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释义:第十七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第十七条 审批机关对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发给办学许可证。

  审批机关对不批准正式设立的,应当说明理由。

  【释义】 本条是关于审批结果发放形式的规定。

  一、批准设立的,发给办学许可证

  审批机关对申请人的设立申请进行审查,符合设立条件的,予以批准,其批准的形式是发给办学许可证。批准设立民办学校,采用发给许可证的形式,表明这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许可行为,它要遵守行政许可制度的有关规定。许可通常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许可的形式有许可证、资格证、资质证、批准文件等。办学许可就是根据举办人的申请,教育行政机关或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审查,准许申请人从事特定办学活动的行为。办学许可证就是这种许可行为的法律凭证。

  关于办学许可证的式样,本法未作规定。《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曾规定:办学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式样,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印制。统一式样,有利于树立办学许可证的权威,防止假冒行为。在执行本法过程中,仍可参照这一精神办理。对于伪造、变造办学许可证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颁发办学许可证,审批机关是否可以收取费用,本法没有规定。按照收费需要有法律、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的精神,除非有关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对此有规定,审批机关不得向申请人收取费用。所需费用应当列入审批机关的预算,由财政予以保障。

  办学许可证由举办人持有、保管,在对外开展有关办学活动时,应当主动出示办学许可证,如招生、刊登招生广告等。持有人不得转借、出租、买卖办学许可证,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关组织和公民个人要尊重许可证持有人的权利,除发证的审批机关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缴、扣压或者吊销办学许可证。

  二、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对于不予批准办学申请的,也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具体的理由。这种理由应当是构成是否批准的实质性理由,不应是材料不全、文字错误等原因。因为在受理时,已对材料进行了形式审查,并且审查周期较长,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在审查过程中通过修改、补充有关材料解决。在说明理由时,还应告知当事人申请救济的途径和方式。救济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机关可以是本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是上一级教育或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二是可以向审批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可以经复议后提请行政诉讼,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具有重要作用。当事人要善于运用这些制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
    答: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律。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依照教育法和其他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9条规定“民办学校清偿债务后的财...
    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释义》中对该条解释为“由于民办学校的资产来源方式多样,对其清偿债务后的财产处理,也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对“由于民办学校的资产来源方式多样,对其清偿债务后的财产处理,也应...
  • 民办教育促进法六十四条解析
    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举办民办学校,任何人和组织不得自作主张,违反规定举办民办学校。如果有擅自举办民办学校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民政登记部门等有权责令限期改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四条 社会组织和个人擅自举办学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责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经2004年2月25日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4年3月5日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共八章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
  •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21年解读
    答:为民办学;民办学校可以自主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不再需要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或备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五条 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举办民办学校。联合举办民办学校的,应当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明确合作方式、各方权利义务和争议解决方式等。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哪些规定
    答:对于举办民办学校表现突出或者为发展民办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和表彰。民办学校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第十一条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一章 总则
    答:本文档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旨在详细阐述相关实施条例的内容。首要条款规定,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本条例的制定旨在规范和促进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在民办教育领域的运用。第二条明确指出,除国家机构外,社会团体和个人可以使用非政府资金设立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然而,特殊...
  • 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答:法律主观: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是相对于公办教育、公立教育的教育形式,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四章 民办学校的组织与活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四章详细规定了民办学校的组织与活动的相关内容。首先,第十九条强调了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等决策机构负责人必须品行良好,具备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同时明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担任此类职务。第二十条规定,这些决策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如有必要可召开...
  • 如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_百 ...
    答:第五十九条 对民办学校的财产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应退受教育者学费、杂费和其他费用;(二)应发教职工的工资及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三)偿还其他债务。民办学校清偿上述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释义】 本条是对民办学校财产清偿顺序和剩余财产处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