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寿习俗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3
古时给老人祝寿有哪些习俗?

过寿时,儿孙们要提前为寿星准备新衣,在贺寿前一天,要布置寿堂。布置寿堂一般包括挂寿图,贴寿联,摆放寿果、寿酒、寿鱼等,供南极仙翁、麻姑等寿神。寿堂布置完毕后,一般全家人一起吃寿面,称为“暖寿”。
在贺寿当日,寿星穿上新衣,坐于寿案。点烛烧香放鞭炮后,儿孙们穿戴整齐,给寿星磕头、祝寿、送寿礼,企望寿星多福多寿。庆寿仪式的时辰各地不同,有些在上午,有些则在中午,寿礼和寿仪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都是祝愿寿星长寿安康。
人们庆贺生辰,六十岁之前叫过生日,之后即称过寿。六十岁以后,每十年称为“大寿”,每五年称为“小寿”,过寿人称为“寿星”。


扩展资料
旧时,通常从40岁开始行做寿礼。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等逢十年举行,也有少数人在五十就举行的。有的地方在逢九之年行祝寿礼,有的地方则在逢一之年举行,如六十一、七十一等。七十七岁为喜寿,八十八岁为米寿,是比较重要的两次寿礼。
关于具体的日期,或是在生日进行,或是在正月初刚满这一年岁知举行。
举办祝寿礼时寿堂的设置很有讲究。在厅堂中,正面墙正中,挂寿星图,或红底金色的大“寿”字,两旁挂寿联。这寿联很有讲究,必须是重要的亲友送的,而又是寿星主角所喜欢的。
其他寿联、寿幛和寿序等,都挂在两旁,年辈高的或重要的客人送的挂在前,年晚辈的或不重要的客人的挂在后。

在我看来最有趣的祝寿习俗,是舞狮,这种活动舞狮气氛十分热闹。

寿文化

祝寿源自一种质朴的感恩思想。婴儿出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一到自己生日时,就用一定的形式表示对母亲的感恩和纪念,后来发展成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贺,并演绎出祝寿文化来。

祝寿这一习惯在我国很早就存在了。传说在尧的时代华山封人就曾向尧祝寿,这是指对老人祝寿,祝他健康长寿,青春永驻。而普通人过生日,大约是南北朝时兴起的,到唐朝,祝贺成人生日的习俗已很流行。史料记载,唐太宗生日时,宴会百官,臣下上表把皇帝生日这一天定为千秋节。民间不管给老人祝寿,或年轻人过生日,或给孩子过生日,都是在家庭或亲属、朋友间进行,属民间风俗习惯,无可非议。

中国人的寿文化丰富多样。遇到以下年龄更要隆重庆祝:

六十六,是寿俗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因为这个年龄,占了两个六字,照中国的风俗习惯,预示着六六大顺。老人和晚辈对六十六岁庆寿活动都非常重视。“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此俗在河南汉族中很是流行。父母活到六十六岁过生日那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寿,寿礼必须是一块猪肉。这块肉表示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女儿长大了,趁父母六六大顺之时,买肉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虽然是买的肉,也意味着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为此,对卖肉者不能计较肉的多少,也不能讨价还价,还必须是一刀割下来,有多少算多少,全都送给父母,以显示闺女对老人的敬意。

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忌年,豫北称它为循头年。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因此每当老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情都特别紧张。当父母活到这个年龄的时候,做儿女的,要帮助老人渡过难关。趁父母生日时,买条活鲤鱼,让老人吃了。鲤鱼善“窜”,这一“窜”,老人就算过了难关,以后就会平安无事了。豫南有些地区,要把寿鱼放在锅里整个炖,放盐、葱、姜等作料调味。炖鱼时不要翻动,待鱼汤煮成白色,鱼肉化在汤里时,将鱼汤盛出请老人喝了,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鱼骨架放在村中的河里顺水漂走,他们觉得这样老人的灾祸就可去除了。在豫北一女儿要在父母循头年的时节,选择农历立春的清晨,天色还未发亮时,以满怀祝福的心情,将亲手煮的两个熟鸡蛋拿到麦场上,骨碌几圈后,回家让父亲或母亲躲在门后吃掉。这样,父母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就会像鸡蛋滚麦场一样,平安度过循头年。在北京人们认为,人活到这个岁数如果度得好便能长寿,否则,便可夭折。人们为了长寿,所以在这样的年岁倍加小心,并想办法“破解”以图长寿。常用的办法是系红布腰带,传说红色可以避邪消灾。老北京还有在本命年和60岁以后系红布腰带的习俗。

寿龄雅称

中国人对老人的年龄有很多雅称,均含有不一样的含义。六十岁称为“花甲”,又称耳顺之年。源自孔子《论语》中“六十而耳顺”。六十六是比较珍视的一个寿诞。许多地方都有为老人做六十六寿的习俗。一般用六十六样食物来预示老人健康长寿。七十岁被称为“古稀之年”。古时七十又称“杖国”,意思是这个年龄可以拄着拐杖来回行走。八九十岁称为“耄耋之年”。给八九十岁的老人贺寿,常送带有蝴蝶及猫和折枝花组成的图案。猫是“耄"的同音,蝶是“耋"的同音,是“耄耋富贵"之意,喻祝老人长寿之意。九十岁又称为“九龄”、“眉寿"等。由于人老眉长,眉长则寿长。一百岁称为期颐之年,百岁为人生之极,故日期;此时生活需要人照顾,故日颐。

吃长寿面

过生日时,还要吃长寿面,据说是从西汉盛行的。汉武帝迷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臣下闲聊,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汉武帝说:“《相书》上说,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一寸,就可以活到一百岁。”

此时坐在旁边的诙谐笑星东方朔就哈哈地笑了出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说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一百岁,人中一寸长,彭祖活了八百岁,他的人中便长八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汉武帝和众臣听后都大笑起来,看来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不过《相书》上明明写着,皇上也相信,于是众臣下就想了个变通的方法,脸者,面也,“脸长即面长”。给汉武帝祝寿时臣下就献了碗不切断的长面条,听完解释,汉武帝很高兴地吃了。众臣也仿照皇上过寿时吃长寿面。后来这个风俗传到民间,很快流行开来。因为我国食品中面条历史最为悠长,吃长寿面既简便易行,又含延年益寿之意,即使困苦的平民执行起来也不会有多少困难。现今的长寿面有了讲究,寿面要求三尺,每束需百根以上,盘成塔状,用红绿镂纸拉花罩上面作为贺礼,敬献寿星,寿面必须双份。祝寿时摆于寿案之上,寿星吃寿面时要举办仪式,发表祝寿辞,在一片欢乐气氛中挑起第一箸面吃掉。

献“寿”字

祝寿还时兴一个风雅的寿礼,向寿星敬献大“寿”字,书写者常常是大家,真草隶篆。寿字的多种写法,异彩纷呈,积时久远竞形成“寿字文化”。寿字的写法有一百多种,有的索兴献上写法各异的“百寿图”。最有名的是清代马德昭书写的高157厘米的大“寿”字,不仅运笔刚劲挺拔,气势雄伟,并且独具匠心,用“九十九”和“廿一”五个数字形成了草体寿字;九十九加上二十一等于一百二十,叫“花甲重周”,祝贺寿星活到一百多岁,两度花甲之年。“百寿图",表示了人们长寿百岁、吉祥如意的愿望,也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千百年来,“百寿图’’在民间一直广为流传,至今仍是人们庆贺寿诞的佳品。

献寿图

寿山福海图:在祝寿图中,多指绘以蝙蝠围绕海中山崖飞翔,之所以绘以蝙蝠,是因“蝠"与“福”谐音,象征有福;突出于海面的山崖是寿石,石头上端长有灵芝,来比喻长寿如意。类似的吉祥图还有“海屋添寿”图、 “福如东海”图、 “寿比南山”图等。明朝时节,官员服饰及瓷器上多绘以“寿山福海”图。从吉祥话到吉祥图,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于长寿的渴望和祈求。

松龟鹤图:在祝寿图中,普遍用松、鹤、龟等来表现吉祥。广为流传的主要有松与鹤、鹤与龟的组合形式。如“松鹤延年图”、“松龄鹤寿图”、“龟鹤齐龄图”等,以表延年益寿、品德高尚之意。在中国文化中,松是长寿之木,它耐寒耐旱,四季常青,霜、雪不凋,生命力极强。古人将松寿命长的特征加以神秘化,使其成了长寿不老的标志。鹤在人们心中是吉祥之鸟,其地位仅次于传说中的凤凰。古人觉得鹤是长寿仙禽,鹤龄、鹤寿都是民间祝寿时常用的吉祥用语。龟因为其寿命之长和其灵性,也被人们所崇拜,有万年灵龟之说。人们把百岁称为“龟龄”,来表示长寿。

八仙庆寿图:祝寿图中多有八仙庆寿、八仙过海图。民间公认的八仙为铁拐李、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民间有许多关于八仙的传说。传说八仙经常赴王母蟠桃宴会,一次八仙在寿宴上吃饱喝足后,归途中遇海。吕洞宾提议八仙不得乘云而过,须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过。于是八仙各用其独门法器渡海而去,因此就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故民间将其作为祝寿题材,成为祝寿中必不可少的形象。

送灯花儿

灯花用彩色灯花纸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灯花的数目比作寿者的岁数要多两个,一个为“本命年”,一个为“增寿年”。晚间由作寿者上香点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灯盘,列队至大门外与神码、敬神钱等共焚之。

祝寿词

在祝寿时,一句常用的祝贺语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此典出自道书。相传古时青州衡王五十大寿的寿宴上,来了一个乞丐,不等人请就大大方方地坐于上席。管家向他索要寿礼。他则脱下身上的衣服,蘸上酒,向南山上扔去,说礼在山上。众人一看,果见南山上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寿字,全场一片欢腾。从此就有了“寿比南山"的佳话。

常用的祝寿词有:

通常是寿星的儿子们献上:祝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祝老寿星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祝老寿星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老寿星女儿、女婿们献上:祝老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祝老寿星万事如意,晚年幸福。

祝老寿星生日快乐,后福无疆。

老寿星孙子、孙女们献上:祝老寿星吉祥如意,富贵安康。

祝老寿星事事顺心,幸福长伴。

祝老寿星笑口常开,身体安康。



  • 古时给老人祝寿有哪些习俗?
    答:在贺寿前一天,要布置寿堂。布置寿堂一般包括挂寿图,贴寿联,摆放寿果、寿酒、寿鱼等,供南极仙翁、麻姑等寿神。三、暖寿 寿堂布置完毕后,一般全家人一起吃寿面,称为“暖寿”。四、贺寿当日的仪式 在贺寿当日,寿星穿上新衣,坐于寿案。点烛烧香放鞭炮后,儿孙们穿戴整齐,给寿星磕头、祝寿、...
  • 祝寿的时候一般都有那些习俗?
    答:拜寿也称为“祝寿”。老人做寿时,亲朋好友会前来祝贺,礼物多为寿桃、寿面、布匹及带寿字的糕点。布匹俗称“寿帐”,挂在院中天棚四周展示。寿帐上写有吉祥语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给男子常用“仁者有寿”、“贵寿无极”,送女子则用“蓬岛春蔼”、“寿域开祥”等。寿堂一般设在堂屋,正面挂...
  • 六十岁为什么要祝寿,有什么习俗么?
    答:2. 传统习俗中,男性在六十岁时会庆祝寿辰,而女性则要等到六十一岁。这种习俗体现在俗语中:“男做齐头,女做一”。3. 除了六十岁和六十一岁,也有少数人在五十岁时就会庆祝寿辰。而那些不逢十(男性)和不逢一(女性)的生日,则不会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而只是简单地举办生日宴会,这种情况下,...
  • 中国人是如何过生日的,有什么习俗?
    答:6,在中国民间传统历来就有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相传与汉武帝有关,长寿面主料为高筋粉,配以各种调料,代表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
  • 60岁做寿有什么讲究
    答:做寿的仪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寿星的穿戴,通常要穿上红色的衣服,象征吉祥和喜庆;二是祝寿仪式,亲朋好友为寿星献上祝福;三是寿宴,款待亲朋好友,共同分享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寿星的子女和亲属们往往会竭尽全力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寿星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三、祝福语 在庆祝活动中,祝福语...
  • 祝寿的说法和做法是什么?
    答:老北京还有在本命年和60岁以后系红布腰带的习俗。祝寿主持词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中午好:又是一个万物争荣的盛夏,也到了五月花季盛开的时候,在公元2006年月日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为老寿星举行八十大寿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老寿星及其家属,向在座的各位至以最热烈的欢迎...
  • 六十岁为什么要祝寿,有什么习俗么?
    答:其次,祝寿时的习俗包括布置寿堂。在古代,寿堂的布置一般会在正厅墙壁中间悬挂象征高寿之画轴,如男寿悬挂南极仙翁,女寿悬挂瑶池王母,或悬挂八仙庆寿图、三星图等。礼桌上会陈设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地上则置红色拜垫,以备后辈行礼。最后,关于“花甲”之年的来历,它与我国古代的干支...
  • 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有祝寿习俗是吃面条吃寿桃那么寓意是什么?
    答:人生最重要的时刻祝寿的习俗是吃面条是寿桃,意思就是能够风调雨顺,顺顺当当的吃寿桃呢,就是长命百岁吧。1、献桃贺寿是中华传统民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民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孙膑曾为母亲献上蟠桃,使得母亲返老还童,因而被效仿;另一种说法则是说寿桃模仿王母娘娘的“蟠桃会...
  • 按传统,多少岁该做寿,有什么讲究?
    答:亲朋好友收到请柬,便会准备寿力前往,俗称“拜寿”,主人家要大摆寿宴,宾客痛饮,做的这么多就是为了给过寿的老人热闹一下。此外,还有一些时间点应该注意,如:六十六、七十七喜寿、八十伞寿、八十一半寿、八十八米寿、九十岁卆寿、九十五岁珍寿、九十九岁白寿、百岁百寿等等,要根据当地的风俗来举办。...
  • 给老人拜寿的礼仪
    答:从古至今,这种习俗一直源远流长,相延不断。 民间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美德,给老人祝寿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年高龄长者为寿,庄子说:“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古人有 “六十为寿,七十为叟,八十为耄,九十为耋,百岁为星”之称。 祝寿多从60岁开始,习惯以虚岁计算,且老人的父母均已过世。开始做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