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风民俗资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3
安徽民风民俗资料
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安徽民风民俗资料,欢迎阅读!
一、历史悠久的安徽民俗文化
安徽之称始于清初,合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为名。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安徽虽然建省时间较晚,但它开发很早,历史悠久。早在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皖人的远祖就曾在此繁衍、生息,1980年10月龙潭洞“和县猿人”头盖骨的发掘得以证明。
远古时代,安徽境内的淮北、淮南和江南,都曾经历过氏族社会阶段。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帝 “封皋陶之后于英、六。”英,在金寨县南;六,今六安县地名所本。说明早在公元前21世纪时中原偃姓氏族已到淮河流域,由于夏民族南下,导致中原文化的大量涌入。大体上说,淮北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繁荣地,江淮之间是青莲岗文化的领域。
到了原始社会未期,安徽境内的淮北、淮南地区为淮夷方国及南下部落所建方国的领地,中西部以舒人为主,东北部以徐人为主。江南地区则为百越人部落的领地。
淮夷是东夷中的一个支派,夷民族发源于东北、是个以鸟为图腾的民族。据史料记载,商武乙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夷民沿海南下,先到达山东维岱地区,经过西周几次打击,南迁至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皖北、皖东和苏北。安徽境内的徐和舒为同系异支,在淮夷建立的方国之中,兵力最强,国土最广、文化最高的就是徐人建立的徐国。淮夷和原先到达这里的夏民族,在两淮一带从事农耕、渔猎,淮北种麦,淮南则饭稻羹鱼,并且有筑陂传统,当然只是村庄性小型水利工程。西周王朝多次派兵攻打淮夷。后来吴、楚强盛起来,在淮河流域开展长期争夺战,徐人和舒人摇摆于吴楚势力之下,最后被楚国所吞并。
远古时期,安徽境内的皖南地区,特别是山区,人烟稀少,近似荒芜,为百越人生息之所。夏商时,干人南迁至长江中下游,一部分干人进入皖南,和当地土著的越人融合,建立了一些新的干越部落群体。据何光岳《百越源流史》考,“钺”是带木柄的斧头,越人就是使用钺以砍伐林木,以烧香为生的人直到秦汉统一中国后,干越人大部分融入汉族,一部分进入皖南山地而成为山越。
1949年以来,安徽文物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不仅抢救和保护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丰富了馆藏,而且揭示了古代一系列民俗文化遗存。20世纪50年代在亳县钓鱼台古址发现碳化小麦,80年代在含山县大城墩发现稻粒结块,说明当时安徽北部、中部氏族部落的生产水平和农耕的方式。特别是1979~198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潜山县薛家岗文化遗址进行5次发掘,出土各类文物2000余,分石器、玉器、陶器三大类雀判掘。石器生产工具有刀、斧、锛、凿、镞、铲、石球、砺石、网坠、纺轮等,大顷核多经过通体精磨,刃部锋利,有的石刀、石铲孔眼外绘有红莲花果形图案,结构严谨,线条优美。其中九孔、十一孔、十三孔大型石刀是国内首次发现。陶器生活用具有鼎、壶、盆、碗杯、甑和壶形器等,其中多半具有独特的造型,显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陶器的制法由手制到轮制,陶质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外表多为素面磨光,胎薄而均匀,形体浑圆,说明当时皖人制陶技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出土的玉器有环、璜、管、铲、琮,雕刻精美,图案对称,工艺水平很高。此外,还出土60多个纹饰、缕孔的陶球,腹内有丸,摇之有声,清脆悦耳,精致奇巧。这些文物,经科学测定为公元前3700—3000年。1987年,在江淮之间含山县凌家滩墓葬中,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玛瑙、水晶等随葬品700多件。特别有意义的是原始八卦图形玉器与玉龟同出一墓,这表明早在氏族社会的皖人就已形成了河图、洛书和八卦的观念,可见安徽史前文化已发展到相当进步的程度。
以上原始社会和夏、商、周遗迹的考古发现,在安徽可以说仅仅是开始,将来会有更多的发现,使我们上窥到淮夷、越人以及土著皖人更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在安徽的遗存。
二、楚文化东渐对安徽民俗的影响
西周时期,崛起于江汉平原的楚国向东推进,公元前538年,打败了安徽北部、东部的淮夷逐步并吞了淮河流域的赢姓、偃姓的部落和小国,占领了安徽的两淮地区冲销,当时江南为吴国领地,越灭吴后,吴地成为越地,但昙花一现,不久安徽尽为楚地。楚文化的东渐,与楚人的东进同步。随着楚人的东进,楚文化从汉水传播到淮水,从长江中游传播到长江下游,在时尚趋新的潮流中,这股新风逐渐吹遍江淮大地,其势如风行草偃。楚人东进得志,可是西境迫于强秦,连连失利。公元前261年,楚畏秦逼,迁都巨阳,即由湖北江陵迁至安徽阜阳境内,后又惧而东徙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为郢(国都)。楚国统治安徽长达300余年,并且到了后期,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转移到了东境,安徽成了楚人最后的归宿地。因此,安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深深地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
原先安徽境内淮南和江南地区盛行土墩墓,葬俗与吴人、越人相同,一般不挖墓坑,平地封土成冢,墓底多垫石灰、烧土或草木灰,不见葬具。然而,在楚俗的影响下,到战国时期,安徽境内平地起冢的葬俗基本消失。由土墩墓改为土坑木椁墓无疑是葬俗一大变化。从六安和舒城两地墓葬发掘表明,战国早期墓葬铜礼器俱属楚系,椁周填青膏泥,亦为楚俗,为浓厚的楚风所代替。到了战国后期的墓葬,在文化面貌上与楚墓就难以区分了。
楚人迷信鬼神,巫风傩俗盛行。王逸在屈原《九歌章句》中说:“民信巫鬼而多淫祠。”《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以逐疫。”历史上安徽皖南一带,巫傩观念也是十分浓烈,民间迎神赛社活动中,“乡人相率为傩”,直到解放前夕,“跳五猖”、“跳鬼”、“跳魈”还较为普遍,各色人等头戴神灵假面,载歌载舞,驱邪纳吉。时至今日,在皖南池州一带还保留下来一种古老稀有的剧种傩戏。演出分三段体,即傩仪、傩舞——正戏——傩舞、吉祥词,演员带着面具表演,具有浓厚的巫风色彩,演出只限于祭祀活动。仅此,就可以看出楚文化对安徽民俗文化影响之深远。
在楚人的习俗中,存有对太阳的崇拜,对火的崇拜,对凤鸟的崇拜。楚人以六月六日为太阳做生日,安徽民俗至今保留了太阳会和有关太阳的禁忌,如男人不许对着太阳撒尿,女人不准把月经带对着太阳晒。楚人有拜火之俗,安徽民俗至今保留了“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皖西潜山一带,婚嫁之日,新婚要沿路向人家索取火种。拜日、崇火,必然尚赤,安徽民间千百年来以“红”为喜庆之色。楚人崇凤,视凤为日中之火鸟,安徽民间保留了许多关于凤的传说,不少地名也冠以“凤”字,如凤台、凤阳等。不过安徽民间既崇凤又尊龙,反映安徽民俗既受楚俗崇凤的影响,又受越人和周人崇龙的影响。安徽的许多民俗事象中,都有与荆楚习俗相似之处,就连村庄的名称也

  • 安徽中秋节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答:中秋节是一个很美好且很温馨的节日,思故乡、盼团圆是中秋节经常提起的关键词,因为中秋的月亮是最圆的,古人认为这寓意着家人团圆,连带着中秋美食月饼也是圆圆的一个,显得特别喜庆。那么像安徽中秋节的民风民俗有什么?为何中秋要拜月?安徽中秋节的民风民俗 火把节 在皖北的阜阳地区,当地百姓庆中秋...
  • 安徽春节民风民俗
    答: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盛大的一个,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春节习俗。亳州地区的春节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从腊月初八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结束,人们会进行一个月的春节准备和庆祝活动。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这种粥通常由糯米、大米、红枣、栗子、绿豆、...
  • 安徽江南民风民俗
    答:皖南民俗·降福会 流传于安徽省郎溪县定埠一带的降福会,俗称“出菩萨”或“出会”,是用来纪念江淮及江南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张巡的一种赛会形式。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家历八月二十四(现为家历正月初八)张巡及手下部将(是人装扮)出巡全镇,降福于民。这个隆重的民俗活动约有2000多人参与表演。一大早,身着不同颜色...
  • 求安徽这边的民风民俗,越全越好! 谢谢,回答必采纳。
    答:集居与散居.安徽宣城民俗风情 旧时民间村落多为集族而居。如至今还保存明清时期建筑风貌的黄山市黟县宏村、西递村等,村民居舍相连一体,依山抱水,坐北朝南,村中建有宗族祠堂,各户门前留走廊通弄堂,汇总而通往村前一条大道。少数村落依山处筑有围墙,平坦处开挖护村河,体制一如旧式的城堡山寨,易于...
  • 安徽清明节的民风民俗
    答:扫墓、踏青。清明节,时在4月4、5或6日。在清明节这天,合肥家家户户习惯在门头上方悬柳枝、往坟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乡踏青游春。清明节悬插柳枝的习俗由来很久,传说以此可避邪御灾,故有的妇女还习惯在这天将柳叶插于头上。民谚曰:“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此俗语虽属无稽之谈,但其却...
  • 安徽有那些民风民俗
    答:在农村,这一天农民忌下地,妇女忌拿针线清闲过一天。绩溪县的规矩,这一天还有包扎一生糯米一个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为百花生日,故又称“花朝节”,这一天,文人陈设百花,举行文昌会,比赛诗文 对不起哈,不知道宏村的,只有安徽的~~~参考资料:希望能给楼主一点帮助~~~...
  • 安庆市太湖县的风土人情
    答:安庆市太湖县位于安徽省南部,是充满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地方,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太湖县的风土人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景优美:太湖县位于太湖之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广袤的湖滨草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县内的平堆公园、石牛山、虎头山等景点都有着壮观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遗迹。2. 民俗文化:太湖...
  • 求一篇关于安徽民风民俗的作文!!!400字!!!拜托!!!
    答:舒城民俗风情 境内民风淳厚,民众性格开朗,处世多和亲睦邻,待人则热情大方,家庭观念较重,讲究落叶归根。长期以来,衣着以朴素大方为标准;食则以大米为主食,铺以玉米、山芋等杂粮;菜食以咸味为主,辅以辣味,不喜甜食。民居以背北向南为主,主房四周杂以牛屋、猪栏、禽舍、茅厕等简易建筑。过去住房多泥墙草顶、开窗甚...
  • 安徽清明节的民风民俗,山东清明节风俗有哪些
    答:随着清明将至,我国各地的人们关于筹备清明节的习俗也是各不相同。不同地域地方对清明节有着相似的部份,但也有各自独有的特色,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安徽清明节的民风民俗是怎样的?而山东的清明节风俗又有哪些呢?关于安徽民间清明节的民风民俗,有的人说只有去到当地感受和了解,才能更加了解...
  • 介绍安徽合肥有哪些不同的民风民俗迷人风光
    答:合肥中秋食俗:吃藕 中秋节,合肥人除吃月饼外,还要吃包河无丝(私)藕.传说包拯晚年,仁宗要把半个合肥城封给包公,包公拒绝.但仁宗一定要封赐,最后把一段护城河封给他.包公只好领封,但心里很不安.看到护城河里的藕荷,遂对藕荷作了规定;河藕能吃不能卖,包拯铁而藕无丝(私).说也怪.别地的藕是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