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永久的悔》是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面是八年级语文下册《永久的悔》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音、形、义,领悟词语用法。

  2、了解记叙性散文的特点,练就阅读和写作基本功。

  过程方法

  1、朗读课文,领悟文章情感。

  2、把握写作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学重点

  1、品味重点语句,领悟作者情感。

  2、把握写作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质朴而寓含深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诵“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当代孝子捐肾救母 --田世国颁奖词”。(多媒体课件展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百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田世国用他的行动尽了孝,可又有几个人可以无悔如他呢?季羡林老人的一篇《永久的'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未能尽孝的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愧疚之情。

  (出示:永久的悔 季羡林)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生 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 《牛棚杂忆》等。

  三、初读课文,培养感情。

  1.听写,检查预习情况。(字词音义)

  (掌握积累字词,为本文学习扫清基本障碍)

  2.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听准字音,领悟文章情感)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厚感情,获得启迪)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多媒体课件展示)

  阅读全文,思考并回答:

  1.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就是我永久的悔”。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字包含着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2.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1.“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感情--“悔”字里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2.开篇设疑--点明“永久的悔”(1~2)

  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3~9)

  结尾扣题--照应“永久的悔”(10~11)

  作用--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五、品味关键语句,触及作者内心

  季老:一位世纪老人,对母亲的思念绵绵不绝;对自己的悔恨挥之不去。他把这种复杂的感情都倾注于笔下,见证于字里行间:(多媒体课件展示)

  读下面句子,体会作者平实语言所蕴涵的感情。

  1.(点明朗读)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讨论明确: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离开过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面了。她把毕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个家庭和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饱含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2.(点明朗读)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讨论明确:母亲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好吃的都留给了儿子。作者对母亲的一生艰辛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对生身母亲怀念不已。

  3. (点明朗读)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不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讨论明确: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饱含了做儿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

  4. (点明朗读)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归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讨论明确: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不能独立,虽空有雄心壮志,却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永远地走了,自己永远不能尽孝了。每想至此,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

  六、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展示)

  作者永久后悔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的原因是因为母亲受尽苦难,做儿子的未能尽孝,以致于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见到母亲的棺材时就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底下。仔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中间叙述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的叙写了什么内容?

  讨论明确:中间叙述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及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2、家庭的基本情况及作者的幼年生活情况有什么特点?这与“悔”有什么关系?(讨论)

  学生回答后明确:家庭的基本情况及作者的幼年生活情况特点-“苦”。写家庭的苦和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予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了“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

  七、拓展(多媒体课件展示)

  谈谈你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看法。

  八、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1.通过作者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2.结束全文: 永久之悔 何止季老

  天下儿女 及时行孝

  九、作业(多媒体课件展示)

  1.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2.实践--为母亲洗一次脚




  • 小学语文《怀念母亲》课件【三篇】
    答:师:《永久的悔》 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小学语文《怀念母亲》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
  • 快对上的语文作文是谁写的?
    答:类似的动作: 孟关良、杨文军在冲刺结束后,孟关良也竖起了右手食指; 罗雪娟在游泳女子100米蛙泳结束后,用右手食指轻轻碰了一下自己的嘴唇然后再高高举起。 2、教学过程还可变为,师问:大家看奥运了吗?感觉怎么样呀? 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奥运会随想,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大作文讲评(网友...
  • 八年级语文作文
    答:刹那间,我的`心猛然紧缩了一下,我赶紧背过头去,掩盖我涌出的泪。我也不知道,这是同情的泪还是自责的泪。 站起身来。我向小男孩挥手告别,便转身离去,我要找到爸爸妈妈道歉。我忽然明白了,懂得珍惜,懂得满足,知足常乐,没有奢求,也是一种快乐。 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3 教学设计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
  • 《永久的悔》中难解指的是什么,易解的又是什么?
    答:“难解”是因为自己年幼时不懂事,不理解母亲生活的辛酸悲苦。“易解”是指年长后终于明白了因为家境贫困,儿子远离,母亲受尽苦难,所以无从笑起。《永久的悔》是一篇回忆性记实散文。被选入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一单元。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答:开篇点题,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 C、学习《铁骑兵》这篇课文,我们要理解八路军英勇善战、勇敢杀敌的行为,学习他们大无畏的精神。 D、《苏珊·安东尼》记叙了英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而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现了这位伟大的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4...
  • 语文版初二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有哪些
    答:本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了语文版初二下册语文必背古诗的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语文版初二下册语文课本内容 第1课《背影》 第2课《永久的悔》 第3课《铁骑兵》 第4课《苏珊·安东尼》 第5课《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6课《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 第7课《致空气》 第8课《樵夫,别砍那棵树...
  • 求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书目录~~~
    答:第一单元 1、 背影 (朱自清)2、 永久的悔(季羡林)3、*铁骑兵(杨朔)4、*苏珊•安东尼(乔安娜•斯特朗等)口语交际--讨论: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写作--珍藏的记忆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 第二单元 5、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6、 现代诗两首 长城谣(席慕容) 一...
  • 八年级下册作文
    答:八年级下册作文 篇2 教学设计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人或时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像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永久的悔》——“我这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的立意那样,要点出美在“悔”处。 (三)、选材 人的情感、情绪总要...
  •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答:我由衷的感谢上天,让我写下了这本名为“母爱”的记帐簿。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2 教学设计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像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永久的悔》——“我这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的立意那样,要点出美在“悔”处。 (三)、选材 人的情感、情绪总要...
  •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答: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5 教学设计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人或时给你留下了美好...像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永久的悔》——“我这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的立意那样,要点出美在“悔”处。 (三)、选材 人的情感、情绪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