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李白,杜甫,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陶渊明在艺术成就上并不如屈原李白和杜甫他们,他为什么这么被文人推崇?

陶渊明其人于唐以前声名不显,尽管萧统做了他的集子,但实际上并未有如何重视。在唐代渐渐被人发掘出来,直到宋代陶渊明作为隐士的典范开始被推崇到高位。
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祥和、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等生活的描述,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想逃离官场,过没有勾心斗角的快活日子。

从另外一方面呢,他给高傲的文人士大夫提供了一个优雅的台阶。罢黜贬谪其实很没面子,有了陶潜,大家可以自我安慰一下,而且让人看起来不失风骨,官场失意的文人多了,大家就渐渐推崇陶潜,从而他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
而这也跟宋代的环境相关,宋朝时期,儒家学说占有统治地位,同时社会环境比较动荡,文人骚客便更容易激发对现实的不满,但是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那么就需要寻求一个形象,一个田园诗人的形象来安慰和鼓励自己,看吧,我们其实并不看重权利与名誉,既然现实这么不让人舒服,我们就卸甲归田罢了,于是,便开始推崇陶渊明。

对陶渊明写过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复得返自然”,就是摆脱官场羁绊,回归田园生活,这当然是对的。然而并不准确。“自然”实际上还是个老庄玄理的概念,陶渊明此处的“自然”,有谈玄层面的意思,是老庄哲学里谈到得某种和外物契合的修身境界。而“复得返自然”,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而不止是不要做官了立马回家种田那么简单,而是跟玄学结为一体,又把这种玄学的思想写到诗中,这更是作品的一种升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
我们现代推崇陶渊明,一方面是因为陶渊明他有名啊,第二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的诗人来淡化我们青年一代焦虑的心,第三整个社会也很浮躁,也需要这种田园派诗人净化心灵,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下,随波逐流。

  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为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之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曾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为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咏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诗句。永王军队为唐肃宗消灭后,李白也受牵连入狱,后来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一岁时,李白还请求从军入幕,希望能有「一割之用」,却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愿,六十二岁时在他的族叔当涂县(安徽马鞍山)令的李阳冰家。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陶渊明:积极追求的一生
  自古以来,陶渊明总是被看成是一个隐逸诗人,说他追求静谧安宁、真诚无欺的古朴社
  会,追求淡泊高远、任远委化、身无外求的人生,不肯沉浮应世,选择辞官归隐、躬耕自励
  之路。他的田园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陶渊明也成为历代士大夫无比仰慕的“隐逸高士”的
  楷模。但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陶渊明从“官场”到“隐居”,只是生活和价值取向的转
  变,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他没有甘心于躬耕,藐视功名利禄,他一生在不停的追求。他的
  追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最后一次归田前,主要体现在仕途上的追求,为实现自己
  的政治理想;二是归田后,由从政转向从文,达到以诗文传世的目的。本文从这两个阶段进
  行具体阐述。
  一
  陶渊明是一个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其祖祖
  辈辈都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那时的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比较正统途径是
  ,通过仕途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等政治理想和为国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如在其诗《乞食》
  中,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盆。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
  何谢,冥报以相贻”
  有人认为这首诗诗人作于60岁后,理解为由于饥饿才去要饭,在主
  人殷勤款待后,他想努力报恩。但这不合情理。他称遗赠者为“漂母”与老翁的口气不谐。
  魏正申先生在其《陶渊明集译注》中认为此诗作于19岁,我们认为更合理。诗人引韩信的典
  故表示希望自己能象韩信那样辅佐明君干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含蓄
  地表达渴望举荐的从政思想,当然其中也有为谋生养家的双重考虑。陶十九岁那年,爆发了
  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战争给东晋王朝带来了希望,“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融思
  远翥。”(陶的《杂诗》)的豪情,就是他的进取思想的反映。
  但是陶没有料到入仕任
  职的繁杂,官场中的上下级关系森严,同僚们的相互应酬和相互倾轧,以及注重门第出身,
  而不重才的风气。显然,现实与诗人建功立业的追求和实现理想的目标向去甚远。陶的“真
  挚”性格与之不相容。这段时期的陶是矛盾的、痛苦的,以至出现了五次出仕五次归隐的曲
  折历程。在任江州祭酒(29岁)辞职后,著了《五柳先生传》,欲借以自况,以“先生不知
  何许人也”否定地位的显赫;以“亦不详其姓名”否定门第的高贵。可是其诗《命子》和其
  文《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不是矜夸过陶氏的门第么?他一方面藐视士族门阀,
  因为这使他长期郁郁不得志,沉于下僚;另一方面又以陶侃的曾孙而感到心理上的满足,且
  因与陶侃关系的渺远而遗憾。陶尽管为此感到愤慨和无奈,但是在家中闲居五年后,又安耐
  不住寂寞,做起了恒玄的幕僚,这只是一个小官,难以展现他的才能和谋生养家的目的。在
  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中,他就有诗句“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顾
  讨温言,再喜见友天”表现了行役之苦和对远方妻儿的思念。以至“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
  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倾吐了向慕诗书自适、厌弃官
  场奔波、渴望隐逸娴静的生活意向,最终结束了第二次仕宦生活。
  接着两次的仕宦生活
  陶是抱着走着瞧的态度。这可在其诗《始作镇军参军泾曲阿》和《己巳岁三月为建戚参军使
  都泾钱溪》中得到映证。但是也适应不了尔虞我诈的官场。后来任了三个月的彭泽县令后,
  离职归田,结束了时断时续、前后跨越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努力,可
  惜他没有调整好自我去适应那个无法改变的恶浊官场,只能“原志薄身”,完善自我的个性
  和独立人格。可是他那坚定执著的追求,令人崇敬。归田后,貌似他十分满足“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那种自在、娴静的生活。“外表尽管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
  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李泽厚语)。在《感士不遇赋》中,他列举了贾谊、董仲
  舒、李广等有才华的正直之士却饱受压抑摧残的事实,陶发出“哀哉!士之不遇己不在炎帝
  帝魁之世”的喟叹!这也难免。当某人做某事,做了五次还失败告终,其滋味又会怎样?陶
  的美好田园生活让人怀疑,也许只是以美化田园生活来安慰自己,也许只是瞬间的审美体验
  的田园生活。“以田园为自足、安定、欢乐的世界。不过是一层绚丽的光环,是一个美丽的
  童话。”(孙明君《陶渊明:幻灭的田园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99.3)
  由此可见
  ,陶渊明在仕途上的追求是十分努力的,并且可以说“屡败屡战”,前后五次徘徊于“仕”
  与“隐”的矛盾中。但是由于他的“真挚”永远不改变,也就难以立足官场。正因为如此,
  陶渊明没有成为政治家,而成了文学造诣极高的文学大师。
  二
  陶渊明归田后
  的几十年,并没有沉醉于那种自欺欺人的生活中。因为他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好读书
  ,不求甚解”的陶渊明难免不受历史人物的影响。孔子所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
  怀。”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要么做官,要么归隐,只有能做官而不做的人,才有当隐士的资格
  。陶不做官,只能归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
  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是通过仕途,仕途不通,只能转向“立德、
  立言”的文学创作。陶的归田是不得已为之,其内心充满苦楚。《诗经》中“心之忧矣,我
  歌且谣”“君子作歌,维以告哀”通过诗文使心中的创伤性情绪得到发泄,同时也有司马迁
  的“欲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相似目的。陶的归隐就是由从政转向从
  文。在政治上无法进取而求其次举动,这和孔子的当年所遇到的问题在情理上是相通的。<b
  r>曹丕的《典论·论文》关于文学价值和文人地位的论述,开辟了“文学的自觉时代”
  ,陶的转变可以说是兼有时代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陶不管是“弱龄寄事外,
  委怀在琴书”还是“植杖而耘耔”“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以及辞世前一年作
  的《有会而作》中“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的感叹。以诗文传世可以说是贯穿一生的追求
  ,只不过归田后更侧重于之而已。
  陶渊明的作品涉及多种文体,并且成就也比较高。四
  言诗、五言诗等诗体抒情色彩浓烈,清新朴素。记、传、赞、疏、祭文等各有特色。陶诗今
  存有126首,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其文存有十二篇,思想上、艺术上都颇有特色。如其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
  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
  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
  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
  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诗人在本文中以自己的境
  遇和真实情感为原型,以意写“贫“,采用托言的手法,设计了一位思想上完全“我”化了
  的五柳先生,对门阀制度进行否定。天下有道则任,天下无道时则隐的信条,置根于陶思想
  深处,诗人着力于现实的分析,对阻碍他入世从政的腐朽政治、反动的门阀制度深恶痛绝。
  对五柳先生“一问六不知”诗人借此深刻地批判了现实社会的不平,同时也预示了诗人从政
  前程的渺茫。所以诗人提出了“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赋诗以乐其志”的从事诗文创作
  的意向。这是陶寄托个人理想和志趣的抒情文,可以说是一篇较为成熟的自传作品。由于这
  篇文章的成就,他被成为“五柳先生”。而他的《桃花源记》曾被人誉为“唐以前的第一篇
  小说,在文学史上算是一篇极有价值的创作。”(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感世不遇赋》、《闲情赋》也是很有特色的作品。《自祭文》是陶一生的自我总结,回首
  往事,抒发情感,揭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人生哲学,
  这可以说是第二篇自传或者真心袒露,就像司马迁《报任安书》,陶不仅作品成就高,还大
  胆表达自我。这应该说是“以诗文传世”的表现之一。
  表现的另一面是开创了田园诗,
  实行诗歌创作题材的创新,并且创出许多美好的意象。尽管自《诗经》就有对田园风物和农
  事劳动的咏唱和反映,但是只是零星的片段的不完整的农业场面刻画。由于受儒家轻视劳动
  的观念的影响,田园诗很少发展,但是陶写了大量的田园诗。田园、山水、草木、禽鸟、炊
  烟、农舍等显得那么清新安谧,这些组成的画面总是那么淡雅明朗,充满生机和迷人的景象
  。陶突破旁观者角色,身体力行地参加了农业劳动,不仅写出了田园景色,也写出了田园劳
  动的经历、体验、感受和联想。陶也创造出了特有的意象,在他的诗中经常用鸟、菊、酒等
  意象,达到借物自况、托物言志的目的。
  还有一个表现方面是陶渊明利用自己渊博的知
  识传授门生。在《感士不遇赋序》中说“三余之日,讲习之暇”,传授自己的观点和诗文,
  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一点与孔子、屈原是相似的。
  陶渊明追求“以诗
  文传世”是成功的,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不过,他本人不知而已,文学史上很多
  作家在活着时就享有盛名,而陶渊明是在去世后才出名。鲍照、江淹等人均模仿过陶诗,并
  赞其“如饥鹰独出,其矫无前”。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对他的艺术成就也大为
  赞赏。到宋代,苏轼发现了陶的作品以极其平淡质朴的形象意境表达了极美,所以把它看作
  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品。至此陶在中国诗史上确定了“头等人物”(鲁迅语)的地位。

  魏晋时代是“人的主题”和“文的自觉”时代,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重新加以
  发现。陶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为了达到不朽的目的,他前期在政治上的孜孜不倦地追
  求。由于社会的动乱不安,改朝换代的频繁进行,门阀士族的斗争,令人无所适从,与世无
  争的隐逸生活便成为士人的普遍追求,可惜“欲有不能”(《朱子语类》),只能满腔愤慨
  地归田。陈寅恪在其《桃花源记旁证》指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
  ”,士人隐逸的目的“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
  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情。”陶归田后转向从文,写下了“独起众类”“莫之
  与京”(萧统《陶渊明集·序》)的诗文。不过他自己没看到以诗文传世的成功,有的
  只是仕途追求的痛苦。以至在一生中最后一篇《自祭文》中发出“人生实难,死如之何”的
  感慨。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综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2、风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3、特征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4、手法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5、语言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诗风格多种多样。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的矛盾,杜甫伟大的人格和千锤百炼的艺术技巧,他就出色地完成了用诗歌反映那个时代的使命,获得了“诗圣”的崇高称号,他的现实主义诗歌也就成为那一时代的“诗史”。杜诗的魅力一方面取决于其穷年忧元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则更取决于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杜甫的诗无论是形式或内容都给中国的诗歌扩大了领域,是我国文学遗产中最现实的一部份,成为千古绝唱。

  从美学上分析,他的诗可从:①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艺术概括;②寓主管于客观;③对话的应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④采用俗语;⑤细节描写。

  杜诗的风格传承了《风》的现实主义,并达到新的境界;推动了诗歌格律化的进程,并对很多诗体进行了创新;充分展现了诗歌的艺术性;就诗歌的综合造诣来说,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成为后代诗人的学习宝藏和各种流派的源头,表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忠君”、“忧民”的情操,是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杜甫的诗无论是在选材,还是艺术手法上,都达到了顶峰,都是历史的再现,他的诗不愧为历史的瑰宝。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①内容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所描绘的场景、叙写的事情,为人们熟知习见。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如《归园田居》中的“少无适俗韵”的描写,“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平淡自然,这些生活情景及诗人的志趣,心情,都是诗人真实的感受,写得十分亲切。
  ②浑融完整,意境高远。作者善于创造意境,他的田园诗中多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诗,既有客观实境,又有意中之境。使自然景物都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它往往与具体的景物和诗人的真挚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具以情景为主,把人们引向一种更加高远而深沉的境界,这种情、景、理的高度融合,即诗与哲理的结合,更使陶诗意境高远,清新拔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很朴实,但又含有一种韵味,是不经意的看到了南山,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非常亲和的关系,这种关系 在平淡的语言中得到了表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一种客观的景物描写,从”飞鸟相与还“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充分的肯定和满足的情感,韵味很深。
  ③精工而本色的语言。陶诗的语言朴素、直率,毫无斧凿之痕,平淡、本色,简练朴素,明白易懂,但绝不是浅薄粗俗。他诗中那些看似极其普通的“田家语”,实则是经过艺术提炼的,是诗人苦心经营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中的“翼”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均能于本色中见精工,于朴素中见华采。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陶渊明 田园 远离 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自己耕种 自己生活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而无车马喧。总起来说自己家门口竖着 禁止通行的牌子

杜甫 现实主义 其实他也很浪漫
江村
作者: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李白 最浪漫了
他们的文字是渗入我们血液里的东西 只要是华夏儿女 没几个不会的
即便是不会 也被他们的文化 潜移默化的影响着 因为 他们的诗歌 已经无形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李白 一生好酒 好入名山游 用现在话讲是 驴友 另外 李白对明月也情由独钟,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 峨眉山月半轮秋 等 人活着不总是吃,还要有精神,李白留给我们后人的宛如夜空一轮明月,他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灵。
我们都读过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知道吗,那时候的李白是60多岁,我们60多了还能有这样的心情吗,是不是已经成了岁月河水中的。。。
李白一生总把自己比作大鹏,今天,看来大鹏没有办法和他相比,临路歌

李白临终这样写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鹏要起飞的时候,翅膀撼动了8方,但是,飞着飞着就飞不动了。李白还担心孔子死了谁为他伤心,他其实是在担心自己呢?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后人有些为了凭吊李白都死在了当涂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
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自己写 望采纳

  • 陶渊明的诗歌有哪些艺术特点?
    答:3、风格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
  • 陶渊明在艺术成就上并不如屈原李白和杜甫他们,他为什么这么被文人推 ...
    答:然而并不准确。“自然”实际上还是个老庄玄理的概念,陶渊明此处的“自然”,有谈玄层面的意思,是老庄哲学里谈到得某种和外物契合的修身境界。而“复得返自然”,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而不止是不要做官了立马回家种田那么简单,而是跟玄学结为一体,又把这种玄学的思想写到诗中,这更是作品的一...
  • 为什么说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是最高的
    答:杜甫比李白年轻11岁,早年也是李白的粉丝,他对前代诗人采取了比李白更加包容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兼容并包,集前代诗歌之大成,开后世学诗之门径,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全方位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现实,为中国诗歌艺术树立了最高标准。李白说:“自从建安来...
  •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的论述(300-500字)
    答: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陶渊明的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表现方法上,这些诗歌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少见华丽,但这并不意味着平淡无味.在田园诗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
  • ...谁能 结合李白或者杜甫的诗歌,分析他们诗歌的艺术特色,并谈谈他们对...
    答: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二、李白诗歌以大气贯注,有鲜明的个性;三、李白诗歌奇特的想象和喷发式的情感表达方式;四、李白诗歌壮美和优美的意象;五、李白诗歌具有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正如许多伟大的作家一样,在李白的全部...
  • 李白与杜甫在文学艺术上有什么成就
    答:作为一个朝代的诗歌创作的领军人物,李白和杜甫的文艺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唐朝文艺思想的发展和变迁.他们对诗歌艺术的特殊规律各自进行了他人无法替代的独特探讨.李白对"清水出芙蓉"的诗美追求,反映了盛唐诗人特有的气魄和自信;而由盛转衰的社会转折,则为杜甫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领域,他在客观、全面地...
  •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
    答:陶诗总体艺术特征:自然 陶渊明接受前人的思想遗产相当驳杂, 而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他的社会理想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其人生哲学以天命论为重要的基点。他既重视实际的物质生活, 又强调加强道德修养, 其践履形成了一种高尚的人格范型。他在艺术上充满了创新精神, 取得了极高的成就。陶渊明出生于江州寻阳...
  • 在历史上,屈原、陶渊明、李白和苏轼谁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最高?_百度知 ...
    答:被尊为“诗仙”。陶渊明所在的东晋时期就很不行了。他出来当几年官,因为和上司不合,“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气之下辞官回家。后来复出,过了几年又因为丧母丁忧,再出山的时候东晋都灭亡了。作为东晋名臣陶侃之后,不仕成为了他的一种态度,他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清苦至死。他在诗歌史上的成就...
  • 关于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刘禹锡,白居易,辛弃疾的诗的风格
    答: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关于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刘禹锡,白居易,辛弃疾的诗的风格 详细点哈~~解析:李白诗歌各具特色,风格多变,以“飘逸”二字难以概括其不同时期的风格。出蜀前后,李白游奇览胜,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诗歌“飘逸”的风格比较明显;一入长安受到挫折,但他...
  •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风格
    答: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