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婚嫁习俗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老北京有哪些婚嫁习俗?

旧京城里市民的婚礼需要经过许多的繁琐礼仪程序,并有其固定的形式,也就是过去所谓的"六礼",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
旧时有早婚早育、早生贵子之说,所以有的家庭在儿女十四五岁时就开始托亲友或媒人保亲,在儿女二十岁左右就开始为其张罗婚事。
媒婆是以说媒拉纤为职业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很会察言观色,发现谁家男女到了结婚的年龄,便主动找上门来为之撮合。做媒婆的交际面宽,信息灵通,当然腿还要勤,嘴还要巧。有的是一人为两家说合的,也有的是两个媒婆分别给对方介绍。
通过媒人亲友的介绍,男女双方的家长如果感到满意,就要过门户帖。
当年议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社会地位(包括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正所谓要"门当户对"。尤其是在上层社会,要看对方家庭主要成员的爵位、官衔和品级是否与自家相当。其次,则要看姑娘的德才和容貌。在过去妇女不愿下嫁而攀高的思想十分普遍。
在一般家庭,女方要对方男子身体健康,品貌端正,并且还要有一技之长。男方则希望对方女子要有家教,性情温和,并能够操持家务等等。除此之外,更要关注对方的家产和收入情况。
双方家长经过一番考虑,权衡之后,如确实感到满意就要过门户帖,双方都用红纸折子,上写姓名、年龄、籍贯、三代(即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号、民族、官职,然后让给媒人转交对方,就可以相亲了。
不过,在过去是不允许男女双方见面的,所以相亲时男女双方当事人也就只能来一个。
两家经过查访、相亲之后,如果没有异议,就要互换庚帖,上书出生的年、月、日、时,然后将其交给"星命家"测"八字"。
星命家们说男女双方的属相必须相配才能婚姻美满,否则就会相克,测八字是古代卜婚的风俗,并无任何科学根据,只是一种传统的封建思想的产物。
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克,就不能成婚,有的人家为了成婚,就要暗中买通星命家,让他在"八字"上略加改动,使男女双方命相相合。由此可见这完全是一种骗术。
除了属相之外,还要根据当事人出生之年的天干、然后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来测命相,其测算方法也极为复杂。在查出男女双方的命相后,再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进行核查,如果双方相生就能结合,如果相克,则谓不合。
星命家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命相写出鉴定,再根据黄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择定迎娶日期以及婚礼上应忌的属相等,把内容都写在一张红纸折子上,即为龙凤帖。在清代,只有取得了龙凤帖,才算履行了正式的结婚手续。
旧时男女双方家庭为确定婚姻关系而举行的仪式称作"放定",定礼即是"六礼"中的"纳彩",放定又有"放小定"和"放大定"之分。
放小定一定要选一好日子。一般平民家庭仅是男方送给女方一只或一对金银戒指,让女方戴在手指上,其意为已经定婚。绅商富户人家还要送给女方耳环、颈圈、戒指、手镯四件首饰。满族人送定礼是送"如意"一柄,还要送一些"大小八件"之类的糕点。
"放大定"相当于古代六礼中的"纳征"、"纳币",也就是男方向女方送彩礼,并通知女方迎娶日期,一般是在放大定后的两个月到100天之间。送彩礼的数目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来定,少的为八抬、四抬、二抬,多的有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不等,不论多少,但必须都是双数。
"抬"就是"什盒",有四层,每层放两样礼品,其礼品有活鹅一对、酒一坛、绸缎衣料、金银首饰、红蛋、龙凤喜饼、喜果、茶叶,还有送给媒人的羊腿或猪腿,这些东西一般经女方家送给媒人,以示媒人为成就这桩婚姻没少跑腿,略表心意。
抬夫抬着彩礼,在媒人和近亲带领下,送至女家。女方收礼后必要回赠笔墨纸砚和糕点果品与男方,作为回礼以示答谢。
按旧京礼俗,女家在出嫁的前一天要在下午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的多少也不一样,一般是根据女家的经济状况而定。有的则是根据男家送过来的抬数以一定之礼还之。一般富有人家在收到女方嫁妆后,还要迎妆谢妆。
放定之后,宅门府弟家庭举办婚礼一般要安排五天,还有安排九天的。除了迎娶新娘过门,还包括拜天地、坐帐、合卺、招待娘家人吃酒、回门等礼仪。旧时京城办喜事一般都在自己家里,也有一些因参加婚礼的亲友太多,而自己家里的居住条件又有限,到饭庄子里去办喜事的。
在家里办事,为了给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招待酒饭,就要在院子里搭建喜棚。
新婚夫妇拜天地、坐帐、合卺的地方称为喜房。一般人家办喜事都是把北房的东套间作为喜房。
房中设天地桌,用来供奉天地诸神,上供"百份"。桌围绣有"牡丹富贵"、"鸾风和鸣"、"麒麟这子"等图案。
喜房内炕上铺的盖的全是新的,墙壁糊成四白落地,贴上红红的双喜字,地上铺满红毡,炕的上面挂着红罗帐,帐前挂着一对红喜字灯。
喜房是个神秘的地方,为了避凶趋吉,除了娶亲太太、送亲太太之外,其他人不能随意进去。。
按京旧俗,迎亲时,男方要请一全福不忌的年长妇女做娶亲太太。
男女宾客来齐之后,迎娶仪式即可开始,娶亲太大先到喜房给天地爷上香,院内锣鼓喧天,新郎向天地桌上供着的"百份"三叩首,吉时到后,要请娶亲太太照轿、熏轿。两个茶房各托着一个铜茶盘,一个茶盘放着铜镜、万年历、红棉纸灯花、芭兰香,另一个茶盘则放着苹果和用胭脂染红了的桂圆、生花生、红枣、生栗子等喜果,和娶亲太太走出喜房。
新郎以及娶亲官客紧跟其后,最后两个边身穿大褂、青坎肩的小孩,一个手提包有盖头的红包袱,另一个提着金银水壶。迎亲队伍在喜气洋洋的鼓乐声中来至门外。
此时,娶亲太太将喜轿内的灯点燃,然后依京旧俗则要照轿和熏轿,其意为驱邪、避煞。
做完这些,娶亲太太盘腿坐在轿里,不放下轿帘,这叫做"压轿"。新郎和其他宾客都坐轿车或四轮马车,跟在喜轿的后边。
迎亲队伍在一片喜庆的鼓乐声中来至女方家。一般行至街巷口则要止步,并大声敲锣。娶亲太太先进门为新娘梳洗打扮,女家将门关上,等娶亲的宾客陪着新郎来叫门。
这时两家宾客要相互"斗法",女方宾客早已准备了许多难题、怪题让男方来猜。此举主要是为了等吉时。
直到新娘梳妆完毕,才打开大门,将一把小铜钱撒向门外,称为"撒满天星"。
然后,女家摆设宴席招待来宾,这种宴席不能真吃真喝,只是一个礼节性的过场。
宴罢,新娘由娶亲太太盖上盖头,身穿红色的轿袄,头戴凤冠霞帔,由送亲太太搀着上轿。
这时有的新娘会哭哭啼啼的,人们也不忌讳,反而认为是大吉大利。
喜轿回去时不能原路返回,而是要走另一条街道,其意为不走回头路,也是祝福这一对新人今后能广开门路,财源广进,生活幸福、美满。

  太原地区婚礼风俗习惯和婚礼流程

  一、婚前准备
  1.定结婚日子
  2.领结婚证
  3.确定参加婚礼人数及桌数
  4.预定饭店
  5.购买、填写请帖,根据邀请人数购买,连新娘的一起买了
  6.准备喜联(家门、卧室门)
  准备大红喜字(包括单喜、双喜,大喜、小喜)家门上要贴红色双喜、卧室门上要贴红色双喜,楼单元门上要贴红色双喜,小区门前要贴一对红色双喜,楼梯上每个台阶里面上贴一对小喜;女方家里贴单喜。
  准备拉花(客厅、卧室均要使用拉花装饰);准备帐本(预估来宾人数之后,买适当数量,记得买签字笔);准备烟(除了婚礼当天用的烟,还要准备给丈人带的烟,给帮忙的人准备的烟,家里用的烟);准备酒(和烟的情况一样,要准备接亲的酒);准备饮料;准备糖(除了婚礼当天的糖,还有家里招呼客人的糖)、花生、瓜子、水果;准备点心(接亲的时候用,买两种,一种买四块,一种买八块);准备气球(婚车用,婚礼头天晚上新娘踩的用);准备彩带(婚车用);准备饭桌上来客登记纸(每桌一张记名字)。
  7.车辆确定
  摄像车一辆、婚车一辆、车队。
  8.人员确定
  总管一名、礼房 2名(一名记帐、一名收钱)、司仪 1名、娶亲代表最少六名、饭店负责人两名、车队长一名(车队最好有电台)、炮长一名、炮手三人、录相师 1名、摄影师1名、伴郎一名。
  9.包饺子、铺床人两名(要求父母双全、公婆健在、未离异、有后代的女性)。
  10.准备结婚前一天晚上饭
  11.安排婚车装饰、安排车队集合报到时间
  12.确定行车路线(结婚前一天晚上)
  13.结婚前一天下午或当天早上派人到饭店送给饭店负责人烟、酒、糖、饮料、干果、礼簿。
  二、结婚前一天晚上到女方家负责谈判
  参与人员总管、接亲代表、介绍人
  商量事项:1.酒席钱(协商);2.压箱钱(协商、一般情况888或者1888);3.开箱钱(200);4.开门钱;5.岁数钱虚岁+2(天、地)(一元硬币);6.包袱皮(红色) 8 个、带20个别针;7.四色礼:2瓶酒、2条烟、2盒点心(一种四块儿,一种八块儿)、2包糖(散糖用红纸包);8.猪肉十斤;9.红腰带 1条(共2条给新郎各新娘1条);10.红手绢(带喜字)10个;11.五色线:红、黄、兰、绿、紫各1条;12、内衣、内裤 1套(背心、短裤红色);13、红手套 1副;14、红袜子 1副;15、顶针十个;16、开心饺子宽心面(饺子的数量取决于新娘的岁数,即新娘虚岁+天+地+子孙,其中子孙饺子是大套小,套的多一些最好,所以饺子一定要袖珍,面条必须是宽面条,且只能是一根);17.鞭炮若干;18.红色脸盆、牙刷、香皂盒、漱口杯、毛巾各一对。
  三、结婚正日子
  1、早晨6点放3根大炮、贴喜字、贴对联(头天晚上准备好也行)
  2、婚车、车队、摄像车集合
  3、每车红包、糖一包、烟一盒。
  4、接亲车辆出发前放炮
  5、电话通知女方接亲车已出发
  6、接亲车辆出发人员安排(接亲代表带开门钱)
  7、接亲车到女方家放3根报信炮(临走时征求女方意见是否能放炮)
  8、接亲车队回男方家开始放炮
  9、安排接亲代表、介绍人、女方送亲人员休息
  安排 1桌8个盘(点心、水果、烟、花生、瓜子、糖、茶水等)招待
  10、新娘换衣服
  11、典礼认亲摄像摄影留念
  12、送亲朋到饭店,新郎、新娘乘婚车到饭店
  四、饭店
  1、饭店负责人及放炮人员带烟、酒上午10点左右到饭店
  2、饭店负责人饭前每桌摆酒、烟、饮料、花生、瓜子、糖 1盘
  3、饭店负责人把花生、瓜子、糖1盘给饭店服务员
  4、放炮负责人在饭店门口摆放鞭炮
  5、新人车到放炮
  6、客人每桌10人安排
  7、安排送亲人员到包间
  8、司仪讲话
  9、家长、新人感谢来宾
  10、开饭
  11、每桌发放红纸1张
  12、敬酒陪客1人
  五、放炮次数及数量
  1、结婚前1天晚上12点放3根大炮、
  2、结婚正日子早晨6点放3根大炮
  3、迎亲汽车出发前放炮。15根大炮、5串1000响鞭炮
  4、到女方家放3根报信炮 3串鞭炮
  5、接亲回家放20个大炮6串鞭炮
  6、到饭店门口放2根礼炮10串鞭炮、20个二踢脚
  六、附加说明
  结婚前一天新娘和新郎不见面,喜字贴到窗户、柜子、箱子等地方,女方陪嫁的东西上都要贴。陪嫁品中要有被子、枕套、被套、牙刷牙缸等生活品,还要有新娘从里到外的红色衣服,准备一个红色皮箱,这里面要放好陪嫁礼单和压箱底钱。
  结婚当天,新娘做头要早,换婚纱之后不能下床,脚不能沾地,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经挤门(准备挤门红包)进门后把捧花送到新娘面前,说好话设法让她接下捧花。当新娘接过捧花之后,新郎要开始找鞋。
  穿好鞋,新娘和新郎要认亲,这个时候,新郎要叫爸妈,要给新郎改口费。如果新娘有弟妹也要改口,新郎给改口费。然后,弟妹为新娘新郎戴上胸花,伴娘伴郎互戴胸花。然后,和亲戚们照相,新娘的脚不能踩地,脚底下铺上红手绢。下楼的时候,新娘的脚也不能沾地,被新郎抱着或背着上花车。
  走在路上的时候,伴娘要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手绢,在路上碰见接亲的队伍花车等时要抢在对方前扔出手绢。
  到了男方家,新郎也要将新娘抱上楼去。新娘换衣服之后(注明:穿来的婚纱、鞋子必须换掉,鞋子以后也不能穿了),要开箱。开箱之人为新娘的弟弟或侄子,别忘了要红包哦,开箱包可是很大的。开完箱后,要将陪嫁之品宣读出来,并摆出压箱底钱。这个时候,婆婆公公要将压箱底钱翻倍再放入箱中锁起来。随后就是跟女方家一样的认亲、改口了。

  太原地区婚礼风俗习惯和婚礼流程

  一、婚前准备
  1.定结婚日子
  2.领结婚证
  3.确定参加婚礼人数及桌数
  4.预定饭店
  5.购买、填写请帖,根据邀请人数购买,连新娘的一起买了
  6.准备喜联(家门、卧室门)
  准备大红喜字(包括单喜、双喜,大喜、小喜)家门上要贴红色双喜、卧室门上要贴红色双喜,楼单元门上要贴红色双喜,小区门前要贴一对红色双喜,楼梯上每个台阶里面上贴一对小喜;女方家里贴单喜。
  准备拉花(客厅、卧室均要使用拉花装饰);准备帐本(预估来宾人数之后,买适当数量,记得买签字笔);准备烟(除了婚礼当天用的烟,还要准备给丈人带的烟,给帮忙的人准备的烟,家里用的烟);准备酒(和烟的情况一样,要准备接亲的酒);准备饮料;准备糖(除了婚礼当天的糖,还有家里招呼客人的糖)、花生、瓜子、水果;准备点心(接亲的时候用,买两种,一种买四块,一种买八块);准备气球(婚车用,婚礼头天晚上新娘踩的用);准备彩带(婚车用);准备饭桌上来客登记纸(每桌一张记名字)。
  7.车辆确定
  摄像车一辆、婚车一辆、车队。
  8.人员确定
  总管一名、礼房 2名(一名记帐、一名收钱)、司仪 1名、娶亲代表最少六名、饭店负责人两名、车队长一名(车队最好有电台)、炮长一名、炮手三人、录相师 1名、摄影师1名、伴郎一名。
  9.包饺子、铺床人两名(要求父母双全、公婆健在、未离异、有后代的女性)。
  10.准备结婚前一天晚上饭
  11.安排婚车装饰、安排车队集合报到时间
  12.确定行车路线(结婚前一天晚上)
  13.结婚前一天下午或当天早上派人到饭店送给饭店负责人烟、酒、糖、饮料、干果、礼簿。
  二、结婚前一天晚上到女方家负责谈判
  参与人员总管、接亲代表、介绍人
  商量事项:1.酒席钱(协商);2.压箱钱(协商、一般情况888或者1888);3.开箱钱(200);4.开门钱;5.岁数钱虚岁+2(天、地)(一元硬币);6.包袱皮(红色) 8 个、带20个别针;7.四色礼:2瓶酒、2条烟、2盒点心(一种四块儿,一种八块儿)、2包糖(散糖用红纸包);8.猪肉十斤;9.红腰带 1条(共2条给新郎各新娘1条);10.红手绢(带喜字)10个;11.五色线:红、黄、兰、绿、紫各1条;12、内衣、内裤 1套(背心、短裤红色);13、红手套 1副;14、红袜子 1副;15、顶针十个;16、开心饺子宽心面(饺子的数量取决于新娘的岁数,即新娘虚岁+天+地+子孙,其中子孙饺子是大套小,套的多一些最好,所以饺子一定要袖珍,面条必须是宽面条,且只能是一根);17.鞭炮若干;18.红色脸盆、牙刷、香皂盒、漱口杯、毛巾各一对。
  三、结婚正日子
  1、早晨6点放3根大炮、贴喜字、贴对联(头天晚上准备好也行)
  2、婚车、车队、摄像车集合
  3、每车红包、糖一包、烟一盒。
  4、接亲车辆出发前放炮
  5、电话通知女方接亲车已出发
  6、接亲车辆出发人员安排(接亲代表带开门钱)
  7、接亲车到女方家放3根报信炮(临走时征求女方意见是否能放炮)
  8、接亲车队回男方家开始放炮
  9、安排接亲代表、介绍人、女方送亲人员休息
  安排 1桌8个盘(点心、水果、烟、花生、瓜子、糖、茶水等)招待
  10、新娘换衣服
  11、典礼认亲摄像摄影留念
  12、送亲朋到饭店,新郎、新娘乘婚车到饭店
  四、饭店
  1、饭店负责人及放炮人员带烟、酒上午10点左右到饭店
  2、饭店负责人饭前每桌摆酒、烟、饮料、花生、瓜子、糖 1盘
  3、饭店负责人把花生、瓜子、糖1盘给饭店服务员
  4、放炮负责人在饭店门口摆放鞭炮
  5、新人车到放炮
  6、客人每桌10人安排
  7、安排送亲人员到包间
  8、司仪讲话
  9、家长、新人感谢来宾
  10、开饭
  11、每桌发放红纸1张
  12、敬酒陪客1人
  五、放炮次数及数量
  1、结婚前1天晚上12点放3根大炮、
  2、结婚正日子早晨6点放3根大炮
  3、迎亲汽车出发前放炮。15根大炮、5串1000响鞭炮
  4、到女方家放3根报信炮 3串鞭炮
  5、接亲回家放20个大炮6串鞭炮
  6、到饭店门口放2根礼炮10串鞭炮、20个二踢脚
  六、附加说明
  结婚前一天新娘和新郎不见面,喜字贴到窗户、柜子、箱子等地方,女方陪嫁的东西上都要贴。陪嫁品中要有被子、枕套、被套、牙刷牙缸等生活品,还要有新娘从里到外的红色衣服,准备一个红色皮箱,这里面要放好陪嫁礼单和压箱底钱。
  结婚当天,新娘做头要早,换婚纱之后不能下床,脚不能沾地,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经挤门(准备挤门红包)进门后把捧花送到新娘面前,说好话设法让她接下捧花。当新娘接过捧花之后,新郎要开始找鞋。
  穿好鞋,新娘和新郎要认亲,这个时候,新郎要叫爸妈,要给新郎改口费。如果新娘有弟妹也要改口,新郎给改口费。然后,弟妹为新娘新郎戴上胸花,伴娘伴郎互戴胸花。然后,和亲戚们照相,新娘的脚不能踩地,脚底下铺上红手绢。下楼的时候,新娘的脚也不能沾地,被新郎抱着或背着上花车。
  走在路上的时候,伴娘要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手绢,在路上碰见接亲的队伍花车等时要抢在对方前扔出手绢。
  到了男方家,新郎也要将新娘抱上楼去。新娘换衣服之后(注明:穿来的婚纱、鞋子必须换掉,鞋子以后也不能穿了),要开箱。开箱之人为新娘的弟弟或侄子,别忘了要红包哦,开箱包可是很大的。开完箱后,要将陪嫁之品宣读出来,并摆出压箱底钱。这个时候,婆婆公公要将压箱底钱翻倍再放入箱中锁起来。随后就是跟女方家一样的认亲、改口了。

  • 婚嫁风俗:古代女子出嫁为什么要坐花轿
    答:随着理学在南宋的兴盛,这种“从一而终”的观念渐为社会接受,“檐子”取代车马的迎亲习俗亦流行起来。其后果,一方面是嫁出的女子从此失去返归娘家的自由,另一方面她们在夫家的地位也有所巩固,俗谓“我是被你们家用花轿抬过来的”抗辩自卫之辞,就是以这种迎娶礼节为根据的。还有一说,称此风源起宋...
  • 山西的春节的习俗
    答:山西地区的春节,一般开始于农历腊月初八,结束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有些地方直到二月二止才算结束。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正是其春节习俗众多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逛灯会已然成为了人们在过年期间的一项全家性的活动,一家人热热闹闹地相约去看灯,寒冷的冬风也吹不散大家的...
  • 汉族的语言,主要居住地,服装,民居特色,风俗习惯及节日
    答:汉族的民居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居住在东北的汉族,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而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多为窑洞;居住在南方的汉族,民居主要是木质结构。5、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风俗习惯包括很多礼仪和习俗。
  • 各地过年风俗习惯
    答: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而北方人“过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而北方所说的过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过在海南乡下,...
  • 各地过春节习俗
    答:.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
  • 山西剪纸有哪些特点
    答:问题五:山西浮山有哪些民俗 有哪些特点 剪纸 剪纸是本县民间既古老而又流传较广的一种传统装饰艺术品。魏晋时期,民间女子即有剪彩帛为花鸟贴 插头鬓之风尚。至唐时,更有用纸剪制飞鸟花虫贴于窗户的习俗。明、清时,县内剪纸艺术趋于 *** 。剪艺根植于民间,昔日凡成年女子多能为之,亦有专事此艺在市场销售者...
  • 晋中的社会风俗
    答: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太谷、祁县、临汾、阳城、晋城、浑源、朔州、襄汾、定襄等地保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物。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博物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忻州地区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仪风俗、民间工艺和农业生产、文化娱乐活动等典型北方民俗风情。详细内容参见本站山西民俗...
  • 全国各地的春节习俗
    答: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
  • 唐朝时结婚有什么习俗?一定要正统
    答:唐朝时的结婚仪式很有趣,包含了浓重的民俗文化:唐人风俗多春夏迎娶新人,腊月婚嫁则有规矩即新娘不能见姑即婆婆(唐时称公婆为舅姑)。结婚当天,新人不能住进房子,必须住在屋外用青布幔搭建的帐篷,谓之“青庐”。新人在这里面完成交拜仪式并过新婚第一夜。在“青庐”内夫妇对拜,各剪发一缕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