已获得锆石U-Pb法最大年龄值已达1852~2341Ma,可能残存有原岩为古元古界康定群的地质信息。故将区内已发现和尚待发现的古老结晶基底(或古陆核)的形成年限笼统厘定为距今大约2800~1600Ma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结晶基底与褶皱基底间的沉积不整合关系(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991)。

区内的变质作用明显地具有多期性,从老到新可划分为新元古期、华力西期、印支期。每期变质作用发生的大地构造环境都有明显的差异,也就是与所处的地壳演化阶段有密切关系。从区域变质作用的角度看,可将区内区域变质作用的演化史分为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震旦纪—古生代、中生代3个主要阶段。

一、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

这是扬子陆块褶皱基底形成时期。形成于这一地史时期的区域变质岩以摩天岭区碧口群、后龙门山区通木梁群、丹巴地区公差混合片麻岩套和木里地区下喀沙组等为代表。已有同位素年龄表明曾经历了前震旦纪的构造演化。晚前寒武纪早期,原始结晶基底(古陆壳)发生破裂、分化,并以裂陷槽(裂谷)发育为特征,在一些裂陷槽中的保留了局部古陆的残块,因此,晚前寒武纪阶段出现了古陆裂解-分化活动的大地构造格局。

该时期表现为古陆核相对稳定,以剥蚀为主,是晚前寒武纪期间的蚀源区及陆壳增生的核心,而其边缘裂陷槽则为活动带,经历了长期的、复杂的沉降、拗陷及后期的褶皱回返,伴随着强烈的区域变质及深成侵入作用。在中元古代,以代表洋壳环境的浊积岩、硅质岩、细碧岩、角斑岩、基性-超基性岩发育为特征;而在古陆边缘以沉积了典型的陆壳环境相的浅海相陆屑-碳酸盐岩为特征。新元古代时,裂陷槽闭合,特别是晋宁运动使其褶皱回返,伴随着绿片岩相低温的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地壳变厚、成熟,渐趋稳定。

二、震旦纪—古生代

震旦纪时期,本区进入稳定的陆块发展阶段。闰全人等(2006)认为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期间可能一直维持有限的残余的松潘-甘孜洋洋盆状态,并推测松潘-甘孜洋可能是在扬子地块或青藏高原前寒武纪基底上拉张而成的(SHRIMP年龄831±27Ma),松潘-甘孜地块基底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的多次构造热事件影响。

古生代早期以裂陷活动为主,晚期发展为面型拗陷活动。早二叠世末和晚二叠世末的华力西晚期构造运动动,使后龙门山带、迭部-康县变质带发生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二叠系上统与三叠系呈平行不整合。研究表明,动力变质的热流来自深部地幔,变质带显示了线型递增变质带和中心式递增变质带特点。这种特点,反映了深部的高热流沿线性裂陷带不均匀上升形成的热轴和热点,后龙门山变质地带、迭部-康县变质地带为中压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三、中生代

三叠纪时松潘-甘孜地区为古特提斯洋的一部分,印支运动使其封闭,并使区内的晚二叠世—三叠纪沉积褶皱变形、发生区域变质并伴有大规模同构造期中酸性岩浆侵入。褶皱以线型褶皱为主,劈理发育,显示应力强大。变质作用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大面积的板岩、千枚岩,属板岩-千枚岩变质。印支运动还使早已形成的华力西变质岩系发生程度不同的叠加变质。变质作用的特点表明,地壳温度低而均匀,热流一般来自地壳表层的放射性热能,为浅部变质作用。花岗质岩石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为主,成因类型属地壳重熔的岩浆侵入型及部分岩浆混染型。花岗质岩石的侵位则导致围岩发生热变质和气—液变质,形成接触变质岩和气液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围绕岩体呈环带状分布。受岩体侵位时温度和岩体规模的影响,其变质带分布宽窄不一。印支运动使区内结束海相沉积史,大型陆相盆地沉积从此开始。在后来的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中,区内只有盖层的褶皱、断裂、推覆,没有区域变质作用发生。



  • 地壳的演变历史
    答:地壳演化简史 (一)太古代(距今约25亿年之前) 太古代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历时最长的一个代,即原始地壳以及原始大气圈、水圈、沉积圈和生物的发生、发展的初期阶段。 太古界的地层由变质深的正、副片麻岩组成。已知其中最古老的年龄为40多亿年。据此认为,在此之前地球便出现了小型的花岗岩质地壳。由沉积岩变质而成...
  • 区域变质作用
    答:区城变质作用是指在大面积范围内,由于区域性的地壳运动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作用。这种变质作用的特点是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具有区域性。区域变质作用的发生往往和地壳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且在时间或空间上经常和该地区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相伴生。因此,区域变质作用的因素比较复杂,是由温度、压力、...
  • 各种大地构造环境的变质作用PTt轨迹样式及其地球动力学
    答:一个地区的构造环境决定于地壳和岩石圈的运动形式和性质,如洋壳板块俯冲和幔源岩浆底侵,等等,它们又有特定的动因,如地幔对流等。目前一般将一个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泛称为地球动力学。一个地区的变质作用特征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其大地构造环境和地球动力学。根据变质作用温压条件时空变化规律与变形样式及...
  • 变质作用对工程地质条件有哪些影响?
    答:会引起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变质作用是指地下深处的固态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少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引起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绝大多数与地壳演化进程中地球内部的热流变化、构造应力或负荷压力等密切有关,少数是由陨石冲击月球和地球的表面岩石...
  • 什么是地质中的变质作用
    答:变质作用,如同大自然的艺术家,是地质演化的关键环节,它以固态岩石为画布,通过温度、压力的微妙操控,以及化学流体的滋养,让原有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发生蜕变,创造出全新的岩石种类。三大岩类的演变线索 在岩石的转变过程中,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发生在地壳的深层,而非地表的风化...
  •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的基本概念
    答:1. 地球上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地幔岩,随着地壳的演化,不断适应新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这种适应过程包括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的改变,被称为变质作用。2. 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因环境与形成条件的变化,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改变的过程。它通常发生在岩石保持固态的...
  • 变质运动为什么是内力作用而不是外力作用?
    答:原岩所承受的温度、压力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原岩中的矿物质产生重结晶作用,使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外力作用是不是指外动力地质作用?是地球固体表面以外的其他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地质变化,如水流、气流、气温变化、生物化学作用等。因此,变质作用是内动力地质作用。
  • 地壳演化简史是怎么样的?
    答:②第二次地壳运动的时间发生在31亿~29亿年前,见于波罗的海沿岸、澳大利亚西部、北美大湖区及南非等地。③第三次地壳运动发生在距今25亿年前后,这是一次颇为强烈、影响很大的地壳运动,并使当时有限的沉积岩层发生变质作用。中国的冀东、辽东都深受影响,构成中国最古老岩石的所在地。通过这次运动,地球...
  • 中国大陆地壳演化
    答:800Ma左右花岗岩和区域变质作用的广泛发育及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阿克苏附近被震旦系不整合覆盖的蓝片岩,表明新元古代中期各个分离的陆块聚合成统一的大陆。 新元古代中期地壳变动的构造属性,目前还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活动陆缘的演化直到700Ma 还没有结束。关于古大陆裂解的时间,有些学者认为在800Ma前后,...
  • 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答:对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认识,主要依据早前寒武纪原始岩石、地层单元特征、变质变形作用及成岩、变质变形作用的年代等综合研究。第一章已经提及本区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开始广泛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以来,对早前寒武纪变质岩作了较全面的研究,尤其70~80年代,周绍林等较系统地研究了变质建造、构造作用、变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