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山东花红县到经叫什么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3
明朝时期山东108个县都叫什么名字

明朝时的山东省只有89个县,并没有108县

明史·职官志》记载的很清楚:
户部和刑部有十三司(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清吏司),其他四部都是四司(吏部文选、验封、稽勋、考功,礼部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兵部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工部营缮、虞衡、都水、屯田)。

是否有该县,请确认,以下为明朝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所辖府县至今之称谓。
济南府
元为济南路。吴元年(1367)改置济南府,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
历城县:倚郭。东北有堰头镇巡司。
章丘县:
邹平县:
淄川县:元为般阳路倚郭。吴元年(1367)般阳路降为淄川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二年(1369)淄川州
废,县改属济南府;九年(1376)升县为淄川州,十年(1377)复降为淄川县。
长山县:元属般阳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新城县:元属般阳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齐河县:元属德州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齐东县:元属河间路。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南府。
济阳县:
禹城县:元属曹州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临邑县:元属河间路。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南府。
长清县:元属泰安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东南有石都寨巡司。
肥城县:元属济宁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济南府。
青城县:元属河间路。洪武二年(1369)省入邹平、齐东二县;十三年(1380)复置青城县,改属济南府。北有大
石关巡司,后废。
陵 县:元为陵州[无倚郭]属河间路。洪武元年(1368)降为陵县,改属济南府;二年(1369)改属德州,七年
(1374)省入德州,并徙德州来治;十三年(1380)于故德州另置陵县,仍直属济南府。
泰安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二年(1369)降为散州,改属济南府,并省倚郭奉符县入州;城西
有泰安巡司。
新泰县:西有上四庄巡司。
莱芜县: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南府,二年(1369)复改属泰安州。
德 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降为散州,改属济南府,并省倚郭安德县入州;七年(1374)省陵县入州,
并徙治故陵县。
德平县:
平原县:
武定州:元为棣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厌次县入州;六年(1373)更名乐安州,宣德元年(1426)更名武定州。
东南有清河巡司。
阳信县:
海丰县:元为(东)无棣县。洪武六年(1373)更名海丰县。东北有大沽河口巡司。
乐陵县:元属河间路沧州。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南府,二年(1369)自咸平镇徙治富平镇,同年改属棣州。西北偏西有旧县镇巡司。
商河县:
滨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渤海县入州。
利津县:东北有丰国镇巡司。
沾化县:东北有久山镇巡司。
蒲台县:元属般阳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滨州。
注:德州:今德州市。
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
章丘:今章丘市。
邹平:今滨州市邹平县。
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
长山:今滨州市邹平县长山镇。
新城:今淄博市桓台县桓台城。
齐河:今德州市齐河县东南旧齐河。
齐东:今滨州市邹平县九户镇。
济阳:今济南市济阳县。
德平:今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
长清:今济南市长清区。
平原:今德州市平原县。
禹城:今禹城市。
临邑:今德州市临邑县。
陵县:今德州市陵县。

东昌府
东昌府:元为东昌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东昌府,同年属行省。
聊城县:倚郭。
堂邑县:
博平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博平县。
茌平县:
莘 县:
清平县:元属德州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改属恩州直隶州,二年(1369)改属高唐州,三年(1370)省,寻复置
清平县,直属东昌府。西南有魏家湾巡司。
冠 县:元冠州直隶州[无倚郭]。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三年(1370)降为冠县,改属东昌府。
临清州:元临清县属濮州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自县南徙治临清闸,同年改属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升为临
清州;景泰元年(1450)徙治临清闸东北三里。
丘 县:元直属东昌路。弘治二年(1489)改属临清州。
馆陶县:元属濮州直隶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东昌府,三年(1370)省,寻复置馆陶县;弘治二年(1489)改属
临清州。西南有南馆陶巡司。
高唐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降为散州,改属东昌府,并省倚郭高唐县入州。
恩 县:元恩州直隶州[无倚郭]。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二年(1369)降为恩县,改属高唐州;七年(1374)自
县西故城徙治许官店。
夏津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夏津县。西有裴家圈巡司。
武城县:东北有甲马营巡司。
濮 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二年(1369)降为散州,改属东昌府,并省倚郭鄄城县入州;景泰
三年(1452)自县东故城徙治王村。
范 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范县;二十五年(1392)自县东南故城徙治新军栅。南偏东有水保寨巡司。
观城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观城县。
朝城县:洪武三年(1370)省,寻复置朝城县。

兖州府
兖州府:元兖州属济宁路。洪武十八年(1385)升为兖州府,属布政司。
滋阳县:倚郭。元为嵫阳县。洪武元年(1368)省入兖州,十八年(1385)复置嵫阳县,仍为倚郭;成化七年(1471)
更名滋阳县。
曲阜县:
宁阳县:
邹 县:元属益都路滕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兖州。
泗水县:
滕 县④:元为益都路滕州倚郭。洪武二年(1369)滕州废,县改属兖州。南偏东有沙沟集巡司。
峄 县:元为峄州[无倚郭]属益都路。洪武二年(1369)降为峄县,改属济宁府,十八年(1385)直属兖州府。西
北有邹坞镇巡司,嘉靖年间迁县西偏南拖梨沟;东南有台庄巡司,万历三十四年设。
金乡县:元属济宁路。洪武十八年(1385)直属兖州府。
鱼台县:元属济宁路(初属济州)。洪武元年(1368)改属归德府徐州,二年(1369)复改属济宁府,十八年(1385)
直属兖州府。
单 县:元为单州属济宁路。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单父县入州,二年(1369)降州为单县,仍属济宁路;十八
年(1385)直属兖州府;正德十四年(1519)自县南徙今治。
城武县:元作成武县属曹州直隶州。洪武四年(1371)改属济宁府,十八年(1385)直属兖州府;正德十四年(1519)
徙今治。
济宁州:元为济宁路。吴元年(1367)改置济宁府,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十八年(1385)降为济宁州,改属兖州
府,并省倚郭任城县(元初为济州倚郭)入州。南偏东有鲁桥镇巡司。
嘉祥县:元属单州。洪武二年(1369)直属济宁府。
钜野县:元(初为济宁路倚郭)。西有安兴集巡司。
郓城县:
东平州:元为东平路。吴元年(1367)改置东平府,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七年(1374)降为东平州,改属济宁府,
并省倚郭须城县入州;十八年(1385)改属兖州府。西北有金线闸巡司。
汶上县:
东阿县:洪武八年(1375)自县西南徙治故谷城县。
阳谷县:
平阴县:西有滑口镇巡司,后废。
寿张县:洪武元年(1368)自县东南故城徙治梁山东北脚下;三年(1370)省入须城、阳谷二县;十三年(1380)复
置寿张县,仍属东平州,同年徙治王陵店。东南有梁山集巡司。
曹 州:正统十年末(1446)析曹县于黄河北旧土城另置曹州,来属兖州府。
曹 县:元为曹州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济阴县入州,同年属行省;二年(1369)自县北徙治盘石镇,
四年(1371)降州为曹县,改属济宁府;正统十年末(1446)改属曹州。西北有安陵镇巡司。
定陶县: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宁府,十年(1377)省入城武县,十三年(1380)复置定陶县,仍属济宁府;正统
十年末(1446)复改属曹州。
楚丘县:洪武元年(1368)省入曹州。
沂 州:元属益都路。洪武元年(1368)改属济宁府,并省倚郭临沂县入州;五年(1372)改属济南府,七年末(1375)
复改属青州府,十八年(1385)改属兖州府。西南有罗藤镇巡司。
郯城县:洪武元年(1368)析沂州置郯城县,来属沂州。西北有磨山镇巡司,后废。
费 县:西偏南有关阳镇巡司,西北有毛阳镇巡司

青州府
青州府:元为益都路。吴元年(1367)改置青州府,洪武元年(1368)属行省。
益都县:倚郭。西南有颜神镇巡司。
临淄县:东南有有淄河店巡司,后废。
博兴县:元为博兴州[无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为博兴县,仍属青州府。
高苑县:西北有田镇巡司,后废。
寿光县:北偏东有广陵镇巡司。
乐安县:东北有高家港巡司,西北有乐安镇巡司。
昌乐县:元省入潍州北海县。洪武元年(1368)复置昌乐县,来属青州府;洪武年间自县东北故城徙今治。
临朐县:南偏东有穆陵关巡司。
安丘县:元属密州。洪武二年(1369)直属青州府。
诸城县:元为密州倚郭。洪武二年(1369)密州废,县直属青州府。东南有信阳镇、南龙湾海口巡司。
蒙阴县:元属莒州。洪武二年(1369)直属青州府。南有紫荆关巡司,万历年间废。
莒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莒县入州。南有十字路巡司,西南有葛沟店巡司。
沂水县:
日照县:南偏西有夹仓镇巡司,弘治年间之后设。

登州府
登州府:元为登州属般阳路。洪武元年(1368)改属莱州府,六年(1373)升为直隶州;九年(1377)升为登州府。
蓬莱县:倚郭。洪武元年(1368)省入登州,九年(1377)复置蓬莱县,仍为倚郭。西北沙门岛有巡司,后迁县东
南朱高山下为高山巡司;东南有杨家店巡司。
黄 县:西偏南有马停镇巡司。
福山县:西北有孙夼镇巡司。
栖霞县:
招远县:元属般阳路莱州。洪武九年(1377)改属登州府。西北有东良海口巡司。
莱阳县:元属般阳路莱州。洪武九年(1377)改属登州府。东南有行村寨巡司。
宁海州:元为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降为散州,改属莱州府,并省倚郭宁海县入州;九年(1377)改属登州府。
西南有乳山寨巡司。
文登县:北有辛汪寨巡司,东北有温泉镇巡司,东南有赤山镇巡司。

莱州府
莱州府:元为莱州属般阳路。洪武元年(1368)升为莱州府,属行省;六年(1373)降为莱州直隶州,九年(1376)复升
为莱州府。
掖 县:倚郭。西南有海沧巡司,北有柴胡寨巡司。
平度州:元为胶水县。洪武二十二年(1389)升为平度州。西南有亭口镇巡司。
潍 县:元为潍州属益都路。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北海县入州,九年(1376)改属莱州府;十年(1377)降为潍
县,二十二年(1389)改属平度州。东北有固堤店巡司。
昌邑县:元属益都路潍州。洪武十年(1377)省入潍县,二十二年(1389)复置昌邑县,改属平度州。北有鱼儿镇
巡司。
胶 州:元属益都路。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胶西县入州。九年(1376)改属莱州府。东北有古镇巡司驻古城集,
南有逢猛镇巡司。
高密县:
即墨县:东北有栲栳岛巡司。

  • 《水浒传》中的故事 要详细内容 急!!!
    答:早有阳谷县知县相公使人来接武松。都相见了,叫四个庄客将乘凉轿来抬了武松,把那大虫扛在前面,也挂着花红段匹,迎到阳谷县里来。 那阳谷县人民听得说一个壮士打死了景阳冈上大虫,迎喝了来,皆出来看,哄动了那个县治。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叠背,闹闹攘攘,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到县前衙门口,知县已...
  •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故事
    答:一、中秋节来历一般有三种说法:1、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先秦西汉的儒家经典《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的意思,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发展到后来,贵族官吏、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遂渐渐传到民间。2、源于农业生产 中国自古是农耕民族,而秋天是...
  • 满堂唯有烛花红的下一句满堂唯有烛花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满堂唯有烛花红的下一句:歌且从容。满堂唯有烛花红的下一句:歌且从容。诗词名称:《一翦梅·忆对中秋丹桂丛》。本名:辛弃疾。别称:辛忠敏。字号: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出生时间:1140年5月28日。去世时间:1207年10月3...
  • 山东阳泉结婚习俗是怎样的?
    答:如保德、河曲一带彩礼名目有“三盘两对”,即三副项圈、两对手镯;“花红彩礼”,即红布、蓝布各一丈二尺;“生米猪卷”,即一斗白米、一斗绿豆、一斗红枣、白条猪一口,馒头24个,还有用红纸裹封的银洋。而女家给女婿的只是象征性礼物,如帽一顶、靴一双,“硬腰子”一个。解放前一般贫苦人家...
  • 含有“桥”字的诗句
    答:《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独行,过柳桥而归》:“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还写了绍兴其他许多桥,如:《题跨湖桥下酒家》:“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春当...
  • 南方有什么水果
    答:菠萝:目前,菠萝已广泛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成为世界重要的果树之一。在我国主要栽培地区有广东、海南、广西、台湾、福建、云南等省(区)。李子 龙眼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我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此外, 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世界上栽培...
  • 辛弃疾的简介
    答:博山是指江西广丰县西南,远望如卢山之香炉峰。夏天的雨来得急,一会过去了。雨后斜阳,照着经一番洗尘的青山绿树,显得格外清新秀美,美如画。青旗卖酒,一说明当卖酒已商业化,偏僻的农村也有酒店;另一层意思说明作者去酒店沽酒,与下片的午醉醒来相对应。下片写酒家周围的环境。作者酒醉后,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但见...
  • 春天最适合去哪里旅游呢?
    答:1、丽江古城:从人们发现丽江开始,就为这里赋予了种种与爱情有关的定义。这里是爱情的天堂,空气里都微微散发着香甜的暧昧气。在小旅馆的露台上相拥着看雪山环抱;牵手漫步四方街享受夏日午后慵懒的阳光;依窗聆听纳西族的悠悠古乐,时光在不经意间柔软而逝,所谓神仙眷侣的生活也不过如此。3、三亚:...
  • 《水浒传》中英雄打虎的故事
    答:众乡村上户,都把段疋花红来挂与武松。武松有些行李包裹,寄在庄上,一齐都出庄门前来。早有阳谷县知县相公,使人来接武松,都相见了。叫四个庄客,将乘凉轿来抬了武松,把那大虫扛在前面,挂着花红段疋,迎到阳谷县里来。那阳谷县人民,听得说一个壮士打死了景阳冈上大虫,迎喝将来,尽皆出来看,哄动了那个县治。
  • 描写春天的成语
    答:沂水春风 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 莺歌燕语 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莺吟燕舞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蓬勃兴旺的景象。 莺吟燕儛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