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结婚有什么习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湖北结婚用三轮车拉嫁妆的过程,是当地农村的新婚俗。整齐的三轮车队在街上穿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同的地方人结婚对于男女双方的要求都是各不相同的,但大多都会延续之前的婚俗,讨一个好彩头。

湖北结婚的习俗:

1、提亲

现在老家那边没有职业的媒婆了,但是婚姻的达成也不像是现在这样的自由恋爱,而是需要介绍人来作为中介。所谓的介绍人,一般是一家的亲戚、朋友,当那家有孩子到了二十岁左右,这些热心人就会忙着替他们张罗婚事了,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但他们的作用也就仅在于介绍,当适龄的男女双方认识之后,他们就完全退居幕后了。虽然有些孩子们是在外打工相互有了爱意,但是回家后男方家里必须得找一个有关系的人作为媒人去女方家里提亲。

在进一步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女方对男方满意,就会去男方家一次,在家乡被叫做“上门”,女方家里的三姑六婆都得过去看看,但是得带上一些小孩,目的则是去“看家”——实地考查一下男方的家境和人品如何。这个时候,男方家里都会精心准备,希望给女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促成这门亲事。女方一般只在男方家吃一顿饭就会回去,这个时候也是表明女方态度的时候了。因为这时,男方家长一般会拿出一些钱或者一些礼物来送给女方家带去的小孩,叫做“打发钱”,意思是今天没招待好小孩子,给点钱让家长给孩子再买点好吃的,如果女方接受了,那说明她对男方家庭条件比较满意;但如果她一直坚持不收,那就说明有些地方她不大满意,不愿意继续交往下去,这样拿小孩子来说事双方都不会伤面子。但是也有当时接受了礼物,最后两个人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走到一起的,这个时候两家还要把财务上的往来计算清楚,一并返还给男方,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情,有时候能闹的两家打架变成仇人的。

2、结婚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男女双方都到了法定年龄(男22岁,女20岁)就可以考虑结婚的事情了。这需要男方带上烟、酒等礼物,还有理金若干去女方一趟,叫做“定婚”——对自己终生大事的定夺,也就是双方测算挑选一个吉祥的日子“完婚”,通常也是阴历带六、带八的日子。但这次过去就不需要介绍人陪着了,所以也有人戏称“新人进了房,媒人扔过墙”。不过也不是那么没有人情味的,当婚事确定下来之后,男方一般会带些礼物去介绍人家答谢他的“介绍之恩”的,称为“谢媒”。在完婚的前一天晚上,女方家会举办宴席来招待前来庆贺的乡亲。乡亲一般会带着50块的礼钱,叫做“赶人情”。其他的亲戚都是婚礼当天才能过来。

第二天是正式出嫁的日子。在完婚之前的一段时间,男方会为女方准备一些一年四季的全身的外衣,送到在完婚前送到女方家里。以前在这一天新娘子所穿的衣服都是由新郎前一天带过来的,红色的,而且是只准穿外衣的,因为之前家乡的人们称“内衣”为“短衣”,认为短字跟短命联系在一起,不吉利。但是现在不同了,比较流行穿白色的婚纱。 新娘所有的陪嫁物品,在前来庆祝的亲戚、朋友们的帮忙下,把蚊帐、被套、衣柜、茶几、写字台、油灯、家电,锅碗瓢盆等全部嫁妆都摆在家门口搭好的台子上,并撒上棉籽和红枣,贴上大红“喜”字,希望她可以早生贵子、多子多孙。

10点左右,该入席了,主桌安排十个小孩或者未婚的男女一块坐陪新娘,取“十全十美”之意。女方这边的婚宴第一餐一般都是在10点左右,男方12点左右。中间有个时差用来接新娘子。每上一盘菜,都得先给新娘夹菜、倒酒,菜是十大碗,所以一杯酒要分十次。虽然都是小孩,但是都是家长叮嘱过规矩的,所以大家吃得很拘谨。上完第三碗菜后,厨房就不上菜了,端菜的笑着说锅冻上了,需要红包,讨个吉利。吃完第六碗菜后,菜又停了,这时就有人扶新娘进闺房、不见任何人了,取“六六大顺”之意。有人拿着鞭炮出门点放迎接,给早已在村外等候多时的迎亲队伍一个暗示,该过来接新娘子了。

3、迎亲

新郎那边的迎亲队伍要在离新娘子家一里路左右下车,锣鼓家宜唢呐齐鸣,一路吹吹打打,放着鞭炮走到新娘家门口,很是热闹。这时候新郎请乐队开始演出,亲戚们则帮忙给迎给亲的客人端糖茶敬香烟。新郎则去拜见岳父岳母大人了,也是敬茶敬烟,女婿亲自给岳父点上一根烟,然后是岳父母对女婿得一番交待,算是把宝贝女儿交给他了。

女婿拿着一双新鞋子,开始敲门了,伴娘帮新娘把穿着的鞋子脱下来,换上新郎带来的新鞋,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把娘家的富贵气带走了。而新娘的父母则是在门口等着自己的女儿的,新郎这时要向他们下礼,也就是磕头,来答谢他们对新娘的养育之恩,这时也往往是新娘的父母亲人、新娘落泪之时。这就是家乡最为奇特的哭嫁,民间俗谓“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新娘出嫁,一定要哭,新娘的母亲,女眷与女伴也要陪哭,并随着婚仪的程式,按步就班地哭,然后由新娘的哥哥或者弟弟、叔父或者伯父作为“送亲”将新娘送到婆家去。

新娘被接出来后,家里的亲人都开始围上去了,拉着新娘子开始“哭”,娘俩更是哭成一团,迎亲的人就在旁边劝说边拉着走,说些让娘家人放心的话。其它迎亲的人就开始搬嫁妆了,这时会有小孩抱住三大件不放,新郎就要过来给孩子们红包,有时又要给好几个红包这些孩子才肯松手的,那些小的嫁妆都装在装有新稻草的篾筐里挑上迎亲车。出了村口后,放鞭炮的在前面开路,结亲的队伍就向新郎家相反的方向走了,因为回男方家是不能走同一条路的,一定要绕个圈,意在接的新姑娘不是“半转”。

离男方家还有近两里路的时候,“送亲”的就得停下了,接着由公公开始背媳妇了,按照湖北民俗,“叔”字辈的亲戚都要背新娘,这些背新娘的人称为“扒灰佬”,扒灰佬有“正宗”和“水货”之分。正宗是指新郎的父亲即公公,水货是指其他叔字辈的亲戚。并且当日公公婆婆都要“化妆”,公公脖子上挂火剪,表示要“下得厨房”,婆婆挂上两个醋瓶子表示“吃醋”。

新娘的脚是不能着地的,背上媳妇后,在众人的牵引下就开始吹吹打打往家里走了,鞭炮声、锣鼓声、嬉闹声,声声入耳.除了亲戚朋友外,围观的乡亲也会很多,能跑得动的都出来了。一直把新娘背到家,再由新郎抱到洞房。 到此,送亲的人就得回去了,因为不能跟到男方家的,男方家的场面会更热闹,尤其是闹洞房,新婚三天无大小,大家都可以想象到那些热闹的场面。



湖北结婚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习俗:

迎亲:新娘出嫁时,新郎要派人前往新娘家迎接她。迎亲队伍会摆放花轿和彩车,欢呼和鞭炮声不绝于耳。

迎门: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前时,需要经过一道门槛。这里有一项有趣的习俗称为“踩门”,新娘会踩着一个意味着幸福美满的门槛进入新郎家。

赠礼:新郎要准备一些彩礼给新娘的父母,并将其送到新娘家。这些礼物通常包括酒、糖果、珠宝等。

敬茶:新娘进入新郎家后,会给新郎父母敬茶,以表达尊敬和感激之情。

宴席:结婚当天会举办盛大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新婚。

这些习俗只是湖北结婚习俗的一部分,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传统和惯例。请注意,习俗会因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湖北地区的结婚习俗有许多独特的传统和习俗。以下是湖北结婚习俗的详细介绍和来源解释,以及一些相关习俗案例:

1. 习俗的详细介绍/来源解释:

湖北地区的结婚习俗源自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结婚对于湖北人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仅涉及两个家庭的联姻,还牵涉到社会地位、家族尊严和祖先的传承。湖北的结婚习俗通常包括婚前准备、婚礼仪式和婚后习俗等环节。

2. 相关习俗案例:

- 过堂:过堂是湖北地区的传统婚礼仪式,即新娘进入新郎家之前,新郎一家要去新娘家“过堂”,进行正式的提亲仪式。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代表着两个家庭的正式联姻。

- 娶亲队伍:在湖北地区,新郎和他的家族成员会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穿着传统的婚礼服饰,高举婚庆旗帜,前往新娘家接新娘。队伍中会有鼓乐队伍,为婚礼增添喜庆氛围。

- 携带嫁妆:新娘家会准备丰富的嫁妆,包括衣物、首饰、家具等财物,新娘会将嫁妆带到新郎家,以示贤良淑德和嫁入豪门。

- 敬茶:在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要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父母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这也是传统习俗中的重要环节。

- 红包馈赠:婚礼过程中,亲朋好友会给新人红包作为祝福和贺礼。红包的金额通常是吉利数字,如八、六、二等,寓意着幸福和好运。

这些习俗案例展示了湖北地区结婚习俗的一部分。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家族和社会关系的体现



湖北地区的婚礼习俗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习俗:
1. 过大门:新娘到达新郎家时需要经过门口,一般需要新郎家的兄弟姐妹进行“过门”仪式,比如要新娘哥哥、姐姐等亲戚拦着,新郎的弟弟、妹妹等亲戚用红包糖果“贿赂”他们,才能让新娘顺利过门。
2. 洞房花烛:新娘进入新房后,需要点起花烛,象征着婚姻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3. 璧婆婆:璧婆婆是新娘家的妇女代表,出嫁后还会在新房中摆放一个“璧婆婆”,意味着新娘在新家中有妇女们的支持和祝福。
4. 抛绣球:在婚礼中,新娘会抛出一颗装有绣花球的球,由众多单身女性进行争夺,抢到花球的女性会有好运降临。
5. 鞭炮:婚礼中会放鞭炮来祝福新人,同时鞭炮的声音也可以驱逐邪恶力量,保佑新人婚姻美满。
6. 赞新娘:新娘在婚礼中被赞美是非常普遍的习俗,上好的姐妹会赞美新娘,比如“新娘骨骼清奇,容貌绝世”,旨在让新娘感到受到尊重和关爱。
以上是湖北地区一些婚礼习俗的介绍,不同地区和家庭的习俗也会有所不同。

湖北地区的婚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习俗:
1. 婚前聘礼:新郎家要向新娘家送上聘礼,表示诚意和尊重。
2. 迎亲:在婚礼当天,新郎一般会带着一群兄弟和亲朋好友去新娘家迎娶新娘。在迎亲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传统的迎亲仪式。
3. 婚礼仪式:在湖北地区,婚礼仪式通常分为三部分:迎亲、拜堂和敬酒。
4. 新房入门:新娘跨过门槛时,新郎会在门口放置红木制作的“阻门器”,用来考验新娘的智慧和能力。
5. 敬茶:新娘要向新郎的父母敬茶,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感谢。
6. 祝酒:婚宴上,新郎要向来宾敬酒,表达感谢和祝福之意。
7. 敬烟:在湖北地区,男性之间还有敬烟的传统习俗。
8. 敬酒歌:湖北地区还有一种叫做“敬酒歌”的传统习俗,新郎要唱歌来表达对新娘的爱和感激之情。
这些习俗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湖北地区的传统婚俗,代表着湖北人民的文化和传统。

  • 湖北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答:将加冠礼(成人礼)与婚礼合二为一进行,是荆楚婚俗礼仪独有的特色。如松滋县一带,男家在婚礼前一日,设酒宴二席,其一择亲友家少者九人,合子为十,曰“陪十弟兄”,这是“加冠礼”的前奏,象征其子成人,是日男家命字,视以敛钱为“盒子匾”,鼓乐导送,由舅爷前来主持,登堂“贺号”。荆楚婚俗中还有避凶求吉的...
  • 湖北的结婚风俗是怎么样的?
    答:2. 请大娘来助阵 在湖北的武汉和黄冈等地,结婚习俗中有一项比较特别的活动,就是邀请两位大娘前来助阵。其中,一位是穿着宽大的衣服,戴着红帽子的“披头大妈”,另一位则是身着新兴普通衣服,头顶鲜花的“小辣椒”。两位大娘一起领着新人敬酒,现场气氛十分热闹。3. 送黑糖人饼给亲友 在恩施、咸...
  • 湖北的结婚习俗有哪些呢?
    答:1,赛龙舟 。在湖北省许多地方,赛龙舟是结婚的标志性活动之一。这项传统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一种祈求幸福美满的仪式。新人和他们的家人通常会在结婚前几天组织一次龙舟比赛,参加比赛的人员包括新郎新娘的朋友、家人和邻居。整个活动充满欢声笑语,而且龙舟比赛的胜者将赢得好运和幸福。2,攀高楼 。在...
  • 湖北省结婚有什么习俗?
    答:2. 攀高楼是湖北省南部地区的一种婚礼习俗,象征着新娘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新婚夫妇共同攀登高楼,象征着他们能够共同克服生活中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亲友们会在楼下为他们加油鼓劲。3. 在湖北省的许多地方,新婚夫妇在结婚后需要共食第一餐,这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这顿饭通常由新郎的家人准备,...
  • 你知道湖北的结婚习俗有哪些吗?
    答:湖北地区的结婚习俗因地域和民族差异会有所不同,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结婚习俗。1. 过大礼:湖北地区的传统婚礼中,男方要带着彩礼和大礼去女方家中向女方家长行礼,并接受女方家中的难题、谈判和赠礼等环节,这被称为“过大礼”。2. 婚前宴请:在婚礼前,男方家会请亲友到家中宴请,这通常包括...
  • 湖北麻城结婚习俗
    答:1、结婚日的前两天,男方要给女方家送鱼肉糕点等,具体数量由女方定。2、前一天去女方家搬嫁妆,要多带些烟、糖果。3、接新娘那天要多带鞭炮和糖果,在丈母娘家的门前要不停的放鞭炮,不然想进丈母娘家的门是很麻烦的。4、结婚日的第二天要去丈母娘家吃午饭,准备吃苦啰,新郎的脸上会被涂成大...
  • 湖北结婚习俗有哪些?
    答:湖北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习俗,其中包括结婚习俗。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湖北结婚习俗。1. 看门狗结婚 在宜昌地区,祖宗拜祭后,会将一条公狗和一条母狗绑在一起,以示两人永远相依相伴。这些“新郎”和“新娘”会穿上精美的衣服,配上花环和祈福品。人们会围绕着它们跳舞、唱歌和传统的长鼓舞。2. 送妻...
  • 湖北人结婚有什么风俗习惯?
    答:而现如今的纳彩则指的的男女订婚后的互送彩礼。这是哪里都有的结婚习俗,但在湖北讲求吉利的荆楚文化就更加重视这个礼!男方要过大礼,女方则要回礼。除了要准备礼金还有礼饼又称嫁女饼,古时要求是一担即400个如今则要带八个表示心意。还要准备四到八式的海味以及三牲、鱼、椰子、酒、鞋、四京果、...
  • 湖北结婚习俗 湖北结婚风俗有哪些
    答:湖北结婚习俗 1、湖北人结婚肯定要挑选黄道吉日,就是用男女双方属相和生辰八字来推算,另外也可以看一下老黄历,其实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这个讲究。2、结婚之前,一般15天左右就可以去定亲,当然男方需要带上聘礼礼物到女方家里去,当然作为女方家而言需要准备回礼物品。3、接下来是安床,安床是最有意义的...
  • 湖北结婚有什么习俗?
    答:由公公开始背着新娘进家。按照湖北民俗,背着新娘的人被称为“扒灰佬”,有“正宗”和“水货”之分。公公婆婆会进行特殊的装饰,表示他们的角色和责任。新郎将新娘抱到洞房,婚礼仪式至此结束。随后,送亲的人离开,男方家的庆祝活动会更加热闹,尤其是闹洞房的传统习俗,体现了新婚三天的欢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