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为什么被誉为“血胆将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巴顿为什么被誉为“血胆将军”?

他满口脏话,“匪气十足”,却是组建美国装甲部队的核心人物,二战时向前推进1000多英里,解放1.3万座城镇,歼灭144.4万德军。
没有他,二战期的美军不可能威猛犀利。“匪气将军”巴顿凭借什么样的领导力征服下属、横扫敌军?
在1917年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已接近尾声,一个年轻的美军官看到了1种前所未有的新武器坦克在战场中的威力,

于是用特别优厚的条件向法国军队换购了20台坦克,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坦克兵。
随后,这名年轻的军官在法国朗格勒高原设立了美军坦克训练中心,他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地训练着自己的士兵,并在训练完成之后率领着坦克部队冲到了前线。
这名军官驾驶着坦克将身后的部队和其它坦克兵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在德军的阵地上横冲直撞、左奔右突,威猛至极!
这名年轻的军官就是被称为血胆将军的乔治·巴顿。
乔治·巴顿野蛮粗鲁、满口脏话,连匪气十足的一战美军总司令约翰·潘兴都称他为“美军中的匪徒”,他的风格颇像《亮剑》中的李云龙。
在战术方面巴顿如同修习了独孤九剑,独孤九剑讲究以无招胜有招和有攻无守,巴顿的战斗风格是:无视防御、无视侧翼,而特别看重攻击的速度与火力。
看看他辉煌的战绩吧:组建美国装甲部队的核心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向前推进1000多英里,解放了1.3万座城镇,歼灭144.4万德军。

二战的总指挥艾森豪威尔称赞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在他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即使是他的对手德国军官也对乔治·巴顿交手称赞,被他的远见卓识与指挥艺术所震撼。乔治·巴顿的远见卓识与指挥艺术值得所有管理者学习,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学到一半巴顿远见的指挥水平的话,那么对于公司而言绝对是一大幸事。
1远见与实践
坦克最初是由英国人发明的,随后投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德军大为惊恐,美军在到达欧洲战场前根本就没有见过这种武器。
乔治·巴顿一眼便看到了坦克的未来价值,于是不惜以重资换购了法军的坦克。
事实证明巴顿的眼光十分精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基本上是坦克和飞机的天下,德军凭借着坦克和飞机以闪电般的速度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家,
而最终美国也依赖着乔治·巴顿的坦克部队和阿诺德将军率领的空军战胜了德国。
如果当年的巴顿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未组建坦克部队,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军不会那么犀利。
很多企业每年都会组织出差考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考察之后真正为公司带来改变了吗?
企业在这次考察中是否找到了纠正公司问题的方法,突破某一区域的市场方案,发现某个可能改写行业的商机?
更重要的是你在发现了这些方法方案与商机之后,是否回到公司坚持付诸实践!
远见很重要,而实践更重要,没有远见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没有实践再高的远见也不过是摆设。
2训练与关心
为了适应干旱炎热的非洲战场,巴顿找到了美国最炎热的沙漠地区对士兵进行训练。
在高达40摄氏度的高温下,士兵们一会挖堑壕,一会长途奔袭,一会坦克演习。
在这种魔鬼的训练中,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士兵的军事技术与应急能力。巴顿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对下属和国民的关心。
训练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一品脱美国人的汗水可以挽救一加仑美国人的鲜血(1加仑等于8品托)!
美国人为了应对二战进行了大范围的征兵,很多新兵连枪都不会使,而巴顿则严格地分3阶段把新兵送入战场。
第1阶段让新兵在美国与法国的军事基地接受军事知识的培训,
第2阶段让新兵在没有战争的欧洲区域进行现场演习,
第3阶段当新兵完全掌握了作战的能力后投入到战场中杀敌。
你训练过你的下属吗,如果你没有训练过他们那你根本就称不上好的领导者。
如同巴顿一样训练源于关心,你关心下属的前途、长处、缺陷、职业方向。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提升下属的业务能力,你会发现下属的绩效越来越棒,你的工作也更加轻松。
而如果你对下属漠不关心,那么你极可能是这样的领导者:只知命令安排不知培养训练!
员工对你不会有丝毫的感激之情,在长久的工作之后你会发现工作越来越难以开展,你甚至会听到交头接耳的议论,阳奉阴违的应答或者公然的抗拒。
因此训练你的员工,训练是对员工最大的关心,也是提升绩效的最好方法。

3身先赢崇拜
每次作战的时候,巴顿总是驾驶着坦克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方,这充分体现了巴顿的指挥风格。
他总是以无可匹敌的勇气冲在最前沿,激励着士兵爆发全部的斗志奋战向前。
巴顿说道:“如果士兵们知道,将军也同他们一样有被子弹击中的风险,那么他们就会从心眼里敬重将军,愿意听从他的命令!”我觉得这句话值得每一个人警醒和反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任正非的演讲集,如果你翻上几篇任正非的文章,会发现任正非总是会引用一些毛主席的语句。
听说很多老一代的企业家都熟读毛主席著作,看共产党的故事,也像当年的抗战者一样过着质朴的生活。
像任正非这样一个超级总裁、商业教父居然没有自己的专车,更没有配备司机。
不过新一代的管理者完全不是这样,只要给他一个最低的领导职位,他也能像谋圣张良一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处。
下属任意调遣,决策随时更改。伟大的创业者用1间小屋、1台电话、1台电脑创建了一个商业帝国,而这些管理者同样只需要1间小屋、1台电话、1台电脑来指挥自己的兵马。
但是我总认为,巴顿的话是正确的,只有身先士卒才能赢得下属的敬重,当下属对你饱含尊敬甚至崇拜的时候,你能想想绩效会达到什么高度吗?
4荣誉勋章
每当士兵有任何功绩的时候,乔治·巴顿总是会进行表彰,他鼓励将士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授奖授勋,为英雄颁发奖章或提升军衔;二是发布新闻或战报,对英雄人物进行大力宣传和表扬。
巴顿认为士兵拼死作战有两大因素:对指挥官的英雄崇拜和荣誉感。你想要获得士兵的崇拜就必须身先士卒,展现出非凡的勇气、智慧和胆略。
至于荣誉,应当毫不吝啬地奖赏,让士兵享受到荣誉的光芒,就如同拿破伦曾经说过“只要有足够多的勋章,我能够征服世界。”
当一代神将韩信投奔刘邦之后,刘邦问他为何抛弃项羽,韩信说道:“项羽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当将士有功劳时,他却死死地握住印章。
由于项羽不肯将荣誉封赏给下属,导致了韩信的离开,而韩信的离开最终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
如果当年项羽大方一些,在韩信的辅助之下,天下哪里轮得到刘邦!
古往今来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都离不开荣誉勋章,当成吉思汗加冕为“汗”的仪式结束后,成吉思汗便大封功臣。
他每封一人,都要充分赞扬和肯定一番受封人的功绩和贡献,各位功臣都被一种上进心和荣誉感激励着。
你们的企业是否给予了优秀员工足够的荣誉勋章呢?
5超级口才
乔治·巴顿有着非凡的口才,他总是利用一切时间通过演说来鼓舞士气,而且讲话从不打稿,一讲就是几个小时。
他声音高亢、语言粗俗,如同打架一般的高声让人感觉刺耳,粗俗的言论让人感觉难堪,但对激励士气有着很好的效果。
巴顿的口才是无与伦比的,而口才的作用也非同凡响。很多人都能够长篇大论,但重要的是讲话的语气、态度和内容!
这个世界有口才的人有很多,但是要成为像巴顿这样的超级演说家很少!
远见、实践、训练、关心、崇拜、荣誉、口才,这些都是巴顿身上的优点,作为一名管理者,大家可以进行对照,看看自己做到了几条。
巴顿是二战时期最大战绩的将军之一,这样一个传奇绝对值得我们学习。
1945年12月21日18点左右,美国陆军上将小乔治·史密斯·巴顿因肺水肿和心衰竭在睡梦中去世,享年60岁。
按照他“与我的人埋在一起”的遗愿,巴顿将军被葬在卢森堡哈姆区的卢森堡美军公墓和纪念馆,与第3集团军的其他阵亡将士们永远待在了一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请战上了前线,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并获得紫心勋章,后来因训练坦克部队又获得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并晋升为上校。一战结束后,巴顿逐渐培养起对未来战争危险性的观察能力,他在夏威夷军区担任情报处长时,曾于1935年4月26日写了一份报告,论述未来太平洋可能发生的风波和夏威夷群岛在太平洋的战略地位。在报告的结论里巴顿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既是潜在的危险,也是可能发生的事”,这样一次袭击将对美国造成很大灾难。
与此同时,巴顿那粗鲁、豪放的个性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增无减,言语和行为也更加锋芒毕露。他的个性受到一部分将领的赏识,却也得罪了不少的军方高层领导,从而影响了巴顿的升迁。有段时间巴顿感到很不得志,郁郁寡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巴顿的好友马歇尔上校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为了对付即将到来的战争,马歇尔根据总统的意见,提拔了一批积极进取、才能出众的军官担任高级指挥职务。巴顿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富有坦克作战经验的指挥官之一,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少将师长。巴顿是一名主张大无畏进攻的将领,他常对属下的官兵们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所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集团军司令时,获得了“血胆将军”的绰号。
巴顿信奉的口号是:“果敢、果敢、永远果敢!”“前进、战斗、不惜任何代价!”如果他手下有位师长向巴顿报告自己的师太疲劳了,无法再发动新的进攻,巴顿就会说:“好吧,你推荐谁来代替你的职务?”师长总是重新考虑之后,仍然执行巴顿原来的命令。实践证明巴顿是对的,这个师并未疲劳得不能进攻。巴顿知道“士兵可以连续进攻60个小时,这样常可节省大量时间,少吃很多苦头。超过60小时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士兵会因缺少睡眠而疲惫不堪”。
巴顿经常用粗鲁的语言对部队训话,以激励官兵们一往无前的进攻精神。如“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你不放他的血,他就会宰了你。划破对手的肚皮,要不就打穿他们的肠子”。“美国人喜欢搏斗,喜欢战斗的刺激和兵刃交锋的丁当声”,“败退是懦夫,也是要命的,在我们的军队里不要胆小鬼!”巴顿手下有位师长曾评价说:“巴顿讲话就像个密苏里州的赶骡汉,试图哄骗那些顽固的骡子替他载上重负。”不少军官对巴顿的粗俗语言感到脸红,并责问他为何要这样说话。巴顿回答说:“你没有粗俗劲就无法指挥部队。”巴顿认为战争就是杀人和毁灭,斯斯文文的人肯定敌不过满怀仇恨和杀人成性的人。他曾经写道:“美国士兵唯一不具备的气质就是狂热,当我们与狂热者作战时,这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因此巴顿试图用粗俗、泼辣的语言煽动士兵仇恨敌人,培养士兵粗犷的性格。结果多数士兵都乐意接受这种训话,并逐渐培养起对法西斯的刻骨仇恨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巴顿不仅用语言来激励部队,往往还以身作则,深入危险的前线视察。他总是乘坐一辆擦得闪闪发亮的吉普车,车的坐椅套为大红色,车的前后都标有表明巴顿军衔的大号将星,车的后座上架着一挺由巴顿的副官操纵的大口径机关枪,每当到部队时,巴顿的司机都尽量按响喇叭,让战士们知道他们的司令官巴顿将军同他们在一起。
巴顿向他手下的指挥官发布的第一号指令是“每个人在自己适当的职权范围内都要身先士卒”,他自己当然身体力行。每当占领一个城镇,巴顿总是冒着敌方狙击手射击和延期炸弹爆炸的危险,同第一批部队一齐冲进去。
在欧洲战场的一个阴雨绵绵的寒冷的下午,巴顿看到一群士兵正在修理一辆被敌军炮火打坏的坦克。他立即从吉普车上跳下来,躺在泥泞的地上钻进坦克底下足足呆了25分钟。最后虽未能修好坦克,但看着他那沾满油垢和泥浆的将军服,周围的官兵和机械师都不禁对巴顿肃然起敬。每逢两栖作战,巴顿总是不等登陆艇靠岸便跃入水中,冒着连天的炮火与战士们一道涉水登岸,并高声激励士兵们勇往直前。
尽管巴顿对部队的管理异常严格,但在他手下工作过的士兵却非常理解这位将军的严厉只是表面上的,他的内心是善良的。巴顿不但知道如何激励士兵去英勇作战,而且懂得怎样关心士兵的切身利益。他要求属下的指挥官“必须经常关心士兵的福利和粮食;必须对士兵了如指掌,如有任何疾病或精神紧张的病症,他应一看便知;必须照料好士兵的双脚,确保他们的鞋袜适中合脚,因为袜子太松太紧都会伤脚;必须预计到气候的变化,适时地提出要求以使士兵得到应季的被服和鞋袜”。
巴顿历来的原则是“以美国人生命的最小代价换取敌人的最大伤亡”。他认为部队伤亡极大是指挥才能很差的标志。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巴顿叮嘱指挥官们不要节省弹药,因为“浪费弹药比浪费生命好得多。造就一个士兵至少要18年,而制造弹药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巴顿非常注意保存战士的体力,他的原则是,在战斗中只要有机会乘车,就不让士兵们走路,他深知“行军疲劳的士兵打仗时体力就不会充沛”。因此巴顿尽可能利用卡车、坦克、装甲车、大炮、拖车等来运载士兵。有的将军批评巴顿的这种行军方式不雅观,而巴顿却认为这样可用最低限度的疲劳来换取最快速的前进。
每当巴顿的军队夺得了战利品后,他总是尽可能地让士兵们分享。在法国,他的战士们可在感恩节每人分到7瓶白兰地,还可用德军冻库里的牛肉做成炸牛排、烤牛肉和炖牛肉汤来代替吃厌了的干粮。
每当在检阅时发现有士兵受伤或立功,巴顿总要仔细询问他们受伤和立功的经过。对于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战士,巴顿总是尽快在前线向他们授勋,对受重伤的战士则在病床前为他们授勋,巴顿坚信拿破仑的格言,“只要有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够征服世界”。当然巴顿也很注意保护这些战功卓著的士兵,他曾下令禁止获得荣誉勋章或优异服务十字勋章的人再上前线,因为他发现获得勋章的官兵“往往会因奋勇作战而牺牲生命”。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1945),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他最大特点就是以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用自己的个性去影响部下在战场上奋勇向前。

名言妙语

战争是人类最壮观的竞赛!战斗中强者胜,弱者亡。

一品脱的汗水可以挽救一加仑的鲜血。

军人也是一个公民,实际上公民的最高义务和权利就是拿起武器保卫祖国。

生平介绍

1885年11月11日,巴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军人世家。他的曾祖父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位准将,祖父和父亲都毕业于维吉尼亚军事学院。巴顿19岁进入西点军校。他对橄榄球、田径、剑术等都很擅长,特别是剑术方面颇有造诣。

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被派到骑兵部队服役。1911年,他被调到华盛顿附近的梅叶堡服务,曾临时充任过陆军总参谋长伍德和陆军部长史汀生的侍从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被调往第八骑兵团,成为潘兴的副官和亲信。1917年4月17日,巴顿随潘兴到了法国,仍做他的低级副官和司令部的营务主任。他感到在将军的参谋部里工作虽然很荣幸,但却难以干成大事。巴顿主动请求把自己调到战斗岗位上去,于是潘兴让他去组建坦克部队。

巴顿首先远赴考察,以熟悉这种新式武器的性能和用法,1919年回国后,被派往米德堡坦克训练中心。然而,1920年的国防法案改组了美国陆军,把装甲兵的位置摆在步兵之下,并降低了正规军官的军阶。巴顿被降为少校,回到骑兵部队任职。此后的20年间,巴顿在夏威夷和美国本土担任过十几个不同的职务。并被送入骑兵学校、指挥参谋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

1940年7月,巴顿回到装甲兵,任第二装甲师的旅长,不久便升任少将师长。1941年12月7日,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顿大显身手、崭露头角的时机终于到来。1942年初,巴顿升任第1甲军军长。随着战争的发展,巴顿预见到美国军队有被派往北非和中东作战的可能,便在美国南部开办了一个沙漠战地训练中心,对其人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当年7月,在决定执行“火炬”作战时,巴顿被任命为战役集群司令,率部在卡萨布兰卡地域登陆,占领了法属摩洛哥,并任驻摩洛哥总督。

1943年2月,美国第二军在突尼斯被隆美尔打得落花流水。艾森豪威尔调巴顿从摩洛哥来接任第二军军长,并授予恢复美军士气的重任。巴顿到任后,首先下令整顿军风纪,规定每个军人必须随时戴钢盔、扎绑腿,连护士也不例外。在他的指挥下,该军在以后的作战中战绩卓著,与英军配合歼灭德意军队25万人。巴顿因战功显著而被提升为中将,被士兵称为“顶呱呱的鼓气人”。7月,巴顿调任美国第七集团军司令,配合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攻占了巴勒莫等地。

巴顿作风粗暴,曾因殴打士兵引起美国军内和国内舆论的反对,在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的保护下才幸免撤职。但是他并非不关心士兵,只是痛恨逃兵和懦夫。他认为受到精心照料的士兵会成为最好的战士。他常说年轻军官知道如何照顾自己的士兵比知道军事战术更为重要。

1944年1月,巴顿前往英国任第三集团军司令,在这之前,因为殴打士兵的事件,许多人反对把一个集团军交给巴顿,但艾森豪威尔还是选择了巴顿。他深知巴顿的战术天才对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后,巴顿的部队于7月集结在柯腾丁半岛上。准备发动“眼镜蛇”作战。这个突破性的作战计划,很适合巴顿的作战风格。巴顿的任务本身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是,他的进攻精神和运动战速度终于把局部的突破变成了全面运动战,迫使德军全面撤退。到8月4日巴顿指挥的部队已经向鲁昂进击,占领了雷恩,抵达富热尔,并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向瓦恩挺进。

巴顿一路拼命进攻,8月16日向东进至塞纳河,堵住了残余德军的退路,随后直插巴黎与奥尔良之间的缺口。8月底,他马不停蹄地抵达缪斯河。至9月间,在补给和燃料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渡过莫斯里河并攻占南锡。11月8日,巴顿再度进攻,不久便进至齐格菲防线。12月22日,他带领3个军向巴斯托尼进攻,与被困的美军伞兵师会合。接着,又经过1个月的进攻,抢先渡过莱茵河,长驱直入德境,并与苏军胜利会师。

德国无条件投降后,巴顿兼任美军管治下的德国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可他不但毫不掩饰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相反却对纳粹表示同情,甚至在记者招待会上称大多数普通的德国人参加纳粹党和美国人参加共和党“差不多”,此言一出,舆论一片哗然。艾森豪威尔只得将其调离第三集团军,改任第十五集团军司令,负责编写二战战史。

1945年12月,巴顿外出打猎时遇车祸受重伤,终因抢救无效于21日在德国海得堡陆军总医院去世,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经典战役

1943年7月,巴顿被任命为第七集团军司令。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协同友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10日凌晨2时45分,西西里战役的登陆行动开始了。上午8时左右,巴顿在“蒙罗维亚”号旗舰上获悉,各路部队进展顺利:第三师占领了利卡塔8英里长的海岸线,正在迅速向内地推进。在杰拉湾方向,第一师控制了皮亚诺·卢波的重要交通枢纽以及杰拉城机场。缺乏实战经验的第四十五师虽然登陆后陷入混乱,但也向内陆推进了5英里,并继续前进。与此同时,英军方面也传来好消息:蒙哥马利部队的登陆行动十分顺利,没有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占领了锡腊库扎。

但是,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很快,意大利老将古佐尼将军开始组织反击。他命令第十五装甲师从西向东猛扑,以一个装甲旅堵住英军沿东海岸公路向北的进军路线,同时命令德国戈林师和2个精锐的意大利装甲师向杰拉的盟军发起猛攻,企图把立足未稳的巴顿部队赶下大海。

关键时刻,美国海军的炮火发挥了巨大威力,使敌军的几次攻势严重受挫,被迫撤退。然而,危险并没有真正解除。巴顿清醒地看到,美军的当务之急是把坦克和火炮卸运上岸,否则,如果第二天敌人的装甲部队发动全面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巴顿在下午立即改变了计划,命令第二装甲师和第十入团迅速登陆,并做好战斗准备。巴顿信心十足,决定第二天亲自登陆参战。1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巴顿在参谋长盖伊、副官斯蒂尔的陪同下,带着几名士兵登上了西西里岛。

此时的杰拉平原已成为炮弹倾泻的场所,浓烟滚滚,一片狼藉。德军康拉特坦克部队向美军海滩阵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曾几度突破了防线。巴顿下达了死命令:“坚守岗位,不准后退一步,后退就是失败!”第一师拼死反击,不让德军抵达海滩,他们绝不想进行第二次登陆。不久,第二装甲师艰难地离开了沙滩,也加入到进攻的行列。

由于英军进攻严重受阻,使整个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东路美军的作用已经由助攻转变为主攻。巴顿认为,攻击的目标应该是巴勒莫。17日,巴顿亲自飞往北非,决心说服亚历山大,改变整个战役的进程。亚历山大同意了巴顿的请求,希望他能够使盟军夺回主动权。

巴顿返回后火速进行了战斗部署。他把第三师、第八十二空降师和第二装甲师组成一个暂编军,由凯斯将军指挥,对巴勒莫进行决定性打击。同时,布雷德利所属的第四十五师在西侧向北推进,切断海岸公路。19日,巴顿下令,快速挺进,5天内拿下巴勒莫。暂编军立即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21日占领了卡斯特尔维特拉诺。22日抵达巴勒莫城下。美军闪电般地到达,使巴勒莫守军惊慌失措,根本无法组织抵抗,大部分未来得及逃跑而被俘,停泊在港口的大量船只也被美军夺取。同日,巴顿随第二装甲师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巴勒莫市,在豪华的王宫中建立了他的司令部。23日,第四十五师进至泰尔米尼——伊梅雷塞以东海岸地带,从而将西西里岛一分为二。

攻占巴勒莫极大地鼓舞了同盟国的士气。对于巴顿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艾森豪威尔在回忆录中评论道:“他的迅速行动很快使敌人只剩下墨西拿一个港口;它挫伤了庞大的意大利军队的士气,并且使巴顿的部队能够从西部进攻,以打破东线的僵持局面。”

8月初,盟军发动了全线进攻。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盟军仅取得了有限的进展。在特罗英纳发生的战斗最为激烈,古佐尼在这里实施了24次反击,布雷德利的第四十五师等部队进行了殊死抵抗。

为了减轻布雷德利的压力,巴顿连续实施了3次小规模的两栖跃进,每次有1至2个营的兵力登陆。西西里岛北海岸多是悬崖峭壁,敌军撤退时破坏了桥梁和道路,埋下数以万计的地雷,正面进攻困难重重。而巴顿组织的小规模两栖跃进充分利用了濒海翼侧,如进展顺利,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17日凌晨,在盟军的强大压力下,轴心国军队全部被赶出了西西里岛。上午6时30分,美军的先遣队进入墨西拿。10时30分左右,巴顿凯旋入城。他胸前佩戴着艾森豪威尔将军前一天授予他的第二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乘着标有3颗银星的指挥车,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墨西拿的大街上慢慢行驶,西西里登陆战役宣告结束。

人物点评

巴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取得的骄人功绩,以及在军事训练和实战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和作战方法,使他在美国军事史册上留下了光辉一页。巴顿的一生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引起世人不同评论。艾森豪威尔认为:“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像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像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很多人也认为他是“一位统率大军的天才和最具进攻精神的先锋官”,是“20世纪的拿破仑”。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勇猛有余、智谋不足”、“骄傲自大、华而不实”。或许《纽约时报》对他的评论要更加贴切一些:“历史已经伸出双手拥抱了巴顿将军。他的地位是牢固的。他在美国伟大的军事将领中将名列前茅……远在战争结束之前,巴顿就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引人注目、妄自尊大、枪不离身、笃信宗教又亵渎神灵。由于他首先是一个战士,因而容易冲动而发火;由于他在急躁的外表之下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易受感动而流泪,他是一个奇妙的火与冰的混合体。他在战斗中炽热勇猛而残酷无情,他对目标的追求坚定不移。他绝不是一个只知拼命的坦克指挥官,而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

  • 以火爆脾气闻名世界的二战名将巴顿,真正的美国硬汉?
    答:乔治·史密斯·巴顿,虽然只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但是,他却比美国绝大多数五星上将更为知名,他是二战时期著名的“血胆将军”,这位将军作战勇猛、性情幽默,是美国将领中赫赫有名的天才军事家,同时,他又以蛮横无理的火爆脾气而闻名世界。在巴顿将军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为美国...
  • 血胆将军——巴顿主要成就是什么?
    答:巴顿,美国二战中著名将领,在北非地中海和欧洲战场屡建战功,威震敌胆,被誉为血胆将军。1942年,他率军在北非登陆,不久任被隆美尔多次击败士气低落的美第二军军长。巴顿就任后立即整顿风纪:每个军人必须随时戴钢盔、扎绑腿,护士也不例外。一周之内,人们意识到在“新老板”领导下,别想再过懒散...
  • “铁胆将军”巴顿:为战争而来,随战争而去
    答:巴顿出生不久得了一场大病,父母认为他活不下来了,没想到小巴顿奇迹般活了下来,因此倍受宠爱,自小喜欢历史和军事,喜欢骑马和游泳,两队皆精湛,从小就喜欢当老大,英雄情结暴膨,美中不足,小巴顿患有"阅读失常症″,如不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估计以后就没有什么"血胆将军″了。02一见倾心定终生...
  • 巴顿的军事思想?
    答:乔治·巴顿(1885年——1945年),美国著名将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北非、地中海和欧洲战场屡建战功,被誉为“血胆将军”。 1885年11月11日,巴顿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毕业于私立维吉尼亚军事学院,从事军人职业。巴顿在少年时就学会了骑术,19岁被保送进入西点军校接受高等教育。
  • 乔治·巴顿被誉为美国的战神级存在,这是为何?
    答:巴顿将军一生战功赫赫,很多人称他为“20世纪的拿破仑”,他作战的风格极其勇猛果敢,善于去激励自己的部下,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战争结束后,被授予美国“四星上将”。在领导坦克装甲集团军的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被称为盟军“最杰出的装甲兵将军”,他的部下也称他为“血胆老将”。1945年乔治巴顿...
  • 有什么外国将军刚开始是低职位最后变成大将军的?最好讲讲他的故事_百度...
    答:巴顿。巴顿在美国历史上是非常具有个性的一个将军,美国人把他叫做血胆将军,他是一个缺点优点都突出的人。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这个人他的缺点和优点,你有的时候根本分不清,什么是他的缺点,什么是他的优点。比如他热爱战争,熟读兵书,热爱军事历史,对新技术新兵器在战争中的运用,简直是了如指掌。但是,他生活非常...
  • 巴顿将军简介
    答:楼主您好!乔治·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是一位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乔治·巴顿作战勇猛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是一个具有政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
  • 巴顿将军和坦克的冷遇
    答:巴顿将军和坦克的冷遇 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以作战顽强、军纪严明著称,人们称他“血胆将军”。但是在戎马生涯中,他却有一段遭人白眼,忍气吞声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巴顿率美国仅有的174辆坦克征战沙场,看到了坦克的威力。战后他一直呼吁发展坦克部队。但当时美国军界权威迷信步骑军,把坦克看...
  • 巴顿的生平简介是什么?
    答:巴顿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就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当今世界名将之一的“血胆将军”乔治·巴顿。巴顿将军 1885年11月11日,乔治·巴顿诞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富裕的军人世家。巴顿家有个大牧场,深受父母双亲和姑母宠爱的巴顿在牧场度过了他欢乐的童年。他...
  • 美国巴顿是怎样的一个军官?
    答:楼主您好!乔治·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是一位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统帅。乔治·巴顿作战勇猛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是一个具有政治、军事、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