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格律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格律诗是什么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 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 规则。

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它的句数是一定的。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如中国的 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 日本俳句等。

创作背景
经过开辟阶段,新诗形成了以自由体为主,同时兼有新格律诗、象征派诗的较为完善的形态。

提倡格律诗的是新月派。闻一多(1899--1946)为格律诗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建设新格律诗,闻一多提出建设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创作实践。闻一多有两部诗集《红烛》和《死水》。在他的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贯穿始终。此外,他的诗还表现了“五四”时期积极向上,进取追求的精神风貌。他的艺术表现方法是浪漫主义的。他常选择某一形象来托物寄情。他善用贴切的比喻以增强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他的诗具有他所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特点对整个格律派产生过重大影响。徐志摩(1896--1931)是新月社的另一重要诗人。他的诗主要表达对光明的追求、对理想的希冀、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个性解放、追求爱情的诗在徐志摩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风婉约,文字清爽、明净,感情渲染浓烈、真挚,气氛柔婉、轻盈,表现手法讲究而多变。他的诗多收于《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集中。

  1、解释何为格律诗;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2、解释特点;
  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c,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不入韵为变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入韵为变格。)
  中间两两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也称近体诗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
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它的句数是一定的。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如中国的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

格律诗: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它的句数是一定的。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

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如中国的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

格律诗结构特点: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3,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c,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不入韵为变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入韵为变格。)

4,中间两两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扩展资料:

格律诗产生: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

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朓(464左右--499)。谢朓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格律诗定形: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

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这四杰分别是王勃(649--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7--689)、骆宾王(646--684)。他们的诗虽然因袭了齐、梁风气,但诗歌题材在他们手中得以扩大,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由他们开始初步定型。

“四杰”之后,陈子昂(661--702)明确提出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感遇诗》38首,即是他具有鲜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格律诗



格律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一种,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平仄有致。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
格律诗都有一定的限制。它的句数是一定的。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如中国的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
源自百度百科。

近体诗指唐代正式形成的,以讲究平仄,对仗为主要特点的格律诗。近体诗的主要特点是:整、俪、叶、韵、谐、度。

整是指每句的字数要整齐,或五言,或七言。

俪是指要求在诗歌中使用对仗,一联的出句和对句要成对联的形式,但绝句不要求对仗。
叶是指奇偶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韵是指诗歌要押平声韵。

谐是指诗歌中平仄必须有规定。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度是指诗歌的字数是一定的。

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说:“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
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 诗歌的平仄格律
    答:首先,新在格律上.其次,新在谋篇布局的结构上 。格律是它最重要、最醒目的特色,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格律诗,简称律诗。如果一首诗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就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果在八句以上,就叫七言排律。如果你看过《唐诗三百首》,也许还记得这本书就是按照诗歌体裁来分类的,分成...
  • 格律诗的艺术形式是什么
    答:格律诗是指唐朝发展起来的按照格律写的诗,也叫今体诗、近体诗,不属于格律诗的古诗则称为古风。今体诗包括有:1.八句的律诗,有五言(每句五个字)和七言(每句七个字)两种。2.四句的绝句,也有五言和七言两种。3.排律,律诗的扩展延伸,至少12句,多的可达50韵,接近百句。今体诗的格律包括...
  • 律诗和格律诗的区别
    答:律诗是格律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2、句式规则不同: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
  • 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
    答: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分绝句和律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所谓近体是相对于古体诗来说的。其实“格诗”还不同于“律诗”,格诗是指气格高古的古体诗,但是后人把律诗直接就叫做“...
  • 诗,词格律怎么分,有什么区别?比如说平仄指的是什么,音?
    答:所以它的写法强调懂得格律,过去便有人将它称为格律诗。懂得传统诗词的格律,要先从字的声调入手。从前的四声,为平、上、去、入;今天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去。古人把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故声调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分清平仄两个字。 有人研究过,认为粤方言(白话)更接近古代的语言,所以懂得说白话的...
  • 什么是格律?
    答: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 格律诗的特点
    答:每首可用一个韵,或者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既可在偶数句押韵,也可奇数句和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诗也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由四句构成的称为绝句,由八句构成的称为律诗,多于八句的叫排律,也叫长律. 律诗的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
  • 古典诗词格律
    答:在近体诗中叫“格律”。近体诗常见的有七律、七绝和五律、五绝四种,每一种分入韵、不入韵和平起、仄起四样,共十六个格律。常见的词有一千多种,每一种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有的词牌只有一种格式,称为“定格”;有的词牌除了定格外,还有其它一种或多种“变格”。词的格律称...
  • 有没有文学很好的人可以帮我通俗的解释一下格律的意思吗?
    答:有没有文学很好的人可以帮我通俗的解释一下格律的意思吗? 问题补充:或者是说一下弥尔顿的失乐园是一首格律诗吗,格律是有韵的还是无韵的百度百科上的就不用发了我都看过了... 问题补充: 或者是说一下弥尔顿的失乐园是一首格律诗吗,格律是有韵的还是无韵的 百度百科上的就不用发了 我都看过了 展开  ...
  • 古体诗,近体诗是怎样划分的
    答:古体诗,近体诗是怎样划分的: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在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