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为什么称呼林黛玉为林丫头,称呼薛宝钗为薛姑娘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红楼梦中三个女主角当属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王熙凤和薛宝钗有血缘关系,薛姨妈是王熙凤的姑姑,林黛玉仅仅和贾琏有血缘关系,但是不管怎么说,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是王熙凤的亲戚,都是王熙凤的妹妹。

虽然王熙凤喜欢热闹,人多的场合都有她的身影出现,可以说有社交NB症,但是书中王熙凤和薛宝钗两人互动交流比较少,直接对话也仅仅出现在第二十九回,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两人面对面交流。如果足够细心,我们还会发现不管是当面还是背后提到薛宝钗,王熙凤都是称呼其为薛姑娘,而对林黛玉则称呼为林丫头,这显然是作者特意进行的安排。

“姑娘”这里是指未出阁的女儿,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众人都称呼其为林姑娘,但是到第八回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在提到林黛玉的时候用的称呼是“林姐儿”,薛宝钗叫林黛玉“颦丫头”,提到薛宝钗的时候,薛姨妈和王夫人都是说“宝丫头”“林姑娘”,贾母提到林黛玉和薛宝钗一律称为“丫头”。我们看“姑娘”这个称呼,郑重而有距离,而“丫头”显得亲密无间。

贾母是天下第一老太太,对二人都称呼“丫头”是她作为家长的高明之处,王熙凤以“薛姑娘”和“林丫头”来分别称呼表明了情感上的倾向与认同。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在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王熙凤在权衡选择。

王熙凤是一个有一万个心眼的人,薛宝钗进入贾府,是在葫芦僧判葫芦案之后,薛家的官司危机已经化解,薛宝钗一家举家迁到贾府,其目的和用意何在,王熙凤当然清楚。王夫人将薛宝钗接到贾府,制造金玉良缘的舆论就是来对抗木石前盟的。

尽管王熙凤内心很清楚王夫人的厉害,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贾母的阵地。因为王熙凤太清楚了,要想在贾府巩固自己既有的地位,贾母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她要以老太太的喜好为自己的风向标,她要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讨得贾母的欢心。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王熙凤忙前忙后紧张罗,但是随后的薛宝钗进贾府,根本看不见王熙凤的身影。

当金玉良缘的舆论在贾府上下蔓延的时候,她说“你既然喝了我们家的茶,怎能不是我家的媳妇”,来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门当户对制造舆论。

当然以贾母的喜好为出发点之外,王熙凤有自己的立场,那就是林黛玉目下无尘,根本不关心俗世的纷争,这样的人看起来不好接近,其实胸无城府,心地单纯,因为她的心思都写在脸上,相处起来很容易。

王熙凤当然愿意和一个单纯可爱心性率真的林黛玉来做贾宝玉的妻子,日后和她共事。至于薛宝钗尽管贾府上下觉得薛宝钗温柔可亲,宽容豁达,但是王熙凤对她的评价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一个心机很深的人,这样的人,很可能是自己日后潜在的对手,她必须要保证自己的地位日后不被威胁,所以她对薛宝钗心里保持有适当的距离,表面上保持外交礼貌,仅此而已。

同时林黛玉和王熙凤性格上有相同之处,林黛玉和王熙凤成长环境相同,都是出身诗书礼仪之家,都是从小当男孩教养,她们骨子里有想象的东西。林黛玉脾气率真,对于明显给自己闹难看的周瑞家的,当时就怼了过去,王熙凤对于冒犯自己的人,也是毫不含糊。不遮掩,不隐藏。

对于爱情,林黛玉心中只有一个贾宝玉,开始贾宝玉“有了姐姐忘了妹妹”的个性,林黛玉没少折腾贾宝玉,以此来捍卫自己的感情。王熙凤被贾琏称为“醋缸”,但是这个“吃醋”不正是非常在意对方的结果吗?敢爱敢恨,爱憎分明是她们共同的特点。

林黛玉是高配版的王熙凤,林黛玉相较于王熙凤,更多的是有了文化的滋润,将对身外之物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精神层面。林黛玉更喜欢诗词歌赋,王熙凤是低配版的林黛玉,少了文化的滋养,她更注重利益,名望,财富等身外之物的追逐,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们性格深处的惺惺相惜。

基于此,王熙凤这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和林黛玉更亲近,称呼其为“林丫头”,对薛宝钗保持着社交礼仪称呼她为“薛姑娘”。



《红楼梦》里,王熙凤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关系,颇为微妙,这从她对待二人的称呼,就能看出来。王熙凤喜欢黛玉,所以亲切地称之为林丫头;她不喜欢宝钗,客气中带着几分疏离,于是称其为薛姑娘。

王熙凤喜欢黛玉的单纯率真,欣赏她洒脱爽利的性格

王熙凤与黛玉,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是为什么凤姐喜欢林妹妹的原因。王熙凤人称凤辣子,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可见她从小备受父母宠爱,无拘无束。如果没有父母的放养,断然不会有洒脱、爽快的性格。

父亲是探花,母亲是贾母的掌上明珠,他们没有逼着黛玉学女红,而是让她创造轻松、自由的家庭环境。黛玉的父亲林如海,还专门为她聘请了家庭教师,接受一对一的教育。别的女孩子被逼着学女红,黛玉却像男孩子一样,跟着老师学习《四书》。

大观园里,最洒脱、最自由的两个人,非凤姐和黛玉莫属。黛玉敢说,周瑞家的送宫花,自作主张,不按套路出牌,最后才给黛玉送来,黛玉当场就怼了周瑞家的。林妹妹的伶牙俐齿,书中多有提及。

惜春的婆子偷拿了她的累金凤,惜春却无计可施。黛玉说的话,可爱又率直。她说,敌人都来到眼前了,还谈什么因果?要是二姐姐是个男子,这一大家子可怎么办呢?

宝钗的才华不输黛玉,但是香菱学诗,舍近求远,求教于黛玉,不正是因为黛玉坦率、真诚吗?紫鹃为什么敢当面批评黛玉,指出她不对的地方?因为黛玉单纯、率真,待人以诚心。还有,小丫环们每次来潇湘馆送东西,都会得到很多赏钱,这都是黛玉率真的表现。

凤姐虽然聪明能干,但是不识字,很多账目一类的重要事情,都会求助于黛玉,热心又聪明的黛玉,也乐意帮助凤姐。要知道,聪明的林妹妹,不仅诗写得好,还会弹古琴、裁剪衣裳,刺绣功夫也不错。

林妹妹这么有趣、幽默,还有才,凤姐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妹妹。因为关系亲密,黛玉才会跟凤姐开玩笑。而凤姐也会笑着对黛玉说,吃了我们家茶,就要当我们家媳妇儿。

王熙凤与贾母是一个阵营,她对待黛玉和宝钗态度,会受到贾母影响

王熙凤与贾母同在一个阵营,贾母对待宝钗和黛玉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凤姐。你看,刘姥姥进荣国府,贾母带着众人游大观园,来到蘅芜苑,贾母问,是不是你薛姑娘的住处?这称呼,客气中带着生分。

我们再看,在潇湘馆,贾母的语气,带着几分自豪。她说,这是我外孙女的屋子。从简单、亲切的口语,能看出她对黛玉的疼爱。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抄捡大观园,王熙凤跟王善保家的说,要抄捡只能抄咱们自家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不得。由此可见,在凤姐心里,早已划出了一道线。黛玉是自家人,而宝钗,不过是借住在贾府的客人。

凤姐称呼宝钗为薛姑娘,而王夫人则称其为宝丫头,亲疏关系,一目了然。王夫人与薛姨妈,想方设法让大家承认金玉之说。而凤姐站在贾母一边,坚定地支持木石姻缘。宝玉和黛玉,是贾母眼中两个“可恶”的玉儿。为什么可恶呢?因为不是冤家不聚头,总让她不省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凤姐喜欢、亲近黛玉,无可厚非。

王熙凤不喜欢宝钗的性格,对她的态度,客套而疏远

凤姐生病后,探春、宝钗一起料理家务。其实,在凤姐心里,还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黛玉。可惜黛玉身体不好。凤姐评价宝钗,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一,可谓入木三分。

宝钗明哲保身的性格,与凤姐相去甚远。宝钗为人圆滑,处世周到,好为人师。你看她小小年纪,几次三番在公开场合称呼凤姐为凤丫头。有一次,宝钗为了讨好贾母,刻意贬低凤姐。她说,凤丫头再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

宝钗说完,一向心直口快的凤姐,一句话也没说。无声的抗议,是凤姐维护自己的最好方式。果然,贾母看不下去了,不但替凤姐出了口气,还顺便暗讽了王夫人,支持了凤姐。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行事高调、泼辣能干的凤姐,不可能喜欢步步为营、处处心机的宝钗,因为太累了。你看,宝钗生活的蘅芜苑,如雪洞一般,凤姐派人给她送去的东西,又都退回去了。这让凤姐的处境很尴尬,因为贾母来到蘅芜苑,第一个问责的对象,便是凤姐,说她照顾不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和自己相差甚远的宝钗,凤姐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于是敬而远之。

凤姐因为喜欢黛玉,才会亲切地称她为林丫头;因为不喜欢宝钗,才会客气地称呼一声:薛姑娘。



王熙凤称林黛玉为丫头是揭底:此林黛玉并非是林如海家的小姐,原本为甄家丫头娇杏调包顶替了林黛玉!与薛宝钗不是一个阶级的人,而薛宝钗又调包林黛玉夜嫁给贾宝玉。林黛玉死了,坑人者反被人坑,“探子里、春娟完”的现世果报。真林黛玉只是在贾宝玉幻境悟仙缘时,高高在上的露了一回面。这也是一个“丫头”!如史湘云说的:“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即《红楼梦》阴文伏脉中三改疆域版图形似满族女装梳的“绷头”。

大概因为林黛玉有贾家血脉,她娘贾敏是老太君最疼的女儿,林黛玉到贾家是被当成一家人,称呼自家人还是称呼爱称。而薛宝钗是王夫人妹妹的女儿,薛姨妈的薛家和王夫人的王家是连襟,跟贾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类似知否里面的康姨妈和顾家,拐着好几个弯呢。所以薛宝钗是客人,称呼自家人和称呼客人肯定是不一样的。

王熙凤在大观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王熙凤本来是很喜欢林黛玉的。而且林黛玉属于外来人物。王熙凤这样也是八面玲珑。

  • 《红楼梦》中有那么多的姑娘,为什么王熙凤会对林黛玉那么尊敬?
    答:凤姐与宝钗是很少开玩笑的。从凤姐对宝钗和黛玉两个人不同的称呼就可看出她与二人关系的亲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凤姐曾说起“:……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丫头”这一称呼显得亲热而自然,“姑娘”则是礼貌而疏远的了。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熙凤一般都称呼黛玉为“林丫头”,并不似...
  • 王熙凤为何独爱林黛玉?
    答:凤姐与宝钗是很少开玩笑的。从凤姐对宝钗和黛玉两个人不同的称呼就可看出她与二人关系的亲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凤姐曾说起“:……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丫头”这一称呼显得亲热而自然,“姑娘”则是礼貌而疏远的了。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熙凤一般都称呼黛玉为“林丫头”,并不似...
  • 王熙凤为什么对林黛玉很好,却对薛宝钗爱答不理?
    答:相比之下,凤姐与宝钗是很少这样开玩笑的。从凤姐对宝钗和黛玉两个人不同的称呼就可看出她与二人关系的亲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凤姐曾说起“:……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丫头”这一称呼显得亲热而自然“,姑娘”则是礼貌而疏远的了。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熙凤一般都称呼黛玉为“林...
  • 薛宝钗为什么得不到王熙凤的喜欢?
    答:红楼梦里一直有这样一种称呼,很引起读者的好奇。比如称林黛玉为林姑娘,称薛宝钗为宝姑娘或者宝丫头。特别是王夫人对林黛玉称为大姑娘,而对宝钗称为宝丫头,亲疏一看便知。可是王熙凤对薛林二钗的称呼恰好反过来,文本上写道“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倒好,”王熙凤称呼林黛玉为林丫头,这是很亲密...
  • 贾母听到王夫人用什么称呼刁难林黛玉,后用在了宝钗头上
    答:《红楼梦》里的贾府家大业大,自然规矩也多,繁琐的礼数先不说,就算是对人的称呼都有远近之意。比如贾母,就十分喜欢 林黛玉 ,平时都称她为玉儿或者林丫头,一听便很是亲密了,而王夫人一直不喜欢林 黛玉 ,便称她“大姑娘”。第二十八回当中,当时宝玉、凤姐、宝钗、黛玉和贾母一桌人围着吃饭。王...
  • 王熙凤这么会算计的一个人,为何会对林黛玉很好?
    答: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们平日里的融洽相处,黛玉很少叫王熙凤“琏二嫂子”常常直呼她“凤丫头”“凤姐姐”,而王熙凤和平儿讨论这几个姑娘时,也管黛玉叫“林丫头”,可见二人关系亲密。 相比之下,凤姐与有血缘关系的姑表妹——薛宝钗很少互动,背后里也只叫她“宝姑娘”,如同王夫人称呼林黛玉“林姑娘”“大姑娘”一般,...
  • 贾府里最有心计的竟是她!
    答:凤姐与宝钗是很少开玩笑的。从凤姐对宝钗和黛玉两个人不同的称呼就可看出她与二人关系的亲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凤姐曾说起:……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丫头”这一称呼显得亲热而自然,“姑娘”则是礼貌而疏远的了。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熙凤一般都称呼黛玉为“林丫头”,并不似王...
  • 《红楼梦》里,王熙凤为林黛玉流眼泪,该如何看待?
    答:相比之下,凤姐与宝钗是很少这样开玩笑的。从凤姐对宝钗和黛玉两个人不同的称呼就可看出她与二人关系的亲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凤姐曾说起“:……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丫头”这一称呼显得亲热而自然“,姑娘”则是礼貌而疏远的了。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熙凤一般都称呼黛玉为“林...
  • 在宝玉婚事上,王熙凤支持黛玉还是宝钗?
    答:若论个人亲近,看凤姐与平儿的对话,凤姐小产调养,三驾马车代管家务,平儿回来汇报工作,提到贾府的几件大事,凤姐也提到了家务事无人愿管,这时候,她提到宝姑娘和林丫头,都是能干的,只不过,一个明哲保身不愿意管,一个是美人灯,风吹吹就病了。这里对薛宝钗、林黛玉的称呼,就表露了她的姿态,...
  • 透过哪几点,能看出王熙凤对黛玉和宝钗的态度不同?
    答:一个一个评价过来,能入凤姐法眼的,除了探春,还有黛玉和宝钗。可是两人虽有才能,却也有不足之处:一个是美人灯,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一问摇头三不知。其实凤姐对黛玉、宝钗二人的两种评价也反映了这两个人的处世态度。薛宝钗的处世态度是不愿得罪任何人,为自己挣的贤良的好名声。薛宝钗是拿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