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人,应该是越修越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越修行磨难越多、阻力越大?

实际上,若真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未曾真正开始修行,要么修行中出现偏差。

一般来说,修行过程中遇到磨难是很正常的,遇到阻力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如果修行了很长时间,不仅自己的生活未见改善,而且还处处遭遇阻碍、事业不顺、家庭不和、亲友不睦、身体上还出现各种状况,那真的需要停下来认真思考一番。

按理来说,修行之后应该越来越顺才正常,如若不顺,要么不得其法,要么不够精进。

修行不是宗教人士的专有名词。

自古以来,儒家一直提倡“修齐治平”,而根本在于修身,不修身则难以齐家,不齐家则更谈不上治平,因此,要求我们用修行的方式提升自我。

因此,只要跟改善自身状况有关的言行,都可称为修行。

从这点来看,偏向宗教的修行只是多了一些宗教哲学智慧来引导修行而已,与每天认认真真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其实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在今人看来,一说到修行,总让人退避三舍。

很多人的逻辑是,皈依宗教修行就显得很高大上,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很高大上,好像修行人的灵魂都要更高贵些似的。

果真如此吗?

其实未必,因为任何一种形式的修行都必须落到实处,都与油盐柴米酱醋茶有关,除非直接出家隐退,否则不可能隐去生活的痕迹。

这样看来,真正的修行就不能停留在嘴上,更不能将其作为噱头,因为噱头终归是噱头,不能让人真正的高贵起来,皈依了宗教也未必就能成仙成道,作为红尘中的修行人,脱离了生活的修行,往往没有任何功德。

由此看来,真正的修行就是用宗教的智慧理念引导生活、服务生活、融入生活,最终升华为俗世的楷模,用言语教化有缘,用德行树立榜样,这才是功德无量之事。

邱祖西行,是为劝化成吉思汗使中原众生免遭涂炭,这是一种大无畏精神。

明末,张献忠攻打渝城,破山禅师为救众生而破肉戒,这也是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后人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精神,如此,修行才能有所成效。

道观中的出家人已弃绝尘俗,遵守三皈五戒,以严苛戒律规范自己,因此,修的时间越长,则可远离世俗纷争,进而无吉凶祸福之虞。

而红尘中修行则不然,无法用寺庙道观那一套戒律要求自己,因而当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必拘泥于形式,修心却是根本。

我有一学佛的朋友,为在家居士,常听她说:她每日早、中、晚各诵经3遍,且行1080次朝拜大礼,早、中、晚课从不间断,每日如此,周末甚至更多。

我问她行完这些礼需要花多长时间,她说估计得6个小时左右。

然后我问她:那你工作咋办?

她说:因为修行的需要,我把工作辞了,专心在家修行。

我问:那你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她说:原来老公挣钱支持,现在刚离了婚,也就靠同修们捐些功德,不过没关系,吃苦也是一种修行嘛。

她挺乐观。

我从未评论过她的修行方式,或许这是她们这一派的修行法门。

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见类似的修行人,不可谓不虔诚,只是修行了很长时间以后,妻离子散,六亲不和,人际关系很差,进而被人当成另类。

若到如此境地,也许已经偏离了轨道。

修行人应该是随和的,因为随和而拥有很多良师益友;

修行人当是随缘的,因为虔诚而结很多善缘;

修行人当放下,放下那些该放下的,进而不执著于拥有,也不执著于未得;

修行人当是慈悲的,因为慈悲可以度化有缘,度化有缘则可积功累德,功德即福报。

因此,从俗世的眼光看,修行人的生活应该越过越舒坦,不是为了生活的舒坦而修行,而是认真修行之后才会有舒坦的生活。

两者并不矛盾。

因而,若生活中总是遇到坎坷,那必定跟自身修行有关,要么亏了德行,要么漏了福报。

而当一个人顺遂的时候,通常不会想到命数和修行,因为很多人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话是道家的,跟修炼有关,姑且不谈,不过很多人将其理解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忽略了一直在苦苦支撑着命运的德行和修养。

而德行与修养总是要落到实处的,即需要我们进入生活,可以与世俗同流但绝不合污,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能够如此,既是真正的修行。

说实话,修行不易。

又有人说,“地狱门前僧道多”。

修行从来不是闹着玩的,虽然任何时候修行都不算晚。

红尘中修行有其独特的检验方式,即:是否越来越顺。

如果不是,那与其风雨前行,不如暂时停下脚步,好好反观自照,并以人为镜。

前进一步很难,但退三步容易。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没有太多时间在原地驻足,而每天给自己的任务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坦然地修,大胆地行。

绿色家庭小菜园出品

  • 什么叫修行人
    答:烦恼就多。所以不是必要认识的人,不必想去交结他;不干自己的事,不要想去知道它,凡是对于我们的清净心有妨碍的,都要远离。“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真正修道人,就是常常观察自己的过失;把过失改正过来,就是修行。心上无事,才叫作真修行人,才是真功夫。
  •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到哪些
    答:“定”即“禅定”,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式,用高僧大德的开示来说,“禅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离不开禅定!”。“慧”即“般若智慧”,因为“般若”一词,包含了六种不同的智慧,没法翻译,只能称其为“大智慧”。——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修成正果,不过对于一般人而言,还是从...
  •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女修行人
    答:而是对自我修行产生不稳定的想法以及过于沉迷于宗教迷信当中丧失对自我本真的认知。所以,女修行人非常在乎精细的自我感知,也最容易盲目进入外道修法当中,沉迷不醒,顽固不舍。这也是女修行人对外界形成自我依赖,导致女修行人修行出现缓慢性的迟钝。因此,女修行人必须透过疑心的束缚。具体修法如下:1、 在因地就要建立...
  • 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
    答: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所谓一个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对任何顺逆诸境,皆能转极逆的境界为励缘的修行人。他能清净一切外境,且对修行的过程中一切顺逆外境的经验及相应,也能清楚地了知。修法者不应被顺逆诸境所引起的障碍而停滞及困扰,应视自身如同大地对於任何的众生不分其好壤及顺逆,均同样加以维护,而仅作承担...
  • 人生那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
    答:(二十四)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赌注,害怕输的人永远赢不了,输了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怕输。 (二十五)年轻是最大的财富,青春是最大的赌注,奋斗是最大的胜数。让梦想乘着年轻的翅膀飞翔;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趁年轻,好好珍惜已拥有的生活,为自己而活,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活出真正的自己! (二十...
  • 修行人必须要过的五关
    答:我们每个人都有修行,那么修行人这几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你们徒弟称不称职?如果是一个修行人,必须要有一个境界,首先要对人世间任何苦的事情,在人间发生痛苦事情的时候,都要有承受能力,境界要慢慢提升;而且修行的人,修到一定时期,要不觉得痛苦,因为当你觉得痛苦时,你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 为啥有些有文化,有修为的人会越老越让人看着顺眼?
    答:二、文化与修为使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当人的文化底蕴日益深厚,那么将会在外表展现出来。主动践行先进思想理论可使人不仅拥有理论层面的经验,且使人在实践中对先进思想理论进行验证,获得真切的实践经验,进而拥有极高的修为。以先进思想为指导进行实践活动,人们可将先进思想内化,真正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人们...
  • 真修行人要过的钱财关
    答: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怎么老破财,甚至负债累累,越是修行,财运反而越背,很是烦恼。有的人学佛后,发现运气好了,财运顺利了,很欢喜。因为这些问题很普遍,每位真修行人都要遇上的。所以我就干脆,揭露出来。佛家有逆度,顺度之说。对真修行人,要求的是功德不是...
  • 真正的修行,是为了降服自我
    答:心干净了,心里自然透亮,生活自然明白,人生自然通透。人活一辈子,就活一颗心,心好了,一切自然都好了。所以,我们都要定期反思自己,修养自己,沉淀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的心修好,活得更明白,更通透,也更自在。人活着,一定要明白,真正的修行,是为了降服自我,也只有降服自我,我们...
  • 心行合一定生慧,逆流而上真修行
    答:如果仅从心入或者行入来修行,显效都会比较慢,最好的修行方式是心入加行入,心行合一才能达到1+1>2的效果。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的一生就像我们从长江的上游顺流而下,顺流而下是不知不觉的,心也会变得越来越刚强、越来越坚硬,而修行是回溯本源,回到开始的地方。修行的第一个境界是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