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发明创造,对后世都有啥影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3
三国发明盘点:哪些发明影响了后来历史的发展

  刘徽——割圆术
  说到圆周率,诸公想起的肯定是祖冲之,但其实刘徽这个曹魏时的数学家的贡献是更大的。祖冲之算圆周率,只是用了包括刘徽在内的先贤的方法,更有耐性地算多了几位。而刘徽则是有创造性地针对圆面积与圆内接多边形面积的关系提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在数学史上划时代的极限思想的体现。中国数学的发展,刘徽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人物,包括正负数的定义等都是从他开始作出的。但是这样一位大师,却一直埋没在三国群雄之中。
  诸葛亮——馒头
  诸葛亮用馒头代替"蛮头",为推动云南地区的文明进程作出了很大贡献,诸葛亮的南征,在使他自己反思对待生命的态度的同时,也使得野蛮的南中人开始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不过这个不是这里的重点。重点是馒头这种食品,自从那时起,就一直成为中国人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影响到了千家万户,即使这种馒头现在可能更名成包子了。
  与诸葛亮相关的发明,一般都会有一定的传说成分……这个不管了,民间既然都这么说的那就承认吧,而且根据农业发展史推断,这种食物的出现也确实应该大致在汉末三国西晋时期。

  曹丕——七言诗
  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影响力最大、名作最多的领域,而中国古典诗歌之中,佳作最集中的,便是在七言诗。但是七言诗的成熟是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汉代有一些诗歌已经有七言诗的雏形,但都不能算正式的七言诗。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便是曹丕的《燕歌行》,这首诗被认为是"七言诗之祖",后世李白杜甫等人,都只是曹丕的继承者而已。
  三曹之中,说到文学创作,诸公往往想起曹操和曹植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却忽视了曹丕。事实上,曹丕虽然不如曹操、曹植这般文采斐然,他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开创性贡献,却是操、植没法比的。曹操、曹植可以说是把以前已经成熟的体裁发展到很高的高度,但他们对于后世而言,更多是文坛的偶像,而曹丕则为后代无数的文人铺设了一个平台,哪个的影响更深远,一目了然。
  钟繇——楷书
  汉字是华夏文明的载体,它比起世上大多数文字都要复杂,因此,书法,对于汉字来说极其重要--书法不仅是一种书写艺术,还是一种确立文字规范的系统。而汉字书法在汉末三国时期,经历了一次绝对划时代的进步,这就是楷书的出现。楷书这一字体被确立后,千百年来一直是手写体汉字的标准。每一个中国人刚开始学认字、写字时,学的都是楷书。
  而这种字体的创始人,一般都认为就是钟会的父亲--钟繇,钟繇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书法家。他所写的楷体字,还有着少许隶书的遗存,可见他作为隶书演变到楷书的过渡阶段的标志性人物的地位是可以被证实的。后世的很多大书法家,如王羲之,便是他的继承者。因此,中国人历来给钟繇的历史地位是:楷书鼻祖。
  裴秀——制图六体
  地图的绘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三国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份精确的地图对作战是十分有帮助的。可是乱世很难让人静静坐下做这个费心思的细致研究。不过在三国后期,却有一个人做到了,而且他的贡献,直接让中国的地图制作走上了理性、科学的道路。他就是魏-晋时期的地图学家裴秀,人称"中国地图学之父".
  裴秀在晋代初年制作的《禹贡地域图》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部地图集,可惜已经失传很久。但是其序言中的"制图六体"却保留了下来,正是这个序言,使得裴秀成为地图学的祖师爷。
  "制图六体"乃是制作地图的六条准则,是划时代的科学理论: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现代对前三者意见基本一致,分率指比例尺,准望指标定的方向,道里指地于地之间的距离,即裴秀自己说的"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对高下,方邪,迂直的解释则莫衷一是,一般认为此指高取下,方取斜,迂取直之意,即测量时由于地形的高低和道路曲折的关系只能求得曲线距离的,需要把它们换算成直线距离再标到图上。
  即"有道里而无高下、方邪、迂直之校,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失准望之正矣。"(有道路里程却不通过高下、方邪和迂直法的校正,那么里程和真实的直线距离是不相等的,会导致方向和位置的偏差。)
  裴秀的地图学在中国地图制图界统治了一千多年,直到后来西方的地图投影方法在明末传入中国,中国的制图学才再一次革新。
  诸葛亮——孔明灯
  孔明灯现在主要是一种仪式用具,但是它的原理却是极为重大的一个科学成果,因为它就是热气球的鼻祖。后世的热气球,都可以理解为放大了N倍的孔明灯。其原理都是用热空气作为浮升气体。
  其实孔明灯的故事基本上都出自民间传说,靠谱程度是很成问题的。事实上大多数被归到诸葛亮名下的发明,都是很值得怀疑。不过孔明灯的发明者并没有其他更可靠、更有影响力的说法,在公元3世纪发明这种东西也的确是有可能的,所以这里还是不打破这个美丽的传说了。
  曹丕——类书
  "类书"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接近于现代"百科全书"的东西,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
  百科全书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是很寻常的东西,诸公可能都有自己编辑过百度百科或维基百科的经历。但是这个工作,对于2000年前的人来说,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编写百科全书,第一条就是要求"客观",就是你写的东西得是从别处拿来的材料,用不加个人想法的语调讲述出来。这对于理性思维没有完全形成的古代文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曹丕带领其手下做到了这件事,这就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类书《皇览》。
  《皇览》现在早已失传,但是编辑类书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后来还发展出"丛书"等规模更庞大的形式,一直"进化"到《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样的超级大部头。类书的编辑工作,使得历朝历代的记录和各方面成就得以记录下来,使得文化得以延续。可以说,曹丕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毕岚、马钧——水车
  中国一直以农业立国,农业方面的科技发展,所造福的对象是无数的民众。而灌溉则是农业中极重要的环节。中国传统的灌溉机械,最早便是三国时代出现的"翻车"或"龙骨车",也就是最早的水车。
  可是十分有戏剧性的是,这种造福于民的工具最初的发明动机,是为了用来洒水洗路,而其创造者,是一个叫毕岚的东汉末年宦官,他的历史形象不用说,是彻底的反面人物,因为他就是正史上的十常侍之一。但是他所做的恶事现在已没什么人提起,倒是他这个无心的创造,使他意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除了可以冠以水车发明者的称号外,还是洒水车之父。
  不过与水车有关的另一个更出名的三国人物,是伟大的机械发明家马钧。实际上,毕岚造翻车的记录是实实在在的,马钧无论如何不可能是发明者,但是马钧对翻车的改进,使得在后人眼中,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还要远大于毕岚。
  张仲景——心肺复苏术
  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是中医历史上极为伟大的医学家。他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实在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只有业内人士才能意识到其意义的。真正划时代的,一个是他开启了"坐堂医生"的传统,现在的药店很多命名为"XX堂",据说就是从他而来的。而另一个正是本条: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记载心肺复苏术的人。
  "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阴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治之方。
  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须臾,可少与桂枝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管吹其两耳,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他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以上这段,便是一次心肺复苏术的过程。后世的医书经常引用此法,影响很大。这样一种救命的方法,实在是这位医学大家为众生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华佗——全身麻醉术
  外科手术是全世界都存在的治疗方式,中国也不例外。但是手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麻醉,这个过程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而麻醉中风险更大的一般来说是全身麻醉。其实最早被记载使用全身麻醉术的可能是扁鹊,但是关于扁鹊的那则记载神话色彩相当浓,不能完全当做历史看待。而华佗的麻沸散,则显然是更权威,更可信也流传更广泛的世界第一种全身麻醉剂。而华佗也是第一个使用麻醉剂进行手术的医生。
  有了麻醉剂,很多在清醒状态下做不到的手术,都变得可能,这是一个跨越时代的创造,也是一个造福了许多病人的伟大创造。麻沸散虽然现在已经失传,但是有人认为,麻沸散不排除沿丝绸之路向国外传播的可能,影响力可以达到大半个亚欧大陆。

比诸葛亮技高一筹的发明家-马钧

国外不少发明家如爱迪生等,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令咱中国人骄傲的发明家马钧,知道的人却并不多。这个三国时期魏国的发明家,在洛阳生活期间搞了不少发明,可史料中竟连他的生卒年月都没留下来,这实在是遗憾!

马钧虽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却以自己的发明而令人钦佩。当时的文学家傅玄称赞他是“天下之名巧”,史学家裴松之也称赞他“巧思绝世”。很多人都读过《三国演义》,对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才智非常钦佩,他发明的木牛流马,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其实,对诸葛亮的发明,马钧也能看出其不足之处,你说这个马钧是不是技高一筹?

当时,魏、蜀、吴三国经常打得不可开交。有一次,诸葛亮率兵攻打魏国,使用了一种新发明的连弩,可以连续发射几十支箭。这种新式武器让魏军大感惊奇,有个魏国士兵捡回连弩让马钧看。马钧仔细观察后认为,这种连弩虽然制作很精巧,但不是最好的,还可以改进,效率能提高5倍。可惜他的改进得不到魏国承认,马钧只能空抱遗憾。

其实,马钧的遗憾太多了。官渡之战时,曹操使用一种发石车攻击袁绍,这种发石车可以抛出大石块攻击敌人,在当时威力巨大。但这种发石车也存在缺陷,如速度较慢、只能单发、不能连续抛石等。只要敌方在城楼上挂起湿牛皮,就能挡住发石车抛出的石块。

聪明的马钧经过一番研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发石车——轮转式连续抛石车。这种攻城器械的构造是一个绕轴转动的大木轮,在轮子的边缘用绳子拴上几十块大石头,然后用机械带动木轮快速旋转,轮上悬着的石头也跟着一起旋转,等旋转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切断系石的绳索,石块就会连续不断地发射出去攻击敌人的城楼,使敌方来不及防御。马钧曾经用几十块砖瓦做试验,结果砖瓦被连续抛出数百步远(1步合约1.4米)。

如果使用了这些新式武器,曹军的作战能力定会大大增强。可惜的是,因不善言辞,马钧的发明被别人攻击得一无是处,结果人们都嘲笑他。马钧的朋友、文学家傅玄却很赏识他的才华,就向安乡侯曹羲推荐了他的这一发明,但遭到曹羲的拒绝。傅玄耐心劝导曹羲:“马钧发明的是军队需要的精良兵器,费一点木材,找几个人就能制造出来,何不试验一下?”在傅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曹羲才接受了建议,并把情况转告主持军事的武安侯曹爽,但曹爽却没有理睬这件事,马钧的设想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了。

试验一下马钧的发明成果,本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因他遇到一帮愚蠢的家伙,偏偏这些人又在领导岗位上,你说有什么办法?难怪傅玄感慨万端地说:“马钧的发明创造才能,就是鲁班、墨翟、张衡也比不过,但鲁班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马钧却不能发挥其才,真是令人痛心的事。”

巧让水往高处流

马钧出身贫寒,幼时一直在乡下生活,不善于与人交往,一门心思读书,特别爱动脑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制造方面的难题。马钧是“语言的矮子,行动的巨人”,他勤于动手,为其从事机械制造打下了基础。

马钧长大后,到魏国的都城洛阳做了一个小官,后来就一直住在洛阳。当时洛阳城有一大块坡地,老百姓想在那里种菜,因为无法引水浇地,这块地就一直荒着。马钧知道后,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翻车(又称龙骨水车),把河里的水引到坡地里,老百姓终于能种菜浇水了。

马钧制造的翻车,是对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革新。东汉以前,农民使用的提水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桔槔,二是辘轳。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应用,其提水方法是:在井旁的树上或木架子上用绳子固定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系上水桶,另一端坠上石块。提水时两端一起一落,由于运用了杠杆原理,比较省力、方便。辘轳比桔槔又前进了一步,它主要是利用轮转原理进行提水,特别适用于从深水井中汲水。但这两种灌溉工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只能间隔地由低处往高处提水,不能连续运动,效率低,也比较费力。而马钧制造的翻车则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它结构精巧,可连续不断地提水,轻快省力,连儿童都能转动,效率比前两种提水工具高出许多。因此,翻车问世后,受到百姓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在人类发明水泵之前,翻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就有五大发明创造:华佗的全身麻醉术、张仲景的心肺复苏术、刘徽的割圆术、毕岚、马钧的水车、钟繇的楷书。

一:华佗的全身麻醉术

在医学方面。有一个应用于全世界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术。我们都知道最早使用麻醉术是春秋战国的扁鹊,但对于他的记载其实是有些过于神化的,而出现在三国时期的华佗使用麻醉剂麻沸散却是有明确的记载,当然也是更有说服力的。麻醉术的出现和应用无异于是对先进的医疗操作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张仲景的心肺复苏术

这个在今天很多医疗工作中都是很常见的名词,其实也是出现在这一时期的,他就是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所首倡并且推崇的,这种救人于危难的方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跟麻醉术一样都是很重要的。

三:刘徽的割圆术

说起割圆术,我们学数学的时候一定有所了解,肯定会想起来祖冲之发明的圆周率了,但其实在他之前,曹魏的刘徽却是他发现圆周率的奠基人。而且,刘徽还有根据圆面积与圆内接多边形面积的关系总结出了割圆术,他的影响可想而知,在数学史上起重大作用的。

四:毕岚、马钧的水车

水车,这个在我们中国这个农业大国随处可见的东西,是一个叫毕岚的东汉末年宦官创作的,他除了是水车发明者之外,还是洒水车之父。

不过呢,与水车有关的另一个更出名的三国人物的是伟大的机械发明家马钧。虽然毕岚确实是水车的发明者,但是马钧对翻车的改进,使得在后人眼中,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反而还要远大于毕岚。

五:钟繇的楷书

汉字书法在汉末三国时期是经历了一次绝对划时代的进步的,这个进步就是楷书的出现,而这种字体的创始人,现如今被认为是钟会的父亲——钟繇,钟繇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书法家。他所写的楷体字,还有着少许隶书的遗存,可见他的历史地位是能被证实出来的。楷书这一字体被确立之后,就成为了手写体汉字的标准。

这些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发明虽然我们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的完美的,还有后人在不断的改进,但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还是强大的,他们的能力和知识令人赞叹啊!



官渡之战时,曹操使用刘烨所献的发石车攻击袁绍,威力巨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马均对这种发石车加以改造,使发石车运转灵活、可以续抛石,使曹军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汉末三国时期有很多流传后世的发明创造,最有名的应该就属麻沸散了

有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是一件威力巨大的兵器,据说,诸葛连弩可以一次十发,平行射箭,杀伤力极高,令人防不胜防。

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木马人,对后期的作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些想法。

  • 东汉末年,三国武将的兵器都有哪些?
    答:(《三国志》中关于射箭的记载很少,骑兵善射却是有史料根据的。比如十六国时期的五胡骑兵,都是以射箭为主要杀敌方式)钺 钺的使用也很早,但退出战争的时间也早。在三国时期,钺往往代表着权力。比如诸葛亮的假节钺,司马懿的假节钺等等。军中的兵器当然不仅仅有这些,这所谓的“五兵”...
  • 手戟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常见的兵器在战场上有什么样的威力?
    答:东汉末年学者刘熙的《释名》则更接近汉末三国时期的戟形制。其中提到的吕布"辕门射戟",应该是射中戟的横枝,这比射月牙刃更具难度。手戟在《三国志》中有多处记载,一些重要人物如刘备和太史慈都使用过手戟。刘备在当阳长坂被追击时,用手戟投掷以示信任,而太史慈在与孙策的战斗中也有使用手戟的...
  • 中国有哪些古代的创造发明
    答: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7.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 发明算盘后被传入哪些国家
    答:汉末三国时期徐岳撰的《数术记遗》中有述:“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是对珠算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明朝人吴敬《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记载了有关珠算的算法。1573年徐心鲁所校订的《盘珠算法》一书中就已有类似现在使用的算盘的图形样式,在当时,珠算已广泛地运用了。珠算不是一个人创造,应该...
  • 诸葛亮为三国蜀汉的宰相,关于他的有哪些?
    答:前二天时间,诸葛亮都按兵不动,好像没事人一样。第三天他暗中安排鲁肃准备20只大船,上面绑着草人,半夜三更的时候,江上起了大雾,诸葛亮到曹军水寨前假装要打仗一样,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射箭。诸葛亮就这样轻松的完成了任务。2、祭七星坛巧借东风 周瑜因为没有诸葛亮而病倒了,诸葛亮开个...
  • 震惊世界的马鞍山文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答:以及生产的普及。中国瓷器工艺的成熟年代,也因此被一口气“推前”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朱然墓让世人见证中国古文化的渊源流长,任何觑觎我们国家宝藏与文化的,都是妄想。但我们大中华有着宽容而博大胸怀,借用三国名句: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
  • 珠算盘起源于哪个年代
    答: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正式将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6. 算盘是在中国人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它在阿拉伯数字普及之前,是全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7. 关于算盘的起源,有说法认为最早可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关羽所发明的一种"算板"...
  • 算盘是谁发明的?在几几年发明的》
    答: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科技文化的发展较为滞缓,算盘诞生于此时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文化都较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使用了两千年的筹算在此时演变为珠算,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是极有可能的。 算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它的起源却争论了上百年,无法...
  • 算盘是在几世纪发明的?
    答:算盘,由徐岳于15世纪发明。珠算盘是我国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北宋...
  • 算盘是谁发明的?
    答:徐岳(?~220)字公河。东汉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世界第一位“珠算”提出者和“算盘”记录者。东莱(今莱州市)人。东汉灵帝时,著名天文学家刘洪“ 按数术成算”创造了“乾象历”,并“亲授其法”予徐岳。徐岳潜心钻研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等历象端委,进一步完善了“乾象历”,后又把...