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的历史,由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蚌埠来历

  很久以前.淮河边上有户姓吴的人家———吴老爹和他的儿子吴孩.

  一天,他们出去打渔时,吴孩救下一只被鸬鹚啄住的河蚌.

  这只河蚌为了报答吴氏父子的救命之恩,便化身一位美丽的姑娘,与吴孩相亲相爱,结婚生子.

  有一年,淮河发了大水,姑娘因帮渔民们打渔得罪了龙王,被龙王杀死.

  人们遵照姑娘的嘱托,将一颗美丽的珍珠放在坟头上.

  渔民们每次都顺着珍珠的光去打渔,回来时都在姑娘坟上添土.

  坟越来越大,成了一座小山,取名为‘蚌山’.

  再后来,蚌山周围兴建了城市,便叫做‘蚌埠’.


  我的家乡——蚌埠!


  地图就不用了吧,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南来北往的基本上都要经过蚌埠!

  下面我将详细的介绍一下蚌埠这个城市.信会使很多人对蚌埠有个基本的了解.到蚌埠时也不用那么 “提心吊胆” 了.!

  蚌埠有两个让人记忆犹新的名字.个好听一点的叫:珠城.为原来盛产珍珠而得名!

  另外一个名字曾经红极一时——匪城!

  90年代左右的蚌埠是当之无愧的匪城.

  据说国际三大匪城之一就是蚌埠.外两个分别是拉斯维加斯.澳门!

  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蚌埠竟然也有和国际城市齐名的地方.呵呵.

  记得有一次.同学妈妈做火车路过蚌埠.火车广播员是这样广播的:

  各位旅客.蚌埠站就要到了.请大家把窗户关好.....!


  现在治安比以前好多了.虽说部分区域还是有血腥场面的存在.但是总体状况确实好多了.

  想到蚌埠的朋友,有几句话是必须要学的:

  1、我滴孩来!(注意发音).

  这句话一般作为外地人入门用的,也是作为防身用的,此话一出,蚌埠人一般都会把你当成自己人.所以,火车站后快要出站的时候一定记住吆喝:我滴孩来,我到家了!我滴孩来,这人整(发第三声)多!我滴孩来,快点走该!这三句话一出口,你就不会被埋伏在出站口的出租车司机给拖上车了,如果不幸你被拖上车,别急,你再加一句:我滴孩来,个有你这样滴该!这样.你最起码不会被宰!否则,......希望你能活着离开蚌埠,上帝保佑你........!

  2、个此过来!("可吃过没有"的意思).

  见人打招呼是最起码的礼节.见着蚌埠人问候一句:个此过来!别人一般都会笑着回答你:此过老,此过老!(吃过了,吃过了).但是请一定要分清场合,不要人家刚刚从次(ci)所(厕所)出来,你这么问候一声:个此过来!那我可不担保你不会遭遇人生安全问题,因为人们通常的回答是:我打你个B养的!然后就是..........估计三院急诊科又要忙了!

  4、俺家在大舞台!

  报一个土色土香的蚌埠地名会让你受益匪浅,如果实在有人不知道大舞台在哪,你可以说:我滴孩来,大舞台都不紫道(知道)在哪,你个(第三声)寺(是)蚌埠人该!就在蚂虾街那怪!


  蚌埠有三怪

  第一:三轮车跑的快 (蚌埠有很多人力三轮车,有点象解放前的黄保车)

  第二:萝卜当水果卖 (那种青皮萝卜+五香花生米,甭提多好吃了)

  最后:女人比男人坏 (蚌埠女的长的挺漂亮,可是说出话来,能把人吓死,男的吵架绝对吵不过女的)


  蚌埠方言--俺们蚌埠话

  讽刺.挖苦.叫遭际.!

  可管?可行?可照?可是的该?烦人来?

  米饭不叫米饭,我叫它干饭!

  过一会不叫过一会,我叫“马上.一时”

  干什么呢不叫干什么呢,叫“干哈来”

  土豆不叫土豆叫“地豆子”

  我滴天来,你真厉害

  还有豆角不叫豆角,我们叫它“豆jue子”

  我欢迎kei干饭(我喜欢吃米饭)

  加热馍叫liu馍

  回家不叫回家.叫gang家

  上次我到医院看病,后来拿药的时候,我跟护士说这个“约”是怎么个吃法,
  她说这个“药”一天吃3次.!
  当时我一听到她说“药”的时候,我脑子一晕.!才想起来我刚才没说“药”.
  我说的是约.这个感觉有点像农孩样.!十几年学白上了.!


  真正的蚌埠话必须有————我滴孩来.!.!.!

  说一个蚌埠人到了北京,找到的一个招待所,想住下,没想到首都的服务员态度很差,

  一会让他到这,一会到那,把他惹急了,就说:

  "我滴孩来.你把我ri bai来ri bai去,你这不是kao dai我么!"

史前时期,今蚌埠(含市区及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下同)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秦朝时期,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南宋时期,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分钟离县(今凤阳县)置怀远军和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元朝时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属濠州(治今凤阳),今蚌埠市区西属濠州怀远县,东属濠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宿州灵璧县、泗州五河、濠州怀远县分领。明朝时期,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凤阳府怀远县、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凤阳府泗州五河县、凤阳府凤阳县。濠州先更名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全境均属凤阳府。清朝时期,清沿袭明制全境属凤阳府,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属泗州,其余均属凤阳府。其中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全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凤阳、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至蚌埠,同时蚌埠又为安徽省会(当时名为凤阳县蚌埠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脱离凤阳县(府城又重新作为凤阳县城),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划属蚌埠市至今。

史前时期,今蚌埠(含市区及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下同)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
秦朝时期,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南宋时期,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分钟离县(今凤阳县)置怀远军和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朝时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属濠州(治今凤阳),今蚌埠市区西属濠州怀远县,东属濠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宿州灵璧县、泗州五河、濠州怀远县分领。
明朝时期,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凤阳府怀远县、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凤阳府泗州五河县、凤阳府凤阳县。濠州先更名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全境均属凤阳府。
清朝时期,清沿袭明制全境属凤阳府,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属泗州,其余均属凤阳府。其中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全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凤阳、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至蚌埠,同时蚌埠又为安徽省会(当时名为凤阳县蚌埠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

  • 蚌埠为什么不读bang蚌埠特殊念法的由来
    答:3、重唇音就与轻唇音相对,就是牙齿和嘴唇没有摩擦,只是靠双唇发出来的声音,比如说b,p之类的读音。4、并且古人的文盲程度较高,不识字,俗话说秀才不出门,只读半边音。蚌埠的蚌半边的读音是feng,f被替换成相应的重唇音就是b,就出现了beng(第四声)的读音。
  • 蚌埠龙子湖的传说由来
    答:明代天启年间的《凤阳新书》记载,它原来是一片洼地,淮水倒灌,直至徐家桥,一片汪洋,由此形成湖面。但是,其水源同时也来自凤凰山、马益山、梅花山、东鲁山、西鲁山之间的许多涧湾,最早就被称为“九龙水汇注而成”的“龙子河”。下游每逢遇丰水季节,成为湖面,故称“龙子湖”。得名传说有二:...
  • 安徽蚌埠有什么古老的传说
    答:龙子湖的由来就是个传说,相传当年朱元璋曾在这样放舟打渔,湖中突有巨龙划水而出腾空飞去,自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这片湖就被叫做龙子湖。涂山大禹治水圣地也有很多传说。涂山名胜主要景点除禹王宫、启母石外,尚有台桑石、安邦石、定国石、锣鼓石、系马石、候人石、卧仙石、白狐洞、防风冢、圣泉、灵泉...
  • 蚌埠为什么不读bang 蚌埠特殊念法的由来
    答:3、重唇音与轻唇音相对,指的是发音时牙齿和嘴唇不接触,仅由双唇发出声音,如b、p等音。4、由于古代文盲率较高,很多人不识字,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来猜测发音。蚌埠的“蚌”字,人们根据其形状误将中间的“f”音替换为相应的重唇音“b”,从而形成了beng(第四声)的读音。
  • 黑花生的历史
    答:二、蚌埠的历史,由来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辖市,位于东经117°12'、北纬32°57'。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现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区和怀远、固镇、五河三县,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7.45万人。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实行郡县制后...
  • 蚌埠为什么叫珍珠城?
    答:因为《长月烬明》里的冥夜是龙,而桑玖是蚌精灵,正好和蚌埠的两大地标“火凰龙”和“珍珠蚌迎”不谋而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长月烬明》带火了蚌埠市景点(一览),希望大家喜欢!《长月烬明》带火了蚌埠市景点 有细心的蚌埠观众发现,《长月烬明》剧中桑酒和冥夜在蚌埠都找到了...
  • 蚌埠龙子湖的传说由来
    答:景区内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古银杏(唐代)、石屋(唐代)、栖岩寺遗址(明代)、玲珑塔遗址(东汉)等古迹或遗址。风景区内的烈士陵园、汤和墓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景观如淮河风情园、水上乐园等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安徽蚌埠龙子湖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内湖,水面面积8.4平方千米。
  • 蚌埠市东刘集镇蒋集村历史由来
    答:据说蒋集自唐代由河南睢洲迁至虹乡县属泗洲所辖。康熙十七年泗洲被洪水震没,虹乡即不复存在。蒋集位于刘集镇东北与泗县接壤,仅一河之隔,地处平原,土地肥沃。耕读传家,至三世祖,蒋公世玺黑官翰林院士,其子德基,德劳幼时苦读,后为朝中命官,享有俸爵,在府上建功德牌坊。文武官员路过下桥下马...
  • 蚌埠王郢子的由来
    答:你想问的是蚌埠王郢子的由来是什么吗?蚌埠王郢子的由来是居民王姓居多,且郢常用作村庄名。王郢子是2002年废止的地名,地名含义因该村居民以王姓居多,且郢常用作自然村庄名,故得名王郢子,所以蚌埠王郢子的由来是居民王姓居多,且郢常用作村庄名。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
  • 蚌埠古镇旅游蚌埠旅游
    答:1.夏玲丧:位于蚌埠市固镇县。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典故。都来自楚汉决战的最后一个战场,古战场。项羽、刘邦、韩信等历史人物在这里上演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历史剧,而主人公项羽的悲情爱情故事就是这个景点的卖点!所以,虽然这个景区目前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其成为蚌埠十景之首。2.精途揽胜: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