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有效方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关于幼小衔接的有效方法如下:

一、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增强衔接意识     

计划是活动实施的依据,是我们有序行动的指南。基于此,我们在学期初通过研讨制定了符合我园幼儿情况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并制定了各月活动安排。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努力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一步一个台阶,逐渐把活动引向新的高度。幼儿的能力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也逐渐增强。   

二、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幼小衔接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地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多给幼儿正向的鼓励和肯定。

(3)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溃.要在常规上有要求

(1)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

(2)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三、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定期召开家长会

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学期未召开专题家长会,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在家园联系栏增设《幼儿衔接家长专栏》

各大班在家园联系栏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3.开展家长开放日

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做好幼儿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并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它不是只强调学科知识的衔接,更注重发展学前幼儿综合素养能力。
要想做好幼小衔接主要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自我效能、情绪稳定、同情分享、处理冲突、文明礼貌、自理能力、自控力、人际交往等。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孩子愿意融入集体,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愿意体验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并会拥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感。
2.语言沟通能力
语言沟通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语气表达、情感语言、音量、词汇积累、态势语言、看图说话、言语理解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建立个体与外界之间联系的桥梁。对于幼儿来说,语言是帮助其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

3.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坚持、主动积极、专注力、责任、有条理、荣誉感、学习兴趣、生活习惯等。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三方面,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效果。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学习品质,是儿童实现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4.孩子的自理能力
步入小学后,老师便不再如幼儿园一样时刻关照吃饭、喝水、如厕等生活问题,孩子要从幼儿园“断奶”,一切要自理。所以步入大班的孩子,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开始锻炼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主动喝水;自己能够整理好书包、衣物等。

幼小衔接不能忽略对小学知识的前置性下接触,而数学学科是家长们都为之头疼的科目。那么今天就来分享几个数学幼小衔接的有效方法。

第一,利用环境中的数学,强化孩子数学思维。

家长可以适时抛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难题,邀请孩子一起帮忙解决。比如:

今天要家庭聚餐,带着孩子数一数要来几个家庭?分别有多少人?总共有多少人吃饭?他们大概什么时候会到?这可以帮助孩子强化数数的技能,并能接触一些简单却常见的加减运算,培养数感。

今天去超市购物,请孩子算一下其中几样物品的价格并付款,或是让孩子帮你数一数买了多少个土豆,多少瓶牛奶?同样的,重复地帮助孩子进行加减训练,并且能让孩子对金钱有认识,将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金钱联系起来,具象化的知识更有利于孩子记忆和理解。

今天出去旅行,多多关注一路上的路牌,距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公里?导航显示还要多少分钟可以到达?虽然速度公式不要求在一二年级就掌握,但前置性的接触可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抽象的公式如果能与具体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日后孩子遇到生活应用题,就能很好地理解并解答。

第二,用“数学的语言”,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思考

家长可以通过提高数学语言在生活中使用的频次,强化数学语言在孩子脑海中的记忆,使其在下一次遇见相似场景时,能够快速回想并模仿你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者回答。

比如,只带了十块钱去便利店,买糖用了三块钱,那么我们剩余几块钱呢?

买淮山时,要长一点的还是短一点的?

大盒饼干比小盒饼干多了五包,大的15元,小的10元,我们要买便宜一点的还是贵一点的?

第三,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乐趣

比如,让孩子角色扮演超市收银员,帮助你结算金额。除了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习2个2个数、5个5个数、接着数等计数方法。土豆买了三袋,一袋有五个,那一共有多少个呢?

或者,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APP,在线练习更方便更省心,游戏化数学训练,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数学知识。【数感星球】便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点融入游戏中,让各种数学原理在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或新奇的虚拟世界具象化呈现,下图便列出来一年级孩子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及我们设计的对应游戏练习,帮助孩子在玩乐中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这样孩子才能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 幼小衔接的方法与策略
    答:常见的幼小衔接方法与策略有以下几种:(一)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由于小学和幼儿园生活上的差异,我们需要做好主动性的培养,以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比如主动学习、主动交往等能力。2.培养独立性 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幼儿提前培养独立性,...
  • 简述幼小衔接的方法有哪些?
    答:接下来就来分享几个数学幼小衔接的方法。第一,利用环境中的数学,强化孩子数学思维。家长可以适时抛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难题,邀请孩子一起帮忙解决。比如:今天要家庭聚餐,带着孩子数一数要来几个家庭?分别有多少人?总共有多少人吃饭?他们大概什么时候会到?这可以帮助孩子强化数数的技能,并能接触...
  • 如何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答: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方法如下: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主要从这几方面:一是规定起床时间,规定作息时间,养成习惯;二是严格遵守时间,遵时上课,千万别养成迟到的习惯;三、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习惯(如规定多长时间完成作业);四、养成做计划的习惯,根据自己的时间制定各种计划。...
  •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
    答:以下是一些做好幼小衔接的建议:- 身心准备: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 生活准备:培养自理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培养安全意识等。- 社会准备:了解社会环境;认识社会规则;培养公民意识等。- 学习准备: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等。
  • 做好幼小衔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一、生活习惯培养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4、合理安排一日生活。二、行为习惯培养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4、...
  •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答:3.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4.在家里承担一定量的劳动任务。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教师、家长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衔接准备。相信在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的携手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有序地度过幼小衔接关键期!
  • 如何科学的做好幼小衔接
    答:因此,在幼小衔接中,幼儿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完成课后作业,对自己课上不明白的知识进行有效性拓展等等,循序渐进的完成这种理念的转变,并逐步具备心理上的适应。 幼小衔接是幼儿幼小成长的重要部分,对于其健康成长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幼儿园通过科学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从细节入手,在理念、方法上进行...
  • 幼小衔接具体做法
    答:误区三: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不过我们需要把握好度。幼儿阶段的孩子,应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通过玩来掌握应学到的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而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被动地学习。误区四:幼小衔接就是孩子的事儿。除了孩子,家长同样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
  •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答: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指的是在活动中获取经验。如统计活动,在一组数据中提取信息,发现规律,求解和、平均值、函数等。总结而言,就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其次,幼小衔接不是超前学习小学知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 如何科学有效的做好幼小衔接
    答:因此,在日常大班活动中,就必须注重幼儿培养目标的合理化转变,从而有效帮助幼儿提前适应这种培养理念和方法,有效完成幼小过渡。例如在进行大班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在设立目标时应该提升一下要求,更加注重幼儿知识的完全掌握以及技能的全面提升。2、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衔接 教学方法是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