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后,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5-22

对于那些逃离北上广深的年轻人,后续是怎样子的呢?我们来听听三个网友的心声。


口述人:李小姐

当年我大学毕业,拿到北上广深4个offer,当时太单纯,被人忽悠选了工资高出了500的那个,去了北京。

在北京干了两年,工资到手一万不算太低吧,但一个人天天996,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感到生活太绝望太压抑了。


终于有一天我大哭一场后,辞职回家乡呆了两个月。

期间各种被相亲,逼考公务员,而且遇到各种烦心事。于是我负气又跑了,但真的不想再去一线过那种天天挤地铁合租房子的生活。

最后我投了家乡省会的简历,被一家央企驻点小分公司录用了。

那段时光过得实在太舒服了,天天出去逛街购物吃东西,在同事的撮合下,我认识了男朋友也就是后来的老公。

当时以为生活会这样下去。后来发现,在这种规模小的分公司工作,没有太多的前景,只不过劳动关系比较规范一些而已,瞬间我又有了危机感。

于是,在12年底,我做出了以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决定:我要考公务员,而且我要考实权省直单位,目的很直接:迅速的融入这个城市。


我直接裸辞回家复习。经过一年的努力,13年顺利考上了,收入不出意外大幅度下滑:拿到手3200。

同期男友也跳槽了,跟着领导跳去了本地一家新成立的国企。家庭收入一夜回到了解放前,那段时间我心理落差很大,心情郁闷得要死,几乎天天跟男朋友吵架。

然而14年底开始,全省公务员开始加薪,一直持续到现在,差不多已经翻了两倍,回到之前的水平了。老公也因为公司走上正轨,提前做到了国企中层干部。

现在我们的年收入大概有40万左右。当地的房价才一万出头,比北京要便宜很多。


很快,我们的小家庭也迎来了新的小成员,立马跑去买了套改善性的大三居,公积金可以全覆盖贷款,没有还款压力。

为了帮忙带小孩,双方父母也正好退休,轮流过来和我们住帮忙带孩子,生活在变得越来越好,不知道比北京要舒服多少倍。


口述人:杨小姐

我从上海回来回到老家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以为会安定下来的我,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

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拖着行李箱跟着男友来到上海,那时候年轻气盛的我们,准备在上海打拼出一片天下。


工作方面,我一共面试了三个工作,最后去了一家外包公司,待遇和工作环境还不错。

因为男友的公司离市区很远,我们没法一起租房子,所以对我们刚到上海那会来说,薪资不高却负担着高的房租,所以这两年的工作没有留下一点积蓄。

总而言之,在上海的两年生活我感觉没有归属感,没有一点点家的感觉。

到了今年,或许是迫于年纪比较大,加上男友也考虑回家工作,想尽快回老家安定下来。


今年过年后,男朋友就收到一份家里的面试通知,然后他就没有任何犹豫辞职回了家。

但是,入职后才知道没有面试说得那么好。于是果断辞职找新工作,在这期间,男友也是事业也不是很顺利。最后很勉强找到一个工作,薪资比在上海少了一半。

男友因为工作受到打击,就希望我尽快回家,我也想尽快回家跟男朋友在一起,以为回家就可以逃离现状。

回来后休息一周开始面试,工作也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面试了3周最后敲定了一家。悲剧的是,老板喜欢画饼,只会忽悠人,最后还拖欠工资,就这样又换了工作。


虽然说小城市房子比上海便宜,可在我们这房子一平也要接近一万块钱,消费水平和上海差不多,另外,这里的公司制度不完善,规模小,还没有公积金,两个人买房子都用不了公积金贷款。

其实,每天在这种不安定下工作,心已经感觉很不安。我现在以后很后悔当初的觉得。

所以,在回老家工作前,一定要在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再去辞职,这是我个人的总结。




口述人:吴小姐



我大学毕业就去了北京工作,呆了五年半,换了两份工作后开始自由职业,期间认识了自己的老公。

去年年底离开北京。最后一年,我跟我老公一直在憧憬和期盼回他老家二线城市,该做的心理准备和生活准备都做足了。


我说说我刚回来的状态变化吧:

一、当地方言真的让我很难融入,连政府部门人员也和我说方言,一开始我听不懂,感觉到处都是异样的眼光。

二、气候太冷了,不像北方一样有暖气,室内比室外冷多了,这是最直接的感受。晚上被窝是冰冷的,瑟瑟发抖 ,所以日常装备也不一样了,必须要买棉拖鞋,棉睡衣睡裤,在北京虽然室外巨冷,但是室内有暖气。

三、湿度太大,衣服不能很快晒干。北京的话在室内一天就全干,非常的爽,我真的要好好适应这个落差才行。


四、空气湿润很多,很温柔不干燥。在北京我差不多每天皮肤皲裂、起皮,鼻子干燥,经常鼻炎,风又大又冷。

五、这里的天气总是阴霾灰蒙蒙的,太阳太少了,大部分都是阴天,经常下小雨。不过一出太阳就很温暖,感觉提前过了春天。

六、交通时间成本下降。因为城市小,每天骑个摩托车去哪都很快到了。在北京住在五六环,开半小时还没进入四环,每天上班都得坐地铁或开车。

目前还没有新的朋友,也没有开始新的工作,因为疫情就一直在家呆着,想尽快融入进来,也许习惯了,适应了,我就会更喜欢这里,对北京不会怀念了。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上,逃离北上广深,有过得舒服的,也有过得不舒服的。

不排除有一些人,逃离后在老家待不下去,最后还是返回大城市工作。


我们都知道,大城市机会多,虽然生活很苦。小城市生活安逸,但是机会少,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小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所以,是否逃离北上广深,关键是要看你自己能否在小城市找到合适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人生没有完美的决定,既然决定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把这条路走好



顾晨丞的选择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职业规划,离开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去到一个二线城市或者更小的城市生活和工作。这样的决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生活环境的变化是显著的。在大城市生活,面临着拥挤的交通、喧嚣的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而到了二线城市或者更小的城市,这些压力都会大大减轻。顾晨丞在常州的生活就显示出了这种变化,她可以更轻松地享受生活,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也有更多的空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其次,职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大城市有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水平,但同时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而在二线城市或者更小的城市,虽然工作机会可能相对较少,但竞争也相应减少,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能更快地获得晋升和提高收入的机会。顾晨丞在常州的工作就显示出了这种优势,她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发挥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和重用。

最后,社会生活也有了新的体验。在大城市生活,人们往往面临着高房价、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而在二线城市或者更小的城市,房价相对较低,人际关系也更为亲近。顾晨丞在常州的生活就显示出了这种变化,她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和同事、朋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总的来说,逃离北上广的选择对顾晨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能够享受到更为宜居的生活环境,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也能更好地享受社会生活。这样的选择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但对于那些希望追求更为平衡的生活方式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生命没有答案,每个人都将走向属于自己的旅程,交出一份只属于自己的答卷。

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应对风雨,如何调整心态,如何继续前行,都有一套固定的方法。有些人恰恰是提早懂得,才避免颠沛流离,更快到达人生终点。

挖掘出人生经验的旅途总是坎坷的,很多人并未留心,但是没关系,早有人替我们总结好了一切,那就是这些看清事实的名人名家们。

尤其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豪莫言,总是能一针见血地写透生活真相,给人醍醐灌顶之感。

看过他获奖之后的第一本书《晚熟的人》,会惊讶于莫言的描写竟然如此震撼,涉及的内容如此全面,但凡读到了,都会深受洗礼,让人生更上一层楼。

如果你是聪明人,就一定不要错过莫言的《晚熟的人》,这本书有口皆碑,在豆瓣获得9.6的高分,也是中国文史上闪闪发光的代表作。

在书中读到的经验,都是作家历经一生所总结出来的,也被后世广泛承认,这才是最佳的捷径。

《晚熟的人》那些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后来过得怎样了?三个年轻人说出了大实话

对于每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都有一个大城市的梦想。

人们都想通过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奋斗,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感觉仕途无限光明。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批量脱离北上广深等城市,大部分都是为了追求安逸,有些是为了买房,有的是时运不济,迟迟找不到机会。

对于那些逃离北上广深的年轻人,后续是怎样子的呢?我们来听听三个网友的心声。

口述人:李小姐

当年我大学毕业,拿到北上广深4个offer,当时太单纯,被人忽悠选了工资高出了500的那个,去了北京。

在北京干了两年,工资到手一万不算太低吧,但一个人天天996,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感到生活太绝望太压抑了。

终于有一天我大哭一场后,辞职回家乡呆了两个月。

期间各种被相亲,逼考公务员,而且遇到各种烦心事。于是我负气又跑了,但真的不想再去一线过那种天天挤地铁合租房子的生活。

最后我投了家乡省会的简历,被一家央企驻点小分公司录用了。

那段时光过得实在太舒服了,天天出去逛街购物吃东西,在同事的撮合下,我认识了男朋友也就是后来的老公。

当时以为生活会这样下去。后来发现,在这种规模小的分公司工作,没有太多的前景,只不过劳动关系比较规范一些而已,瞬间我又有了危机感。

于是,在12年底,我做出了以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决定:我要考公务员,而且我要考实权省直单位,目的很直接:迅速的融入这个城市。

我直接裸辞回家复习。经过一年的努力,13年顺利考上了,收入不出意外大幅度下滑:拿到手3200。

同期男友也跳槽了,跟着领导跳去了本地一家新成立的国企。家庭收入一夜回到了解放前,那段时间我心理落差很大,心情郁闷得要死,几乎天天跟男朋友吵架。

然而14年底开始,全省公务员开始加薪,一直持续到现在,差不多已经翻了两倍,回到之前的水平了。老公也因为公司走上正轨,提前做到了国企中层干部。

现在我们的年收入大概有40万左右。当地的房价才一万出头,比北京要便宜很多。

很快,我们的小家庭也迎来了新的小成员,立马跑去买了套改善性的大三居,公积金可以全覆盖贷款,没有还款压力。

为了帮忙带小孩,双方父母也正好退休,轮流过来和我们住帮忙带孩子,生活在变得越来越好,不知道比北京要舒服多少倍。

口述人:杨小姐

我从上海回来回到老家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以为会安定下来的我,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

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拖着行李箱跟着男友来到上海,那时候年轻气盛的我们,准备在上海打拼出一片天下。

工作方面,我一共面试了三个工作,最后去了一家外包公司,待遇和工作环境还不错。

因为男友的公司离市区很远,我们没法一起租房子,所以对我们刚到上海那会来说,薪资不高却负担着高的房租,所以这两年的工作没有留下一点积蓄。

总而言之,在上海的两年生活我感觉没有归属感,没有一点点家的感觉。

到了今年,或许是迫于年纪比较大,加上男友也考虑回家工作,想尽快回老家安定下来。

今年过年后,男朋友就收到一份家里的面试通知,然后他就没有任何犹豫辞职回了家。

但是,入职后才知道没有面试说得那么好。于是果断辞职找新工作,在这期间,男友也是事业也不是很顺利。最后很勉强找到一个工作,薪资比在上海少了一半。

男友因为工作受到打击,就希望我尽快回家,我也想尽快回家跟男朋友在一起,以为回家就可以逃离现状。

回来后休息一周开始面试,工作也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面试了3周最后敲定了一家。悲剧的是,老板喜欢画饼,只会忽悠人,最后还拖欠工资,就这样又换了工作。

虽然说小城市房子比上海便宜,可在我们这房子一平也要接近一万块钱,消费水平和上海差不多,另外,这里的公司制度不完善,规模小,还没有公积金,两个人买房子都用不了公积金贷款。

其实,每天在这种不安定下工作,心已经感觉很不安。我现在以后很后悔当初的觉得。

所以,在回老家工作前,一定要在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再去辞职,这是我个人的总结。

口述人:吴小姐

我大学毕业就去了北京工作,呆了五年半,换了两份工作后开始自由职业,期间认识了自己的老公。

去年年底离开北京。最后一年,我跟我老公一直在憧憬和期盼回他老家二线城市,该做的心理准备和生活准备都做足了。

我说说我刚回来的状态变化吧:

一、当地方言真的让我很难融入,连政府部门人员也和我说方言,一开始我听不懂,感觉到处都是异样的眼光。

二、气候太冷了,不像北方一样有暖气,室内比室外冷多了,这是最直接的感受。晚上被窝是冰冷的,瑟瑟发抖 ,所以日常装备也不一样了,必须要买棉拖鞋,棉睡衣睡裤,在北京虽然室外巨冷,但是室内有暖气。

三、湿度太大,衣服不能很快晒干。北京的话在室内一天就全干,非常的爽,我真的要好好适应这个落差才行。

四、空气湿润很多,很温柔不干燥。在北京我差不多每天皮肤皲裂、起皮,鼻子干燥,经常鼻炎,风又大又冷。

五、这里的天气总是阴霾灰蒙蒙的,太阳太少了,大部分都是阴天,经常下小雨。不过一出太阳就很温暖,感觉提前过了春天。

六、交通时间成本下降。因为城市小,每天骑个摩托车去哪都很快到了。在北京住在五六环,开半小时还没进入四环,每天上班都得坐地铁或开车。

目前还没有新的朋友,也没有开始新的工作,因为疫情就一直在家呆着,想尽快融入进来,也许习惯了,适应了,我就会更喜欢这里,对北京不会怀念了。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上,逃离北上广深,有过得舒服的,也有过得不舒服的。

不排除有一些人,逃离后在老家待不下去,最后还是返回大城市工作。

我们都知道,大城市机会多,虽然生活很苦。小城市生活安逸,但是机会少,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小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所以,是否逃离北上广深,关键是要看你自己能否在小城市找到合适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人生没有完美的决定,既然决定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把这条路走好。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而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众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诺奖分量不小,莫言能够获得,足以说明实力。但实力是要靠作品说话的,我们普通人大可以买他的作品来见证一下。但在我看来,莫言确切是个大师,比如说,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证。

大家信我的话,不妨读读他的新作《晚熟的人》,这比他之前的小说更经典,里头描写的人性更深邃。因为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说,当中写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后的种种经历,比如说表弟的妒忌打击与迫害啦,在村里大肆传播他的谣言啦,莫言伤痛地接收这一切,却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莫言为何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全在于莫言费了许多心血与精力,越是荣获此奖,越是在乎质量而非数量;也可以说,莫言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细细思索,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书中学来智慧,都可将人性给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他用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通过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卷”在北上广的同学,7年房产增值百万;“躺”在老家的同学,7年房产缩水一半。

1、

“卷”在北上广的同学,7年房产增值百万;“躺”在老家的同学,7年房产缩水一半。

以上就是逃离北上广的全部真相。

有些自媒体天天在社交平台上鼓吹逃离北上广,回到老家躺平。但是真实的情况恐怕让你大跌眼镜!

百度出行数据显示:7月,北上广深承包了全国热门迁入地的前四名,这绝对不是巧合。年轻人正在重返大城市。

广州的滴滴司机已严重饱和,有的人一天接不到10个单子;深圳的租金又上涨了50元,工资低于8000元的打工人直呼吃不消。

北上广如此不好,为何大家还要回去?

2016年,朋友圈被一条《我买好了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的推文刷屏了。

推文鼓励网友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的机场,前30名抵达者将得到一张未知目的地的机票。

从此,#逃离北上广#的话题犹如“大姨妈”一样,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被自媒体拿出来消费一番。

有些傻乎乎的青年真被忽悠回了老家。而聪明的人,一边在朋友圈高呼“明天就走”,一边与中介签下了购房合同。

2016年,北京房价是28000元,今年是60000元。没有逃离、咬牙坚持下来的人都赚到了钱。

逃回老家的人呢?在县城50万买了一套房,感叹“没压力的生活真好”。等到地产遇冷,房价下跌的地区全是县城。

“卷”在北上广的同学,7年房产增值百万;“躺”在老家的同学,7年房产缩水一半。

别再被自媒体“带节奏”了。想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公平的环境,就必须去北上广。

2、

别抱怨房价高,北上广的房产证是“中产阶级”的准生证。

无论舆论如何批评北上广的高房价,但买房是普通人进阶中产最快的方式。有多少人在抱怨高房价,就有多少人受益于高房价。

从世界范围看,大城市的房价都高。纽约一室一厅的租金要2000美元、曼哈顿的房价高达4万美元/平方米。

东京、伦敦、巴黎、首尔……只要你向往的发达国家,都有高房价的问题,却没有一座城市能解决。

人口的高度聚集,必然出现人多地少的现象。买房的人多,供应的土地很少,房价自然会高。

你要拥护市场经济,就要承认高房价的合理性。

老家的房子固然便宜,因为老家的需求不足,人少地多,等到地产遇冷,第一批倒下的就是小县城的房价。

永远不要相信没有需求做支撑的房价。

在北上广时,抱怨996太卷,自己要回老家享受生活。

回老家后发现,自己想卷都没机会,所有的好工作都被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占了。

那些轻信自媒体的年轻人也不想想:如果老家真有那么好,当初你为什么要出来?

“卷”或许是中国人无法逃避的命运,大城市和小县城都“卷”,只不过形式不一样罢了。大城市“卷”的是能力;小县城“卷”的是关系。

相较之下,还是“卷”能力的大城市好点。没有关系的人待在小县城,很可能一辈子翻不了身。

3、

回到北上广的年轻人为何宁愿被996割,也不愿待在老家?

因为小县城的资源集中在个别人手里,让人看不到希望。

是小县城没有好工作吗?非也。

公职、电信、烟草、学校是小县城中最受追捧的工作,待遇不比大城市的差。但这些好工作轮不到回到老家的年轻人,它们早已被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占了。

小县城太讲人情世故,没有关系寸步难行。

小孩上学、父母看病、老婆迁户口都要找人打招呼,所有的精力全浪费在这些事上,不如回北上广忍受996了。

有一对住在广州城中村的情侣算了一笔账:在广州,他俩每月能赚18000元,抛去1100元的房租、400元的电费、30元的水费、20元的物业费,还剩16450元。

这么多钱,只要不买房,他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每个月过得很潇洒。

如果回到老家,两人的收入骤降到8000元,少了大一半,还有什么幸福感可言?

另一个在北京卷了8年的同事,年薪30万,已凑够了首付。但老婆被小红书和抖音“洗脑”了,天天嚷着要逃离北上广,回老家享受生活。

同事无奈,辞了工作,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能找到的最高工资是月薪5000元。

从此,同事开启了“摆烂模式”,天天提着根鱼竿去钓鱼,拍点短视频。老婆骂他不务正业,他就说:我在做自媒体呢!半年下来,同事的自媒体账号总共赚了360元——平均一天两元钱。

4年的老家生活,他钓了4年的鱼,生活全靠从北京带回来的200万的存款。

夫妻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老婆骂他“没用”;他怨老婆让他回老家,“要是2019年,我没听她的,坚持在北京买房,现在200万已经变成300万了。”

今年同事终于下了决心,把老婆孩子留在老家,自己又踏上了回京的路。他说:“离家人远点挺好的,彼此留点空间,还有点念想。”

如果不是身有千斤重担,谁又愿离家远行?



我逃离北上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的生活过得如同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我选择了一个小山村作为我的新家,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让我重新拥有了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

这个山村的居民非常友善和热情。

他们习惯于朴实的生活方式,每天早晨我会走到村口的小商店买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商店的老板常常和我聊天,给我介绍周围的美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我很喜欢和他们交流,因为他们的故事仿佛把我带回了一个底蕴深厚的时光。

除了购物,我还经常在周边的山林中散步。山间的小道幽静而宜人,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气,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乐园。每当我漫步在林间,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内心的平静和放松也随之而来。这个过程也成为了我重新认识自己和回归内心的机会。

除了在大自然中寻找平静,我还投入了一些社区活动。村子里有一个小学,我每周都会去当志愿者,帮助孩子们学习和开展课外活动。和孩子们相处让我感受到了纯真和快乐,他们的笑容成为了我生活中最美好的风景。同时,我也参加了一些社区组织的活动,与居民们一起种植花草,参与义卖和义工活动,这让我感受到了爱与互助的力量。

此外,我还尝试了一些新的兴趣爱好。在村子里,我结识了一位木工师傅,他热情地教我制作木雕艺术品。这种手工艺术让我放松心情,同时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专注力。我还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烹饪技巧,经常尝试在家做一些健康又美味的菜肴。

这样的生活让我重新发现了对创造和美的热爱。

总的来说,逃离北上广后,我现在过得非常满意和幸福。在这个小山村,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衡,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我重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信任。这个村子成为了我新的家,我的心灵也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我希望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让我能够继续感受到这份宁静与美丽。



  • 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后来怎样了?
    然而,在这些城市里辛勤工作和打拼了多年的人们,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逃离这些城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们回到家乡后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呢?首先,这些逃离北上广深的人,会在家乡找到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他们可能不再有高薪、高压的职业,但是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家人、照顾老人、照顾孩子...
  • 逃离北上广的人后来怎样了?
    我觉得真正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回到家乡之后生活和心理状态应该是一种追求安稳的一个生活态度吧,因为在北上广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北上广的生活节奏,各方面压力是非常紧张的,有时候会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如果回到家乡的话,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舒适闲逸吧。可以静静地反省一下,自己到底...
  • 逃离北上广的人回到家乡后都怎么样了?
    随着北上广深的大城市的这个工作啊日益剧增这个压力也会很大那么很多人就会选择逃离这个北上广深。那他们再回到家乡之后呢,可能会有两种状态。第一种呢,就是说他能很快的去适应就是家乡的生活能在家乡比如说考个公务员呀,或者是说进行一些工作能很好的去融入这个当地生活。那么这部分人的心理状态也趋于...
  • 逃离“北上广”的人回乡后怎样?
    我觉得真正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回到家乡之后生活和心理状态应该是一种追求安稳的一个生活态度吧,因为在北上广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北上广的生活节奏,各方面压力是非常紧张的,有时候会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如果回到家乡的话,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舒适闲逸吧。可以静静地反省一下,自己到底...
  • 逃离北上广深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1. 许多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这反映了那些逃离北上广深人们的感慨。2. 在城市中,紧张繁忙的工作环境、高昂的房租以及巨大的生活消费,使得即使听说一个月能挣几千块钱,到头来一年能存到口袋里的也只有两三万。3. 即便偶尔有多一点的收入,通过节衣缩食...
  • 那些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第二种,逃离北上广深后,就在家乡落叶生根。这类人逃离了当初的北上广深以后,来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家乡。他们适应性很强,觉得家乡的生活方式才是他们向往中的生活方式。他们就会安安静静的很快融入家乡。仿佛就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根本不曾离开过。从此过着像他们父辈一样的生活。
  • 逃离北上广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另一些人选择逃离北上广深,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回到自己熟悉和亲近的地方,想要离父母、亲友近一点,想要享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还有一些人选择逃离北上广深,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家乡或者其他城市的发展机遇和潜力,想要在那里创业或者就业,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2. 回到家乡后的生活:对于回到...
  • 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觉得真正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回到家乡之后生活和心理状态应该是一种追求安稳的一个生活态度吧,因为在北上广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北上广的生活节奏,各方面压力是非常紧张的,有时候会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如果回到家乡的话,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舒适闲逸吧。可以静静地反省一下,自己到底...
  • 逃离“北上广”,有什么好的生存方式?
    逃离了北上广,更好的生存方式,主要还看你自己的意向,如果你想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杰则现在的生活满足不了自己想要的。你需要继续朝着你的目标努力着。但如果你想过着平凡。平淡一些的生活。你可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每天上班下班。这样过着平淡的生活。
  • 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后来怎样了?
    对比感强烈。家乡与大城市相比,生活节奏更为缓慢,人际关系更为亲近,但工作机会、教育和文化氛围等方面可能存在差距。一些人在回到家乡后会感觉到对比感特别强烈,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情感纠葛。一些人在大城市中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和人脉,并与伴侣或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关系。逃离北上广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