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怎么治水的? 大禹的父亲是怎样治水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0
大禹的父亲是怎么治水的?

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像大禹用疏导的方法,而是用的封堵的手法,最终导致治水失败。

一、大禹的父亲就是鲧。
二、据《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与此说相近的还有《尚书·洪范》,这应该是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的文献。箕子说:“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玖畴,彝伦攸斁(dù)。鲧则殛死,禹乃嗣兴。”洪水治理的结果如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他方法不对而终于失败被杀,其实从屈原的天问中,可以了解到,鲧治理洪水几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天帝发现了鲧的行为,大为震怒,派了著名的刽子手火神祝融下界将鲧杀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终于使鲧的治水失败了。
三、鲧(公元前?年-公元前2029年):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是鲧曾的曾孙、鲧祖的孙子、鲧父的儿子、大禹之父、夏启的祖父。被尧封于崇地,为伯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后因治水失败,被刑罚致死。鲧与欢兜、三苗、共工并称“四罪”。
四、后业大禹吸取教训,以疏的方法,成功治理水患。

大禹:对洪水进行疏导;大禹的父亲鲧:用的是共工氏修筑堤防,并逐年加高加厚的办法。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禹成功治理洪水,世人便把他敬为神人,尊为“大禹”“神禹”,将他与天地相齐名,所谓天大、地大、禹大。当时人们甚至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从而把治理江河、战胜洪灾的所有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大禹身上。“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大禹几乎成为无所不能的天神。

扩展资料

大禹治水的经典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

三过家门而不入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

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

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鲧治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鲧禹治水



  大禹,姓姒,名文命,也称禹,夏禹。
  传说,他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的首领,为民造福的治水英雄,受到人们的崇拜。
  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就有许许多多。禹的出生就很神秘,据说禹的父亲名叫鲧,也是一个部落领袖,因为在尧的时候,中原地区洪水横流,黄河、洛河泛滥成灾,百姓们流离失所,深受其害。
  尧知道这是关乎人们生死的头等大事,就向四岳说:“谁有治理水患的能力?你们推荐一个人。”四岳说:“鲧可担当此任。”尧就派鲧去治理洪水。鲧寻思天下这么大,怎样能治好呢!想了想就偷吃了天帝的“息壤”,当下力大无穷。他指挥各地的人们,见哪里水大就扒山堵水,这里堵住了,就再到那里去堵。
  他高兴地堵住了黄河、长江。谁知一遇上暴雨,洪水猛涨,冲坏大堤,危害更加厉害。鲧治水九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收效甚微。
  这时,尧因年事已高,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接任后到全国各地巡查民情,发现鲧治水无力,非常恼火。这时,杨二郎下界视察,得知是鲧偷吃了“息壤”,报给天帝。天帝听后大怒,命令火神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谁知鲧死了三年,尸首一直不腐烂。后来有个狂人就刨开他的肚子,想看看里面是啥,不料就跳出个白胖小子,见人就会说话,在地上跳来跳去,见风就长,不一会儿就长成一个七尺高的大小伙子。
  出现了这样的奇人怪事,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前来看稀奇。
  有一对老夫妇,年过半百,膝下无子,也赶来看。大伙问他叫啥,小伙子说:“我叫文命。玉皇大帝知道民间有难,命我下界治理洪水,拯救百姓。”
  这对姓姒的老夫妇见小伙子长得英俊,高兴极了,老汉看看老婆,老婆看看老汉,俩人会意的点点头,都想收留这个小伙子当儿子。老汉笑着对文命说:“孩子,你现在也没有家,如不嫌弃,跟我老两口一起过好吗?”文命见二位老人慈祥和善,连忙跪拜道:“父母在上,请受孩儿一拜!”老汉高兴地扶起孩子,从自己身上脱下斗篷披在文命的身上。
  姒老汉老来得子。消息传到了舜帝的耳朵里,舜感到此人出生不凡,就派伯益去调查真相。伯益回来说:“此人姓姒,名文命,身高八尺,体魄强壮,没从过师傅却聪明过人。每天和邻居长老筹划治水,相当有干才。”舜一听大喜过望,当下派伯益前去相请。伯益说:“人已在殿外等候。”说罢便传文命上殿。
  舜观文命举止大方,很有礼貌,就说:“听说你热心为百姓解除水患,今赐你名禹,命你去治理治水,派伯益和后稷为你的助手,你看如何?”文命听罢,叩头领命而去。
  禹接受父亲堵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归流的办法。在荆山,禹得到了一柄大神斧;在黄河,他得到了黄龙的协助。逢阻开山,遇沟添土,只知道辛辛苦苦忙着治水,自己三十岁了还没有结婚娶妻。
  这时,有一只九尾白狐,看上了这位治水英雄,就变成一位美丽的姑娘,化名涂山氏,带着一群姑娘来到治水工地,为民工送茶送饭,慰问英雄。
  在民工休息时,姑娘们翩翩起舞,涂山氏带头唱了起来:
  治水小伙真吃苦(唻),日夜战斗在河心(吔)。
  为了百姓不受害(唻),远离家乡到外边(吔)。
  大禹首领本领高(唻),十人见了九人夸(吔)。
  阿妹越看越动心(唻),愿与英雄结同心(吔)。
  几个小伙子忙推着禹说:“你听!人家姑娘们为咱唱歌跳舞,你也代表咱们唱几句吧!”
  在大伙的鼓动下,禹也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春季里来百花开(哎),
  仙女们来送饭(吔),
  小伙子干劲添(哎)。
  那怕洪水狂(唻)。
  ------
  通过对歌,禹和涂山氏更加爱慕,在大家的撮合下,他们结了婚。婚后,禹又一头扎进治水工地,“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带领民工到处治水,感动了天神帮助。在黄河、长江大河里出现有黄龙摇尾帮他疏导河道;有鱼身人脸的河精,送给他河图,帮他治水;还有蛇身人面的神送给他一尺二寸的玉筒来度量天地、定水位,使他加快了治水速度。
  传说,禹最后带人来到卢氏治理洪水,卢王和禹登上熊耳山一看,只见卢氏盆地一片汪洋,山民们都被洪水逼上了山顶。经过勘察,禹决定从崤山的山顶山挖一道大壕让洪水流入黄河。谁知那一带的山石坚硬如铁,禹说:“这真是个铁岭!”后来“铁岭”就叫开了。
  铁岭打不通,禹又看准了金斗山北面的一道沟。他让民工先砍大树,堆满山沟,然后点火焚烧。经过三天三夜的焚烧,这种石灰岩的石山一经火烧就分散成灰。这时天突降暴雨,大水卷过燃烧过的山沟,一下把山沟冲下去许多。禹看这办法不错,就让大家反复焚烧,而他自己则拿把大神斧,每天开山不止。
  涂山氏总不见禹回家,便来到治水工地,商量着要去送茶饭。禹说:“你去工地,一定要守规矩,必须听见鼓响才可以上去。”她答应记下了。
  有一天,禹正在开山,不留意一个石头滚下去敲响了大鼓。涂山氏高兴地提着饭罐走向工地,但怎么也找不到禹的踪影,就向民工们询问。一民工指向半山说:“那不是,正在开山呢!”涂山氏一看,是一只大黑熊在举斧劈山。她不相信,就喊叫起来。禹回头一看:呀!是美丽的妻子送饭来了。就赶快往下跑。涂山氏看见大熊向她奔来,一时羞愧难忍,气得扭头就往回跑。禹一看自己还是一头大黑熊,赶紧变回了魁伟的原貌。可就在这霎那间不见了妻子。顺沟找了半晌,见一个美人石极像妻子,就坐到大石旁边说:“不要生我的气了,咱们回家吧!”禹好话说了几箩筐,也唤不醒美丽的爱妻。禹火了,大声说:“你还我儿子!你还我儿子!”只听一声巨响,大石启开一道口子,石缝里蹦出一个胖娃娃,一头扑进大禹怀里。大石里还传出声音:“我们的缘分已尽,你们父子走吧!”禹只好抱着儿子返回了治水工地。
  禹在卢氏,先后疏通了五里川、朱阳关两大盆地的河道,引老鹳河、淇河水入长江;又凿开了山河口,使卢氏盆地的洪流归入黄河,从而平定水患,保障了江、河中下游部族的安全,他也因治水有功,被公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疏导洛河,禹花了不少心血。他用剑在山河口崖壁上刻下一个“雒”字,以作纪念。后人把禹新开的河沟叫做“大禹沟”,禹用过的石灶称“禹王灶”,用过的脸盆称“禹王盆”。并在金斗山腰建禹王庙,塑禹王像,以纪念大禹治理洪水的丰功伟绩。
  大禹治水的事迹还载入了史篇,《尚书.禹贡篇》载:“大禹导洛至熊耳”。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载:大禹治水定九州,“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东北流而会合涧水、缠水、再东流纳入伊水,然后东北注入黄河。”
  清代卢氏知县刘应元在山河口凿石刻诗,并在河西崖壁留下大型摩崖题记“神禹导洛处”以作纪念。

一、大禹的父亲就是鲧。
二、据《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与此说相近的还有《尚书·洪范》,这应该是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的文献。箕子说:“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玖畴,彝伦攸斁(dù)。鲧则殛死,禹乃嗣兴。”洪水治理的结果如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他方法不对而终于失败被杀,其实从屈原的天问中,可以了解到,鲧治理洪水几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天帝发现了鲧的行为,大为震怒,派了著名的刽子手火神祝融下界将鲧杀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终于使鲧的治水失败了。
三、鲧(公元前?年-公元前2029年):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是鲧曾的曾孙、鲧祖的孙子、鲧父的儿子、大禹之父、夏启的祖父。被尧封于崇地,为伯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后因治水失败,被刑罚致死。鲧与欢兜、三苗、共工并称“四罪”。
四、后业大禹吸取教训,以疏的方法,成功治理水患。

大禹:对洪水进行疏导;大禹的父亲鲧:用的是共工氏修筑堤防,并逐年加高加厚的办法。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鲧(大禹父亲)靠围堵黄河水来治水
大禹靠疏导黄河水来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