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花环实验原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e花环实验原理如下:

免疫学上用来检测T细胞数量的一种实验方法,T细胞表面具有能与绵羊红细胞(SRBC)表面糖肽结合的受体,称为E受体(CD2)。CD2是一种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60 000,已证实E受体是人类T细胞所特有的表面标志。

当T细胞与SRBC混合后,SRBC便粘附于T细胞表面,呈现花环状。通过花环形成检查T细胞的方法,称为E花环形成试验。根据花环形成的多少,可测知T细胞的数目,从而间接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判断疾病的预后,考核药物疗效等。

操作方法:

1、用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计数后,用Hanks液配成107个/ml细胞悬液。

2、取0.1ml淋巴细胞悬液,加入0.1ml1%SRBC及0.05ml灭活小牛血清,混匀。

3、37℃静置5分钟,500rpm低速离心5min后,放入冰箱,2小时或过夜。

4、取出试管,吸弃上清液,加0.8%戊二醛溶液1滴,轻轻旋转混匀,置4℃冰箱固定15分钟。

5、取出后,轻轻旋转试管,使沉淀细胞重新悬浮;取1滴涂片,自然干燥后,瑞氏染色,高倍下观察。

注意事项:

1、SRBC最好是新鲜的,一般采血后保存在Alsever保存液中,2周内可以用,超过2周SRBC与淋巴细胞的结合能力下降。

2、从采血到测定,不得超过4小时,若用分离的淋巴细胞,放置时间也不得超过4小时,否则SRBC受体会自行脱落。同时用锥虫蓝检查活力,活细胞不少于95%。

3、计数前应将沉于管底的细胞予以重悬,但只宜轻缓旋转试管,使细胞团块松开即可,不能过猛或强力吹打,否则花环会消失或减少。

4、要求全部试验在室温(16~23℃)中进行。



  • 通过e花环形成实验可分离何种细胞
    答:利用E花环沉降法可分离浆细胞和粒细胞、B细胞和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E花环实验是一种体外检测人和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常用于T淋巴细胞计数。原理:免疫学上用来检测T细胞数量的一种实验方法,T细胞表面具有能与绵羊红细胞(SRBC)表面糖肽结合的受体,称为E受体(CD2)。CD2 是一种糖蛋白,相对...
  • 偏头痛-小时候被石头砸到后遗证
    答:一般认为偏头痛病人的免疫球蛋白IgG、IgA、C�3及E花环形成可较正常人偏高。 (6)血小板机能检查: 偏头痛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性可升高。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自从1938年Wolff提出偏头痛发作的血管性假说后,一直统治着医学界数十年,此学说虽然没有被有力实验证实,但也未被推翻。但...
  • 腿偶尔会痛几天,痛的时候是一阵一阵的,刺痛。有时像刀割或针刺,过会又...
    答:一般认为偏头痛病人的免疫球蛋白IgG、IgA、C 3及E花环形成可较正常人偏高。 (6)血小板机能检查: 偏头痛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性可升高。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自从1938年Wolff提出偏头痛发作的血管性假说后,一直统治着医学界数十年,此学说虽然没有被有力实验证实,但也未被推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