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案的小故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1. 在宋朝,王五是一位贫穷的村民,他依靠一头驴子运送柴火和木炭为生。这头驴子不仅是他的劳力,也是他所有的财产,因此他精心照料。
2. 一天,王五带着驴子到市集上卖柴火,把驴子拴在门外树上,自己背柴火去卖。回来时,他惊愕地发现驴子还在,但变成了一头瘦弱、长相平凡的驴子,自己的辔头也不见了。
3. 王五惊恐不已,四处寻找无果,最终决定告上官府。由于不知道小偷是谁,他决定告这头瘦驴。
4. 包公审理此案,命令将瘦驴带上公堂。王五指责这头驴子冒名顶替,驴子默不作声。
5. 包公下令将驴子关押三天,不给予食物和水。消息传开,人们惊讶不已。
6. 三天后,包公再次升堂,命令衙役痛打驴子四十大板。打完后,包公下令放了驴子。
7. 包公命差役和王五跟踪驴子,最终找到了被偷走的好驴,并捉住了小偷。
8. 在包拯知庐州期间,他坚持公正执法,即使面对自己的亲戚也不徇私。他的严格执法使得亲朋故旧不敢再犯法。
9. 包拯在开封府时,改革了诉讼制度,使得告状者可以直接面见长官,避免了府吏的勒索和舞弊,使得审案更加公正合理。

  • 关于包公审案还有哪三个
    答:包公审案还有铡美案,狸猫换太子,乌盆案这三个。这些故事大多出自三侠五义,包公案,民间故事和戏曲,多为艺术加工和创作,并非史实。宋元以来以包公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大量出现,包公形象不断被丰富,被理想化,成为封建社会中最著名的清官形象。包公,名包拯999年至1062年,北宋名臣。他廉洁公正,不附权贵...
  • 93年包青天有几个故事?
    答:93版包青天剧情中有关鬼神内容的有:《探阴山》、《乌盆记》、《真假包公》、《鱼美人》、《庞妃有喜》。1、《探阴山》,又名《铡判官》是1993年电视剧《包青天》系列单元之一,共4集,该剧讲述了包拯到地府铡杀篡改生字簿的红判官的故事。2、《乌盆记》是《包青天》(1993版)的第九个单元,共...
  • 从神到人--浅析《龙图公案》和《三侠五义》中包公形象
    答:如涂秀虹、夏启发等学者在其专著中认为: 《三侠五义》 在《龙图公案》描写包公审案断狱、安境保民的基础上, 加入了江湖侠客行侠仗义, 帮助官府除暴安良的故事。而在包公形象的塑造方面, 除了表现其 清官 的特征之外又被涂上了忠臣的色彩。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二者在包公形象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区别: 《龙图...
  • 包青天系列电视剧里面其中有一部是讲包青天在阴间审案的事情,请问...
    答:《包青天》由梁凯程、孙树培、侯伯威、陈俊良、陈烈、邓育庆、郑少峰、刘立立、王重光、金鳌勋、苏沅峰、李英、刘为义、王晓海、张智超联合执导,金超群、何家劲、范鸿轩领衔主演。该剧根据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包拯为原型结合民间传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包青天断案的41个单元故事,合计236集,成为20世纪...
  • 包青天是否判过冤案?
    答:截止到2019年4月10号还没他有判过冤案的相关记录。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包拯还弹劾过宰相宋庠、舒王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和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等人。对于有才干有政绩者,包拯则能秉公力荐,如杨邠、王鼎、王绰三人皆为范仲淹提拔的人才,曾分别担任江南东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和转运...
  • 包青天236集的那部哪一集演包拯被斩展昭生死相随
    答:包青天之碧血丹心第38集,包拯要被斩全城百姓流泪,四大护卫,艾虎,展昭生死相随。
  • 包青天是在哪拍摄的
    答:该剧于1993年2月23日在中国台湾首播。角色介绍 1、包拯(演员金超群)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以刚正不阿而著称,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明代出现的《龙图公案》,是有关包公审案断狱的短篇故事集,多是民间传说,掺杂冥灵迷信荒诞不经的内容,《三侠五义》中的包拯形象,集民间包公形象...
  • 谁知道三侠五义的故事梗概?
    答:宋元以来不断有以包公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如宋元话本《合同文字记》,元杂剧《抱妆盒》、《盆儿鬼》、《陈州粜米》等。明末出现的《龙图公案》,是有关包公审案断狱的短篇故事集。这些作品,其中不少是民间传说,掺杂不少冥灵迷信荒诞不经的内容,《三侠五义》中的包拯形象,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并加...
  • 历史上真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徐良这些人吗?
    答:随后,包公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宫冤案“狸猫换太子”案,使仁宗与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团聚。南侠展昭因多次救包公,阅武楼献艺被皇帝封为“御猫”,引发“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后来五义同归朝廷供职开封府。其中间穿插韩彰蒋平等人捉拿采花贼花蝴蝶的故事、包公的门生倪继祖在北侠欧阳春、黑妖狐智化、小侠...
  • 有关于智谋的故事
    答: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嘴里不说,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法来,一个五、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可是千万别瞧不起小孩子,这小小的曹冲就是有办法。他想的办法,就连大人一时也想不出来。他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