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15
这是什么虫子? 学名?

这是一种“椿象”。

椿象别称:臭屁虫、放屁虫、屎屁虫、宋武。是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半翅目,蝽科动物,乃半翅目中种类最多的一群,全世界单椿象科种类约有5000种。体长1.7~2.5公分。

一、昆虫概述
椿象,也叫“蝽”,因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遇到敌人时就放出臭气,俗称“放屁虫”,“臭大姐”等。椿象是一类翅膀变化异常的昆虫(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的通称,约有3万多种,其中多数种类是害虫,小部分种类是益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扁平,体形有大型的也有微小的,口器长成喙状,适合刺吸。前翅的基部是革质,端部是膜质,后翅全部是膜质或退化消失。常见的椿象有捕食小虫、有益于农业的食虫椿象,供中药用的九香虫,供食用的桂花蝉,还有危害农业的军配虫,专门捕食幼鱼为害养殖业的田鳖和松藻虫等。

二、形态特征
椿象体长1.7~2.5公分。体色黑褐色;头部背侧后方具一对微小的橙黄色,或橙褐色纵斑,触角最末一节末端2/3部分为橙黄色或橙褐色,部分,个体在第二、三节尚有一段橙黄或橙褐色斑。前胸背板外缘有一枚尖锐的突刺,中央有一条横向的弧形橙黄色或橙褐色细斑。

上翅膜质部分深褐色。腹部局部露出在上翅外侧,各节具橙色系小斑点。后脚特别发达,尤其胫节基半段呈扁平的叶片状,这是本种最主要的辨识特征。身体腹面有许多黄色斑点;最大的特征是后脚胫节呈现叶片状。

上翅前半部呈革质,膜质部分在腹背交叠出三圆锥形。具有一个很发达的刺吸式口器。卵呈圆筒状,上方有一盖状物,常排列整齐的产在叶子上。陆生椿象发达短鞭状触角;水生椿象多半具镰刀式前脚;两栖椿象的中、后脚特别细长,乍看外形近似蜘蛛。

常见的有捕食小虫、有益于农业的食虫椿象,供中药用的九香虫,供食用的桂花蝉,还有为害农业的军配虫,专门捕食幼鱼为害养殖业的田鳖和松藻等,椿象科属半翅目。

后脚特别细长,乍看外形近似蜘蛛。

三、生态习性
成虫几乎全年可见,但冬季数量较少,广泛分布于平地至中海拔山区,为吸食瓜类的害虫。陆生椿因食性不同,所以栖息环境也不太相同,肉食性椿象并没有特别固定的猎物,因此在植物丛间都有机会见到。两栖与水生椿象则通常都生活在静水水域中,如:池塘、沼泽、湖泊等环境,都很容易找到它们的行踪。

当受到攻击时,放屁虫可以从腹部的顶端释放出大量的毒雾喷向攻击者。为了生产这些脉冲炸弹,放屁虫体内长有一种腺体,专门用于存储不同的化学物质。当受到攻击时,它们就会将这些不同化学物质混合于一对燃烧室内。燃烧室内生产的毒雾通过外骨骼中的排气孔释放出来,毒雾释放的时候甚至还伴有声音。非洲的某些放屁虫还拥有一个轴心喷嘴,这种喷嘴释放出来的毒雾炸弹方向更准攻击性更强。

成虫较少有成群密集在同一植物上觅食的情形。寄主植物为豆科、葫芦科等多种植物,吸食瓜类汁液。大部分陆生的椿象都是以吸食植物的汁液维生,也会将该植物作为它们的栖身之所。椿象吃东西时,都是使用如吸管般尖尖的刺吸式口器,穿透植物表皮而吸取汁液。

四、分布区域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同样也分布有这生物。成虫几乎全年可见,尤其夏天出现的最多,但冬季数量较少,广泛分布于中高原至中海拔山区。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北京、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甘肃、广东、广西,江西和台湾等省(区),当然,其他地区有时也会遇到,河北、河南、陕西、山东较多。

椿象虫卵
五、主要种类
常见的种类如:

1、稻黑蝽、稻褐蝽、稻绿蝽、稻小赤曼蝽,主要为害水稻;

2、荔蝽、硕蝽、麻皮蝽、茶翅蝽,主要为害果树;

3、菜蝽、短角瓜蝽、细角瓜蝽,主要为害瓜、菜;

4、另外,如蠋蝽、疣蝽、黑厉蝽等,则以猎捕其他软体昆虫为食。

六、防治方法
虽然长桔蝽对果实的危害性较大,但发生数量一般情况下不多,应以人工防治为主。注意保护天敌,必要时才采用化学防治。

1、人工防治: 成虫和若虫早晚或阴雨天气多栖息于树冠外围叶片或果实上,可在早晨或傍晚露水未干不活动时进行捕杀。卵多产于叶面成卵块,极易发现,可在5~8月成虫产卵期间,深入桔园检查,及时摘除卵块。但发现卵盖下有一黑环者,说明卵已被寄生蜂寄生,应保留田间加以保护,让其自然繁殖,增加桔园寄生蜂的数量。

2、生物防治:桔蝽的天敌是丰富的,已知的有黄猄蚁、寄生蜂、螳螂、蜘蛛等多种,应加以保护利用。

3、药剂防治: 如果虫口太多,不可能全靠人工防治来解决时,可用80%敌敌畏乳剂1000倍稀释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稀释液喷雾。如在敌百虫液中加一些松碱合剂,可提高防治效果,能掌握在一、二龄若虫期防治,效果更好。

4、天敌:有黄猄蚁、平腹小蜂、螳螂、蜘蛛等多种。

七、研究利用
椿象肠道细菌DNA提供细菌进化起源信息 研究人员表示,一种令人厌恶的臭屁虫-椿象的肠道细菌可能为我们提供致病细菌进化起源的令人着迷的信息。

椿象将它们的卵生在特殊肠道细菌形成的一个小口袋中,在那里,臭虫的后代--蛹大吃大喝。当蛹成熟时,它们的肠子分裂:顶端变成一个能消化植物汁液的囊泡,而底部则膨胀成一个发酵室,特殊的肠道细菌在这里能为椿象提供营养。没有这些营养,椿象就会死亡。

来自日本先进工业科学和技术研究所的TakemaFukatsu制作了这种细菌DNA的一个进化树来确定不同昆虫种类中这种细菌的关系。令他们惊讶的是,椿象的DNA进化树模式与这种细菌的DNA进化谱模式基本上是等同的,这意味着细菌和椿象是步伐一致地进化的。

这个发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昆虫肠道中自由生活的细菌的认识。而且,这种细菌具有同样缩小的基因组和在许多致病细胞中看到 的其他变化。研究组相信,这些变化反映出了细菌适应寄主的方式。

这是叩甲虫
叩甲科,为叩甲总科中最大的科,广布全世界,已知超过1万种,体形多狭长,小型至大型。较原始类群多大型,体壮硕,体色多灰暗,体表多被细毛或鳞片状毛,组成不同的花斑或条纹,也有体色艳丽、光亮无毛的;头型多为前口式,深嵌入前胸;上唇显露,唇基不明显,触角着生在额脊下主,靠近复眼,11-12节,锯齿状、丝状、栉齿状,有的雌雄异形,雄虫锯齿状,雌虫栉齿状、梳齿状;前胸背板向后倾斜,与中胸连接不紧密,其后角尖锐;中文学名叩甲科拉丁学名Elateridae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Insecta目鞘翅目 Coleoptera科叩甲总科 Elateroidea命名Leach, 1815分布广布全世界叩甲,因能“叩头”而得名,俗称叩头虫,是鞘翅目昆虫中经济意义十分重要的大科之一。全世界已知10000余种,我国已记述570余种。大多种类是植食性地下害虫,可为害多种农作物、果树、林木、中药材、牧草等,有些种类是捕食农田害虫和果园害螨的益虫,亦有其幼虫被真菌寄生而入中药的种类。本科昆虫从小形至大形(1.8~68mm),一般中形(10~20mm)。体色变化较大,一般灰暗,体表被毛或鳞片,也有一些具强烈金属光泽的艳丽种类。体形多狭长。头小,后部深深嵌入前胸。触角着生在额下和上唇之间,靠近复眼,多锯齿状,亦有栉齿状(或称扇状)和丝状的种类,一般11节,偶有12节,端部多有假节。前胸背板后角尖锐,前胸腹板在前足基节间突出呈刺状,形成腹后突,可插入中胸腹板窝内,形成“叩头”和“弹跳”关节。足一般较短,各足跗节均为5节,腹面简单被毛或部分膨扩成叶状,爪一般简单,少数具梳齿、基齿或二裂。腹部可见腹节5节,偶见6节。雄外生殖器原始,三瓣式[1] 。





一、解答问题

图片上的虫是蠼螋 [qú sōu],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它的别名: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耳夹子虫、屁夹子虫

二、名称及概况

1蠼螋( earwig Furficulidae)是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体长4mm~35mm,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体表革质,有光泽;前翅特化为极小革翅;后翅大,膜质,扇形或略圆形,常露于前翅外;尾须铗状;无产卵器;腹部第3节、第4节腺褶能分泌特殊臭气驱敌;体尾末端有一对钳状尾铗用于防御。寒带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成串产于土表洞穴中,两性同居,有保护子代、喜夜行习性,杂食性;果树害虫的捕食者,少数种为害花卉、储粮、储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我国已记载211种。

2蠼螋有大约1800种。革翅目的名字就来自它短短的革质前翅,意思是“皮状翅膀”。很多蠼螋的尾部有两个长长的钳子,既能用来求偶,又能用来捕猎、对抗掠食者、开合膜状的后翅  。

3产卵以后,大部分雌虫就完成了作为母亲的职责。不过,有的雌虫会照顾自己的卵和若虫。它们会定期清洁虫卵,防止虫卵长霉,还会保护若虫免遭掠食者攻击。若虫成长过程中会蜕皮4次~6次,最后一次蜕皮后,它就变成了成虫。

三、形态特征

蠼螋很容易辨认,它们的腹部有由尾须特化而来的钳状或镊状的尾铗。除蝠螋亚目和鼠螋亚目成员的尾铗已缺失之外,1900多种蠼螋中的大多数都有尾铗。两性的尾铗在形状和大小上有所不同。尾铗是一种多功能的器官,求偶和防御时均可用,有时也用于清洁和折叠后翅 。

蠼螋的扁平的背腹区分明显,体型狭长,体长一般4~50毫米,仅有一种蠼螋的体为前口式,换句话说,它们有向前突出的下颌,细长,呈念珠状;感官系统中,触觉和嗅觉起重要作用,为了感知外部环境,它们的触角总是在不停地动;蠼螋的复眼很大,但缺少单眼;前翅短小,通常都够不着腹部第三节;扇形的后翅在静止时通常折叠于前翅之下;有些种类的蠼螋完全没有翅膀。由于体节具有可伸缩的特性,蠼螋的腹部可以自由弯曲。尾须成钳状,不分节。蠼螋的体色呈褐色、黑色、棕黑色或橘褐色,也有乳白色的

触角细长,如念珠状(6~15节);口器具呈向前突出状;跗节均分3节;前翅短小、革质翅半圆形,褶状;尾须特化为尾铗。

四、常见种类

1日本蠼螋

日本蠼螋为夜出性昆虫,白天隐蔽在地下或枯枝烂叶内或棉铃的苞叶内,阴天或傍晚出来活动。雌虫产卵常数十粒成堆,有较强护卵习性,雌虫在石下或土下作穴产卵,然后伏于卵上或守护其旁,一旦受惊频繁或遇条件不适宜时,会将自产的卵搬迁或自食掉。成虫有趋光性。杂食性,什么都吃,一般出现在卫生间和厨房 。

生活史复杂,为不完全变态。在赣北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和繁殖。5月中旬至6月下旬开始产卵。雌虫产卵可达90粒。若虫蜕皮5次,外形与成虫相似、尾铗细弱,呈尖钉状。翅芽于2龄时出现,以卵越冬。

2蟹蠼螋

这类蠼螋足短,多数缺乏后翅,在有些种连短小坚硬的前翅也没有。许多种呈暗色调,有黑褐色、黑色,或微红色并带有淡黄色或红色的斑纹。触角少于20节,有一对短小的腹部尾钳,但雄虫上可以不对称   。

3普通蠼螋

这类细长的蠼螋外形多变,但通常呈暗褐色或黑褐色,有暗淡的足和线状触角。雄性蠼螋腹部的尾钳高度弯曲,而雌性的相对较直   。

4红蠼螋

也称为长脚蠼螋,因为其有长的触角,是相对活跃的种类,呈红褐色。它们通常有翅,尽管有的种无翅。常见种在前胸背板和翅鞘上有暗色条纹。

五、分布范围

世界已知近2000种,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由温带向寒带种类数递减,但在喜马拉雅地区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们的踪迹。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部,美国。在中国主要地理分布:北京、湖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安徽、西藏、新疆。中国已记载211种。革翅目成员,全世界共有10科,1000多种,台湾已知有42种,常见种类体长约10至25公厘,但无国人从事相关分类研究。

六、生活习性

蠼螋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它们通常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它们喜欢在夜间活动,并有趋光飞行的习惯  。

蠼螋多为杂食性或肉食性。它们可以捕食40多种小昆虫,如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棉蚜等。一只蠼螋成虫一天可捕食200多只棉蚜 。

蠼螋既吃植物,也吃动物遗体的残余物;有的蠼螋吃小型无脊椎动物,如蚜虫,有的专吃某一种,还有的吃农作物害虫,如苹果蠹蛾的毛虫。但许多种蠼螋本身也是农作物和园林的害虫,如欧洲蠼螋和澳大利亚蠼螋  。

蠼螋的腹部有一个腺囊,可以产生一种很臭的气体。它们倒地装死后,敌人一定会靠近。这时,它们便喷出臭气,让敌人不愿靠近,于是,蠼螋便争取了逃跑的时间  。

七、繁殖特点

许多种类的雄性蠼螋在求偶时会使用尾,而且雌性在选择交尾对象时,会选择尾铗最大的那个。它们交尾的时候,是尾巴对尾巴地进行的。一旦交尾完毕,雄性便会离去,不会有任何照顾后代的行为 。

然而,大多数种类雌性蠼螋的母性非常强。它们在一个“巢穴”中一次产下30~50粒卵。这个巢穴通常被做在石头或木头下或在某个地下通道的尽头处。母亲会守在巢穴中保护卵的安全。为了使卵保持清洁,避免感染真菌,它们还会有规律地隔一段时间就把卵上下舔一遍。一旦卵孵化,母亲会继续坚持照顾若虫。有些种类的雌性还会为幼虫觅来合适的食物,甚至把自己吃下去的食物反刍出来喂哺若虫。但一旦若虫经过数个龄期后(成长阶段),母亲的母性本能就突然消失了,会吃掉那些还没来得及离开巢穴的不幸的若虫。若虫在发育成熟前要经过5个龄期,这个过程可能得花上1年的时间。在热带地区,这个时间可能会缩短至6周 

有些蠼螋,诸如蠼螋科的一种,能分泌出防御性的化学物。一旦受到攻击,它在使用自己的尾铗的时候会同时从腹部第四节的一对腺体喷出有毒的苯配混合物。

八、对其他物种的危害

蠼螋的少数种类危害花卉、贮粮、贮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种类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

九、防治技术及方法

在野外较潮湿的草地、叶面很容易观察到,初次认识这种有镰刀状尾夹的小虫都会吓一跳,深怕不小心被夹到,或担心有毒,其实它们是很可爱的小昆虫,遇到骚扰不仅不会主动攻击对方,还会装死然后逃命。当然这个尾夹也是它们防卫的武器,受惊时偶会上举双夹示威,另外它的腹部第3、4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气驱敌。

尽量保持房屋的干燥,尤其是卫生间要保持干净就可以了,可以买瓶气雾杀虫剂,见到的时候喷杀就行了,不过建议你做好室内卫生,只要室内卫生保持的好,这种虫子是不会在你家里安家的,其治理应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注意家里的清洁卫生。

2、物理机械防治:气调、灯诱。

3、化学防治:甲基嘧啶磷喷施或溴甲烷熏蒸(熏蒸对人体危害很大,熏蒸后注意及时通风,待烟雾散去后方可入内,较危险,慎用)。

4、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治虫或天敌治虫。





您好,这是一种昆虫叫蠼螋,纲革翅目的杂食性昆虫,别称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耳夹甲子虫、二母夹子,英文名earwigs,直译为耳虫。有人认为因其张开翅膀时非常像人的耳朵,所以叫做耳虫,还有人认为蠼螋喜好钻入人耳中,所以因此得名,而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蠼螋在一生当中要经历五次蜕皮,每次蜕皮之后,个体都会长大,还可以增加触角的节数。另外雄性蠼螋和雌性蠼螋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我是回答对呢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您好,这是一种昆虫叫蠼螋,纲革翅目的杂食性昆虫,别称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耳夹甲子虫、二母夹子,英文名earwigs,直译为耳虫。有人认为因其张开翅膀时非常像人的耳朵,所以叫做耳虫,还有人认为蠼螋喜好钻入人耳中,所以因此得名,而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蠼螋在一生当中要经历五次蜕皮,每次蜕皮之后,个体都会长大,还可以增加触角的节数。另外雄性蠼螋和雌性蠼螋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我是回答对呢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慈螋,革翅目,球螋科,慈螋属的一种昆虫。



这是一种昆虫叫蠼螋,纲革翅目的杂食性昆虫,别称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耳夹甲子虫、二母夹子,英文名earwigs,直译为耳虫。

  • 这是什么虫子??
    答:图片上的昆虫为:土元(地鳖)地鳖别名: 可泡虫、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等、土元。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性有翅,雌性无翅。常在老式土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是市场紧缺的中药材,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逐年扩大尤其以其质量优良而闻名遐迩,野生土元...
  • 请问这是什么虫子
    答:这是山蛩虫。 属于马陆的一种。长度0.5~3.2cm,植食性种类腐食性种类。英文名又称作platedmillipedes,这个科的种不如其他千足虫那样园,它们无眼,一般体色暗淡,体节的上部像横向延伸。多数种的很多包涵腺体,能产生有毒化学物质阻拦捕食者。生活周期同其他千足虫一样,雌性把卵产在土壤中制作的...
  • 这是什么虫子?
    答:不要告诉我这是网上的那个谣传,什么这种虫子落在身上千万不要拍,体内毒液粘皮肤就烂之类,因为几乎每年夏天我都能见到它,长得恐怖可是真心脆弱,告诉我它的学名跟资料,最好有类似... 不要告诉我这是网上的那个谣传,什么这种虫子落在身上千万不要拍,体内毒液粘皮肤就烂之类,因为几乎每年夏天我都能见到它,长得...
  • 这是什么虫子?
    答:这玩意学名叫蠼螋,别名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耳夹子虫。家里出现这个多数情况是由家里种植的植物花卉引起的。蠼螋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它们通常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它们喜欢在夜间活动,并有趋光飞行的习惯 。蠼螋多为杂食性或肉食性。它们可以捕食40多种小昆虫,...
  • 请问这是什么昆虫??
    答:这是蝼蛄。蝼蛄 蝼蛄,昆虫,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地蝲蛄;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根据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颜色稍有深浅的变化。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
  • 这是什么虫子
    答:马陆,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倍足纲,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热带雨林中的马达加斯加猩红马陆喷出的液体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马陆虽然无毒颚,不会螫人,但它也有防御的武器和本领。当它一受...
  • 这是什么虫?有毒吗?
    答:纲:昆虫纲 目:革翅目 科:蠼螋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小地老虎、棉铃虫、棉小造桥虫、鼎点金刚钻、斜纹夜蛾、红铃虫、短额负蝗、棉蚜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2、中文名:蟹蠼螋 拉丁学名:Titanolabis colossea 蠼螋 纲:昆虫纲 目:革翅目科:蟹螋科种数:400 这类蠼螋足短,多数缺乏...
  • 这是什么虫子
    答:蜣螂(qiāng láng,英文Dung Beetle)俗称屎壳郎(shǐ ké làng),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
  • 这个是个啥虫子,像蝉一样叫,不过是持续叫。
    答:这是——笨棘颈螽,又称:懒螽、北方硕螽、山老虎、山草驴,马粪包等;是直翅目硕螽科的一种昆虫。笨棘颈螽,成虫出现在盛夏,可一直延续到8-9月,寿命2-3个月(不算卵期)。它们常出没于丘陵或山地的乱石、野草及缝隙之中。性情凶猛,通常张开那骇人的下颚示威,受惊时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
  •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虫吗?
    答:在野外常栖息于树叶、石块下或青苔上,在室内则潜藏于书柜、衣柜中,蛀食书籍、衣服。成虫产卵于缝隙中,生长2~3年即可繁殖下一代。衣鱼身体扁长,全长约1厘米。身披灰色鳞片,头前方和侧下部位有银白色长毛。复眼大而突出,由许多小眼聚合而成,呈棕黑色。这类昆虫大多数是室内干储物的蠹虫,常出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